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作品数:564 被引量:1,593H指数:16
相关作者:王胜宝李英李云吴玉红王艳龙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理工大学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3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 12篇标准
  • 7篇专利

领域

  • 481篇农业科学
  • 48篇经济管理
  • 9篇生物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9篇水稻
  • 87篇栽培
  • 81篇油菜
  • 61篇杂交
  • 55篇栽培技术
  • 50篇高产
  • 48篇选育
  • 41篇马铃薯
  • 34篇杂交水稻
  • 32篇玉米
  • 24篇小麦
  • 24篇甘蓝
  • 24篇高产栽培
  • 24篇茶树
  • 20篇性状
  • 20篇制种
  • 20篇土壤
  • 20篇高产栽培技术
  • 19篇甘蓝型
  • 18篇甘蓝型油菜

机构

  • 563篇汉中市农业科...
  • 54篇陕西理工大学
  • 36篇汉中市农业技...
  • 33篇汉中职业技术...
  • 28篇西北农林科技...
  • 14篇汉中市种子管...
  • 8篇汉中植物研究...
  • 6篇南郑县农业技...
  • 4篇四川省农业科...
  • 4篇勉县农业技术...
  • 4篇宁强县农业技...
  • 4篇陕西省资源生...
  • 4篇汉中市气象局
  • 4篇宝鸡市农业科...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凯里学院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4篇李英
  • 63篇王胜宝
  • 51篇刘勇
  • 50篇冯志峰
  • 49篇黄重
  • 46篇王晓娥
  • 45篇张先平
  • 44篇吴玉红
  • 44篇孙晓敏
  • 43篇王艳龙
  • 43篇陈进
  • 39篇王国军
  • 37篇陈浩
  • 36篇周凯
  • 35篇张秀英
  • 34篇张春辉
  • 34篇薛艳
  • 33篇李小刚
  • 32篇王保军
  • 31篇王俊义

传媒

  • 113篇陕西农业科学
  • 42篇安徽农学通报
  • 37篇农业科技通讯
  • 36篇汉中科技
  • 2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1篇杂交水稻
  • 15篇中国种业
  • 1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1篇长江蔬菜
  • 9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湖南农业科学
  • 8篇北方园艺
  • 8篇西北农业学报
  • 7篇浙江农业科学
  • 7篇西南农业学报
  • 7篇中国稻米
  • 6篇中国马铃薯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分子植物育种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8篇2023
  • 29篇2022
  • 30篇2021
  • 32篇2020
  • 42篇2019
  • 46篇2018
  • 50篇2017
  • 66篇2016
  • 32篇2015
  • 23篇2014
  • 17篇2013
  • 16篇2012
  • 29篇2011
  • 29篇2010
  • 32篇2009
  • 31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5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中地区马铃薯栽培的适宜性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阐述了马铃薯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对汉中地区马铃薯栽培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区的马铃薯栽培提供科学指导。
魏玲胡江波杨云霞陈钦陈进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适应性
秦巴山区海拔700 m以下魔芋产区软腐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跟踪调查了花魔芋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条件、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种芋软腐病田间病情,对秦巴山区目前大面积种植的花魔芋品种进行了抗病性评价,并分析了相关气候因子与病害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用于生产的花魔芋品种均不抗软腐病,高温和强光照是导致秦巴山区海拔700 m以下魔芋产区软腐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遮荫栽培能降低软腐病发生程度42%~45%。
王晓娥张春辉王国军陈永刚张先平高媛
关键词:魔芋软腐病发病因素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以汉中市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目前,气候变化已成为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以汉中市为例,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汉中盆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展望了今后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旨在为应对今后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指导。
陈浩张秀英郝兴顺张春辉王艳龙肖飞秦宇航
关键词:气候变化
汉中市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对策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畜禽养殖是汉中市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汉中市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认为种养失衡、资源化处理水平偏低、粪污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等是本市畜禽粪污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粪污防治对策,即加强资源化利用的思想引导、合理布局、建立外部环境治理补贴长效机制,推广种养一体化粪污还田模式以及以沼气为纽带的三沼综合利用模式。
汪海涛郝兴顺崔平吴玉红
关键词:畜禽养殖资源化处理污染防治
“红庙山药1号”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提高本地山药产量和品质,更好地为丘陵山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支持,由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南郑县吉美康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共同选育的山药品种“红庙山药1号”,已完成多点试验、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表现出增产显著、综合抗病性强、淀粉含量高的特点,田间整齐一致。2016年“红庙山药1号”已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龚亚丽吴建静杜小兵王胜宝张成兵李一博
关键词:选育性状
水稻氮钾肥后移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汉中市4个不同试验点水稻氮、钾肥后移试验,研究水稻氮、钾肥适量后移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氮钾肥实施前肥后移,适当增加穗肥的施用比例,有效穗数基本持平,可以促进穗总粒数的增加,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提高,从而可促进水稻产量的增加。同时,实现水稻、油菜两茬肥料的循环利用,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马晓丽魏护国赵芬史莉娜杨霄
关键词:水稻氮肥钾肥
汉中市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原因及防控对策被引量:7
2011年
对汉中市2009和2010年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程建宏魏玲刘勇陈进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对策
陕西省水稻种质资源中Pi9基因的分布状况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明确陕西省主要稻种资源中Pi9基因的分布状况,为稻瘟病抗性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抗稻瘟病抗性基因Pi9的显性标记PB8和共显性标记PB9-1对2012年长江上游国家水稻区域试验材料62份、陕西省水稻区域试验材料99份及陕西省水稻研究所原始材料圃331份材料进行Pi9基因位点检测。【结果】在161份区试材料中,13份为抗性基因纯合体,18份为抗性基因杂合体,其余为感性基因纯合体。331份材料原始材料中,18份为抗性基因纯合体,15份材料未检测出条带,其余均为感性基因纯合体。【结论】陕西省主要水稻种质资源中Pi9基因所占比例较少。
张羽冯志峰张晗莫丹
关键词:稻瘟病
种子贮藏应注意的问题被引量:2
2011年
主要从种子贮藏的各个环节阐述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而确保种子的安全贮藏。
任晓菊莫丹蒙天竣李文生党俊华
关键词:种子贮藏
近5年陕西省春播玉米区试品种主成分变化趋势被引量:3
2016年
探求2010—2014年间陕西省春播玉米区试参试品种的主成分变化趋势,为陕西省玉米审定制度改革、玉米区域试验开展和品种审定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10—2014年间参加陕西省春播玉米区试的每组产量排名前三的品种,依年份为单位选取主成分并计算其平均值,横向比较5年间参试玉米品种的主成分变化趋势。(1)参试品种生育期呈现递减趋势,累计减少6.17天,年均减少1.23天。(2)株高和穗位高呈现递减趋势,株高累计降低0.42 m,年均降低0.106 m;穗位累计降低0.3 m,年均降低0.0758 m。(3)穗长曲折降低,有维持到18 cm左右的趋势;百粒重总体呈曲折减小趋势,累计减少3.23 g,年均减少0.81 g;穗行数基本在16行左右,行粒数基本在37粒左右。(4)株型以紧凑型为主,粒型以马齿型为主,粒色全是黄色。从主成分变化分析可知,5年间陕西省春播玉米区试的参试品种逐渐向高产、抗倒、耐密和适宜机械化方向发展。
张增川李勤尹素芬肖磊王胜宝葛红心龙德祥张秀英徐海军吴可夫
关键词:玉米主成分
共5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