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师范学院

作品数:192 被引量:239H指数:9
相关作者:吴永龄万力张志湘刘荣才李晓慧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博物馆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华中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文化科学
  • 52篇社会学
  • 44篇政治法律
  • 17篇历史地理
  • 8篇语言文字
  • 7篇经济管理
  • 6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学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2篇主义
  • 32篇阶级
  • 29篇社会主义
  • 17篇无产阶级
  • 15篇资产阶级
  • 13篇教育
  • 12篇共产主义
  • 11篇民主
  • 11篇科学社
  • 11篇科学社会
  • 10篇社会
  • 10篇辛亥革命
  • 10篇教学
  • 9篇专政
  • 8篇恩格斯
  • 7篇科学社会主义
  • 5篇动人
  • 4篇大跃进
  • 4篇运动员
  • 4篇战术

机构

  • 190篇华中师范学院
  • 1篇河南经贸职业...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湖北省博物馆
  • 1篇湖北医学院

作者

  • 6篇章开沅
  • 4篇李会滨
  • 4篇许耀桐
  • 3篇徐育苗
  • 3篇张景龄
  • 3篇张志湘
  • 3篇万力
  • 3篇吴永龄
  • 2篇徐樵利
  • 2篇俞思念
  • 2篇刘望龄
  • 2篇杨宏禹
  • 2篇周绍忠
  • 2篇殷建平
  • 2篇李晓慧
  • 1篇周积明
  • 1篇胡万福
  • 1篇黄百炼
  • 1篇徐松俊
  • 1篇王启康

传媒

  • 43篇社会主义研究
  • 28篇华中师范大学...
  • 15篇江汉论坛
  • 9篇湖北体育科技
  • 8篇历史研究
  • 4篇语文建设
  • 4篇课程.教材....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纪念辛亥革命...
  • 3篇纪念辛亥革命...
  • 2篇资源科学
  • 2篇晋阳学刊
  • 2篇高等教育研究
  • 2篇经济地理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 2篇大学物理
  • 2篇体育师友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1999
  • 2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8
  • 9篇1986
  • 30篇1985
  • 34篇1984
  • 21篇1983
  • 4篇1982
  • 16篇1981
  • 10篇1980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讨论综述
1985年
最近,我所研究生对恩格斯提出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著名命题展开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若干问题综述如下:一、剩余价值理论形成的时间比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间晚,是否与“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命题相矛盾有三种看法:1.有矛盾。因为剩余价值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时尚未产生。论据:(1)一八四八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但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劳动和劳动力分开,而把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劳动力”写成“劳动”,把“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写成“劳动价格”。因而就不能区分雇佣工人的劳动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得不出必要劳动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剩余劳动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科学结论;(2)剩余价值理论相对成熟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标志是一八六七年问世的《资本论》。这样,就形成两个难题:如果坚持“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话,就得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归于《资本论》;如果坚持《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的话,就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可以不要剩余价值理论这块基石。
樊启祥
关键词:科学社会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基石资本家
司马光祖宗之法不可变浅析被引量:3
1986年
“祖宗之法不可变”作为司马光保守思想的重要依据,在史学界似乎已成定论。或斥之为“十足的腐儒之论”,或认为它“不达时变”,有贬无褒。我认为对“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历史背景和内涵缺乏细致具体分析之前,仅从字面之义对之一味贬斥,有欠公允。因此,对之进行细加剖析,为之正名,大有必要。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内涵“祖宗之法不可变”出自司马光文集。《宋史·司马光传》稍作改动,比原文更为简洁。全文为:“安石得政。
邓卓海
关键词:保守思想统治秩序汉武帝史学界
自动計算机计算设计部分介紹
1959年
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跃进以来,在各项建设部门中出现了大批冗繁的计算问题,其中最多的是四则问题,线性方程组问题等。许多高深的数学计算都可以化为线性方程组进行运算。这些计算问题,要花费我们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所以各部门都纷纷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计算工作,用机械的工作来代替人的劳动。但是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大部分是来自外国,不是德国的MEB,就是美国的皇冠牌等等,出现特别多的是德国院纳厂(Rheinnetall)出品的各种类型的产品。我国只有天津、上海两地出产手摇计算机,但数量不多。
关键词:梯形齿自动报表线性方程组大跃进劳动力
“三三制”原则在鄂豫边区的实施
1985年
(一)鄂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地区建立的一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同时,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三三制”原则,在根据地内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鄂豫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豫南的竹沟、鄂中的汤池和鄂东的七里坪为战略基地,奋起抗击日寇的侵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经过半年多的战斗。
龚伏秋刘光明
关键词:中共党组织民主人士国民党县长中国共产党
略论依靠知识分子
1983年
由一九七八年三月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始,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党完成了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和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性转变。党从根本上确认,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一样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最”。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依靠知识分子的新时代。本文拟就依靠知识分子的理论依据,它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条件作一初步探讨。 (一) 我们党关于依靠知识分子的决策,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
万力周其斌
关键词:知识分子政策知识分子问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脑力劳动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劳动者
利用汉语拼音方案教学汉语专名的俄语音译方法
1963年
《文字改革》双周刊第56期刊登的《汉语拼音和俄语音译汉语专名》(А.Г.史洋青)一文,引起了我校教师对汉语专名俄语音译问题的重视。文中所提的意见和建议,正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及在教学实践中所作的试验基本相符。汉语专名俄语音译法目前已有一个传统方案(即巴拉吉ПалладияКафарова方案)作为规范。鄂山荫主编的《华俄辞典》和郭列洛夫著《汉语实用语法》等书中都已基本采用这个方案。但是。
罗启华
关键词:音译法变格
在民族文化下成长的同仁堂企业精神文化被引量:1
2007年
高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深刻影响极为深远,民族历史的积淀和民族文明的辉煌与现代市场经济交互、摩擦、碰撞,产生了火花和智慧,现代企业在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可避免的将民族文化融入了企业精神文化的孕育和发展之中,尤其对一些老字号企业,民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各个方面。本文以同仁堂企业精神文化为例,简述民族文化对其影响。
王宁王俞波
关键词:民族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同仁堂
矿质元素浸种及其对水稻增产效应的研究
詹重慈 张立庆 王福琴 杨胜英
培育壮秧是确保水稻增产的关键。应用尿素浸种是一项简易、经济、有效的育壮秧促增产的新技术,对不同地区、不同的早、中、晚稻都可适用,大面积推广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根据生物有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可塑性最强,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的原...
关键词:
关键词:禾谷类作物肥料化学肥料增产壮秧水稻浸种
洪湖县革命史简编(初稿)
1959年
1959年3月目录前言第一部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1927.7)一、革命前洪湖地区的政治经济情况(一)地理环境(二)土地、湖面的高度集中和地户、湖壩对农民、漁民残酷剥削。(三)反动统治的黑暗及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化。(四)在反动统治下,人民生活极端痛苦。二、党的建立及党领导下的初期工农运动。(一)党组织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二)党领导下的初期工农运动。三、资产阶级的叛变,革命由进攻到退却。小结。第二部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一、秋收起义一一党为争取革命复兴而斗争。
关键词:农民运动农民协会地主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史
试论农村承包制中的社会主义民主及其意义
1985年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了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基本经验。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经验,无疑有利于当前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成功,不少理论工作者已从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试从社会主义民主的角度进行探讨。
李晓慧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承包制民主权利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自主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