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作品数:522 被引量:940H指数:11
相关作者:魏永霞魏路邱志勇陈学锋肖永红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合肥工业大学国土资源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1篇期刊文章
  • 59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1篇天文地球
  • 7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5篇矿业工程
  • 34篇经济管理
  • 25篇建筑科学
  • 17篇水利工程
  • 14篇政治法律
  • 10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89篇地质
  • 89篇地质灾害
  • 80篇地下水
  • 78篇地质环境
  • 44篇矿山地质
  • 34篇矿山地质环境
  • 31篇滑坡
  • 26篇岩溶
  • 25篇地面沉降
  • 25篇塌陷
  • 22篇地质环境问题
  • 21篇水文地质
  • 21篇水资源
  • 21篇浅层
  • 17篇灾害
  • 17篇发育
  • 16篇地热能
  • 15篇浅层地热
  • 14篇浅层地热能
  • 13篇淮北平原

机构

  • 505篇安徽省地质环...
  • 24篇安徽省地质矿...
  • 12篇合肥工业大学
  • 8篇国土资源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江苏省地质调...
  • 4篇安徽省地质调...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安徽省公益性...
  • 3篇安徽工业经济...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池州学院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宿州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环境...
  • 2篇上海市地质调...

作者

  • 22篇魏永霞
  • 21篇邱志勇
  • 18篇魏路
  • 16篇杨章贤
  • 16篇肖永红
  • 15篇陈学锋
  • 14篇程宏超
  • 13篇陈国樑
  • 13篇蒋艳娇
  • 12篇李志刚
  • 11篇张品楠
  • 11篇赵晓玲
  • 11篇王龙平
  • 10篇朱玲玲
  • 10篇陈国梁
  • 10篇孙健
  • 9篇夏智先
  • 9篇祝愿
  • 9篇李向前
  • 9篇吴君平

传媒

  • 84篇安徽地质
  • 34篇地下水
  • 33篇西部资源
  • 32篇资源信息与工...
  • 26篇世界有色金属
  • 24篇中国工会财会
  • 24篇西部探矿工程
  • 16篇低碳世界
  • 8篇中国地质灾害...
  • 7篇广东科技
  • 7篇中国金属通报
  • 5篇中国地质
  • 5篇水文地质工程...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城市地理
  • 5篇上海国土资源
  • 4篇宿州学院学报
  • 4篇城市地质
  • 3篇地质论评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33篇2023
  • 38篇2022
  • 37篇2021
  • 37篇2020
  • 44篇2019
  • 53篇2018
  • 30篇2017
  • 31篇2016
  • 11篇2015
  • 28篇2014
  • 9篇2013
  • 14篇2012
  • 18篇2011
  • 21篇2010
  • 9篇2009
  • 14篇2008
  • 16篇2007
  • 8篇2006
  • 10篇2005
5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为查明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评价该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的适宜性,通过研究地质环境条件,选取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壳稳定性、地面及地下空间条件4个要素作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因子。在单因子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以MAPGIS为平台,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合肥市地面以下40 m深度内的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竖向分层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地面以下40 m深度内的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性差区3个等级;0~-5 m空间域适宜区、较适宜区面积占70.2%;-5~-15 m空间域适宜区、较适宜区面积占81.8%;-15~-40 m空间域适宜区、较适宜区面积占92.2%。合肥市具有较好的地下空间资源,这些潜在的地下空间资源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彭苗枝吴剑雄管后春邱思晨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层次分析法
相山矿田南部浯漳花岗斑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20年
相山矿田的铀矿床集中分布于相山北部和西部两个铀成矿带,其中北部花岗斑岩型铀矿床占资源总量的36.55%。前人从年代学、地球化学、控矿因素与成矿模式等多方面对相山北部花岗斑岩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对于南部具有相同地质特征的花岗斑岩研究较为薄弱。近年来在相山南部相继发现浯漳、刁元、上南等众多铀矿点且见有一百多米的矿化段,表明其具有较大找矿前景。本文选择相山南部浯漳花岗斑岩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地球化学特征和LA-ICP-MS锆石U-Pb定年等的系统研究,在厘定地质特征和成岩年代的基础上,探讨其岩石类型、构造环境及物质来源。研究结果如下:(1)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35.6±1.6Ma(MSWD=0.67,n=17)、135.2±1.5Ma(MSWD=0.95,n=19),集中在134~136Ma之间,属于早白垩世时期;(2)花岗斑岩Sr含量为154×10^-6~261×10^-6,Yb含量为2.65×10^-6~3.62×10^-6,具有低Sr高Yb特征,属浙闽型(S型)花岗岩;(3)花岗斑岩属于燕山晚期后造山伸展拉张构造环境的产物;(4)花岗斑岩来自中元古代上地壳部分熔融,未有明显地幔物质参与;(5)对比相山北部产铀花岗斑岩规模、岩相、年代学、地球化学等特征,浯漳花岗斑岩具有产铀可能性,相山南部地区至今找矿未有突破,可能是缺乏深部勘查工程,从而导致隐伏矿体未被发现。
刘龙张树明阮小语张鑫欧阳军勇夏寅初吴志春
关键词:花岗斑岩锆石U-PB定年早白垩世
建筑地基处理中灌注桩后注浆方法的运用分析
2020年
文章以具体的建筑工程实例为切入点,研究灌注桩后注浆工法应用建筑地基的相关处理操作,依次阐述注浆操作需使用的基础设施、整个流程环节的操作步骤以及各个环节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明确采用该种方法具备的优势,确保地基可以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其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和要求。
程礼立
关键词:建筑地基处理灌注桩
安徽省旌德白茶主产地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2020年
通过在旌德县白地镇周边开展茶叶、根系土、母质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测定了表层土壤的pH值,查明了主产地内20余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分配特征,分析各载体之间地球化学元素相互关系,探索茶叶品质与不同地质背景之间的联系,测定了茶叶根系土壤元素有效量及全量,并就茶叶元素与根系土壤有效量与对应全量元素之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可知:旌德白茶主产地表层土壤元素含量频数分布均呈正态分布,相对富集Cd、Se等10种元素,表层土壤元素平均含量砂页岩相对较高,岩浆岩分布相对较低,通过取样分析,旌德白茶污染物及重金属指标均在相关标准限值之内,茶叶对根系土壤元素利用效率上第四纪冲积地层>砂页岩>花岗闪长岩>灰岩。为了生产优质茶叶和提高茶叶产量,降低茶叶中有害元素安全风险并提高有益元素含量,可选择表层土壤中Pb、Ni、Cu、Zn元素含量相对偏低,B含量相对偏高的区域种植茶树。研究结果为生产优质茶叶提供了参考依据。
孟艨祝华龙罗娇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地质背景
基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策略分析
2020年
现今我国经济发展劲头非常迅猛,我们在享受科技、经济带来的美好生活时,不得不提高对于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的关注。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们在防灾减灾的过程中,发现了地质环境问题已是当今社会的重点问题。只有对地质环境承载力做出合理评价,才能提高对于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要意义,结合具体评价方式,对当前常见的地质灾害做出相应的防灾减灾策略,以便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保障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徐生平胡留洋
关键词: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防灾减灾
淮南市石灰石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生态恢复保护措施介绍
2012年
淮南地区位于中朝淮地台淮河台地坳南缘次一级凹陷-淮南凹陷褶断带大地构造单元中,区内矿产种类繁多,石灰岩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矿山开采,地质调查发现矿产开采诱发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被破坏的地质环境日益严重,为有效遏制矿山环境污染,针对矿山环境问题采取了有效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促进了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靳清增朱玲玲李陆
关键词:地质环境矿山开采
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的实践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为满足工业发展需求和经济效益增长,我国矿企要不断安排勘察人员寻找新的矿区,开发可利用的矿物资源。众所周知,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矿物的形成过程远高于人类的开采速度。利益驱使下,有些企业忽略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绿色开采理念。由于过度开采,我国现已拥有了众多矿山废弃地,因采矿而占用和破坏的土地面积达到238.3万hm^(2),导致资源提前流失,环境被严重破坏。笔者此次想介绍几种典型的矿山废弃地,分析现有的生态修复技术优势,重点探讨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在废弃矿山复绿中的作用,结合矿山废弃地实际情况,以防为主,多种方式组合治理,以期为此项工程的完善提供部分参考意见。
杨黎萌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
亳州市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浅析被引量:2
2020年
亳州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取样、现场试验和综合研究等方法,查明亳州市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及建议。结果可知:亳州市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是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应将亳州市城区列为重点防治区域,采取限制过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勘查并启用新的水源地和开展地面沉降监测等措施,在远期规划期内抑制亳州市地下水严重超采现象,力争不发生中度及中度以上的地面沉降。
黄多成王守沛
关键词:环境地质问题工程地质
煤矿采空塌陷易发性分析及其防范--以广德县长广煤矿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长广煤矿由于多年的开采,对煤矿区的地质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影响,遗留下大量的煤矿井筒、巷道、采空区、煤矸石堆场以及废弃的工业广场、破败的矿职工居住生活区,矿区内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着重对该矿区采空塌陷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为广德县长广煤矿区环境恢复治理、土地复垦等工作提供依据。
王志强
关键词:采空区塌陷煤矿
辐射井在黄山地区地热能采集工程中的应用
结合取水井施工实例,介绍黄山地区地下水开采工程的设计思路. 施工经验,特别是浅层砂砾石地层中辐射井开采获得超大涌水量的成功经验,供同类工程借鉴。
董峰刘静潘春宝
关键词:辐射井地热能
文献传递
共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