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作品数:337 被引量:663H指数:11
相关作者:满毅张韬毅宋文波李生德张龙贵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6篇期刊文章
  • 89篇会议论文
  • 15篇标准
  • 1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2篇化学工程
  • 37篇理学
  • 2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文化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1篇丙烯
  • 89篇催化
  • 89篇催化剂
  • 80篇聚丙烯
  • 66篇乙烯
  • 37篇共聚
  • 35篇聚乙烯
  • 26篇橡胶
  • 21篇改性
  • 19篇共聚物
  • 16篇接枝
  • 16篇丙烯聚合
  • 15篇树脂
  • 14篇力学性能
  • 14篇给电子体
  • 14篇分子
  • 13篇丁烯
  • 12篇弹性体
  • 11篇无规
  • 11篇无规共聚

机构

  • 33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5篇北京化工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9篇中国石化催化...
  • 7篇天津化工研究...
  • 5篇天津正达科技...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兵器科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南京御水科技...
  • 2篇河南清水源科...
  • 2篇广东慧信环保...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3篇张师军
  • 17篇夏先知
  • 16篇宋文波
  • 13篇刘月祥
  • 11篇解希铭
  • 11篇谭忠
  • 10篇刘轶群
  • 10篇周奇龙
  • 10篇刘东兵
  • 10篇郭敏
  • 9篇梁爱民
  • 8篇徐秀东
  • 8篇张晓红
  • 8篇郭梅芳
  • 7篇戴伟
  • 7篇周俊领
  • 7篇高达利
  • 7篇高明智
  • 7篇张明森
  • 6篇赵瑾

传媒

  • 99篇合成树脂及塑...
  • 18篇石油化工
  • 12篇中国化工学会...
  • 8篇中国化工学会...
  • 6篇石化技术
  • 6篇橡胶工业
  • 6篇广东化工
  • 6篇弹性体
  • 5篇分析仪器
  • 4篇第十五届全国...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精细与专用化...
  • 3篇石油化工腐蚀...
  • 3篇塑料工业
  • 3篇中国阻燃
  • 2篇现代化工
  • 2篇化工管理
  • 2篇高分子通报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粘接

年份

  • 5篇2023
  • 10篇2022
  • 11篇2021
  • 29篇2020
  • 15篇2019
  • 21篇2018
  • 24篇2017
  • 23篇2016
  • 30篇2015
  • 29篇2014
  • 18篇2013
  • 16篇2012
  • 13篇2011
  • 22篇2010
  • 2篇2009
  • 2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8篇2005
  • 10篇2004
3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化镁2-乙基己醇体系聚丙烯催化剂研究
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用作丙烯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中氯化镁2-乙基己醇体系催化剂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其目前的工业化应用情况及研究方向等进行了归纳,指出了氯化镁2-乙基己醇体系催化剂研究的重要性,展望了研发的...
严立安徐秀东谭忠
关键词:催化剂聚丙烯氯化镁2-乙基己醇
文献传递
刚柔纳米颗粒材料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三辊研磨辅助机械搅拌制备了环氧树脂(EPON828)/纳米橡胶(VP-501)和EPON828/埃洛石纳米管(HNTs)/VP-501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VP-501和HNTs用量对EPON828冲击强度、拉伸性能和拉伸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8%的VP-501后,三元和二元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EPON828/HNTs(3%)和纯EPON828分别增加了129.7%和97.0%;拉伸强度比EPON828/HNTs(3%)增加了29.0%。HNTs可平衡EPON828/VP-501的刚性和韧性。同时加入7%的HNTs和8%的纳米橡胶,EPON828的拉伸剪切强度可提高96.7%。
孙攀解希铭
关键词:环氧埃洛石纳米管胶粘剂
异辛烯与苯酚烷基化反应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2023年
以树脂为催化剂,进行异辛烯与苯酚烷基化制备对特辛基酚的研究。考察酚烯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烷基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在苯酚与异辛烯物质的量比4∶1、催化剂用量2%、反应温度80℃和反应时间5 h条件下,异辛烯转化率为99.7%,对特辛基酚选择性为90.3%。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树脂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反应稳定性。
任行涛
关键词:精细化学工程树脂催化剂烷基化
工业用1,1,1-三氟乙烷(HFC-143a)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1,1,1-三氟乙烷(HFC-143a,亦可简称为R143a)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以及安全。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1,1,1-三氟乙烷。该产品主要用作制冷剂和气溶胶型喷射剂。分...
DQC-700型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法表征了DQC-700型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其颗粒形态。以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外给电子体,用DQC-700型催化剂催化丙烯本体聚合,评价了预聚合温度对预聚合倍数、预聚物等规指数和预聚物粉料粒径分布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和聚丙烯粉料中的细粉含量。结果表明:DQC-700型催化剂具有较窄的粒径分布(粒径分布跨度<1.0)、较大的比表面积(>300 m2/g)、较高的聚合活性[>45 kg/(g·h)]和立构定向性(聚丙烯等规指数>98%)。
李秀岭刘月祥彭人琪
关键词:丙烯球形催化剂预聚合
雷尼铜催化剂的制备及用于醋酸酯加氢反应的研究
本文采用高温热熔融法制备出不同成分的Cu-Al合金前驱体,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活化后制备出多孔雷尼铜催化剂,分析不同的合金成分对Cu-Al合金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活化的过程和纳米多孔铜的形成、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其作为催化剂...
吴佳佳鲁树亮王秀玲田保亮戴伟
关键词:合金成分醋酸酯加氢反应
文献传递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加氢反应及产品性能
2021年
采用镍系催化剂催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加氢,对催化反应的机理及催化剂制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催化剂制备及SIS加氢工艺条件,并对产品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采用异辛酸镍及三异丁基铝作SIS加氢催化剂,当催化剂陈化温度为50~70℃、陈化时间大于30 min、镍剂及铝剂质量浓度均为25~40 g/L、铝与镍的摩尔比为3.0~4.0时,催化剂活性较高。当催化剂用量为3×10^(-4)~7×10^(-4) g/g时,反应1~2 h的SIS中聚异戊二烯段加氢度大于98%,苯环加氢度小于5%。SIS加氢后,力学性能及耐老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梁爱民
关键词:加氢催化剂加氢度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
沥青改性用星线共混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研究
2013年
以环己烷、正己烷混合物为溶剂,四氢呋喃为结构调节剂,正丁基锂为引发剂,丁二烯、苯乙烯为单体,采用双官能团线型偶联剂及四臂星型偶联剂,以阴离子两步法偶联工艺合成了沥青改性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结果表明:采用星线化学共混偶联所合成的样品GPC谱图呈三峰分布特征,可获得理想的沥青改性效果,尤其是可以实现改性沥青2个重要指标的平衡统一。
杨洪友
关键词:SBS沥青改性
铬/钒双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气相聚合被引量:1
2014年
在实验室小试气相聚合釜中对铬/钒双金属催化剂进行乙烯聚合评价,考察了不同聚合温度和压力时催化剂的性能,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催化剂的动力学行为,并将其聚合动力学曲线与用工业铬系催化剂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聚合温度升高,用铬/钒双金属催化剂制备的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熔体流动速率增大,在所研究聚合温度范围内铬/钒双金属催化剂对温度更敏感;随着聚合压力增大,催化剂活性显著提高,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聚合动力学曲线与铬系催化剂不同,聚合反应速率先增大再降低最后逐渐达到平稳。
范大鹏谢侃李留忠刘柏平严婕
关键词:双金属催化剂气相聚合聚合温度聚合动力学
充环烷油溶聚丁苯橡胶的实用配合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研究补强体系、生胶并用和硫化体系对充环烷油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纯炭黑补强体系,炭黑用量为75份的胶料的综合性能较好,两种炭黑并用体系的胶料的综合性能提高,但耐磨性能稍差,对炭黑/白炭黑并用补强体系,白炭黑用量为20份的胶料的综合性能优异,继续增大白炭黑用量,填料分散性和胶料性能下降;SSBR并用20份顺丁橡胶,胶料的压缩生热和滚动阻力降低,耐磨性能提高,耐老化性能优异,其他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在硫化体系中硫黄用量对SSBR胶料性能的影响最大,硫黄的适宜用量为1.4~1.6份。
胡保利吕万树王雪徐林
关键词:溶聚丁苯橡胶环烷油充油橡胶补强体系硫化体系动态力学性能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