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作品数:555 被引量:1,229H指数:14
相关作者:董毅李泽爱谢雯张许来朱道民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0篇期刊文章
  • 93篇专利
  • 3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领域

  • 426篇医药卫生
  • 30篇哲学宗教
  • 18篇文化科学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经济管理
  • 7篇政治法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5篇精神分裂症
  • 85篇分裂症
  • 67篇抑郁
  • 63篇护理
  • 51篇精神分裂症患...
  • 50篇抑郁症
  • 30篇心理
  • 27篇精神病
  • 24篇双相
  • 23篇精神科
  • 22篇抑郁症患者
  • 22篇睡眠
  • 20篇药物
  • 20篇症状
  • 20篇干预
  • 19篇老年
  • 17篇双相情感障碍
  • 17篇病人
  • 12篇生活质量
  • 11篇康复

机构

  • 509篇合肥市第四人...
  • 86篇安徽医科大学
  • 2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3篇安徽省精神卫...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江门市第三人...
  • 5篇合肥市第二人...
  • 5篇安徽中医药大...
  • 5篇合肥市红十字...
  • 4篇上海市精神卫...
  • 4篇合肥市第一人...
  • 3篇安徽大学
  • 3篇安徽省立医院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蚌埠医学院第...
  • 3篇深圳市精神卫...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张许来
  • 22篇夏清荣
  • 20篇朱道民
  • 19篇梁俊
  • 18篇周晓琴
  • 15篇董毅
  • 15篇曹银
  • 13篇李文飞
  • 13篇费龙才
  • 13篇孔晓明
  • 12篇葛雪芬
  • 12篇张晓莉
  • 11篇王龙
  • 11篇李晓驷
  • 11篇李泽爱
  • 11篇王莹
  • 11篇张宏琴
  • 10篇万兴松
  • 10篇韩丽娟
  • 10篇王玉梅

传媒

  • 44篇安徽卫生职业...
  • 38篇中文科技期刊...
  • 18篇安徽医学
  • 1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5篇临床心身疾病...
  • 12篇安徽医药
  • 1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1篇中华行为医学...
  • 9篇临床精神医学...
  • 8篇中国科技期刊...
  • 6篇中国心理卫生...
  • 6篇国际精神病学...
  • 6篇神经损伤与功...
  • 6篇中文科技期刊...
  • 6篇中文科技期刊...
  • 5篇神经疾病与精...
  • 5篇中国健康心理...
  • 4篇井冈山医专学...
  • 4篇精神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农村卫生...

年份

  • 1篇2024
  • 79篇2023
  • 55篇2022
  • 70篇2021
  • 30篇2020
  • 31篇2019
  • 25篇2018
  • 21篇2017
  • 19篇2016
  • 14篇2015
  • 11篇2014
  • 1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 14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5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氮平致体质量增加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氯氮平是一种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着较好疗效的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在临床上使用以来,其卓越的疗效得到了临床医师的认可。氯氮平对多巴胺D1受体的阻滞作用较强,对多巴胺D4受体也有阻滞作用,而对多巴胺D2受体的阻滞作用较弱[1];另外,氯氮平对脑内5-羟色胺受体的阻滞作用较强[1]。
杨陈晨
关键词:氯氮平体质量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疗效和血浓度的关系
1999年
目的 研究单用卡马西平(CBZ)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最佳血药浓度和合用丙戊酸钠(VPANa)时对CBZ血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80例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测定稳态时血CBZ浓度,其中单服CBZ67例,合并丙戊酸钠13例。并对测定结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血CBZ浓度在9~109mg·L-1时控制临床发作的显效率及控制率最高;血CBZ浓度在11~12mg·L-1时脑电图好转率及基本正常率最高,但与血CBZ浓度9~109mg·L-1时脑电图好转率及基本正常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毒副作用发生率以血CBZ浓度11~12mg·L-1时最高。合用VPANa组血CBZ浓度低于单用CBZ组血浓度(P<001)。结论 卡马西平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最佳血药浓度为9~109mg·L-1,合用VPANa可降低血CBZ浓度。
周农尹世杰徐新华韩传美
关键词:癫痫卡马西平部分性发作血药浓度
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多维度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周晓琴李晓驷李泽爱刘丽军刘寰忠钟慧蔡春岚胡艳琼杜晓玮江琳琳郑东旭岳云玲
该成果采用标准化的评估量表对犯罪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青少年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家庭环境等),探讨犯罪青少年和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特征;分析其防御机制的特点及差异;探...
关键词: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社会因素
中药藤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藤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树(Garcinia hanbaryi Hook.f.)的树干被割后分泌出的胶状树脂,具有解毒、止血、杀虫、破血散结的作用,用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综述了藤黄的主要化学成分,藤黄及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提取及分离技术以及藤黄主要成分制剂等的研究进展。
王园园汪盈盈曹银曹银丁瑞苹
关键词:藤黄酸新藤黄酸药理作用制剂
精神科成人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工具的应用研究
2023年
在医疗过程中常因为意外给患者带来非必要性伤害,引发安全事件,常见类型有意外、偏差和预防错误等。因精神科患者具有特殊性,更容易出现安全事件,例如摔倒、伤人、自伤等,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大家重视患者安全,提升医护质量,密切重视安全问题。本文以精神科患者为对象,分析其体位安全管理工具和模式,做出如下综述。
韩立建韩秀英李争朱亚丽李婷婷
关键词:精神科
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菌群结构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6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发作期(A组)32例,缓解期(B组)30例,健康对照(C组)34人。运用16SrRNA技术分析菌群差异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1)另枝菌属A组丰度高于C组(F=2.575,P=0.017),硫杆菌属A组丰度低于C组(F=3.940,P=0.023);巨球型菌属A组、B组丰度高于C组(F=11.720,P<0.001),毛螺菌属、粪球菌属A组、B组丰度低于C组(F=4.279、3.670,均P<0.05);拟杆菌属、嗜血杆菌属、酪酸梭菌属A组丰度高于B组(F=2.977、4.840、2.655,均P<0.05),琥珀酸弧菌属A组丰度低于B组(F=6.190,P=0.003)。(2)小杆菌属与抑郁因子呈负相关(r=-0.269,P=0.034);巨单胞菌属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呈正相关(r=0.291,P=0.022);拟杆菌属与阳性因子成正相关(r=0.282,P=0.029)。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菌群结构改变,且部分菌群相对丰度与临床症状相关。
王中娴张爱国张爱国程夏龙程鹏朱翠珍苏虹苏虹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临床症状
叙事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治疗综合模式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3年
分析叙事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治疗综合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病情改善及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从近2年我院接诊的抑郁症住院治疗患者100例,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两组患者均行抗抑郁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治疗期间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干预,试验组接受叙事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治疗,持续护理周期设定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状态评分(HAMD)及生活质量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干预前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抑郁症患者开展叙事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症状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更利于促进患者重返社会。
崇木兰
关键词:抑郁症团体心理治疗
新型发药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发药盘,属于病房用药盘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药盘,所述药盘的两侧内壁开设有药盘滑轨,所述挡板滑轨和药盘滑轨的内壁插接有独立单元药盒,所述独立单元药盒的内壁设置有辨识组件、控制组件和滑动机构;新型...
刘山
文献传递
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的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使用防御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防御方式评定量表(DSQ)调查90名抑郁症患者。结果男女抑郁症患者因子均分处于中间水平,男性抑郁症患者四项因子分均大于女性,显示男性抑郁症患者使用防御机制的频率高于女性。与正常组对照发现,抑郁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如投射、潜意显现、抱怨、退缩等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成熟防御机制则显著小于正常组(P<0.01),如为升华、压抑、幽默等。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与正常人明显不同,过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较少选择使用成熟防御方式。
季益富程烨李晓雨
关键词:抑郁症防御方式
针对性护理在预防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年
分析针对性护理在预防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分两组,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分别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两组患者家属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更理想,出现倒、坠床事件比较少,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预防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坠床时,使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桂小雨
关键词:精神病针对性护理跌倒坠床
共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