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作品数:2,690 被引量:29,485H指数:76
相关作者:苏勤查良松焦华富杨效忠周秉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79篇期刊文章
  • 8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64篇经济管理
  • 30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8篇天文地球
  • 221篇农业科学
  • 164篇文化科学
  • 146篇历史地理
  • 84篇自动化与计算...
  • 51篇建筑科学
  • 46篇水利工程
  • 37篇社会学
  • 31篇生物学
  • 20篇交通运输工程
  • 17篇矿业工程
  • 11篇政治法律
  • 1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1篇理学
  • 7篇哲学宗教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04篇旅游
  • 260篇城市
  • 177篇土壤
  • 93篇土地利用
  • 87篇生态
  • 79篇地理
  • 75篇旅游地
  • 69篇污染
  • 67篇巢湖
  • 66篇影响因素
  • 64篇乡村
  • 64篇旅游开发
  • 63篇景区
  • 59篇旅游业
  • 57篇可持续发展
  • 57篇教学
  • 56篇游客
  • 55篇遥感
  • 55篇农村
  • 50篇文化

机构

  • 2,667篇安徽师范大学
  • 177篇中国科学院
  • 127篇南京大学
  • 43篇滁州学院
  • 3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9篇池州学院
  • 26篇华东师范大学
  • 25篇皖西学院
  • 23篇黄山学院
  • 2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2篇中山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8篇安徽工业大学
  • 18篇南京师范大学
  • 17篇安徽农业大学
  • 17篇合肥工业大学
  • 16篇上海师范大学
  • 15篇南京林业大学
  • 15篇浙江师范大学
  • 14篇安徽财经大学

作者

  • 358篇陆林
  • 111篇苏勤
  • 95篇章锦河
  • 95篇王心源
  • 92篇查良松
  • 90篇焦华富
  • 87篇程久苗
  • 83篇卢松
  • 80篇杨效忠
  • 72篇周秉根
  • 66篇方凤满
  • 66篇程先富
  • 57篇杨兴柱
  • 55篇曹卫东
  • 53篇吕成文
  • 51篇高超
  • 48篇张宏梅
  • 47篇凌善金
  • 46篇王群
  • 39篇张平究

传媒

  • 267篇安徽师范大学...
  • 228篇资源开发与市...
  • 81篇地理科学
  • 72篇地理研究
  • 71篇旅游学刊
  • 67篇云南地理环境...
  • 64篇国土与自然资...
  • 60篇经济地理
  • 55篇人文地理
  • 46篇长江流域资源...
  • 42篇地理学报
  • 41篇池州学院学报
  • 39篇地域研究与开...
  • 37篇安徽农业科学
  • 32篇国土资源科技...
  • 29篇石家庄学院学...
  • 27篇自然资源学报
  • 27篇黄山学院学报
  • 26篇水土保持学报
  • 26篇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4篇2019
  • 77篇2018
  • 179篇2017
  • 178篇2016
  • 173篇2015
  • 193篇2014
  • 163篇2013
  • 194篇2012
  • 173篇2011
  • 168篇2010
  • 205篇2009
  • 167篇2008
  • 203篇2007
  • 147篇2006
  • 121篇2005
  • 100篇2004
  • 59篇2003
  • 36篇2002
2,6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皖南乡村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研究——以西递、宏村为例被引量:7
2011年
乡村旅游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南乡村旅游特色鲜明,景点多,品位高,发展潜力大。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以西递、宏村为例,分析了皖南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策略,以提高皖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黄薇薇丁雨莲沈非
关键词:乡村旅游
历史文化名城地面沉降监测--以亳州为例
自然与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随着人们对遗产价值的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于环境变化和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自然和文化遗产破坏日益加剧,遗产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
李超蔡蘅王结贵王心源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DINSAR地面沉降
我国经济型饭店的发展战略被引量:3
2007年
国内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大众化旅游的发展,使经济型饭店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经济型饭店的概念和特征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着重从市场环境和供给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型饭店的发展现状,并针对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提出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型饭店行业应该采取的战略举措,即变革企业制度,调整经营方式,实行行业地域联合与集团经营,细分行业市场,提升信息技术水平,改进智力因素,强化行业管理等。
王朝辉陆林
关键词:大众化
南京市城市居民乡村旅游行为偏好调查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文章通过在南京市城市实地随机调查,获取了213份有效调查样本。对样本分析的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有较强的旅游意愿,并在出游动机、出游方式、感兴趣的乡村旅游活动、购物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偏好。通过进一步对资料的交互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职业者对各项旅游项目呈现不同的行为偏好特征,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南京市城市居民乡村旅游潜在出游市场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陈思屹卢松张明珠管兵中
关键词:乡村旅游行为偏好
安徽省旅游政策变迁及其空间响应研究被引量:23
2016年
借助于经济学供给需求分析视角,构建旅游政策变迁及其空间响应的理论框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探寻旅游政策变迁的路径和动因,揭示旅游政策变迁和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的内在联系。并以安徽省为例,根据改革开放之后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将旅游政策变迁划分为形成期、密集期和协调融合期3个时期,其空间响应状态分别为点状格局、单一板块格局和多板块空间格局。分析得出,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旅游发展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旅游政策在不同时期通过其作用机制引导、激励利益主体投资建设旅游节点、交通设施等行为,推动旅游空间格局由点状格局向板块格局发展演化,旅游政策的空间响应强度取决于政府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和政策对利益主体的激励程度。
韩卢敏陆林杨兴柱
关键词:旅游政策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度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以安徽省11个地级市为样本被引量:1
2016年
以安徽省11个地级市为样本,构建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确定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等级,分析各地级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空间格局及时序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各地级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差距较大,多数城市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方面还有不少改进空间;(2)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各地级市的经济水平、区位、交通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而经济、区位和交通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建设用地集约现状和潜力。为此,要把加强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管控作为国土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建设用地供给政策,实现各地级市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荣松妹吴九兴
关键词: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度指标体系
皖南典型茶园茶叶中金属元素富集规律及其健康风险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为了解茶叶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在皖南山区典型茶园采集嫩叶、老叶及对应土壤样品各31个,测试Mg、Al、Fe、Mn、Cr、Cu、Zn、As、Pb、Ni 10种元素含量,分析茶叶中金属元素的富集规律、影响因子及对茶客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老叶和嫩叶中金属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嫩叶中Mg、Zn和Ni含量明显大于老叶,老叶中Al、Fe、Mn、Cr、As、Pb含量明显大于嫩叶,尤以Al差异最显著,老叶Al含量达到嫩叶Al含量的10.2倍。种植年限对老叶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大于嫩叶,茶龄越久,促进金属元素在老叶富集。低坡位有利于茶叶中金属元素的累积。茶叶对Mn的富集能力最强,老叶对Mn的富集系数达到5.301,茶叶对Cu和Zn的富集能力较强,对Al和Fe的富集能力最低。与无公害茶叶Cu、Cr、As、Pb限值相比,嫩叶中仅Cr有少量超标。嫩叶中Ni与土壤中Ni呈显著正相关,老叶中Ni、Mg与土壤中Ni、Mg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元素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茶叶中大部分金属元素不仅受土壤金属总量的影响,还受土壤金属元素形态、理化性质及大气沉降等因素影响。嫩叶中Al、Mn、老叶中Cr和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与嫩叶和老叶中任一元素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茶叶中金属元素健康风险以Cr为主,通过摄取途径所引起的Cr个人年平均风险为1.08×10-4,Cr是主要的风险污染物,Cu、Pb、Zn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方凤满王翔林跃胜
关键词:茶叶金属元素
基于最大熵谱和云模型的巢湖流域降水预测
2017年
基于最大熵谱原理和云模型理论,对巢湖流域11个市县1955-2005年汛期的历史降水数据进行分割,并逐一建立对应的降水历史云和趋势云,将二者根据权重叠加形成预测云;通过预测云的正向发生器产生并加权平均得到对应的降水预测值,与神经网络预测的降水值以及2006年实际降水值进行了比较,预测结果明显好于神经网络,更加接近于实际降水值。研究表明该方法对于挖掘短序列时间降水特征,模拟降水随机性与模糊性具有一定的优势,较好地预测了研究区域的降水。
吕军程先富孙鸿鹄
关键词:最大熵谱分析云模型降水预测巢湖流域BP神经网络
安徽人口—粮食—耕地综合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2007年
从GIS组件技术角度出发,以VB.net+MapObjects+ArcSDE8.3 for SQL Sever 2000为解决方案,结合数学模型,采用C/S三层架构模式,对安徽人口—粮食—耕地综合信息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功能开发。该系统成功开发,将为有关部门解决人口、粮食与耕地问题提供有力的数据分析支持,从而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
李军利查良松金宝石蔡爱民
关键词:人口耕地COMGISMAPOBJECTS二次开发
皖江城市带城乡协调发展差异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科学地评价城乡关系的发展程度和状况是城乡关系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和度量二者之间发展的协调程度是促进其共同发展的基础.以皖江城市带作为研究区域,借助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研究区10个地市的城乡与乡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对其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做出定量测算,依据结果将他们划分为良好协调、中度协调和勉强协调3种发展类型.最后,针对不同发展类型的地区,就如何促进皖江城市带城乡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郇恒飞焦华富曹阳
关键词:城乡关系协调发展度皖江城市带
共26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