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理医学院

作品数:1,439 被引量:3,589H指数:27
相关作者:彭芳吴建新罗志勇焦建玲白丽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昆明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97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79篇医药卫生
  • 88篇文化科学
  • 41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6篇政治法律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理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主题

  • 70篇细胞
  • 65篇教学
  • 63篇手术
  • 47篇疗效
  • 47篇教育
  • 41篇肿瘤
  • 37篇心肌
  • 35篇误诊
  • 33篇糖尿
  • 33篇糖尿病
  • 33篇病毒
  • 31篇疗效观察
  • 30篇护理
  • 29篇动脉
  • 28篇综合征
  • 28篇并发
  • 27篇免疫
  • 26篇外科
  • 25篇药物
  • 25篇切除

机构

  • 1,433篇大理医学院
  • 2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9篇昆明医学院
  • 18篇华西医科大学
  • 17篇北京大学
  • 14篇南京大学
  • 13篇成都军区昆明...
  • 10篇四川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9篇湖北医科大学
  • 9篇云南大学
  • 8篇华西医科大学...
  • 8篇中山医科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海南省人民医...
  • 6篇武汉大学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32篇郭宪国
  • 23篇彭芳
  • 22篇吴新华
  • 22篇杨跃煌
  • 20篇左绍远
  • 18篇吴建新
  • 18篇李辉
  • 18篇谭云波
  • 18篇李蕴成
  • 17篇钮荣祥
  • 16篇施荣杰
  • 16篇何连福
  • 16篇申元英
  • 15篇顾以铭
  • 14篇张华明
  • 14篇朱建华
  • 14篇杨继武
  • 14篇杨开明
  • 13篇李志鹏
  • 12篇李树楠

传媒

  • 388篇大理学院学报...
  • 274篇大理医学院学...
  • 35篇云南医药
  • 20篇中国局解手术...
  • 13篇卫生软科学
  • 12篇四川解剖学杂...
  • 10篇医学综述
  • 9篇动物分类学报
  • 9篇中国民族民间...
  • 9篇医疗设备信息
  • 8篇临床误诊误治
  • 8篇时珍国医国药
  • 8篇云南图书馆
  • 8篇邯郸医学高等...
  • 8篇云南中医中药...
  • 7篇临床荟萃
  • 7篇中国现代医学...
  • 7篇医学理论与实...
  • 6篇中国健康教育
  • 6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18篇2006
  • 25篇2005
  • 32篇2004
  • 61篇2003
  • 220篇2002
  • 363篇2001
  • 194篇2000
  • 193篇1999
  • 114篇1998
1,4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Gy全身照射对大鼠伤口巨噬细胞的抑制效应及W_(11)-a_(12)的促愈作用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研究大鼠全身 5Gy照射对伤口巨噬细胞 (MΦ)功能的影响及W11 a12 的促愈作用。方法 采用60 Coγ射线全身照射复合皮肤创伤模型 ,观察了MΦ酵母 补体复合物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吞噬功能和分泌纤维粘连蛋白 (FN)、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功能。结果 大鼠 5Gy全身照射复合皮肤创伤后第 3、5天伤口内巨噬细胞C3b受体表达、吞噬功能 ,合成与分泌FN、TGFβ1、bFGF的功能均显著受到抑制 ,但抑制效应的程度不同 ,MΦ的吞噬功能的抑制重于其分泌功能 ,分泌TGFβ1功能的抑制重于分泌bFGF的功能。W11 a12 能显著逆转辐射对MΦ功能的抑制效应。结论 伤口MΦ功能受抑是合并放射损伤后伤口难愈的主要原因 ,增强MΦ功能是W11 a12 促愈作用的一个途径。
舒崇湘程天民李树楠
关键词:创伤愈合巨噬细胞纤维粘连蛋白
国产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注射剂抗实验性心肌缺血及对一氧化氮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研究国产单硝酸异山梨醇酯 ( 5 ISMN)注射剂抗实验性心肌缺血及NO产生情况。方法 :观察药物对三种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多种离体血管条的效应 ,测定体内外给药其NO产生情况 (Griess法 )。结果 :5 ISMN能降低结扎大鼠LAD致心肌缺血的ΣST ,NST ,心肌缺血区百分比和血清CPK ,LDH(P <0 .0 5 ,0 .0 1) ;可使ISP诱发大鼠心肌缺血的ΣST及LVEDP降低 ,对血流动力学其他指标影响不明显 ;还可拮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豚鼠冠脉流量下降 (P <0 .0 5 ,0 .0 1)。本品对去甲肾上腺素 (NE)引起兔多种离体血管条的收缩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扩张静脉强于动脉。 5 ISMN体内外给药在无L Cys的磷酸缓冲液不能产生外 ,其他均有一定量NO产生 ,且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 (P <0 .0 5 ,0 .0 1)。结论 :国产 5 ISMN注射剂具有一定抗心肌缺血效应及不能自发释放NO。
彭芳陈植和王德成李玲
关键词:心肌缺血一氧化氮药理
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班《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探讨
2001年
朱建华洪永华李克攻
关键词:临床应用解剖学本科班专升本专题讲授
原发性输卵管癌并宫内膜癌1例
2007年
张石云李正金
关键词:宫内膜癌原发性输卵管癌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增大宫内膜腺癌无停经史
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伴等频性房室脱节并钩拢现象1例
2005年
患者女,13岁。因心悸、胸闷1 d就诊。查体:体温 36.8℃,神清。心率70次/min,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示:开始描记时P- P间期与R-R间期(R1-R2)相等,为0.80 s,心率75次/min, P-R间期0.14 s,QRS时限0,08 s。随后P-P问期延长,为 1.08 s,心房率56次/min,P-R间期0.12 s。
潘懿坤尹雪艳
关键词:窦性心室率间期
31例儿童癔症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1
2004年
儿童癔症近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为了解发病的相关因素,降低发病率。本文对1995~2002年诊治的3l例儿童癔病进行分析如下。
楚治群李合
关键词:癔症儿童发病率癔病诊治
奈替米星联合头孢他啶治疗绿脓杆菌下呼吸道感染30例被引量:2
2000年
何连福刘亮平徐怀玉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奈替米星头孢他啶绿脓杆菌
缺铁性贫血儿童头发微量元素测定被引量:1
1992年
检测Hb、SF、FEP及FEP/Hb铁指标,筛选出缺铁性贫血(IDA)儿童30例,健康儿童26名。采用同位素X光激发荧光分析测定两组儿童头发微量元素铁、铜、锌、硒、铅、钙。结果表明,IDA儿童头发铁含量较健康儿童低(P<0.05),其它微量元素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1)。
杨跃煌
关键词:微量元素缺铁性贫血
L833白血病细胞对CFU-GM增殖的抑制作用
1996年
L833白血病细胞对CFUGM增殖的抑制作用周光纪1徐有恒1蒋德昭(大理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大理671000;1湖南医科大学血液室)小鼠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L833的生物学特性已有报道,但该细胞系对造血细胞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研究白血病细胞与正常造血细...
周光纪徐有恒1蒋德昭
关键词:白血病肿瘤细胞造血细胞CFU-GM细胞增殖
三种方法体外同步分离培养大鼠肝枯否细胞和星状细胞的比较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比较淋巴细胞分离液(LS)、Percoll液(PS)和Nycodenz液(NS)同步分离培养大鼠肝枯否细胞(KC)和星状细胞(HSC)的优缺点。方法①采用链酶蛋白酶E、胶原酶Ⅳ联合原位灌流消化,分别以LS、PS和NS的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同步分离培养大鼠KC和HSC。②碳素墨汁吞噬试验鉴定KC;α-SM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HSC。③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测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色显示细胞活性,计数后计算细胞的得率、存活率和纯度。结果体外成功地同步分离培养了KC和HSC;培养的KC吞噬功能明显,而传代HSCα-SM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者几乎达100%;采用PS或NS体外同步分离KC的细胞得率和纯度均显著高于采用LS分离细胞所得(P<0.01),而采用NS体外同步分离肝KC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PS或LS分离细胞的存活率(P<0.05);分别采用LS、PS和NS同步分离HSC,三者的细胞存活率逐次升高(P<0.05或P<0.01),而使用LS同步分离的细胞虽然细胞得率比较高(P<0.05),但其细胞纯度较使用PS和NS明显降低(P<0.05),PS和NS分离获得的HSC得率和纯度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Percoll液和Nycodenz液体外同步分离培养大鼠肝KC和HSC效果好,且后者的细胞存活率最高。
成家茂潘志恒谢瑶何宏文何义华
关键词:细胞分离枯否细胞肝星状细胞
共1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