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品数:1,478 被引量:7,599H指数:30
相关作者:任建明胡象明谢宝富杜治洲方卫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54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6篇政治法律
  • 521篇经济管理
  • 249篇文化科学
  • 136篇社会学
  • 4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篇医药卫生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哲学宗教
  • 8篇历史地理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6篇军事
  • 4篇理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矿业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58篇政府
  • 89篇腐败
  • 75篇反腐
  • 63篇教育
  • 61篇行政
  • 55篇政治
  • 48篇反腐败
  • 47篇高校
  • 40篇城市
  • 37篇公共
  • 33篇社会
  • 33篇实证
  • 28篇公共政策
  • 27篇权力
  • 27篇主义
  • 26篇政务
  • 25篇企业
  • 25篇文化
  • 25篇干部
  • 24篇地方政府

机构

  • 1,412篇北京航空航天...
  • 30篇北京大学
  • 22篇清华大学
  • 20篇中国人民大学
  • 1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2篇国家行政学院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江西农业大学
  • 7篇西南民族大学
  • 6篇湖州师范学院
  • 6篇西南财经大学
  • 6篇内蒙古师范大...
  • 5篇石家庄经济学...
  • 5篇中南财经政法...
  • 5篇科技部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广西大学
  • 4篇辽宁大学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燕山大学

作者

  • 124篇胡象明
  • 115篇任建明
  • 110篇谢宝富
  • 54篇杨立华
  • 49篇方卫华
  • 45篇贾洪波
  • 37篇沈映春
  • 35篇杜治洲
  • 33篇韩霞
  • 31篇任丙强
  • 31篇涂晓芳
  • 25篇聂晨
  • 24篇代懋
  • 21篇杨爱华
  • 20篇谭爽
  • 19篇王军霞
  • 19篇贾哲敏
  • 16篇徐治立
  • 16篇李丹阳
  • 14篇谢凌玲

传媒

  • 165篇北京航空航天...
  • 63篇人民论坛
  • 46篇中国行政管理
  • 25篇中国科技论坛
  • 19篇广义虚拟经济...
  • 17篇河南社会科学
  • 15篇新视野
  • 15篇广州大学学报...
  • 14篇理论视野
  • 13篇行政论坛
  • 13篇科技进步与对...
  • 10篇北京社会科学
  • 10篇今日科苑
  • 9篇新东方
  • 9篇科学学研究
  • 9篇电子政务
  • 9篇学术前沿
  • 8篇中国党政干部...
  • 8篇经济研究导刊
  • 8篇公共行政评论

年份

  • 5篇2024
  • 58篇2023
  • 62篇2022
  • 59篇2021
  • 78篇2020
  • 82篇2019
  • 64篇2018
  • 89篇2017
  • 74篇2016
  • 85篇2015
  • 99篇2014
  • 95篇2013
  • 72篇2012
  • 87篇2011
  • 75篇2010
  • 92篇2009
  • 49篇2008
  • 49篇2007
  • 51篇2006
  • 33篇2005
1,4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策创新持续性过程及其解释——基于垃圾分类案例的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政策创新已然成为当下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政策创新的持续性是检验其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基于一个能够解释创新生存问题的理论模型——“反馈(Feedback)、问责(Accountability)、学习(Learning)”(简称FAL),并以Y市垃圾分类为例进行实证检验,提炼出积极反馈与消极反馈、行政问责与社会问责、单环学习与双环学习这六个层面作为地方政策创新持续性问题的分析解释框架。研究发现,积极反馈与消极反馈、行政问责与社会问责、单环学习与双环学习的交替出现、联系与互动,在促进地方政策创新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贾洪波侯欣欣
关键词:垃圾分类
城市人力资本如何影响工资水平?被引量:6
2018年
文章基于CHIP2013微观数据,运用分层线性等模型考察了经济集聚情况下城市人力资本对工资影响的四种微观机制,结果发现:地区人力资本深度对个体工资有显著促进作用,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化也有一定正影响,产业多样化虽与工资存在负相关,但在控制内生性后影响不显著,就业密度则有微弱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深度对女性、受教育程度高者工资的边际效应更强,且对东部的作用远远超过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同时其效果随着收入分位数的提高而递减,减少了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但收入阶层间差异并不显著;信息技术专业化程度同样对于女性和受教育程度高者边际作用更强,且其对最高收入分位点人群的促进作用最大;多样化程度对工资的抑制作用不稳健,对东部人群的工资消极影响更加显著,对中下等收入及以上的群体工资抑制随收入层次上升而递减。
杜静玄张佳书
关键词:人力资本工资
聚焦度与国际化如何促进论文影响力提升
2020年
[目的/意义]引用文献对论文影响力的促进作用被多学科广泛关注,但传统研究缺乏对论文聚焦度的探讨。研究基于论文聚焦度和国外文献引用程度构建理论框架,探究其对论文影响力的促进作用。[方法/过程]将论文分为竞争型、模仿型、自主型和松散型4种并提出5个研究假设,对79篇“政策网络”研究论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聚焦度和国外文献引用程度对论文影响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国外文献引用程度的促进作用更大,尤其是对低聚焦度论文的作用更明显;自主型研究的论文影响力最高,松散型研究的最低。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论文聚焦度的促进作用并为同类研究的影响力提升提供了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
黄河
关键词:论文影响力政策网络
我国城乡结合部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为例
以北京市为例,较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城乡结合部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疏堵结合的违法建设防治机制、正确区别"拆迁"与"治理"问题、强化流动人口调控、管理与服务,加大政府投入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谢宝富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违法建设
文献传递
劳动权的权利谱系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劳动权是劳动者的人身权、财产权、政治权的有机结合。深刻认识劳动权的特性,需将劳动权的相关权利进行具体界定,以揭示劳动权的高位阶性、劳动权谱系的复杂性和开放性,以及劳动权的功能价值。
谢宝富刘庆志
关键词:劳动权
党内监督体系的制度化科学化新境界被引量:15
2018年
在党内监督体系方面,党的十九大首次形成了一个科学的顶层设计。其核心内容有两项:一是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二是党内监督必须要坚持组织监督、民主监督、权力制约三者并重。党内监督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组织监督成效显著,省和省以下权力制约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党内实质民主有所发展。同时,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即组织监督强而权力制约和民主监督弱。这种不平衡使得顶层权力监督成为薄弱环节。鉴于组织监督的局限性,在顶层权力监督方面,就只能依靠权力制约和民主监督。党内民主监督可以我国村级民主发展为师。权力制约则需要在权力顶层切实强化同级相互监督。
任建明
关键词:党内监督权力制约民主监督
老子治理思想的价值取向及其对当代中国治理的启示被引量:2
2022年
在以往关于老子的治理思想研究中,研究者对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论述,但系统地阐述其治理价值取向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从治理的价值取向方面深入探讨老子的治理思想,发现这一古典的治理理论中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即伦理上的“上善”价值取向,心理上的“无欲”价值取向,利益上的“不争”价值取向和行为上的“无为”价值取向。老子治理思想的价值取向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但其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当代中国治理实践及其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胡象明刘鹏肖琳
关键词:老子善治
界面重构何以提升治理效能?——以河南省Q市智慧交通建设为例
2023年
近年来,治理概念已经成为全球公共管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理论,但伴随着众多相关概念的产生,治理概念的边界及纵深并未更为清晰。国内学界逐渐注意到了“界面”对于简化和理顺治理概念内涵的独特作用,治理界面与界面治理的概念随之产生。在回顾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治理界面和界面治理的理论框架,提出界面治理效能的发挥取决于治理界面的重构和改革,并以河南省Q市的智慧交通建设过程的个案为例,阐述从治理界面重构与改革到治理效能提升的形式特征、实质特征、价值涌现三阶段实现机制及其关键要素。面向未来,深入研究治理界面重构与改革的机制过程是推动界面治理概念长足发展的关键途径。
纪光欣徐培洋
关键词:智慧交通数字政府
浅析中国“孤儿药”问题治理的政策选择被引量:4
2015年
现阶段,我国罕见病的诊断及"孤儿药"的研发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作为世界人口数量第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更应该积极推动罕见病及"孤儿药"的治疗和研发,制定实质性的政策法规;提高国家对于罕见病的预防和治理能力,提高社会认知度,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着力保护和保障罕见病患者的人身权利,医疗权利以及社会平等的权益。同时,中国有必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借鉴适合的政策模型,为我国今后能够更好地在"孤儿药"的研发领域制定实质性和建设性的政策提供参考。
马瑞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对象、目标及其实现路径被引量:8
2021年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以公权力作为监督的对象,即实现对党和国家组织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监督目标应分解为两个层级,一是任何权力都能置于监督之下的基本目标,二是能够实现良好监督效果的高等目标。从我国监督实践来看,监督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从整体上看基本目标尚未完全实现。亟须破解"一把手"和同级监督难题,尤其是要解决顶层权力、监督者监督难题。同时,需要经由相应的路径建构与创新来实现权力监督的高等目标,用更加积极稳健的姿态推进民主和法治化建设进程,持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强化纪委、监委的监督效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任建明王璞
关键词:权力监督
共1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