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作品数:106 被引量:1,274H指数:20
相关作者:李木旬何小玲敖合军方宇俞夜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5篇农业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7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2篇艺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栽培
  • 11篇水稻
  • 8篇油菜
  • 8篇农业
  • 8篇龙须草
  • 7篇杂交
  • 6篇生态
  • 6篇土壤
  • 5篇育种
  • 5篇种间
  • 5篇猕猴桃
  • 5篇基因
  • 5篇甘蓝
  • 4篇植物
  • 4篇植株
  • 4篇植株再生
  • 4篇作物
  • 4篇辣椒
  • 3篇性状
  • 3篇杂交稻

机构

  • 105篇湖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生...
  • 5篇湖南省蔬菜研...
  • 3篇中南大学
  • 2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家农产品保...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伦敦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山东省花生研...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2篇邹冬生
  • 11篇官春云
  • 10篇王国槐
  • 8篇王华
  • 6篇黄璜
  • 6篇黄宇
  • 5篇钟晓红
  • 5篇邹应斌
  • 5篇陈社员
  • 5篇王仁才
  • 5篇刘志敏
  • 4篇罗宽
  • 4篇余铁桥
  • 4篇刘本坤
  • 3篇吴超
  • 3篇朱华武
  • 3篇石雪晖
  • 3篇陈灿
  • 3篇陈立云
  • 3篇肖应辉

传媒

  • 12篇湖南农业科学
  • 9篇作物研究
  • 6篇湖南省园艺学...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油料作物...
  • 3篇湖南农业
  • 3篇杂交水稻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作物学报
  • 2篇核农学报
  • 2篇中国辣椒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园艺(果...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4
  • 10篇2003
  • 33篇2002
  • 28篇2001
  • 2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将西洋参 DNA导入大豆实现遗传转化的研究Ⅰ.导入后代形态性状变异的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用西洋参作 DNA的供体 ,用栽培大豆品种作为受体 ,利用分子育种导入技术之一的“浸种法”进行外源 DNA导入 ,试图在继续保持大豆营养价值和具有的医疗保健作用的前提下 ,提高其已有的药用成分的含量和导入新的药用成分 ,培育出具更高药用价值或保健作用的栽培大豆新材料和新品系。目前导入后代在形态、品质和药物成分含量等性状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变异。
麻浩江巨鳌田森林邹冬生刘塔斯
关键词:西洋参大豆浸种法性状变异
苎麻遗传转化的同工酶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经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检测 ,发现湘苎 3号变异株与供、受体间在酶谱上存在较大差异 。
张福泉李宗道
关键词:苎麻同工酶
春甘蓝不同营养条件下菜青虫的动态防治指标
双因素裂区设计的方法,测定了春甘蓝在不同施肥水平和接虫量组合下的产量,表明同一虫量水平对植株所造成的产量失率,随施肥量的增大而减少。分别就单株产量和损失率建立了二种回旭模型。经计算,每株施氮3.345、8.865和16....
马骏陈永年蒋杰贤
关键词:甘蓝菜青虫经济阈值植物营养
田间水分处理对龙须草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就龙须草草地不同田间持水量和不同淹水时期对龙须草分蘖发生、叶片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保持龙须草草地田间持水量在70%~80%有利于龙须草分蘖发生、叶片生长和产量形成,而田间持水量过高(90%~100%)或过低(40%~50%)都不利于龙须草分蘖发生、叶片生长和产量形成;龙须草生育过程中,大田淹水不利于龙须草分蘖发生、叶片生长和产量形成,尤其是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淹水产生的不利影响程度最为严重。
喻夜兰邹冬生
关键词:田间持水量龙须草分蘖发生
植物源作物诱抗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抑制效果被引量:8
2001年
为探讨植物源作物诱导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抑制作用 ,运用植物源作物抗病性诱导剂 BZ和 CF,在小麦始花期对穗部进行喷雾处理 ,能显著降低赤霉病危害 ,抑制效果分别达到 5 5 .41%和 48.5 1% ,但不及专用杀菌剂多菌灵的抑制效果 (6 9.77% )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BZ和 CF对赤霉病菌无直接毒杀作用 ,在 12 5~ 5 0 0 m g/ L 浓度下 ,既不影响菌丝生长 。
王国平潘川芝任新国丁中方宇刘承兰
关键词:植物诱导抗病性小麦赤霉病诱抗剂
大豆种子脂肪氧合酶缺失体类型的加工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在干磨和湿磨条件下 ,研究各种大豆种子脂肪氧合酶缺失类型控制豆腥味的效果 ,结果表明不同缺失体类型控制豆腥味的效果受到加工条件的影响。缺失一种或任意两种脂肪氧合酶的大豆材料并不能获得最佳控制豆腥味的效果 ,全缺类型才能获得最佳控制豆腥味效果。各缺失类型干磨的 TBA值都明显高于相应材料浸泡后 (浸泡 7h和 14h)湿磨的 TBA值。脂质自动氧化是全缺类型仍具有少量豆腥味的主要原因。
麻浩盖钧镒张国正官春云丁安林
关键词:大豆种子脂肪氧合酶
大学音乐美育探讨
2001年
有效开展音乐美育教学工作可以较快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审美与鉴赏能力。针对高等院校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特点 ,在音乐美育中 ,应以体现思想内涵为根本 ,使学生充分领悟作品的思想性、倾向性 ;以突出时代精神为主导 ,启发学生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人文精神、艺术风格等方面深化对音乐美育内涵的认识 ,提高鉴赏水平和自我精神境界 ;以强化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为基础 ,从音乐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入手 ,注重个案分析。同时还要以杰出科学家精深的音乐造诣为范例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美育在启迪人类思维 ,增强创新能力方面的巨大潜在作用 ;以改善校园文化环境 ,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为依托 ,让学生逐步远离低俗乐巴 。
田红萍
关键词:农业院校音乐美育音乐教育审美规律音乐环境艺术品味
我国马齿苋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2年
从植物学形态及资源、生物学特性及栽培、营养及药理。
陈灿黄璜李爱华
关键词:野菜资源马齿苋
中国特用玉米研究概述被引量:27
2001年
近年来 ,甜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糯玉米等特用玉米有了一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国内特用玉米育种的历史与现状 。
罗红兵黄璜
关键词:特用玉米育种甜玉米高油玉米糯玉米
不同壮秧营养剂配方比较研究
2000年
:对 5种配方的壮秧营养剂进行水稻育秧试验的结果表明 ,1号配方、5号配方最佳 ,表现为秧苗素质好 ,抛栽大田后分蘖发生快、有效穗多、产量高 。
刘本坤胡泽友王奎武
关键词:水稻壮秧营养剂育秧试验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