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

作品数:324 被引量:867H指数:15
相关作者:承焕生霍裕昆陆福全陈重阳宁西京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8篇期刊文章
  • 10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5篇理学
  • 47篇核科学技术
  • 24篇历史地理
  • 23篇化学工程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电子电信
  • 14篇医药卫生
  • 1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机械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电气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29篇原子
  • 24篇离子
  • 23篇PIXE
  • 20篇分子
  • 19篇激光
  • 14篇动力学
  • 13篇等离子体
  • 12篇电荷态
  • 12篇高电荷态
  • 12篇高电荷态离子
  • 11篇分子动力学
  • 10篇重离子
  • 9篇双电子
  • 9篇同位素
  • 8篇散射
  • 8篇溅射
  • 8篇EBIT
  • 7篇重离子碰撞
  • 7篇金属
  • 6篇质子

机构

  • 323篇复旦大学
  • 23篇郑州大学
  • 2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8篇北京师范大学
  • 15篇河南省文物考...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中国科学院近...
  • 1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清华大学
  • 9篇中国原子能科...
  • 9篇中国科学技术...
  • 8篇北京应用物理...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西北核技术研...
  • 6篇北京大学
  • 6篇山东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6篇中国科学院等...
  • 5篇教育部

作者

  • 51篇承焕生
  • 31篇施立群
  • 23篇陈重阳
  • 22篇霍裕昆
  • 19篇张斌
  • 18篇杨福家
  • 17篇赵维娟
  • 17篇宁西京
  • 17篇王炎森
  • 15篇李国霞
  • 14篇邹亚明
  • 14篇李融武
  • 14篇陆福全
  • 13篇郭文康
  • 12篇沈皓
  • 11篇李嘉庆
  • 11篇孙新民
  • 10篇须平
  • 10篇周筑颖
  • 9篇王建中

传媒

  • 46篇物理学报
  • 29篇核技术
  • 18篇原子能科学技...
  • 16篇原子核物理评...
  • 12篇复旦学报(自...
  • 9篇原子与分子物...
  • 8篇中国物理学会...
  • 8篇第十五届全国...
  • 5篇物理
  • 5篇强激光与粒子...
  • 5篇中国科学:物...
  • 5篇第三届全国核...
  • 4篇科学通报
  • 4篇高能物理与核...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4篇2015年古...
  • 3篇硅酸盐学报
  • 3篇化学学报
  • 3篇真空科学与技...

年份

  • 12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11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14篇2013
  • 17篇2012
  • 10篇2011
  • 15篇2010
  • 20篇2009
  • 5篇2008
  • 23篇2007
  • 19篇2006
  • 12篇2005
  • 22篇2004
3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强激光与“霍金-安鲁辐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
2023年
对利用激光进行霍金-安鲁辐射实验的研究现状和实验挑战点等方面进行综述。霍金-安鲁辐射是量子引力理论的重要推论之一。对其进行实验观测研究,将对量子引力理论、大统一理论、乃至万物终极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霍金-安鲁辐射可以通过强激光、储存环、潘宁阱、声学、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各种实验手段加以研究,其中借助强激光有两类方法:人工光学黑洞和强激光加速。前者是利用介质的非线性效应,产生一个光波传播的视界,进而对视界附近的量子现象,包括霍金-安鲁辐射,进行研究;后者是利用超强激光场对电子施加的超高加速度来研究电子的霍金-安鲁辐射等特性。
赵凯王友敬符长波马余刚
关键词:霍金辐射
应用PIXE和多元统计方法鉴别成化青花瓷被引量:12
2001年
应用外束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 (PIXE)测定了明代成化窑青花瓷和清代康熙朝仿品的胎、釉的化学组成 ,运用多元统计方法 ,对瓷胎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清代烧造的成化瓷仿品可与成化窑真品加以区分 .
承焕生张正权要华
关键词:PIXE青花瓷
经络物质基础及其功能性特征的实验探索和研究展望被引量:184
1998年
人体经络穴位的物质基础是以结缔组织为基础 ,连带其中的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等交织而成的复杂体系 .与穴位位置相对应的深层组织结构中 ,富集有Ca ,P ,K ,Fe ,Zn ,Mn等元素 .这个物质基础中的液晶态胶原纤维具有高效率传输红外光的特征波段 .在此基础上 ,本文展望了研究经络穴位的未来发展方向 ,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与手段 .
费伦承焕生蔡德亨杨世埙许建荣陈尔瑜党瑞山丁光宏沈雪勇唐颐
关键词:经络学说
团簇异构体生长概率的理论预测
2010年
由于实验表征团簇结构的困难,理论预测团簇在生长过程中各种异构体的生成概率便十分重要.考虑到分子动力学可模拟高温时各异构体的相对丰度,把问题归结为高温时所形成的各种异构体在室温环境中如何转化,并建立了统计力学模型,得到了异构体相互演化所需时间与环境温度的解析关系.以C12团簇为例,在2500K时所形成的最可几异构体在室温环境中需要超过1012年才能转化为最低势能异构体.
韩小静王音林正喆张文献庄军宁西京
关键词:团簇异构体统计物理分子动力学
Zr-Co薄膜中的氦行为
2015年
Zr-Co是迄今为止研究较多、性能较好的储氚材料,材料中的氚会自发衰变生成3He.随着材料中。He的积累,氦会逐渐聚集成泡,这将对材料的储氚性能造成严重的破坏.温度和氦浓度将显著影响材料中氦的行为.本文采用4He模拟氚衰变生成的。He在材料中的行为,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氦含量的Zr-Co薄膜,并用卢瑟福背散射(RBS)方法分析薄膜的元素组成及厚度,弹性反冲探测(ERD)方法分析样品的氦含量及深度分布.分别采用恒温退火和动态热解析方法研究了4He在Zr-Co样品中的滞留和存在状态,并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分析其微观结构.
张宏亮施立群宿冉冉张海斌陈德敏
元代釉里红的PIXE研究
本文将报道用无损的PIXE技术研究景德镇出土的元代烧造的釉里红样品的实验结果,包括釉里红样品胎、白釉以及红釉区的化学组分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含量.
承焕生张正权林尔康黄云鹏
关键词:元代釉里红PIXE
文献传递
不同时期古耀州瓷的无损鉴别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耀州瓷是我国古代名瓷。为了无损鉴别不同时期的古耀州瓷,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技术无损测定古耀州瓷胎、釉样品中化学组成的含量,对这些化学组成进行动态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唐、五代时期耀州瓷胎的化学组成较为接近,宋、金时期耀州瓷胎的化学组成比较接近且有别于唐代。宋、金时期耀州窑青瓷釉的化学组成和配方较为接近,唐、五代时期的较为接近。唐、五代、宋代时期黑釉、酱釉瓷的分类关系较为密切,其化学组成和配方比较接近。耀州窑青瓷釉与黑瓷釉的配方明显不同。茶叶末釉的配方与其他耀州瓷釉的配方也有所不同。PIXE和动态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为无损和科学鉴别不同时期的古耀州瓷,提供一种重要的研究途径。
杨大伟冀勇李融武李国霞赵维娟郭敏谢建忠高正耀承焕生禚振西
关键词:X射线化学组成
手提式X荧光仪TRACER和PIXE测量结果的比较
在科技考古和古陶瓷研究领域中,X荧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作为小型化的手持式X荧光仪是新近发展的受欢迎的设备:有较好的科技性能,重量轻,尺寸小,便于到工地和现场应用.BRUKER公司生产的TRACER Ⅲ-SD是一款手持式小...
顾继炎刘秀承焕生
关键词:古瓷器化学组分
文献传递
高能离子和重离子背散射发展现状(摘要)
本文综述近几年来高能氦离子(2.0—9.0MEV)与重离子(入射离子质量 M>4)的发展情况.采用高能氦离子入射做背散射分析,由于核共振散射效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分析轻原素的灵敏度,可以提高分析深度和分析精确度,...
承焕生沈皓李向阳杨福家
文献传递
真空激光加速电子的进展
<正>~~
王平晓孔青霍裕昆
文献传递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