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口市动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3 被引量:70H指数:5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克隆
  • 4篇细胞
  • 4篇CDNA文库
  • 3篇坡鹿
  • 3篇五指山小型猪
  • 3篇小型猪
  • 3篇海南坡鹿
  • 2篇蛋白
  • 2篇血白细胞
  • 2篇原核表达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白细胞
  • 2篇免疫
  • 2篇白细胞
  • 2篇CDNA
  • 1篇蛋白激酶

机构

  • 13篇海南大学
  • 8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海南大田国家...
  • 1篇海南省动物疫...

作者

  • 13篇杜丽
  • 13篇王凤阳
  • 10篇刘涛
  • 10篇成鹰
  • 7篇祁超
  • 6篇李治深
  • 6篇满初日嘎
  • 5篇张巍
  • 5篇林杰材
  • 5篇申明霞
  • 4篇陈品林
  • 3篇许世英
  • 3篇符运南
  • 3篇吴科榜
  • 3篇张莉娜
  • 2篇林贤梅
  • 2篇雷明
  • 1篇王轶
  • 1篇崔克
  • 1篇张冬琳

传媒

  • 2篇兽类学报
  • 2篇生物技术
  • 2篇海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09
  • 5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坡鹿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构建海南坡鹿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方法:采用RNAiso Reagent(TAKARA)处理新鲜血液,以总RNA抽提试剂盒(上海华舜)制备总RNA。利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at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用PowerscriptTM反转录酶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LD-PCR扩增获得cDNA双链,SfiⅠ酶切和CHROMA SPIN-400TM柱分级分离后,500bp以上的片段与pDNR-LIB载体连接,电转化入E.coliDH5α,建成原始文库。然后扩增文库并随机挑取单菌落,酶切鉴定重组子插入片段大小。结果:经鉴定,库容量达到1.9×106克隆,原始文库滴度为1.59×1010cfu/mL,重组率接近100%,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7.4×1012cfu/mL。插入片段大小分布为0.5~2.0kb,平均长度约为1.0kb。结论:所构建文库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为筛选海南坡鹿已知和未知功能基因提供了材料来源,且为进一步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重要基础。
申明霞刘涛杜丽王凤阳成鹰许世英吴科榜李治深符运南林贤梅满初日嘎祁超
关键词:海南坡鹿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SMART技术
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运用SMART技术,构建了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方法用RNAiso reagent(TaKaRa)处理新鲜血液,以总RNA抽提试剂盒(上海华舜)制备总RNA。用Powerscript TM反转录酶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LD-PCR扩增获得cDNA双链,Sfi I酶切和CHROMASPIN-400TM柱分离后,500 bp以上的片段与pDNR-LIB载体连接,电转化入E.coli.DH5α,建成原始文库。然后,扩增文库并随机挑取单菌落,PCR鉴定重组子插入片段大小。结果经鉴定,库容量达到1.5×106克隆,原始文库滴度为9.7×109cfu/mL,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6.4×1010cfu/mL。重组率接近100%,插入片段大小为0.5~2 kb,平均长度约为1.1 kb。结论构建的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符合建库要求,可以用于全长cDNA的筛选。为五指山小型猪新基因的获得及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可靠材料。
申明霞刘涛杜丽王凤阳成鹰李治深满初日嘎林杰材祁超
关键词: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
五指山小型猪APEX1基因cDNA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五指山小型猪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cDNA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构建的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为材料,采用菌落PCR方法,克隆得到APEX1基因全长cDNA,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及二级结构等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cDNA全长1392bp,5′非翻译区长132bp,3′非翻译区长303bp,含有一个957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18个氨基酸。该蛋白的分子量为35kD,等电点为8.05。比对分析表明,五指山小型猪APEX1基因的核酸序列及其氨基酸序列与人、小鼠、黑猩猩等哺乳动物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成功克隆了五指山小型猪A-PEX1基因cDNA,为进一步研究APEX1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李治深杜丽刘涛申明霞王凤阳成鹰陈品林林杰材满初日嘎祁超
关键词:五指山小型猪CDNA文库克隆
海南黄牛HSF1 cDNA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根据人、小鼠HSF1cDNA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海南黄牛HSF1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利用RT-PCR、半巢式PCR以及3'-RACE技术分段扩增得到了海南黄牛HSF1cDNA序列,测序正确后进行拼接。用DNAMAN 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海南黄牛HSF1 cDNA与赫里福德牛、人、小鼠同源性和海南黄牛HSF1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亲/疏水区等蛋白质性质,并根据各种动物HSF1蛋白绘制进化树。结果:(1)海南黄牛的HSF1 cDNA序列全长为1 993bp,包括150bp的5'非翻译区,1 578bp的开放阅读框以及264bp(不含poly(A)尾)的3'非翻译区,编码52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6.42 kD,等电点(pI)为 4.79。(2)海南黄牛的HSF1 cDNA与赫里福德牛、小鼠和人HSF1 cDNA的同源性分别为98.99 %、81.78 %、87.82 %,相应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86 %、83.84 %、89.06 %,其中N-末端和C-末端高度保守,而中间区域存在缺失或替换。(3)根据氨基酸序列构建不同动物HSF1蛋白的进化树,与采用经典遗传分类法构建的进化树基本一致。结论:首次克隆了海南黄牛 HSF1 cDNA全长,分析表明:海南黄牛HSF1蛋白是亲水性蛋白,在8种动物中,其同源性大于73 %,高度保守。海南黄牛与赫里福德牛HSF1蛋白同源性高达98.86 %,在三聚体化区域、转录调节域和激活域存在6个位点的单氨基酸突变,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揭示海南黄牛抗热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成鹰李治深杜丽王凤阳刘涛申明霞张莉娜张巍吴科榜林杰材满初日嘎米华存祁超
关键词:CDNA克隆
海南坡鹿HSF1cDNA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RT-PCR和RACE方法扩增海南坡鹿热休克转录调节因子1(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1,HSF1)cDNA全长,将扩增产物与pMD20-T载体连接,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后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ET28a-hdHSF1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坡鹿HSF1cDNA全长为2036bp,含有1个1578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25个氨基酸。经生物信息学分析,HSF1是一个等电点为4.93的亲水性蛋白。经IPTG诱导表达后,得到一个带组氨酸标签的约62kD的融合蛋白,用抗His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得到一条约62kD特异性抗体结合带,表明海南坡鹿HSF1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并表达。
成鹰杜丽王凤阳刘涛李治深许世英符运南林贤梅吴科榜林杰材满初日嘎
关键词:海南坡鹿克隆
基因Ⅳ型猪戊型肝炎病毒重组ORF3蛋白抗原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2009年
为建立检测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将HEV ORF3片段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42a(+)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42a-ORF3,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的融合蛋白进行Ni2+-NTA柱纯化及SDS-PAGE、Western-blot鉴定,用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GST-ORF3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45.5 ku,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用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190份猪血清样品,阳性率为84.7%,与试剂盒检测结果相比,阳性符合率为91.5%。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用于猪血清HEV抗体的检测。
刘涛杜丽王凤阳雷明崔克成鹰陈品林王轶林杰材满初日嘎
关键词:猪戊型肝炎病毒ORF3原核表达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HSF、HSPs与热应激被引量:4
2008年
王凤阳杜丽张莉娜成鹰
流式细胞仪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08年
随着现代激光技术、电子检测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的迅速发展,流式细胞仪(FCM)在免疫学、生物学、遗传学、血液学、临床检验等领域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在免疫学研究领域,FCM以快速、灵活及定量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结合,使其在免疫分型、分选、免疫监测、免疫细胞的系统发生及特性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免疫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该文对近年来流式细胞仪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刘涛张巍王凤阳杜丽成鹰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免疫学
胰岛素受体底物PH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PHIP是一种与胰腺β细胞中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的PH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蛋白。根据小鼠PHIP(mPHIP)mRNA翻译的不同起始位点,除全长的PHIP1外,mPHIP基因还编码其他3种不同变异体。在胰岛素诱导的信号途径中,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的PHIP1和IRS-1的PH结构域相互作用,介导IRS蛋白酪氨酸的磷酸化。IRS-2和PHIP1的共表达能诱导IRS在细胞膜上的定位,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向细胞质膜的转移。PHIP1的表达能提高β-细胞内细胞周期蛋白D2的表达,促进β细胞的生长。PHIP1的表达活化蛋白激酶B(PKB),活化的PKB能明显抑制β细胞的凋亡。PHIP与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中其他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张巍杜丽王凤阳祁超
关键词:PH结构域胰岛素受体底物
JAK2结构及其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9年
JAK2作为JAK家族的一个成员,有JH1~JH7七个结构域,分为FERM区(JH3~JH7)、V617F假激酶区(JH2)和激酶区(JH1)3个部分.JAK2与STATs所构成的信号途径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发生、白血病的发生和创伤脓毒症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AG490等JAK2特异性抑制剂和姜黄素等非特异性抑制剂能有效地调节JAK2的异常活性,控制与JAKs/STATs信号途径相关的疾病的发生.
张巍陈品林杜丽王凤阳祁超
关键词:JAK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