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01 被引量:1,486H指数:17
相关作者:吴晓兰汪玉馨顾胜华张荣张基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省药物临床评价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1篇期刊文章
  • 9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0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3篇药代
  • 60篇药代动力学
  • 58篇代谢
  • 47篇药物
  • 38篇细胞
  • 35篇代谢组学
  • 25篇药代动力学研...
  • 24篇蛋白
  • 23篇糖尿
  • 23篇糖尿病
  • 23篇中药
  • 20篇活性
  • 18篇色谱
  • 17篇药物代谢
  • 16篇药动学
  • 16篇皂苷
  • 16篇相色谱
  • 15篇液相色谱
  • 14篇肿瘤
  • 13篇代谢动力学

机构

  • 30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5篇江苏省中医院
  • 14篇南京中医药大...
  • 8篇皖南医学院弋...
  • 6篇南京军区南京...
  • 5篇江苏省食品药...
  • 4篇北京医院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江苏先声药物...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安徽省药物临...
  • 3篇天津天士力集...
  • 3篇江苏省食品药...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江苏省中医药...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82篇王广基
  • 64篇孙建国
  • 56篇刘晓东
  • 54篇郝海平
  • 37篇阿基业
  • 25篇周芳
  • 22篇彭英
  • 20篇谢林
  • 19篇刘李
  • 19篇吴晓兰
  • 18篇张经纬
  • 16篇严蓓
  • 16篇谢海棠
  • 16篇贾元威
  • 15篇杨劲
  • 14篇查伟斌
  • 14篇刘林生
  • 13篇梁艳
  • 10篇李峰
  • 9篇郑媛婷

传媒

  • 56篇中国临床药理...
  • 39篇中国药科大学...
  • 18篇药学学报
  • 13篇药学进展
  • 12篇Chines...
  • 12篇第八次全国药...
  • 7篇第十届全国药...
  • 6篇中国药理学通...
  • 6篇中草药
  • 5篇药物分析杂志
  • 5篇药物评价研究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药理通讯
  • 3篇第九届全国药...
  • 3篇中国药理学会...
  • 2篇中国临床药学...
  • 2篇医学综述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5篇2014
  • 20篇2013
  • 46篇2012
  • 31篇2011
  • 18篇2010
  • 40篇2009
  • 26篇2008
  • 15篇2007
  • 23篇2006
  • 2篇2005
3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酮ⅡA醌还原级联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种属差异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在S9体系中发生醌还原级联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代谢途径中是否存在种属差异,并找出差异存在的规律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种属的肝肠S9两相复合的体外温孵体系进行丹参酮ⅡA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M1和M...
王琼郝海平余果程学芳王广基
文献传递
代谢组学研究甲硝唑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机体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检测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为技术手段,研究甲硝唑给药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整体代谢的调节作用,并采用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研究甲硝唑对金黄地鼠肠道菌群构成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模型动物血脂升高,并存在明显的体内代谢和肠道菌群的紊乱。连续给予金黄地鼠灌胃二周甲硝唑后有较好的降脂作用,并能部分改善金黄地鼠因高脂饲料引起的代谢组学的和肠道菌群紊乱。但是,甲硝唑同时也可干扰机体的代谢,并能引起肠道正常菌群的紊乱,将其作为一个新型降脂药物应用于临床需进一步研究。
顾胜华阿基业査伟斌王广基吴晓磊刘林生
关键词:代谢组学甲硝唑肠道菌群降血脂药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新探索
<正>中药是多维复杂体系,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是国际科学难题,其在整个中药现代化研究链上发挥着桥梁学科的作用,对于中药复杂药效物质基础、多组分体内过程、药动/药效关系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创新中药、现代组分中药...
王广基
体外模型研究P-糖蛋白介导的拉莫三嗪在血脑屏障上的转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药物转运蛋白P-糖蛋白(P-gp)是否介导拉莫三嗪(LTG)在血脑屏障上的转运过程。方法:通过原代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进行LTG摄取和外排实验,HPLC法测定单用LTG和合用能量抑制剂叠氮化钠(NaN3),P-gp调节剂环孢素A(CsA)、维拉帕米(Ver)及丙磺舒(PBD)时各组细胞内LTG的量。结果:LTG细胞摄取过程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的特点。合用NaN3、CsA、Ver和PBD,均能显著增加LTG稳态摄取量,降低LTG外排量。结论:P-gp参与了LTG在血脑屏障上的转运过程。
杨慧文刘海燕李杨刘晓东谢林杨志宏
关键词:血脑屏障P-糖蛋白拉莫三嗪环孢素A
复方丹参滴丸抗心肌缺血药效作用的能量代谢调控机理初步研究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具有良好效果,在美国进行Ⅱ期临床研究中发现:临床心肌缺血病人短期用药后药效随血药浓度出现规律的、一致的峰谷波动;但长期用药出现PK-PD不相关现象,即:药效持续稳定,不随PK出现峰谷波动现象。为此,...
阿基业
9种润肺化痰中药祛痰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比较9种临床常用润肺化痰中药的排痰效果,评价祛痰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9种临床常用润肺化痰中药:旋覆花、桔梗、浙贝母、金荞麦、前胡、川贝母、瓜蒌皮、百合、石斛,分别采用小鼠呼吸道酚红排痰量法、大鼠毛细管排痰量法观察其排痰效果。结果 9种不同中药均可以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痰量及大鼠毛细管的排痰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百合、桔梗、旋覆花、瓜蒌皮、前胡、浙贝母的效果较佳。结论 9种不同中药均有较好的祛痰效果,具有促进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的作用。
马国平杨晨王广基朱萱萱张迪王健鲲
关键词:润肺化痰中药祛痰
代谢组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15
2010年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组学"时期新兴的一门学科,也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通过全面、定量检测生物样本中多种类型小分子化合物,来了解在内在和外界因素作用下生物体内源性物质的变化及规律,特别适合于临床上研究机体因受到遗传、生长、生理、环境因素和异物、病源等刺激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借助于代谢组学技术不仅能够描述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机体代谢机能的状态和变化,为临床疾病的诊断、病理机制的探索、新治疗靶点的发现等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还可以揭示外界干扰因素(药物/毒物、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等)对机体的影响,为药效评价和疾病病因的筛查提供基础数据。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临床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展现了鼓舞人心的应用前景。该文分别就代谢组学在描述疾病发展状态、研究疾病诊断方法、探索疾病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药效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及进展进行回顾和综述。
曹蓓阿基业王广基郑天刘林生李梦婕石建王新文赵春艳
关键词:代谢组学心血管疾病癌症代谢综合征生物标记物
柴胡皂苷类物质体内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2年
柴胡皂苷是中药柴胡中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三萜皂苷,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保肝、止咳、抗病毒、抗溃疡等多种药理活性。现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柴胡皂苷吸收与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其胃肠道转化、肠吸收和药动学性质等进行综述,这将有助于了解柴胡皂苷类物质的体内过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王一飞郝琨王广基朱永宏佟玲
关键词:柴胡皂苷代谢
中药复方中冰片对丹参酮ⅡA吸收代谢的影响
杜立达田硕孙加琳宁宁郝海平王广基
关键词:生物利用度
五味子醇甲在大鼠肝微粒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性别差异被引量:6
2007年
体外研究五味子醇甲(schizandrin,SZ)在大鼠肝微粒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性别差异。制备正常雌、雄大鼠肝微粒体,与SZ共同温孵,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SZ及其代谢产物。SZ在雄鼠肝微粒体内代谢反应的最大速率Vmax、米氏常数Km和清除率Clint分别为(21.88±2.30)μmol·L-1.min-1·mg-1(protein),(389.00±46.26)μmol·L-1和(0.0563±0.0007)min·mg-1(protein);在雌鼠肝微粒体内代谢反应的最大速率Vmax、米氏常数Km和清除率Clint分别为(0.61±0.07)μmol·L-1·min-1.mg-1(protein),(72.64±13.61)μmol·L-1和(0.0084±0.0008)min·mg-1(protein),雌、雄鼠肝微粒体内SZ的主要代谢物不同,分别为7,8-顺二羟基五味子醇甲(M1)和7,8-顺二羟基-2-去甲基五味子醇甲(M2b)。酮康唑、奎尼丁和奥芬得林对SZ的在雌、雄大鼠肝微粒体内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西咪替丁对其在雄鼠肝微粒体内的代谢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Z在雌、雄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动力学及代谢产物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由CYP3A和CYP2C11在大鼠肝微粒体内的性别差异引起的。
许美娟王广基谢海棠黄青贾元威
关键词:五味子醇甲性别差异细胞色素P450肝微粒体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