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科技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湖北省纺织新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周飞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人造血
  • 3篇人造血管
  • 3篇聚氨酯
  • 2篇生物相容
  • 2篇生物相容性
  • 2篇分子材料
  • 2篇高分子
  • 2篇高分子材料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液相
  • 1篇血液相容性
  • 1篇蒸发
  • 1篇顺应性
  • 1篇人工血管
  • 1篇相容性
  • 1篇小口径人工血...
  • 1篇力学性能
  • 1篇面料
  • 1篇模量

机构

  • 5篇武汉科技学院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徐卫林
  • 3篇李文斌
  • 3篇欧阳晨曦
  • 3篇周飞
  • 3篇王维慈
  • 1篇裘法祖
  • 1篇李沁
  • 1篇崔卫刚
  • 1篇金毕
  • 1篇李毅清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针织工业
  • 1篇第三届全国血...

年份

  • 5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纺织面料快干性能测试方法探究
2008年
设计了一种纺织面料快干性能测试方法,对不同材料、不同组织结构的纺织面料进行测试,研究它们的放湿规律,并且通过自制的测温系统测出了纺织面料表面放湿时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阐述了织物放湿时的回潮率与织物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
李文斌徐卫林崔卫刚
关键词:纺织面料蒸发回潮率
高分子材料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相关研究
目的:比较了几种已有的人造血管材料在生物相容性和顺应性上的区别,探寻最佳的小口径人造血管材料。 资料综合:理想的小口径人造血管是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抗凝血性及抗感染性,其中力学性能和组织血...
王维慈金毕欧阳晨曦周飞徐卫林李毅清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人造血管聚氨酯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
文献传递
小口径人工血管血液相容性被引量:12
2008年
学术背景:大口径人造血管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小口径人造血管(直径小于6mm)研究方面,由于存在血管栓塞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核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目的:简单介绍人造血管的研究现状,分析小口径人造血管研制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何提高血液相容性方法。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www.cnki.net)及Medline(www.pubmed.com)1975-01/2007-08有关小口径人造血管血液相容性方面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人造血管,聚氨酯,血液相容性";英文检索词"Vascular grafts,Polyurethane,Blood Compatibility"。初检得到143篇文献,包括中文28篇,英文115篇。文献评价: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因研究目的与本研究无关者54篇,内容重复性的研究64篇,保留25篇中英文文献进一步分析。其中动物实验和在体、离体、细胞学实验13篇,综述、述评、讲座类文献12篇。资料综合:①以往用于人造血管制造的主要材料有涤纶、聚四氟乙烯、真丝等,而具备良好的顺应性、耐磨性、弹性、生物相容性及一定的抗凝血性的聚氨酯则是目前被研究最多的人造血管制造材料。②小口径人造血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造血管完全没有抗血栓性,血液流经内腔时,由于血流量小,流速慢,在人造血管腔面易形成附壁血栓,随之血凝亢进,血流更缓慢,血栓层增厚,最终导致人造血管闭塞。③在解决材料的血液相容性问题上,人们对材料表面的修饰研究得较多,然而,处于生物系统中的材料由于接触到体液、有机大分子、酶、自由基、细胞等多种因素,其生物学环境极为复杂,表面修饰的方法对血液相容性的改善有限。因此,应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在材料表面原位培养人体内皮细胞使材料内皮化,成为改善血液相容性的重要途径。
欧阳晨曦李沁王维慈周飞徐卫林李文斌
关键词:人造血管聚氨酯血液相容性
人股动脉血管的径向拉伸性能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为进一步改进人造血管的生物力学特性,需对正常人体动脉血管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表征,观察正常人股动脉内外膜间的微观特征,分析其径向方向重复疲劳拉伸和一次性断裂拉伸的相关特性。方法:试验于2007-03/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45岁男性患者由于突发下肢股动脉栓塞,导致肢体坏死而行大腿高位截肢,术毕截取一段正常人体的股动脉(患者对试验及治疗知情同意,治疗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利用光学放大镜从微观上分析人股动脉内外膜间的结构特征,万能强力仪对这段血管进行径向重复疲劳拉伸和一次性断裂拉伸试验。结果:人股动脉主要由内中外3层结构组成,内膜层的内表面呈绒状的凸凹不平,具有微孔结构,外表面则呈沟槽状的突起;中膜层由大量弹性纤维所组成;外膜层非常致密光滑。股动脉径向应力随着疲劳拉伸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经100次拉伸后,应力从0.80N减小到0.40N,减小率大约50.00%;但衰减主要发生在拉伸初期,到60次以后衰减率明显下降。经过反复疲劳拉伸的血管与初始血管原样在拉伸断裂性能上基本相似。结论:拉伸测试发现人体动脉血管的拉伸初始模量较低,随着变形的增大,模量和弹性恢复能力会逐渐减弱,但最后趋于稳定平衡,显示其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拉伸性能。
欧阳晨曦周飞王维慈徐卫林李文斌裘法祖
关键词:股动脉初始模量
高分子材料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学术背景:目前,大口径人造血管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小口径人造血管(直径小于6mm)研究方面,由于存在血管栓塞以及组织相容性等方面的核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目的:比较了几种已有的人造血管材料在生物相容性和顺应性上的区别,探寻最佳的小口径人造血管材料。检索策略:由本文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www.cnki.net)及Medline(www.pubmed.com)1985-01/2007-08与人造血管的生物相容性、小口径人造血管的顺应性有关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人造血管,聚氨酯,组织相容性";英文检索词"Vasculargrafts,Polyurethane,Biocompatibility"。初检得到138篇文献,包括中文32篇,英文106篇。文献评价:排除因研究目的与本研究无关者42篇,内容重复性的研究67篇,保留29篇中英文文献进一步分析。其中动物实验和在体、离体、细胞学实验20篇,综述、述评、讲座类文献9篇。资料综合:理想的小口径人造血管是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抗凝血性及抗感染性,其中力学性能和组织血液相容性是保证血管长期稳定性及通畅性的主要因素,也是突破人造血管技术的关键。在生物相容性方面,较好的选择为聚氨酯材料。而在材料的生物稳定性能上,较佳的是不易降解的聚氨酯、膨化聚四氟乙烯材料。结论:以上几种材料相较而言,聚氨酯在生物相容性及力学性能上均较好,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仍可发现聚氨酯在体内会出现老化降解和钙化现象。因此,聚氨酯材料展开多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有重大意义的。
王维慈欧阳晨曦周飞徐卫林金毕李毅清
关键词:高分子人造血管聚氨酯生物相容性顺应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