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深圳市功能高分子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72 被引量:200H指数:6
相关作者:余振强胡婷婷王芳李玉山林杰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理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电气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纳米
  • 10篇射线衍射
  • 9篇X-射线
  • 9篇X-射线衍射
  • 8篇液晶
  • 8篇相结构
  • 8篇聚炔
  • 5篇正极
  • 5篇正极材料
  • 5篇热电材料
  • 5篇离子
  • 5篇化学实验
  • 4篇电沉积
  • 4篇电池
  • 4篇电化学
  • 4篇多孔
  • 4篇溶胶
  • 4篇水体系
  • 4篇热法
  • 4篇联苯

机构

  • 72篇深圳大学
  • 9篇香港科技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东华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光大环保科技...

作者

  • 30篇刘剑洪
  • 18篇龚晓钟
  • 13篇朱才镇
  • 12篇余振强
  • 10篇张黔玲
  • 8篇任祥忠
  • 8篇王海滔
  • 7篇汤皎宁
  • 7篇田鹏
  • 6篇孙灵娜
  • 5篇刘波
  • 5篇徐坚
  • 5篇杨波
  • 5篇陈彦涛
  • 5篇李翠华
  • 5篇方波
  • 4篇罗仲宽
  • 4篇赵宁
  • 4篇张鸿
  • 4篇何传新

传媒

  • 10篇深圳大学学报...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广州化工
  • 3篇化学工程师
  • 3篇高分子学报
  • 3篇化学进展
  • 3篇广东化工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高分子通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材料导报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磁性材料及器...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中国材料科技...
  • 2篇2014’中...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工时刊
  • 1篇稀土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25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胶凝胶法合成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
以柠檬酸铁(CHFeO)、无水氢氧化锂(LiOH)和磷酸(HPO)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LiFePO/C复合正极材料,并探讨不同浓度、不同搅拌时间与加料顺序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
孙灵娜方波徐佳杰谢灿盛任祥忠刘剑洪
关键词:溶胶-凝胶磷酸铁锂锂电池电化学性能
文献传递
间隔基长度对侧链液晶聚炔相行为的影响
余振强张哲林杰生朱才镇陈尔强Lam Jacky W.Y.唐本忠
关键词:聚炔联苯近晶相X-射线衍射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制备及热稳定性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二苯基硅二醇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反应,制备有机硅环氧树脂及其固化物.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研究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树脂热稳定性的影响,用热机械分析仪、热失重分析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化学滴定分析等对改性树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二苯基硅二醇改性E-44,在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二苯基硅二醇与E-44物质的量比1∶4,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 h时,得综合热稳定性能优异的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较未改性环氧树脂,其热膨胀系数下降33.2%,内应力参数下降36.3%,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15℃,而玻璃化转变温度无明显降低,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贵大勇郝景峰赖玉丽李海红陈燕婷周佳松谭紫文
关键词: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硅树脂热失重热膨胀系数
反胶束体系中聚吡咯/氯化银纳米复合粒子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形成的反胶束作为微反应器合成了聚吡咯-氯化银(PPy/AgCl)纳米复合粒子。考察了吡咯/硝酸银、正己醇/水的比例的变化对PPy/AgCl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大小和粒子形貌的影响,并利用TEM、SEM、FTIR、XRD和激光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PPy/AgCl纳米粒子的粒径在40-60nm之间,改变合成条件可以进行自组装。FTIR和XRD显示复合物中含有PPy。因氯化银的存在,导致复合物的红外光谱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该实验结果同时表明,反胶束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
任祥忠李溪刘剑洪梁讯张黔玲张培新顾宜
关键词:聚吡咯反胶束纳米复合粒子
热电材料SiGe合金的制备被引量:10
2012年
以硅粉、锗粉为原料,利用高能球磨法,通过改变球磨参数制备硅锗合金。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以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对实验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行星式高能球磨仪使配比为Si0.9Ge0.1硅锗粉末达到合金化的最佳球磨参数是:转速为500 r/min,球磨时间为20 h,球料比为20∶1,这一参数能制备出配比为Si0.8Ge0.2的硅锗合金。在该条件下制备出的合金熔点为1388℃。
龚晓钟吴振兴彭雨辰朱晓旋张倩瑶范媛汤皎宁
关键词:高能球磨法
液态丙烯腈低聚物修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微孔缺陷
2014年
提出一种全新的缺陷修复的方法,即将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T300在液态丙烯腈低聚物(LAN)中浸渍后,再进行预氧化和碳化热处理,可以将T300的拉伸强度提高25%.应用二维小角X射线散射(SAXS)法可以计算出LAN修复缺陷前后T300微孔缺陷的长度(L)、横截面尺寸(lp)、取向角(Beq)、相对体积(Vrel)的变化,结果表明碳纤维的拉伸性能越好,微孔的长度、取向角、相对体积含量越小.T300拉伸性能的提高是由于缺陷修复的结果.应用BET比表面积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LAN修复缺陷前后T300的比表面积以及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T300在LAN中浸渍并经过预氧化和碳化热处理,比表面积变小,表面缺陷明显减少.进一步验证LAN对碳纤维中的微孔缺陷具有修复作用.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法表征LAN修复前后T300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LAN修复后含氧官能团(C―OH,C=O,HO―C=O)显著增加,有利于增强碳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碳纤维的力学性能.
柴晓燕朱才镇何传新张广照刘剑洪
关键词:碳纤维小角X射线散射
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体会及改革探索
2010年
文章基于个人的教学及科研理念,阐述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及改革尝试。引导学生认识每种实验手段的局限性,并针对特定实验目的改善实验流程;把各种有机实验类型联系起来,利用综合性实验,强化学生完整实验流程的概念;简化考核方式,减少学生实验劳动量,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全面、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上述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陈彦涛余振强王海滔刘波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会
四氢吡咯烷离子液体液晶研究
2012年
合成了亲水性和疏水性的饱和杂环类离子液体N-十六烷基-N-甲基四氢吡咯烷溴化物与四氟合硼酸盐,采用偏光显微镜、变温X射线衍射仪和热化学等方法,研究两类离子液体液晶结构、自组装过程和相转变等特性,研究负离子对饱和杂环类离子液体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该两种离子液体均可在熔点以上形成层状液晶,负离子结构与大小对离子液体液晶的结构与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BF4-比Br-体积大,使吡咯烷环和环上的长碳链以较大的间隔排列,形成分子在近晶平面层内有序分布,结构非常接近固态的近晶型液晶.
何传新李翠华钱练安何晋华刘剑洪张黔玲
关键词:液晶自组装离子液体热致液晶近晶相
聚乳酸改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绿色环保材料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相容性及化学惰性,同时又具有性脆,耐热性差等缺点,本文针对这些缺点,通过加入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增塑剂及助剂对聚乳酸进行修饰。应用热机械分析仪(T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等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乳酸在保持生物降解性的同时热稳定性、韧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改性后的聚乳酸玻璃化转变温度比改性前提高了7℃,耐热性得到改善;通过动态力学分析及扫描电镜图观测,改性后聚乳酸材料的脆性明显得到改善。
林文马超龚晓钟
关键词:聚乳酸改性韧性耐热性
阿司匹林-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和释药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阿司匹林-壳聚糖缓释凝胶微球,通过透析实验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应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壳聚糖浓度,搅拌速度,阿司匹林/壳聚糖质量比,交联时间对微球制备的影响。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壳聚糖微球前5个小时的释放符合SRP的释药行为。以5个小时的体外释放总量为指标进行直观分析,交联时间对5小时的体外释放总量影响最大。
周莉吴奕光罗仲宽刘波廖传东张念
关键词:阿司匹林壳聚糖缓释微球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