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大学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3
相关作者:孙琳花春艳路洪娜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3篇肿瘤
  • 3篇口腔
  • 2篇代谢调控
  • 2篇免疫
  • 2篇巨噬细胞
  • 2篇口腔白斑
  • 2篇极化
  • 2篇谷氨酰胺
  • 2篇干细胞
  • 2篇白斑
  • 1篇心肌
  • 1篇心肌干细胞
  • 1篇心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物

机构

  • 1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市口腔医...
  • 2篇生化制药有限...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7篇侯亚义
  • 3篇泥艳红
  • 2篇黄亚红
  • 2篇胡娅莉
  • 2篇王勇
  • 2篇凌丽珍
  • 1篇赵光锋
  • 1篇韩伟
  • 1篇都有为
  • 1篇史轶超
  • 1篇傅健
  • 1篇王志勇
  • 1篇胡勤刚
  • 1篇华子春
  • 1篇赵树立
  • 1篇陈建秀
  • 1篇刘宝瑞
  • 1篇商学军
  • 1篇施佩花
  • 1篇陈永刚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场对机体免疫、组织修复和纤维化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是生物体至关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期、增生期及重塑期3个阶段.机体免疫系统在每个阶段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通过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协同工作,以便调节组织修复及再生.近年,随着电子设备及磁性材料的普及应用,磁场的生物学效应受到了广泛关注,且关于磁场对生物体组织修复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磁场,在多种疾病模型中能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通过改变巨噬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髓系抑制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功能与表型影响组织修复的进程.相比之下,磁场对纤维化和瘢痕形成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机体免疫系统为中心,对磁场影响组织修复和纤维化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便探讨磁场在组织修复和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寻找利用磁场治疗疾病的新思路.
厉怡孙志恒都有为侯亚义
关键词:磁场免疫系统纤维化
烟雾刺激影响巨噬细胞谷氨酰胺代谢调控极化的机制研究
目的:吸烟是口腔白斑重要流行病学因素,吸烟促进白斑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值得深入研究。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机制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烟雾刺激诱导的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和极化改变在吸烟促进口腔白斑发生中的...
朱雅男王婷婷王勇王文梅
关键词:口腔白斑
VEGF靶向RNA干扰质粒构建及其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用RNA干扰技术阻断人舌鳞癌系Tca8113细胞中VEGF基因的表达,观察细胞增殖及凋亡特征。方法:检测人舌鳞癌系Tca8113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采用真核转录质粒pRNA-U6.1/Neo构建针对VEGF基因的重组转染质粒。将4种不同序列的VEGF-shRNAV1、VEGF-shRNAV2、VEGF-shRNAV3、VEGF-shRNAV4质粒以及含与VEGF无关序列的VEGF-shRNAVc和空白质粒VEGF-shRNAU6分别转染Tca8113细胞,48h后检测其VEGF表达水平,筛选稳定转染RNAi-VEGF的细胞;CCK8检测其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Anexin-V-PI检测其凋亡特征。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ca8113细胞阳性表达VEGF;用Lipofectamine 2000成功将不同VEGF片段的质粒转染入Tca8113细胞;RT-PCR发现,VEGF-shR-NAV2组细胞VEGF表达被显著抑制,用400ng/mLG418压力筛选获得VEGF稳定被抑制的细胞系;CCK8检测各组Tca8113细胞增殖见VEGF-shRNAV2组增殖能力小于VEGF-shRNAVc组和VEGF-shRNAU6组;转染VEGF-shRNAV2的Tca8113细胞G0-G1期细胞较VEGF-shRNAVc组和VEGF-shRNAU6组高,且细胞凋亡多。结论:用RNA靶向干扰能明显降低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内VEGF的表达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
泥艳红施佩花王志勇黄晓峰韩伟侯亚义华子春胡勤刚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NA干扰质粒
烟雾刺激影响巨噬细胞谷氨酰胺代谢调控极化的机制研究
目的:吸烟是口腔白斑重要流行病学因素,吸烟促进白斑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值得深入研究。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机制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烟雾刺激诱导的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和极化改变在吸烟促进口腔白斑发生中的...
朱雅男王婷婷王勇王文梅
关键词:口腔白斑
蛋白脂质微粒体Saposin C-dops能增强小鼠免疫功能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新型抗肿瘤药Saposin C-dop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效药量及其10倍药量的Saposin C-dops给雌性B6小鼠进行连续7d腹腔注射给药后,检测小鼠脾脏中与肿瘤免疫相关的免疫细胞、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和IgG含量的变化,从而判断其在正常药量和超量情况下对健康小鼠免疫力的影响。结果:Saposin C-dops在正常用药量情况下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显著激活效应,这种激活效应不是剂量依赖的,而且在超量应用的情况下对小鼠免疫功能不产生负面影响。结论:Sapo-sin C-dops具有免疫激活剂的作用,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赵树立赵光锋路洪娜祁晓阳侯亚义
关键词:肿瘤免疫免疫激活小鼠
人胚胎心脏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取及其生物学特征
2008年
背景:目前尚缺乏关于人胚胎心脏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各代在体外生物学特征的报道。目的:以不同培养方法获取人胚胎心脏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征,筛选适合作为心肌修复细胞源的传代次数。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比观察,在南京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生物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流产人胚胎10例,均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经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实验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取心脏组织,剪为约1mm的碎块,胶原酶消化过筛。获得单细胞悬液采用细胞培养法,向细胞悬液中添加10%FBS的DMEM/F12培养基;消化后的残余组织采取组织块培养法,放于培养板中,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放置1.5h后.添加10%FBS的DMEM/F12培养基。两种方法均采取直接贴壁方式获取贴壁细胞,常规传代。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观察心脏组织来源各代细胞的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各代细胞表面标志,分析细胞周期。结果:细胞培养与组织块培养至P3代后,细胞形态相似且均呈梭形。细胞培养的P3和P4代以及组织块培养的细胞群中CD29和CD44阳性比例较高.而c—Kit、CD31、CD45、GATA-4和c—Tnt均呈阴性:细胞培养的P2和P3代细胞群间充质干细胞的比例最大.组织块培养的细胞中P3代细胞群间充质干细胞的比例最大;且P2-P4代细胞状态较好.当传至P7代时细胞生长速度开始减慢。原代-P5代细胞绝大部分处于静息状态,但保留自我更生的潜能,符合干细胞特性。结论:利用细胞培养法或组织块培养法都可以成功获得人胚胎心脏来源间充质干细胞,P3代细胞更适合予心脏修复的细胞移植治疗。
泥艳红凌丽珍胡娅莉蒋文群叶鸿苹黄亚红侯亚义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细胞培养组织块培养
精子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8
2003年
目的 :采用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精子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 (SDH)的改良方法检测精子SDH ,并评价其与精子活动率及存活率的关系。 方法 :4 6例年龄为 2 5~ 36岁 (平均 31岁 )生育与不育男性精液标本 ,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检测精子活动率 ,应用改良SDH检测法检测精子SDH ,通过死、活精子荧光分子探针染色检测精子存活率 ,分析精子活动率、存活率及精子SDH阳性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 :4 6例生育与不育男性精子活动率为( 6 7.33± 7.37) % ,存活率为 ( 79.78± 7.6 5 ) % ,精子SDH阳性率为 ( 74 .74± 8.2 9) % ;精子活动率、存活率及精子SDH阳性率 3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P均 <0 .0 1)。 结论 :精子线粒体SDH检测对评价精子线粒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薛小萍商学军傅健陈永刚史轶超
关键词:琥珀酸脱氢酶线粒体活动率存活率精子
基于肿瘤细胞膜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并明确肿瘤细胞膜纳米粒载药系统的体外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设计并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肿瘤细胞膜纳米粒载药系统。该系统以肿瘤细胞膜为载体,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内核,负载香豆素-6(Coumarin-6)作为荧光探针。在体外通过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成像分析并评价肿瘤细胞膜纳米粒(CNPs)及红细胞膜纳米粒(RNPs)、脂质体纳米粒(LNPs)在肿瘤细胞中的摄取差异。结果 CNPs可粘附到肿瘤细胞表面,且肿瘤细胞对CNPs摄取最多。结论肿瘤细胞膜纳米粒载药系统在肿瘤靶向递药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夏洁程宇豪章杭钱汉清刘宝瑞
关键词:肿瘤细胞膜粘附靶向
低频磁场通过调控MDSCs的功能抑制结肠癌的生长被引量:2
2019年
磁场生物效应是当前生物医学工程学界的研究热点.磁场对人类自身的影响与健康效应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涉及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和免疫系统、血管与内分泌系统等效应的研究,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低频磁场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期研究发现,低频磁场能够明显抑制肝癌、肺癌和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调控免疫细胞来发挥抑瘤作用.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究低频磁场(0.4 T, 7.5 Hz)对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和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记等技术研究了低频磁场对结肠癌和MDSCs的影响.结果发现,低频磁场明显抑制CT26结肠癌移植瘤模型的肿瘤生长,降低了肿瘤组织中的Ki-67阳性细胞数.低频磁场降低了肿瘤组织中MDSCs的细胞比例并减弱了MDSCs的抑制功能.体外实验发现低频磁场通过抑制了Gp91^(phox)和P47^(phox)的表达降低了MDSCs的活性氧(ROS)产生,抑制了MDSCs的功能,进而发挥对结肠癌治疗作用.
任靖窦环沈苏南侯亚义王婷婷
关键词:结肠癌活性氧
胎儿心脏来源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胎儿心脏正处于组织器官形成和发育时期,其中的细胞数量和增殖能力应该高于成体组织,但是目前关于培养人胎儿心脏来源细胞的方法以及基本生物学特征还鲜见报道。实验拟建立体外培养胎儿心脏来源细胞的方法,探讨心脏来源细胞基本的生物学特征和细胞种类。方法:实验于2005-10/2007-05在南京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生物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水囊引产的12~18周胎儿10例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提供,实验经产妇及家属同意,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取胎龄12~18周水囊引产的胎儿心脏,将消化后获得的细胞培养于添加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细胞生长因子、心肌营养素及含10% FBS的DMEM/F12培养基中。③实验评估:应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采用RT-PCR检测培养前后心脏来源细胞干细胞标志基因等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前及培养19d后细胞的表面标志。结果:①心脏来源的细胞可以生长增殖。培养16d后出现克隆,并有类似生长中心的区域形成,类似生长中心区域内的细胞较小,形态接近圆形,细胞核占细胞比例大,而周围的细胞形状多为梭形核多角形,细胞核所占的比例较小,并且显微镜下可见正在分裂的细胞。②RT-PCR检测显示,胎儿心脏组织分离获得的心肌细胞中表达c-Kit、KDR、GATA-4、Nkx-2.5、MEF-2c,不表达c-Tnl。培养19d后细胞中GATA-4、KDR、MEF-2c表达量降低,不表达c-Kit,Nkx-2.5和c-Tnl。③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培养19d后细胞群中CD29和CD44高表达,CD45、GATA-4和c-Tnt低表达。结论:建立了一种体外培养胎儿心脏来源细胞的方法,并确定细胞群中有心脏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和心肌祖细胞。
泥艳红凌丽珍胡娅莉侯亚义蒋文群叶鸿苹陈建秀黄亚红
关键词:胎儿心肌干细胞间质细胞C-KI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