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17 被引量:491H指数:10
相关作者:周昌荣江民红张坚谢红波黄建灵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2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9篇一般工业技术
  • 69篇电气工程
  • 47篇金属学及工艺
  • 35篇化学工程
  • 31篇理学
  • 16篇电子电信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4篇陶瓷
  • 42篇电性能
  • 34篇合金
  • 28篇压电
  • 26篇电池
  • 25篇无铅
  • 24篇压电陶瓷
  • 23篇介电
  • 22篇无铅压电
  • 22篇无铅压电陶瓷
  • 21篇压电性
  • 21篇压电性能
  • 19篇太阳能电池
  • 19篇掺杂
  • 17篇介电性
  • 17篇介电性能
  • 16篇钛酸
  • 12篇钙钛矿
  • 10篇铌酸
  • 10篇高熵合金

机构

  • 217篇桂林电子科技...
  • 34篇中南大学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电子科技大学
  • 4篇江西理工大学
  • 3篇桂林工学院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3篇上海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桂林矿产地质...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湘潭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桂林航天工业...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广西科学院

作者

  • 40篇刘心宇
  • 28篇孙立贤
  • 28篇周昌荣
  • 27篇袁昌来
  • 26篇江民红
  • 25篇陈国华
  • 25篇徐芬
  • 19篇许积文
  • 19篇张坚
  • 16篇刘贵仲
  • 15篇王华
  • 15篇朱归胜
  • 13篇邹勇进
  • 11篇褚海亮
  • 11篇徐华蕊
  • 11篇张小文
  • 11篇马垒
  • 10篇杨玲
  • 10篇郭景杰
  • 9篇杨云

传媒

  • 17篇桂林电子科技...
  • 15篇材料导报
  • 14篇稀有金属材料...
  • 1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0篇硅酸盐学报
  • 10篇中国有色金属...
  • 10篇电子元件与材...
  • 9篇功能材料
  • 8篇中南大学学报...
  • 5篇人工晶体学报
  • 4篇电工材料
  • 4篇热加工工艺
  • 3篇硅酸盐通报
  • 3篇物理学报
  • 3篇电源技术
  • 3篇发光学报
  • 3篇稀有金属
  • 3篇稀有金属与硬...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压电与声光

年份

  • 7篇2023
  • 13篇2022
  • 15篇2021
  • 12篇2020
  • 15篇2019
  • 25篇2018
  • 13篇2017
  • 19篇2016
  • 15篇2015
  • 8篇2014
  • 14篇2013
  • 20篇2012
  • 7篇2011
  • 22篇2010
  • 12篇2009
2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iSbO3含量对BiMnO3掺杂K(0.5)Na(0.5)NbO3陶瓷的结构与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传统陶瓷常压烧结工艺制备(0.996–x)KNN-0.004BM-xLS(x=0、0.01、0.02、0.03、0.04、0.05、0.06)无铅压电陶瓷,着重研究了LS的含量对(0.996–x)KNN-0.004BM-xLS陶瓷相结构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02时,陶瓷具有单一的正交相结构;当0.03≤x≤0.05时,陶瓷具有正交相与四方相共存的过渡结构;当x=0.06时,陶瓷具有单一的四方相结构。陶瓷的MPB成分范围在0.03≤x≤0.05。随着LS含量的增加,陶瓷材料的d33和kp均先增加后减小,当x=0.05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0 pC/N和0.42;陶瓷的To-t和Tc均向低温方向移动;当x=0时,陶瓷的To-t和Tc分别为455和215℃;当x=0.02时,陶瓷的To-t和Tc分别为385和150℃;当x=0.06时,To-t和Tc分别降至370℃和75℃。
江民红刘心宇陈国华朱归胜许积文马家峰
关键词:无铅压电陶瓷压电性能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界面调控
有机太阳能电池可在常温和低温下、在聚合物等低成本柔性衬底上实现卷对卷印刷生产,因而具有质量轻、厚度薄、可柔性和潜在低成本等优点,因而受到科研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与电极界面材料的创新与发展,有机太阳...
张坚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厚膜
文献传递
钙钛矿型(Tm,Yb)CrO3单相化合物的交换偏置机理研究
交换偏置效应在高密度存储器和自旋器件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异质结构中的交换偏置效应已被广泛研究。对于单相合金或化合物,因无明显的磁耦合界面,其交换偏置的磁相互作用机理是研究难点。根据相关报道,在一些单相合金或化合物中,交换偏...
王磊钟震晨梁彤祥饶光辉
关键词:交换偏置磁化反转
(K_(0.45)Na_(0.55))_(0.98)Li_(0.02)Nb_(0.77)Ta_(0.18)Sb_(0.05)O_3-Co_(0.85)Cu_(0.15)Fe_2O_4复合陶瓷的磁电性能研究
2016年
以压电体(K0.45Na0.55)0.98Li0.02Nb0.77Ta0.18Sb0.05O3和压磁体Co0.85Cu0.15Fe2O4为原料,通过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1-x)[(K0.45Na0.55)0.98Li0.02Nb0.77Ta0.18Sb0.05O3]-xCo0.85Cu0.15Fe2O4多铁性复合陶瓷,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压电测试仪、铁电测试仪和磁电耦合测试仪对物相、显微结构、压电、铁电、磁电耦合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陶瓷的相结构保持为(K0.45Na0.55)0.98Li0.02Nb0.77Ta0.18Sb0.05O3和Co0.85Cu0.15Fe2O4两种物相,但两者之间发生了轻微的化学反应。随着Co0.85Cu0.15Fe2O4压磁相含量的增加,复合陶瓷的压电系数从56pC/N减小到21pC/N,剩余极化强度略有降低。在压磁相含量为0.2时可获得4.3mV·cm-1·Oe-1的最佳磁电耦合系数。
杨玲袁昌来许积文周昌荣周秀娟杨云
热处理对Mg-Al-Si-Ti-B系微晶玻璃析晶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2018年
采用差热分析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烧结制度下19MgO-23Al_2O_3-53SiO_2-4TiO_2-2.5B_2O_3(wt%,M-A-S-T-B)系微晶玻璃样品的析晶过程、相成分与含量及微观形貌,并分析了核化与晶化时间对材料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根据玻璃受控析晶机制,当热处理制度为850℃/2 h+950℃/2 h时,斜顽辉石(MgSiO_3)相得以较好的析出,且伴随有α-堇青石(Mg_2Al_4Si_5O_(18))、镁铝硅酸盐(x MgO-y Al_2O_3-z SiO_2)和方石英(α-SiO_2)相的析出。随着核化时间的延长,M-A-S-T-B体系各晶相种类及析出量变化不明显;而随着晶化时间的延长(20 h),材料的晶化程度提高,品质因数(Q×f)得以提升,颗粒状晶粒析出趋于显著;但当晶化时间进一步延长至30 h时,样品致密度降低,介电损耗略有增大。在热处理制度为850℃/2 h+950℃/20 h下,样品获得的微波介电性能较优:ε_r=3.85、τ_f≈–5.37×10^(–6)/℃和Q×f≈12740 GHz(f_0=13.973 GHz)。
屈婧婧魏星刘飞袁昌来陈国华黄先培
关键词:微晶玻璃微波介电性能
高储能密度玻璃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介绍了电介质材料储能密度的概念,综述了陶瓷及玻璃陶瓷用于储能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影响介质材料储能密度的若干因素,展望了玻璃陶瓷电容器在军事、混合动力汽车及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前景,指出了今后高储能密度介质材料的发展方向。
刘涛涌陈国华
关键词:介质材料玻璃陶瓷
磷酸根掺杂MnFe2O4及其赝电容特性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水热法先合成MnFe2O4(MFO),然后通过与PH3反应制备了磷酸根离子掺杂的MnFe2O4(PMFO),以提高它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磷酸根掺杂不仅增大了MnFe2O4的比表面积,也增加了材料的电导性。在1 A/g电流密度下,PMFO比容量为750 F/g,与MFO相比,比电容提高了近70%,同时循环稳定性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以PMFO为正极、活性碳为负极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s),在功率密度为2.7 kW/kg时,能量密度达到168.8 Wh/kg。因此,PMFO是有极大应用前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费明婕张任平朱归胜俞兆喆颜东亮
关键词:磷酸根掺杂超级电容器
Ca_(0.6)La_(0.8/3)TiO_3-Li_(0.5)Sm_(0.5)TiO_3复合微波陶瓷的介电性能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了xCa0.6La0.8/3TiO3-(1-x)(Li0.5Sm0.5)TiO3(CLT-LST)系列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研究了该系列微波介质陶瓷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介电性能。实验发现:随着Ca0.6La0.8/3TiO3含量的增多,CLT-LST样品XRD峰轻微左移。陶瓷组成对微波介电性能影响显著,复合体系CLT-LST的微波介电性能随着x值不同而连续变化:当x从0.2上升到0.6时,介电常数(εr)逐步增大,在x=(0.4~0.6),εr变化趋于稳定,达到较佳值;品质因数(Q·f)则先减小后增大再迅速减小;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逐渐从负值向正值方向移动。当复合体系组成为0.4Ca0.6La0.8/3TiO3-0.6(Li0.5Sm0.5)TiO3时,在1 250℃烧结4h所得到的微波介电性能较佳,εr=125;Q·f=2 680GHz;τf=7.0×106/℃。
杨云陈国华袁昌来周昌荣
关键词: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性能
La-Ho-Fe合金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特性(英文)
2018年
采用电弧熔炼及高能球磨工艺制备出La_xHo_(2-x)Fe_(17) (x=0.0, 0.2, 0.4, 0.6, 0.8)合金微粉,借助XRD、SEM、VSM和网络矢量分析仪等仪器分别研究La替换对合金微粉的结构、形貌、磁性能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a含量的增加,饱和磁化强度和平均颗粒大小都有所增加。La_xHo_(2-x)Fe_(17)合金的最小反射峰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其中La_(0.2)Ho_(1.8)Fe_(17)合金具有最好的吸波效果,在最佳匹配厚度1.8 mm下,La0.2Ho1.8Fe17合金的最小反射损耗在8.72 GHz处达到–28.72 dB,反射损耗小于–10 dB的频带宽度达到2.32 GHz。当厚度在1.2~2.4 mm范围里,La0.2Ho1.8Fe17合金的反射损耗均小于–10dB,这表明La_xHo_(2-x)Fe_(17)是有前途的微波吸收材料,并具有良好的吸收特性。
罗家亮潘顺康乔自强成丽春何煜常鋆青
关键词:电磁参数磁性能微波吸收特性
金属氧化物掺杂调控空穴迁移特性构建高效率低电压OLED
2014年
采用金属氧化物掺杂的双空穴传输层[NPB:5%MoOx]/[NPB:3%TiO2]构建了高效率低电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以Alq3为发光层,器件的最大发光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达到了5.1 cd/A和2.7 lm/W,比非掺杂型NPB空穴传输层构建的OLED分别提高了46%和93%,而驱动电压则降低了约1.5 V。这是由于掺杂型双空穴传输层能有效调控空穴迁移特性,改善电荷平衡因子,从而促进了发光效率和功率效率的提高。
张小文刘心宇
关键词:空穴迁移率掺杂载流子平衡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