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727 被引量:2,890H指数:21
相关作者:邹华刘力赵秀英韩海军姜广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0篇期刊文章
  • 14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2篇化学工程
  • 10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3篇理学
  • 22篇医药卫生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电气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94篇橡胶
  • 180篇复合材料
  • 180篇复合材
  • 81篇力学性能
  • 81篇力学性
  • 72篇纳米
  • 71篇改性
  • 67篇硫化
  • 61篇炭黑
  • 58篇丙烯
  • 54篇弹性体
  • 54篇丁苯
  • 54篇共混
  • 52篇天然橡胶
  • 51篇丁腈
  • 51篇丁腈橡胶
  • 50篇乙烯
  • 48篇丁苯橡胶
  • 45篇聚氨酯
  • 42篇性能研究

机构

  • 723篇北京化工大学
  • 18篇北京大学口腔...
  • 14篇北京北化新橡...
  • 8篇新乡市驼人医...
  • 7篇北京工商大学
  • 6篇北京橡胶工业...
  • 5篇教育部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中国船舶工业...
  • 4篇广东工业大学
  • 4篇北京积水潭医...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风神轮胎股份...
  • 4篇中国石油
  • 4篇北京首创轮胎...
  • 3篇株洲时代新材...
  • 3篇国家食品药品...
  • 3篇中航工业航宇...
  • 3篇北京市创伤骨...

作者

  • 271篇张立群
  • 100篇丁雪佳
  • 76篇田明
  • 63篇吴友平
  • 59篇邹华
  • 58篇赵素合
  • 54篇赵秀英
  • 42篇杨小平
  • 34篇刘力
  • 31篇伍社毛
  • 29篇王益庆
  • 26篇余鼎声
  • 22篇卢咏来
  • 20篇徐日炜
  • 17篇张德强
  • 17篇韩海军
  • 16篇吴丝竹
  • 16篇聂俊
  • 15篇吴卫东
  • 12篇冯予星

传媒

  • 158篇橡胶工业
  • 107篇合成橡胶工业
  • 40篇中国塑料
  • 38篇特种橡胶制品
  • 2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0篇塑料
  • 19篇塑料工业
  • 16篇复合材料学报
  • 15篇化工进展
  • 13篇中国化工学会...
  • 12篇高分子材料科...
  • 11篇弹性体
  • 9篇玻璃钢/复合...
  • 8篇中国化学会2...
  • 7篇高分子学报
  • 6篇化工新型材料
  • 5篇信息记录材料
  • 5篇2011年高...
  • 4篇工程塑料应用
  • 4篇涂料工业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8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11篇2019
  • 25篇2018
  • 25篇2017
  • 34篇2016
  • 39篇2015
  • 27篇2014
  • 46篇2013
  • 37篇2012
  • 65篇2011
  • 81篇2010
  • 66篇2009
  • 60篇2008
  • 49篇2007
  • 63篇2006
  • 36篇2005
7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TG/PC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
<正>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三种牌号聚碳酸酯(PC)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出三组不同配比的PETG/PC共混物。研究了PETG/P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能、透明性、...
苏昱丁雪佳刘凤娇
关键词:聚碳酸酯共混
文献传递
mLLDPE/LDPE共混物相结构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采用SAXS方法研究了不同配比的茂金属催化聚乙烯 (mLLDPE) /低密度聚乙烯 (LDPE)共混物的界面层厚度σb、Porod指数α、分散相尺寸ac 值、积分不变量Q值等相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 ,共混物中两相具有部分相容性 ,分散相以片状存在 ;当共混质量比为 80 / 2 0和 2 0 / 80时 。
吴彤宋亮赵磊吴丝竹吴刚
关键词:SAXS相结构
通过光波转换材料提高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限于太阳能电池本身的光谱响应特性,其只能利用入射光谱中的低频部分光子,造成了光能的损失,因而转化效率较低。为此在电池的上表面引入"转光层",其中包含的转光材料首先吸收电池光谱响应较差的短波长光子(一般300~500nm),再发射出光谱响应性好的波长较长的光子,提高电池的光谱响应性,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近年来,随着转光材料的丰富和性能的提高,应用转光层来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距离其工业化应用仍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
关跃卢咏来刘力张立群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
SolGel法制备PI/SiO_2纳米复合薄膜及结构与性能被引量:13
2005年
采用溶胶 凝胶法 (Sol Gel)制备了二氧化硅不同质量分数的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PI/SiO2 )纳米复合薄膜。并用TEM、力学性能、吸水性能及介电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 ,SiO2 微粒均匀分散在PI基体中 ,粒径随着SiO2 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当SiO2 质量分数在 2 0 %以内时对PI基体有增强作用 ,且在 1 0 %左右拉伸强度达到最大 ,而吸水率逐渐减小 。
姜立忠刘久贵冯玉仲罗宁宋芳武德珍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
生物基反应性增塑剂大豆油对EPDM增塑效果研究
大豆油作为一种生物基反应性增塑剂添加到EPDM胶料中,相比于石蜡油增塑的EPDM胶料,具有更低的门尼粘度、表观粘度和更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当充入低份数大豆油(15份以下)时,大豆油增塑的三元乙丙橡胶其力学性能略优于石蜡油增...
韩悦王朝吴卫东周舟邵倩张立群
关键词:大豆油三元乙丙橡胶
文献传递
溶剂辅助原位分散纳米二氧化硅/聚酯生物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溶剂辅助原位分散方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聚(癸二酸-甘油-柠檬酸)酯(PGSC)生物弹性体复合材料。通过FTIR、SEM、广角X射线衍射(WXRD)、DSC以及力学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PGSC基体不仅对nano-SiO2产生包覆,还与nano-SiO2之间形成化学结合。随nano-SiO2质量分数增加,其在基体中的分散更精细均匀。nano-SiO2的加入消弱了基体的有序结构,但是无机填料网络的形成则使复合材料的有序结构增强;加入少量nano-SiO2有利于提高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但加入较多nano-SiO2时,Tg反而降低。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回弹性,其拉伸强度和模量随nano-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当质量分数为16.67%时,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了602.20%和258.21%。
刘全勇胡庆华张立群
关键词:NANO-SIO2弹性体
透明聚丙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0年
聚丙烯(PP)作为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价格低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尤其是透明PP以其优异的光学和力学性能,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本文概述了透明PP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情况,介绍了PP增透改性的主要途径(包括添加透明剂、直接合成透明PP、共混改性等),并对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对于进一步研究PP的透明改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丁雪佳张德强褚文娟袁园
关键词:聚丙烯成核剂
橡胶复合材料在建筑隔震领域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地区位于地震带上,采用隔震技术提高建筑物、桥梁等的抗震能力以避免和减少地震事件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天然橡胶制备的隔震支座,具有很好的竖向刚度和水平等效刚度,但等效阻尼比非常低,需要增加另外的阻尼器或灌注铅芯来提高阻尼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共混、共聚、添加小分子等方式制备具有优异综合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橡胶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在隔震体系中,促进了隔震技术的发展。介绍了隔震技术的原理和分类,特别是叠层橡胶支座隔震体系的分类和研究现状。综述了隔震支座用橡胶复合材料,包括:单一组分橡胶、多元组分橡胶、有机小分子杂化材料、磁流变弹性体等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
赵秀英王琪张志曹仁伟张立群
关键词:橡胶复合材料隔震阻尼支座
丁腈橡胶/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21
2005年
采用Haake密炼机工艺、开炼机工艺和开炼机预混-Haake密炼机工艺制备了丁腈橡胶(NBR)/聚酰胺(PA)热塑性硫化胶(TPV),研究了NBR/PA TPV的结晶结构及其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开炼机预混-Haake密炼机工艺可制得相态结构均匀、分散相粒径较小、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较好的NBR/PA TPV。在NBR/PA TPV中,NBR可诱发PA结晶。PA连续相结晶结构分布的均匀性和相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NBR/PA TPV耐溶剂性能的主要因素。
马翔赵素合刘晓
关键词:丁腈橡胶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动态硫化耐溶剂性能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研究
采用一步法合成热塑性聚氯酯弹性体,分别对反应的时间、温度进行了考察,确定了合适的反应条件,讨论了不同含量扩链剂BDO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0 h。BDO的添加量为1....
韩海军丁雪佳张丽娟张德强褚文娟袁圆
关键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扩链剂力学性能一步合成法
文献传递
共7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