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作品数:1,986 被引量:10,862H指数:44
相关作者:雷曜赵海宽伍旭川秦池江赵大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53篇期刊文章
  • 49篇学位论文
  • 3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36篇经济管理
  • 36篇政治法律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社会学
  • 16篇文化科学
  • 9篇天文地球
  • 8篇军事
  • 5篇理学
  • 4篇历史地理
  • 3篇语言文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18篇金融
  • 388篇银行
  • 336篇货币
  • 166篇货币政策
  • 142篇利率
  • 115篇融资
  • 110篇资本
  • 106篇企业
  • 97篇商业银行
  • 95篇资产
  • 87篇信用
  • 85篇信贷
  • 84篇人民币
  • 75篇贷款
  • 71篇通货
  • 71篇汇率
  • 70篇金融监管
  • 66篇通货膨胀
  • 66篇中央银行
  • 61篇证券

机构

  • 1,934篇中国人民银行...
  • 165篇中国人民银行
  • 62篇中国人民银行...
  • 45篇中国社会科学...
  • 35篇北京大学
  • 30篇中国人民大学
  • 28篇清华大学
  • 26篇国家外汇管理...
  • 18篇中央财经大学
  • 17篇中国人民银行...
  • 15篇对外经济贸易...
  • 13篇广东金融学院
  • 13篇中国电子信息...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南京财经大学
  • 10篇上海财经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9篇中国人民银行...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9篇中国银行

作者

  • 66篇赵海宽
  • 58篇赵大伟
  • 58篇雷曜
  • 50篇伍旭川
  • 39篇周诚君
  • 38篇秦池江
  • 38篇孙国峰
  • 31篇金中夏
  • 29篇袁佳
  • 27篇虞关涛
  • 26篇刘明志
  • 26篇钟震
  • 25篇王亮亮
  • 25篇张怀清
  • 25篇温信祥
  • 24篇纪敏
  • 23篇张晓艳
  • 21篇谢杭生
  • 21篇李建强
  • 19篇姚余栋

传媒

  • 158篇中国金融
  • 158篇金融研究
  • 62篇金融理论与实...
  • 61篇金融纵横
  • 58篇清华金融评论
  • 56篇金融与经济
  • 48篇南方金融
  • 47篇国际金融研究
  • 45篇金融发展评论
  • 44篇新金融
  • 36篇金融会计
  • 35篇武汉金融
  • 33篇财贸经济
  • 33篇征信
  • 31篇金融发展研究
  • 29篇经济研究
  • 27篇西南金融
  • 27篇中国货币市场
  • 25篇银行家
  • 25篇浙江金融

年份

  • 1篇2024
  • 70篇2023
  • 83篇2022
  • 90篇2021
  • 115篇2020
  • 89篇2019
  • 94篇2018
  • 103篇2017
  • 126篇2016
  • 125篇2015
  • 116篇2014
  • 85篇2013
  • 74篇2012
  • 50篇2011
  • 69篇2010
  • 38篇2009
  • 34篇2008
  • 19篇2007
  • 18篇2006
  • 28篇2005
1,9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996年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谢杭生,易诚一、对国有企业改造而言,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应当是什么?众所周知,资本市场兼有融资与监控两项功能。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平均负债率达70%。由于企业融资绝大部分来自银行,企业经营状况不好造成了...
谢杭生易诚
关键词:投资银行业务中国资本市场证券公司机构投资者直接融资
货币政策周期与股票横截面收益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基于我国特定的货币环境定义货币政策周期,利用货币政策与风险特征的交叉变量,研究规模效应、价值效应等风险特征在不同货币周期下对股票横截面收益的解释能力。研究发现,添加货币周期变量之后的模型对于股票未来收益的解释能力,较传统资产定价模型具有显著的提高。规模效应(小市值公司表现优于大市值公司)在全样本周期内稳定存在,且在货币扩张期更为明显,这与货币信贷传导机制和我国信贷配置的制度环境是一致的。价值效应(价值股表现优于成长股)在货币紧缩期更为明显,在货币扩张期表现不显著,这与货币信贷传导机制和价值效应的风险特征是一致的。
石凡王菲菲
关键词:货币政策股票横截面收益
投资者保护、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被引量:203
2008年
本文基于一个构造的各地区2001—2004年的投资者保护指标,研究了该指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发现:投资者保护水平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保护水平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更显著。我们还发现,投资者保护水平能减弱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公司绩效的关系,降低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并减少上市公司对外部审计的需求。
王鹏
关键词:投资者保护公司绩效代理成本
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系统性风险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货币市场基金具有传染风险,甚至有引发系统性危机的巨大潜力。鉴于系统性风险包括系统重要性和系统脆弱性两个方面,本文尝试在CoVaR的统一框架下,采用ΔCoVaR和Exposure-ΔCoVaR方法来全面测度2007~2018年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系统重要性与脆弱性。研究发现:首先,货币市场基金的系统重要性和脆弱性在时空两个维度均未错配,极端情形下风险将迅速呈螺旋式传染,对金融稳定造成严重隐患;其次,进一步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与系统重要性正相关,与系统脆弱性负相关,投资者集中度则与系统重要性和脆弱性均呈正相关关系;最后,系统性风险指标具有持续性特征,且货币基金自身风险与系统重要性正相关,与系统脆弱性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建立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的严监管政策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对继续加强货币市场基金宏观审慎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涂晓枫
关键词:货币市场基金系统性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是自然过程
2021年
中国下一步将推动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这个调整过程中,我们支持、鼓励和倡导市场主体更多使用人民币。这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在中国企业参与的新一轮供应链调整、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我们希望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律,更多选择用人民巾来实现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和相关的国际结算,以及其他方面的国际应用。
周诚君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供应链产业结构升级国际贸易
西方货币银行业的“猴年”
1993年
1992年国际货币金融领域风风雨雨,正如“猴年”的猴脸一样多变善变。第一,西方银行业仍在经济不景气背景中蹉跎调整,表现为银行贷款无力,利润下降,银行倒闭,有问题银行增加,信用等级下降,及银行国际化程度的变化等方面。这一方面是源自于80年代金融自由化进程使竞争加剧,风险提高的一种滞后效应,另方面也是自1990年海湾战争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萎糜不振状态所造成的,西方银行业受到了诸如“泡沫经济”销融,消费疲软。
景学成
关键词:美国商业银行西方银行业问题银行美国银行
做市服务的供求分析新框架及其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做市服务市场的供求分析新框架,并依此分析和实证考察了公司特征和股票转让方式选择以及做市商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股票流动性越高、资产规模越大、流通在外的股份数越少、股价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做市转让;资产规模越大、股价波动性越弱,做市商数量越多。这表明,挂牌公司股票转让方式的选择是供给面因素和需求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本文结合已有理论和新三板市场的制度背景,分析和实证考察了股票转让方式选择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挂牌公司的股票转让方式由协议转让变更为做市转让能够显著提升股票流动性,这种情况在控制选择偏差的处理效应模型和控制其他因素的倍差法模型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本研究对于当前新三板市场交易机制的设计与变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陈辉
关键词:做市商协议转让股票流动性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宏观政策协调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探讨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产业、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中宏观政策协调的建议。本文旨在构建产业、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框架,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王沛英
关键词:产业结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
发展绿色金融,需要怎样的环境信息披露?被引量:1
2018年
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承担着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多重任务,目标函数更加多元化,信息不对称、外部性、资金错配等问题也更加突出。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全链条环境信息披露丁作,既是有效降低绿色金融发展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难题的重要基础.
管晓明
关键词:环境信息披露绿色金融社会协调发展传统金融金融业务金融发展
基于违约鉴别能力最大的信用等级划分方法被引量:5
2019年
信用等级划分旨在区分不同客户的风险水平,然现有大多数信用等级划分研究要么无法严格保证划分的信用等级满足“信用等级越高,损失率越低”标准,要么无法保证尽可能地区分违约可能性不相似的客户,而无论不符合哪种标准,划分的信用等级都不能作为贷款决策的有效依据.基于此,以上述两个标准为目标划分信用等级.创新与特色一是以客户的非违约累计频率与违约累计频率之差的最大绝对值的代数和最大为目标,以后一个信用等级损失率大于前面信用等级损失率为主要约束,确保划分的信用等级满足上述两个标准.二是提出通过设置随机分割点的区间来划分信用等级的新算法,避免随机赋予信用等级分割点时,靠前的信用等级分割点落到靠后的客户中,导致后面的信用等级无论怎样划分均划分不出来的弊端.最后,以中国某商业银行3045笔小企业贷款样本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本模型划分的信用等级满足“信用等级越高,损失率越低”标准,且其区分不同违约可能性客户的能力较强.
迟国泰于善丽
关键词:信用等级划分损失率信用评级
共19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