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品数:590 被引量:2,487H指数:18
相关作者:何士敏曹长雷尚进姚成强赵昌琼更多>>
相关机构: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2篇农业科学
  • 12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5篇生物学
  • 40篇文化科学
  • 16篇化学工程
  • 15篇医药卫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建筑科学
  • 6篇理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6篇茎瘤芥
  • 47篇玉米
  • 38篇教学
  • 32篇种子
  • 28篇自然保护区
  • 28篇保护区
  • 26篇萌发
  • 24篇榨菜
  • 23篇玉米地
  • 23篇玉米地方品种
  • 23篇栽培
  • 22篇植物
  • 20篇基因
  • 20篇教学改革
  • 19篇饮料
  • 19篇种子萌发
  • 19篇胁迫
  • 17篇群落
  • 14篇酶活性
  • 13篇陕西黄龙山自...

机构

  • 569篇长江师范学院
  • 18篇四川农业大学
  • 14篇延安大学
  • 13篇河北农业大学
  • 13篇西南大学
  • 13篇重庆工贸职业...
  • 12篇成都大学
  • 11篇吉林大学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雅安职业技术...
  • 8篇重庆市渝东南...
  • 7篇华兰生物工程...
  • 6篇北华大学
  • 6篇东华理工大学
  • 6篇四川大学
  • 6篇北京动物园
  • 6篇内江市农业科...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四川理工学院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59篇陈今朝
  • 53篇李宏群
  • 49篇姚启伦
  • 47篇陈发波
  • 45篇孙钟雷
  • 42篇方平
  • 40篇李宇
  • 37篇曹长雷
  • 37篇王慧超
  • 33篇周先容
  • 33篇韩宗先
  • 32篇何士敏
  • 28篇李敏
  • 28篇郑俏然
  • 27篇江波
  • 27篇李昌满
  • 26篇冉景盛
  • 24篇杨利平
  • 23篇谭永忠
  • 23篇刘晓莉

传媒

  • 56篇安徽农业科学
  • 26篇湖北农业科学
  • 21篇食品科技
  • 18篇种子
  • 15篇食品工业
  • 13篇北方园艺
  • 1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3篇河南农业科学
  • 1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2篇贵州农业科学
  • 12篇食品研究与开...
  • 10篇农产品加工
  • 9篇长江蔬菜
  • 8篇西南大学学报...
  • 7篇农产品加工(...
  • 7篇南方农业
  • 7篇科技创新导报
  • 6篇食品科学
  • 6篇西南农业学报
  • 6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17篇2019
  • 37篇2018
  • 43篇2017
  • 35篇2016
  • 32篇2015
  • 53篇2014
  • 31篇2013
  • 53篇2012
  • 55篇2011
  • 73篇2010
  • 57篇2009
  • 44篇2008
  • 13篇2007
5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初报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调查和结合前人资料对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进行了初步报道。该保护区迄今发现药用兽类54种,分属8目20科44属。这些药用兽类列为CITES附录Ⅰ有5种,附录Ⅱ有8种,附录Ⅲ有3种;列为国家I类重点保护动物有3种,国家Ⅱ类重点保护动物11种。
韩宗先马建伦谢章桂冉景盛陈春
关键词:动物资源金佛山自然保护区
胭脂萝卜废渣中萝卜硫素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以胭脂萝卜废渣为原料,采用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提取萝卜硫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辅助提取萝卜硫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探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例和超声时间4个主要影响因素对萝卜硫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26℃、液固比例为31:1、提取时间为2.9 h和超声时间为29 min。在此条件下,萝卜硫素的实际提取率为0.04973%,与理论值基本吻合。
阳晖杨呈凤李昌满王慧超何秀利周琴王精林吴成军
关键词:废渣提取率响应面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胭脂萝卜中天竺葵素含量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测定胭脂萝卜中天竺葵素的含量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A为1%甲酸,流动相B为1%甲酸乙腈溶液,线性梯度洗脱设计为0~30 min。检测波长为530 nm,进样量为每针10μL,柱温35℃,流速为0.8 m L/min。结果表明胭脂萝卜主要花青素为天竺葵素,占总花青素含量的95%,含量为0.86 mg/g。本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快速、稳定,适合于测定胭脂萝卜中天竺葵素的含量。
梁姗蒋子川杨霞刘欢
关键词:花青素液相色谱
次生阔叶林冬季鸟类混合群生态位的相互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11~2月,对次生阔叶林冬季鸟类集群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冬季鸟类集群行为有3种类型,混合群是集群行为的主体,其大小在2~187之间波动(x=32.03,SD±29.895,n=75)。混合群的核心种为大山雀(Parus major)、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和普通鳾(Sitta europaea),其数量变动在1~88之间(x=12.73,SD±12.81)。核心种中,大山雀与普通鳾的凝聚系数、关联系数最大。生态位宽度上,大山雀>沼泽山雀>普通鳾。生态位重叠上,核心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平均为0.620(SD±0.104),大山雀与沼泽山雀的生态位重叠较大(0.74)。普通鳾在混合群中出现频率最高(100%),与大山雀、沼泽山雀的关联系数和凝聚指数最强,与大山雀、沼泽山雀的生态位重叠相同(0.56),因此,普通鳾在混合群核心种竞争中起着关键作用。大山雀和沼泽山雀的生态位宽度相似,凝聚指数和关联系数最小,而生态位重叠最大,因此,大山雀和沼泽山雀作用次之。
曹长雷邓秋香王海涛由玉岩
关键词:生态位
天然保鲜剂对方便榨菜肉沫货架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主要以榨菜和猪肉为原料,按照一定的加工工艺炒制榨菜肉沫,并以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大蒜提取液为保鲜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以菌落总数和感官评分为指标,以配制出产品的最适复合保鲜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保鲜剂配方为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0.7 g/kg,纳他霉素添加量0.7 g/kg,大蒜提取液添加量0.5 g/kg,在此条件下,能最大程度地延长榨菜肉沫的货架期,并保持产品特有的风味。
郑俏然邓小兵
关键词:榨菜天然保鲜剂
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耐旱相关cDNA文库中4个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2014年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毛尖紫萼藓中4个干旱胁迫诱导基因在干旱及复水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GpSuSy基因主要受干旱胁迫诱导表达,GpATP基因和GpPAK基因主要受复水诱导表达,GpCAT基因在干旱及复水条件下均有较高表达量,4个基因在毛尖紫萼藓耐受干旱及复水恢复过程中分别发挥作用。
宋晓宏沙伟
关键词:毛尖紫萼藓实时荧光定量PCR抗旱性
基于MaxEnt模型的重庆松材线虫病潜在生境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依据松材线虫病的地理分布数据(n=89)以及环境因子数据(n=21),采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松材线虫病在重庆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用ROC曲线进行结果分析,同时使用刀切法检测环境变量对该物种分布的重要性。结果显示,训练和测试数据的AUC值分别为0.941、0.911,说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预测结果表明,在重庆松材线虫病主要集中在中部,然后向重庆东北方向传播。具体分布为,最佳适生区:涪陵、长寿、渝北、江北、南岸、巴南和丰都;高度适生区:万州、垫江、忠县、梁平、云阳、开州、南川、奉节、巫山、彭水、武隆、万盛、永川、綦江和北碚。最寒月份最低温(Bio6)和最暖月份的最高温度(Bio5)是影响松材线虫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这些地区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和检疫,对防治松材线虫病传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晓梅蒲永兰李宏群刘晓莉杨清钰丁世敏
关键词:松材线虫潜在生境
吉林市不同功能区绿地环境效应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选择吉林市具有代表性的功能区绿地为研究对象,对各功能区绿地的负离子效应、滞尘效应、抑菌效应、降温增湿效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功能区绿地环境效应差异显著,风景区绿地环境效应最好,商业区绿地环境效应最差,各功能区绿地环境效应由强至弱为风景区、居住区、文教区、交通区、商业区。
裴伶俐王洪俊廖江东
关键词:功能区绿地环境效应
重庆樟树溃疡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为了明确重庆樟树溃疡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采集重庆市渝中区、北碚区和涪陵区的樟树溃疡病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对不同菌落形态代表菌株的rDNA-ITS、β-tubulin和EF1-α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并测定其致病性。[结果]从重庆不同地区采集的樟树溃疡病样品中共分离得到48份菌株,单菌丝纯化后得到68株纯化菌株,根据纯化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及分生孢子特征,将其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3种类型。选取不同类型的代表菌株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这3类菌株分别为葡萄座腔菌属中的Botryosphaeria dothidea、B.parva和B.rhodina。致病性测定结果发现:所有菌株均能使樟树枝条产生黑色坏死病斑,且B.parva菌株的致病性最强,B.rhodina菌株的致病性次之,B.dothidea菌株的致病性最弱。[结论]重庆樟树溃疡病的病原菌为B.dothidea、B.parva和B.rhodina,其中B.rhodina和B.parva为引起樟树溃疡病的首次报道。
翟立峰张美鑫赵行邓佳成
关键词:葡萄座腔菌
胭脂萝卜酱的研制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了一种胭脂萝卜酱的加工工艺,并对胭脂萝卜酱的打浆和调配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葛根打浆的最佳工艺和胭脂萝卜酱的最佳配方。实验结果表明,胭脂萝卜的较佳打浆条件是:匀浆速度8000r/min,匀浆时间3min;葛根的最佳打浆条件是:葛根在料水比为1∶1.2,匀浆速度为9000r/min,打浆时间为3min。胭脂萝卜酱的最佳配方为:复合料比为13∶7,白砂糖50%,柠檬酸0.2%,食盐0.8%,黄原胶0.3%。制得胭脂萝卜酱可溶固形物含量为48%,总酸为0.15%,总糖含量为40.3%。
阳晖朱小兵梁晨陈文娟杨程凤
关键词:打浆
共5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