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元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作品数:125 被引量:295H指数:8
相关作者:石文芳范丽何国清武虎付玉华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6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6篇细胞
  • 37篇腺病
  • 37篇腺病毒
  • 33篇肿瘤
  • 29篇肝癌
  • 24篇基因
  • 22篇溶瘤
  • 21篇溶瘤腺病毒
  • 21篇癌细胞
  • 19篇肝癌细胞
  • 15篇干细胞
  • 13篇凋亡
  • 12篇基因治疗
  • 11篇病毒
  • 10篇靶向
  • 9篇蛋白
  • 8篇抑制剂
  • 8篇制剂
  • 8篇转录
  • 8篇活性

机构

  • 124篇浙江理工大学
  • 2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上...
  • 4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城市...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美国西北大学

作者

  • 34篇钱其军
  • 33篇王毅刚
  • 23篇钱程
  • 15篇周秀梅
  • 14篇刘新垣
  • 13篇章康健
  • 12篇蔡荣
  • 11篇刘立
  • 11篇李林芳
  • 9篇马步云
  • 8篇刘辉
  • 7篇吴红平
  • 7篇王世兵
  • 7篇金华君
  • 7篇李伟
  • 7篇陈侃
  • 6篇杨远勤
  • 6篇刘韬
  • 6篇何国清
  • 5篇李新

传媒

  • 38篇浙江理工大学...
  • 16篇中国细胞生物...
  • 11篇生物化学与生...
  • 9篇细胞生物学杂...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科学通报
  • 5篇中国生物化学...
  • 5篇中国生物工程...
  • 4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遗传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12篇2013
  • 16篇2012
  • 17篇2011
  • 19篇2010
  • 10篇2009
  • 14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获得携带抗体表达基因的双链AAV的研究
2013年
研究使用二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获得携带抗体表达基因的8型双链腺相关病毒(scAAV)。首先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获得ssrAAV8-EGFP和scrAAV8-EGFP,实验表明scrAAV8-EGFP比ssrAAV8-EGFP具有更高的转导效率;然后以同样的方法获得scrAAV8-AT7,检测其滴度,并感染HEK293细胞以检测抗体的表达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出阿瓦斯汀(Avastin)重轻链已成功表达,ELISA检测出Avastin在体外的表达量可达770ng/mL。该研究表明利用杆状病毒系统所获得8型scAAV具有生物学活性并能实现外源基因的体外表达。
刘海燕钱其军
关键词:杆状病毒外源
应用杆状病毒系统制备8型腺相关病毒
2011年
目的建立应用杆状病毒系统制备8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的技术体系,并初步检测所制备病毒的感染活力。方法采用杆状病毒生产系统包装rAAV8-EGFP,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取并纯化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病毒滴度,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强度来检测rAAV8-EGFP对HEK-293细胞的感染活力。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成功制备高滴度rAAV8-EGFP,滴度可达1.5×1012vg/ml,100ml摇瓶共得到1.5×1013vg rAAV8-EGFP病毒颗粒;感染后的HEK-293细胞具有较强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应用杆状病毒系统成功制备高滴度、高活力的重组腺相关病毒,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范丽徐增辉金华君徐凤青丁娜严淋钱其军
关键词:杆状病毒系统腺相关病毒昆虫细胞
腺相关病毒外壳修饰与肿瘤靶向治疗被引量:5
2008年
靶向性是肿瘤基因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众多基因治疗病毒载体中,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是目前广为关注的基因治疗载体系统.AAV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这也导致其缺乏组织或细胞特异性,对靶细胞的基因转染效率不高.因此,提高AAV载体在体内运输的靶向性和感染目的细胞的效率,是实现AAV基因治疗的关键.迄今为止,科学家已开发出很多策略来改造腺相关病毒的外壳,期望增强其靶向性或重靶向目的细胞.这些策略不仅包括传统的化学修饰、噬菌体展示、外壳基因组改造和嵌合载体,也包括新颖的标记营救、衣壳蛋白定向进化、AAV外壳直接肽段展示和AAVP(AAV-Phage)等.本文评述了对AAV外壳改造达到靶向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
徐增辉周秀梅石文芳钱其军
关键词:RAAV靶向治疗基因治疗
溶瘤腺病毒ZD55-IL24联合雷帕霉素协同抑制Hep3B细胞生长的研究
2015年
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激活能引发人体细胞发生癌变,哺乳动物靶标m TOR作为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的一个效应分子,被视为针对肿瘤发生和形成的关键治疗靶点,因此阻断该信号通路的相关靶点可以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策略。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 24,IL24)是一个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重要抑癌基因。该研究分别利用MTT法和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仪检测携带IL24基因的溶瘤腺病毒ZD55-IL24与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单独或联合作用对多种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果;倒置显微镜分别观察ZD55-IL24、雷帕霉素单独作用及两者联合作用引起的细胞形态学变化;Hoechst 33342、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检测各处理组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IL24、AKT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蛋白质水平。结果显示,溶瘤腺病毒ZD55-IL24与雷帕霉素联合作用较两者单独作用更显著地抑制了肝癌细胞Hep3B的生长并诱导了肝癌细胞的凋亡;此外,两者联合作用更有效地上调了肝癌细胞Hep3B中的细胞因子IL24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同时下调了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AKT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该研究结果表明,雷帕霉素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ZD55-IL24病毒介导的IL24表达而增强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而为肝癌治疗研究提供了一条新型有效的方案。
卓玲燕马步云黄盼盼张蓉贾晓渊周秀梅王毅刚
关键词:溶瘤腺病毒雷帕霉素MTOR
10-羟基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提高10-羟基喜树碱在水中溶解性和稳定性,将其与丁二酸酐经酯化合成喜树碱衍生物—10,20(S)-O-二琥珀酰羟基喜树碱,所得衍生物经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并用水浴搅拌法测定衍生物溶解度。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衍生物对结肠癌细胞SW480的生长抑制,DNA片段化分析和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其对结肠癌细胞株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衍生物在水中的溶解度(25℃)为2.3mg,比10-羟基喜树碱高21.8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700nM;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典型的DNA梯状图谱,Hoechst 33342染色表明喜树碱类衍生物可诱导细胞凋亡。
陈文铎黄越董淼许韶威周炜唐斌徐涛
关键词:10-羟基喜树碱水溶解度凋亡
基因治疗中腺病毒载体免疫逃逸的新策略
2008年
邱丰源蔡荣钱程
关键词:肿瘤基因治疗腺病毒载体免疫逃逸晚期肿瘤患者生命安全
溶瘤腺病毒靶向癌症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自上世纪50年代,腺病毒的发现并成功分离后,生物学家对溶瘤腺病毒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其他病毒相比,溶瘤腺病毒能够特异性地感染肿瘤细胞并在肿瘤细胞中完成感染-复制周期,从而特异性地杀伤和裂解肿瘤细胞但不损伤其他正常细胞和组织,因此成为目前最具研究前景的抗肿瘤药物之一。然而,在临床基因治疗过程中,腺病毒载体存在缺乏组织或细胞特异性,靶向细胞的基因转染效率较低以及缺乏一定的安全性等问题。因此,提高重组腺病毒的靶向性对于癌症基因治疗成功与否极为关键。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溶瘤腺病毒作为癌症基因治疗载体已经进入相关临床试验阶段,并涉及多种癌症,而且也显示了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对溶瘤腺病毒的种类、癌症靶向策略及临床研究等进行了综述。
周立何婉婉朱桢楠杨远勤赵红芳马步云王毅刚
关键词:溶瘤腺病毒
高效表达Smad2蛋白的A549细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3年
将携带Smad2-Flag基因的慢病毒包装系列质粒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用收集并纯化好的慢病毒感染A549细胞,流式分选筛选出GFP阳性的细胞,用Flag抗体和Smad2抗体进行Western blot鉴定。流式分选得到的GFP阳性的A549细胞经Western blot鉴定能高效表达外源Smad2-Flag融合蛋白,同时空载慢病毒处理的GFP阳性细胞并不表达Smad2-Flag蛋白。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Smad2蛋白的A549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超级干扰素抗肺癌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袁素敬梁余培陈勇毅章康健
关键词:A549细胞株慢病毒GFPSMAD2
冬凌草甲素诱导乳腺癌Bcap37细胞凋亡的探索被引量:7
2013年
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人乳腺癌细胞Bcap-37的增殖、凋亡以及引起细胞凋亡机制。以不同浓度的Ori处理Bcap-37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结果是48~96μmol/L的Ori可显著抑制Bcap-37细胞的增殖(P<0.05)。48μmol/L的Ori作用24h后,细胞的增值抑制率达到了40%,而96μmol/L的Ori只需处理12h,增值抑制率竟达到了50%。96μmol/L Ori处理24h后,Bcap-37细胞的凋亡率为21.6%。Western Blot检测到了Fas的上调,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随后Caspase 9的激活及其下游信号蛋白Caspase 3和它的底物PARP,ICAD的剪切。进一步检测到Survivin的下调和GADD34的上调。基于这些实验结果,推测冬凌草甲素作为一种潜在的抗乳腺癌制剂,诱导乳腺癌细胞Bcap37发生凋亡的发生可能与Survivin和GADD34相关。
余越美严巧灵章康健岳学田周秀梅
关键词:冬凌草甲素细胞凋亡乳腺癌CASPASESURVIVIN
锌指蛋白Miz1磷酸化对其泛素化作用的影响研究
2011年
蛋白的磷酸化与其泛素化作用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有研究报道,在DNA损伤的情况下,蛋白激酶Akt能磷酸化转录因子Miz1,参与细胞周期停滞的调节;同时,Miz1因子还可在TNFα诱导下被E3泛素连接酶Mule泛素化而降解,从而解除其对JNK信号通路的阻遏,致使JNK信号通路激活。对鼠源野生型Miz1因子(WT Miz1)的AKT磷酸化保守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得到磷酸化的突变因子S419AMiz1,并进行了免疫印记和细胞体内泛素化分析。结果显示:Miz1的磷酸化非但不是其泛素化所必需的因素,反而会对其泛素化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田雪君仰毅刘菁陈侃
关键词:AKT磷酸化泛素化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