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哲学系

作品数:401 被引量:694H指数:10
相关作者:蔡志栋高山奎李申郭美华牟春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4篇期刊文章
  • 5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0篇哲学宗教
  • 36篇文化科学
  • 23篇经济管理
  • 19篇历史地理
  • 18篇艺术
  • 17篇政治法律
  • 15篇社会学
  • 13篇自然科学总论
  • 8篇生物学
  • 8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1篇哲学
  • 49篇伦理
  • 28篇道德
  • 27篇主义
  • 21篇儒家
  • 21篇社会
  • 20篇宗教
  • 16篇儒学
  • 16篇文化
  • 15篇伦理学
  • 14篇政治
  • 13篇中国哲学
  • 10篇信仰
  • 10篇马克思主义
  • 9篇庄子
  • 9篇孔子
  • 6篇敦煌遗书
  • 6篇贡布里希
  • 5篇多德
  • 5篇亚里士多德

机构

  • 376篇上海师范大学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上海财经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连云港师范高...
  • 2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家图书馆
  • 1篇广西科技师范...

作者

  • 25篇陈泽环
  • 25篇陈卫平
  • 19篇陈蓉霞
  • 17篇郭美华
  • 14篇吾敬东
  • 14篇高山奎
  • 13篇方旭东
  • 13篇吾淳
  • 12篇蔡志栋
  • 12篇牟春
  • 12篇李申
  • 11篇张志平
  • 10篇马德邻
  • 9篇张允熠
  • 9篇王幼军
  • 9篇袁青
  • 8篇方广锠
  • 6篇张方玉
  • 5篇王建平
  • 5篇郭美华

传媒

  • 13篇社会学家茶座
  • 10篇哲学动态
  • 10篇学术月刊
  • 10篇中国哲学史
  • 9篇思想与文化
  • 8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世界宗教文化
  • 7篇哲学研究
  • 7篇文史哲
  • 7篇学术界
  • 7篇现代哲学
  • 6篇兰州学刊
  • 6篇哲学分析
  • 5篇孔子研究
  • 5篇道德与文明
  • 5篇信阳农业高等...
  • 5篇生命世界
  • 4篇江海学刊
  • 4篇社会科学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9篇2024
  • 16篇2023
  • 13篇2022
  • 16篇2021
  • 14篇2020
  • 26篇2019
  • 19篇2018
  • 19篇2017
  • 1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2
  • 6篇2011
  • 15篇2010
  • 26篇2009
  • 42篇2008
  • 49篇2007
  • 33篇2006
  • 25篇2005
  • 16篇2004
4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刘咸时期《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和特点
2020年
《科学》杂志记载中国近代学人运用科学精神和方法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建议和主张,今天看来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刘咸作为《科学》杂志的首个专职主编,在传播理念、内容编排、组稿发刊环节,向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运用科学社会学视角,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刘咸时期《科学》的栏目设置、编排特点和发刊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力图展现这一时期杂志的整体传播情况。
王伟王幼军
关键词:科学社会学
儒学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正>民族凝聚力之强弱源于何方?有人认为在于共同的血缘、地缘、亲缘关系之强弱。血缘、地缘、亲缘,作为民族维系的纽带,的确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它们对于民族的凝聚作用,是有限的、自发的,同时缺乏一种强劲的坚韧性,因此有些民族...
夏乃儒
文献传递
论个人自由的四个领域和三个维度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认为,个人自由是最直接可体验的自由。个人自由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和自我条件才能实现。从自我条件来说,自我能力和自我意识是个人自由实现的基础。经济自由、政治自由、道德自由、私域自由构成个人自由的四大领域。人在这些领域里的自由选择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就体现出人的自我实现的程度。它们共同体现人的现世存在状态。无论哪种自由,就其本质来说都是一种选择,一种自主和自主意识,人自己决定自己的一切。个人自由意味着在“三维立体”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自主性的选择:在存在维度上“选择”不同的个性;在价值维度上“选择”自我的价值;在自我维度上“选择”主体的自我超越。
何云峰
关键词:维度
论“权一威”被引量:1
2008年
在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词汇都是翻译西语时形成的新词,例如“哲学”、“化学”、“玻璃”等。我本来以为“权威”也是个与英文的“authority”对应的翻译词,查阅才知,它在古代很早就有了,例如,《吕氏春秋·审分》里说:“万邪并起,权威分移。”《北史·周纪上论》也说:“昔者水运将终,荤凶放命,或权威震主,或衅逆滔天。”
张志平
关键词:现代汉语吕氏春秋新词翻译译词英文
“还受生钱”习俗源流考论
2023年
“还受生钱”习俗在中国社会中广泛流传,它的具体操作仪式“预修填还”渊源于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唐末宋初出现的《阎罗王授记经》和不晚于宋代的《受生经》,至此奠定了预修填还的基本格局。预修填还仪式在后世发展迭出新说,如认为今人预寄钱财为后人受生所依赖,提出预修填还余钱利于异日来生得果,主张填寄册籍需载信人年貌等新说法。
伍小劼
先秦儒家“法先王”的伦理之维被引量:4
2021年
一段时间以来,受救亡运动、疑古风潮和极端阶级分析法的影响,先秦儒家的“法先王”思想屡遭抨击和批判,其实质被保守、虚妄、反动的表象所遮蔽,其价值被“厚古薄今”的思维定式所消解。从伦理向度看,“法先王”是先秦儒家以“立德”“弘道”为基本价值取向对先王之德、先王之道的形塑与倡扬,是阐旧邦以开新命的政治智慧。先秦儒家以“可施于礼义”的伦理标准,萃取和凝练了“五经”中的王道思想;从伦理维度进行理论开新,奠定了王道政治的坚实根基;用中庸之道为王道政治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方法论。先秦儒家“法先王”思想既具有强烈的批判功能,又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它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王道政治范式,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灵魂。
张自慧
关键词:先秦儒家法先王
周孔陟降:郑玄圣王观探析被引量:1
2022年
经典的神圣性仰赖圣王制作方可确立,而儒家传统理念中圣王的确立应以德位兼备为前提。郑玄的圣王观之核心在于周孔之辨,其尊崇周公,强调周初天命的层累完成,最终由周公制礼作乐、致太平而得以实现。周公德位合一的圣王形象与制礼作乐的太平叙事结合在一起,使其圣王身份得以凸显,亦提升了周礼的神圣地位。同时,郑玄又认为孔子虽然无位而降于周公,但其校数圣王典籍之功与恢复周礼之德,堪为圣贤。郑玄持周公作周礼致太平说,与孔子作《春秋》当新王之说相抗,使得汉代经今古文之争最终成为一大事因缘。
高瑞杰
关键词:圣王
探寻面向未来的道德价值观——以冯契、张世英为例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改革开放时代,也是我国哲学发展史中的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时代。一些学贯中西的哲学家不仅系统地总结了中西哲学大家的思想,把对哲学史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自觉地倾听时代精神的呼唤,提出了具有原创...
陈泽环
文献传递
性善论与人的存在——理解孟子性善论哲学的入口被引量:4
2017年
性善论是一个"传统问题",但其具体意蕴则体现在"自我"的追问与反思之中。只有将作为传统问题的性善论与作为做具体追问者的"自我",纳入、整合到"问题性情境(生存论困境)"之中才能进入性善论阐释的通道。从生存论自身困境出发,性善论的阐释要避免形式主义,而要紧扣着内容本身,即不是采取一条认知主义取向的形式性路径,而是让充盈着内容的生命存在活动自身得以绽露。理智之思根源于生命存在活动,以之为出发点,以之为内容,以之为目的。思作为生命存在活动中的内在觉悟,避免了舍而不耘、拔苗助长的"本心之失",使得生命存在活动成为丰盈内容与理智觉悟的浑融为一。存在活动与思之觉悟的统一,奠基于并融合于"必有事焉"的具体行事活动。在孟子哲学中,一直被忽略和掩盖的"行事"概念,具有基础性意义,是领悟性善论真意的根基。由此,追问性善论意蕴的生存论困境,与作为理解孟子性善论根基的具体行事活动,就融会一体,并将性善论的意蕴昭示为哲学式的生存活动自身,经由"说我者"之追问而生成、造就出本己的内容。
郭美华
关键词:性善论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评陈来教授《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
2011年
《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收录了陈来教授研究简帛文献的主要论文,其范围差不多覆盖了1970年代以来与哲学思想有关的几批最重要的新出土文献。作者对《系辞》道家说提出了强劲的驳议,并从政治思想方面对帛书《易传》做了开拓性研究。作为国内最早参与乃至推动郭店楚简儒家文献研究的学人,作者重点考察了《性自命出》及其相关篇什的心性思想,以此为契机对儒学人性论传统做了重新厘定。作者对竹帛《五行》做了系统研究,明确经部为子思所作,说部为孟子所作,从而对荀子所言“子思唱之,孟轲和之”这一思想史上的千古悬案做出了终判。作者模仿朱子笔意作《五行》章句,尤见新儒家本色。
方旭东
关键词:帛书《易传》《性自命出》《五行》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