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作品数:76 被引量:507H指数:12
相关作者:徐杰朱洪启吴燕董丽丽张寅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8篇文化科学
  • 13篇经济管理
  • 7篇哲学宗教
  • 7篇社会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学史
  • 6篇科学史
  • 5篇文化
  • 5篇伦理
  • 4篇学科
  • 4篇哲学
  • 4篇人类学
  • 4篇社会
  • 4篇公众
  • 4篇公众理解
  • 4篇公众理解科学
  • 3篇主义
  • 3篇轿车
  • 3篇方法论
  • 3篇访谈
  • 2篇修辞学
  • 2篇意识形态
  • 2篇政府
  • 2篇深层生态学
  • 2篇生态

机构

  • 71篇清华大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山西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博物...

作者

  • 16篇刘兵
  • 6篇雷毅
  • 4篇王蒲生
  • 3篇杨舰
  • 3篇刘则渊
  • 3篇李正风
  • 3篇白欣
  • 3篇梁永霞
  • 3篇章梅芳
  • 2篇翟源静
  • 2篇谭笑
  • 2篇张仕荣
  • 2篇徐杰
  • 2篇吴彤
  • 2篇朱洪启
  • 2篇杨中楷
  • 2篇卢卫红
  • 2篇张成岗
  • 2篇张文霞
  • 2篇吴燕

传媒

  • 8篇自然辩证法研...
  • 4篇自然辩证法通...
  • 4篇科学学研究
  • 4篇科学对社会的...
  • 4篇广西民族大学...
  • 3篇科学技术哲学...
  • 2篇河北学刊
  • 2篇哲学研究
  • 2篇道德与文明
  • 2篇系统科学学报
  • 1篇自然科学史研...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理论前沿
  • 1篇哲学动态
  • 1篇调研世界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半导体技术
  • 1篇力学与实践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5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1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代客星记录的现代研究——兼论“历史天文学”研究方法及其流变被引量:1
2012年
文章首先对古代客星记录的现代研究的渊源与流变进行学术史与学科史考察;在此基础上以席泽宗先生的《古新星新表》等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对历史天文学的可能性及其主要研究思路加以分析总结;最后尝试对历史天文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作出一些初步的讨论,认为"历史天文学"在本质上是以天文学史的进路所完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天文学研究。
吴燕
关键词:客星超新星射电天文学
科学划界标准新探被引量:10
2007年
回顾并考察科学划界标准发展演化的历史,指出这些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并引入关于科学划界标准问题的新理论——SSK和科学实践哲学,分析这些理论在科学划界标准方面的立场以及研究的进路。
李静静吴彤
关键词:SSK科学实践哲学
环境伦理与东方情结被引量:1
2007年
建立普适的环境伦理需要各种文化的参与,激进的环境主义试图寻求东方的帮助并不意味着西方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东方转向"。当下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实质和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将东方传统生态智慧融入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可能性,而不是去做主观上有利于我们的错误判断。
雷毅
关键词:环境伦理深层生态学
皮克林的概念实践研究
2010年
皮克林认为传统的科学观并不能完整地描绘科学的图景,科学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实践的过程。但是,人们更习惯于探讨科学的实验研究、实验室研究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科学的概念实践却很少有人问津。皮克林认为,概念实践的研究在科学实践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我们还能发现概念实践中的冲撞体现着阻抗与适应的辩证法。同时,概念实践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科学的相对性、历史性等都有重要的启示。
张春峰吴树仙
关键词:皮克林冲撞四元数
技术特性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初探被引量:25
2004年
技术转移是技术市场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促进技术流通的催化剂,也是技术与资本对接的桥梁。我国的技术转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理论和实务中深入研究技术转移的内在规律,已经成为促进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繁荣我国技术市场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在理论上对技术特性与技术转移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指出在技术的诸多特性中,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复杂性、技术不确定性是影响技术转移的最为关键的三个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陈孝先
关键词:技术特性技术转移
清华国学院时期梁启超与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框架的浮出
2005年
梁启超任职清华国学院导师期间,完成著作并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中他首次确立“自然科学史”的地位,明确“自然科学史”与中国文化专史、学术思想史以及哲学史、史学史、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层级关系,沟通科学、技术与新史学的内在联系。在明清学术史研究中,梁启超初步梳理中国科学技术史,从社会、文化的意义上检讨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与现状。他力求通过促进科学文化传播,实现建构中国“学术社会”的理想。这构成其科学文化学术实践的一部分。
姚雅欣高策
关键词:科学文化传播
从鲍尔格曼的“焦点物”理论看新疆坎儿井角色的转变被引量:4
2010年
文章借用鲍尔格曼的"焦点物"理论的视角,对新疆坎儿井在现代文化背景下角色的转变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新疆坎儿井的地位由"焦点物"到被"等价设备"所替代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手段"和"目的"分裂所造成的一系列环境、心理和社会问题。为了弥合这种裂痕,文章就新疆坎儿井的案例提出拯救和保护现有坎儿井的措施之一构建坎儿井"焦点实践",使人们在现代化背景下能够再遇"焦点物",回归生活的深刻性和完整性的建议。
翟源静刘兵
工程控制论是丰富、发展控制论的科学创新之作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分析了钱学森创立《工程控制论》的历史过程,就具体内容与维纳控制论进行了对比。从科学创新的角度探讨了工程控制论,把控制论应用于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实际,并把工程控制论确立为技术科学;明确提出了反馈方法和不互相影响控制准则丰富发展了控制论。最后指出《工程控制论》修订版是钱学森高屋建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魏宏森
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思想被引量:43
2010年
阿伦·奈斯开创了当代环境哲学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他不仅为深层生态学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而且也为深层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生态智慧T)。对于深层生态学的研究者来说,不系统地认识奈斯的思想就无法深刻地理解深层生态学。
雷毅
关键词:深层生态学
认识文明进化的“挑战应战”与“冲突融合”——科学史家董光璧先生访谈录被引量:1
2008年
董光璧先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科学史研究,在物理学史研究、中国科学史研究、科学发展的战略和政策研究、科学哲学和科学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诸多科学史家当中,董光璧先生是一个非常有特色、有创造力的学者.董光璧先生成果众多,尤其是,他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中轴转换原理,论证了当代科学中滋长着的新科学范式的特征,发现了当代科学中孕育了的生成论的新科学研究纲领,阐明了当代科学思想三大转向与中国科学传统的契合.他多年来对于易学与科学的研究,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和相关思想,成为中国科学史家对于科学史及相关学科独特的贡献.
刘兵董光璧
关键词:科学史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