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作品数:427 被引量:3,243H指数:33
相关作者:王月兰陈全珠侯正明王宁新刘维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0篇期刊文章
  • 91篇会议论文
  • 1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8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5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2篇电针
  • 71篇针刺
  • 60篇缺血
  • 49篇针灸
  • 48篇艾灸
  • 43篇心肌
  • 39篇心肌缺血
  • 39篇家兔
  • 35篇经络
  • 29篇细胞
  • 29篇灸疗
  • 28篇急性心肌缺血
  • 27篇灸疗法
  • 25篇针灸疗法
  • 24篇递质
  • 24篇心经
  • 23篇免疫
  • 22篇戒断
  • 21篇单胺
  • 21篇单胺类

机构

  • 425篇安徽中医学院
  • 1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0篇安徽省针灸医...
  • 8篇安徽中医学院...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上海市针灸经...
  • 7篇合肥市第一人...
  • 6篇武警安徽省总...
  • 6篇安徽省医学科...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安徽省立医院
  • 3篇解放军电子工...
  • 3篇安徽中医学院...
  • 3篇安徽省淮北市...
  • 3篇学研究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安徽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湖南中医学院
  • 2篇浙江中医学院

作者

  • 90篇周逸平
  • 87篇宋小鸽
  • 80篇汪克明
  • 66篇许冠荪
  • 59篇唐照亮
  • 54篇蔡荣林
  • 53篇陈全珠
  • 53篇胡玲
  • 51篇王月兰
  • 49篇吴子建
  • 42篇沈德凯
  • 39篇章复清
  • 37篇侯正明
  • 28篇陈业农
  • 27篇何璐
  • 25篇许能贵
  • 25篇刘冰怀
  • 24篇朱舜丽
  • 23篇杨帆
  • 22篇周美启

传媒

  • 77篇安徽中医学院...
  • 70篇针刺研究
  • 21篇中国针灸
  • 12篇中国中医基础...
  • 6篇中国中医药科...
  • 6篇基础医学与临...
  • 6篇中医药临床杂...
  • 6篇针灸经络研究...
  • 6篇中国针灸学会...
  • 5篇针灸临床杂志
  • 5篇上海针灸杂志
  • 4篇中国中医药信...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按摩与导引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西医结合学...
  • 3篇安徽中医临床...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中医研究
  • 3篇云南中医学院...

年份

  • 10篇2013
  • 27篇2012
  • 21篇2011
  • 32篇2010
  • 20篇2009
  • 17篇2008
  • 14篇2007
  • 10篇2006
  • 16篇2005
  • 12篇2004
  • 13篇2003
  • 16篇2002
  • 18篇2001
  • 11篇2000
  • 11篇1999
  • 9篇1998
  • 27篇1997
  • 18篇1996
  • 14篇1995
  • 9篇1994
4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有效复制方法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介绍一种无需人工呼吸,成活率高的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术式。方法选用正常健康SD大鼠,于3~4肋间开胸0.5~1.0cm,迅速暴露心脏,冠状动脉下穿线后,即刻复位关胸,提线时以标Ⅱ导联心电图改变为阻断血流指标,连续缺血15min,松线,缝合切口。结果此法复制模型成功率可达95%以上,术后无死亡。结论该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术式迅速简便,成功率和成活率高。
李晓民汪克明刘婧吴子建周逸平蔡荣林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肌再灌注
艾灸对胃溃疡患者血浆cAMP的影响被引量:11
1998年
方向明许能贵余润明
关键词:胃溃疡胃粘膜环核苷酸艾灸
心经经脉与相应脏腑相关的研究——电针心经对家兔心功能、小肠及脑电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了解分别电针心经、肺经循行路线上的 3个测试点以及不电针的对照组对心功能、小肠及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以左心室内压峰值 (LVP)、左心室内压变化上升最大速率(LVPdp/dtmax)、心力环面积 (ACFL)、心肌收缩成分最大缩短速度 (Vmax)、小肠电图及脑电图为指标 ,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造成心肌缺血动物模型进行观察。结果 :电针心经对心功能、小肠及脑电活动的调节作用比电针肺经显著 ,有相对特异性。结论 :心经作为一条经脉 ,与心功能。
方志斌王月兰周逸平
关键词:心经脏腑电针心功能急性心肌缺血
FZ-1型仿真推拿仪
立足于中医传统推拿疗法和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对几十位资深推拿医生常用手法力度曲线和频数进行采集、分析、归纳和加权处理,制订出适合仪器治疗的标准曲线。然后采用CMOS集成电路进行电子线路设计制造出可输出与标准治疗曲线吻合的脉...
关键词:
关键词:推拿疗法医疗仪器集成电路
电针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下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经穴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方法从80只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结扎冠状动脉旋前降支复制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神门组、内关组、太渊组,每组10只。造模后第3天各电针组开始电针刺激,每次10min,每天1次,电针3天。治疗结束后取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2mm×2mm×2mm脑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NE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内NE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各电针组大鼠NE含量均较模型组升高(P<0.05或P<0.01),其中神门组NE含量高于内关组、太渊组(P<0.05或P<0.01),内关组NE含量高于太渊组(P<0.05)。结论电针神门穴、内关穴、太渊穴均可促进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NE的释放,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其中电针神门穴效果最为显著,内关穴、太渊穴次之。
李梦吴子建刘婧汪克明王月兰陈业农
关键词:电针内关穴神门穴去甲肾上腺素
电针心经不同节段对家兔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0
2006年
背景:经脉脏腑相关是针灸经络理论的核心,也是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本文从心经与支配心脏交感神经电活动关系的角度探讨针灸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目的:观察电针心经不同节段对家兔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安徽中医学院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心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4-03在安徽中医学院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心实验室开展,共选健康青紫兰家兔36只,体质量(2.8±0.3)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即电排针刺激心经腕部(“神门”区)、肘部(“少海”区)和腋部(“极泉”区)经脉主干3组。方法:每次每组各选1只同性别、体质量差小于10%的家兔,同步进行实验。在0lympus解剖显微镜(日本)下分离心上交感神经丛,埋植多股不锈钢丝双极电极,进口专用凝胶(美国产)固定后,关闭胸腔,控制肛温(39±0.5)℃,50mL/L葡萄糖等渗液静脉滴注维护2h后电针。记录分析心率变异性和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电针后各组动物的心率变异性、功率谱高频/低频值分析。结果:纳入家兔共3组,每组1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电针后,各组心率变异性的总心率变异性值和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频率增高,功率谱高频/低频比值下降,以电针腕部组为著,肘部组次之,腋部组最弱。结论:电针心经不同节段,均可促进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增强左心功能,且以心经腕部经脉主干与左心功能间关系最为密切。
汪克明周逸平王月兰陈业农吴子建李晓民
关键词:电针心经交感神经系统
电针“太溪”对肾缺血家兔血栓素A_2和前列环素的影响被引量:2
1993年
以氢气清除法测得的肾血流量(RBF)为指标,观察电针“太溪”穴在甘油致肾缺血状态下,对 RBF 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血栓素 A_2(TXA_2)和前列环素(PGI_2)在此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电针“太溪”可升高 RBF;(2)肾缺血时 TXA_2升高,PAI_2减少,TXA_2/PGI_2比值增高;(3)电针“太溪”可降底 TXA_2,升高 PGI_2,调整TXA_2/PGI_2的比值。提示:电针“太溪”升高 RBF 与 PGI_2、TXA_2密切相关。
许能贵周逸平许冠荪高忻洙
关键词:电针肾血流量血栓素A2
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研究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突破口被引量:30
2008年
近年来虽然一直在强调中西医结合,如何结合却是困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的难题。经脉脏腑与脑相关体现了作为整体的人的功能调控途径。在神经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用医学科学语言阐释传统中国医学,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研究无疑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脉脏腑相关不仅是经络理论研究的核心,更可能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突破口。
周逸平周美启汪克明胡玲吴子建王月兰陈业农
关键词:经脉脏腑相关分子生物学中西医结合
小儿麻痹后遗症(电排针)治疗研究
小儿麻痹后遗症(又称脊髓灰质炎)属中医“痿症”范畴。该症一直被认为是难治或不治之症。以前医学界采取的各种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安徽省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依据传统中医理论,采用电排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时以经脉为准绳,...
关键词:
关键词:电针疗法后遗症脊髓灰质炎
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和神经肽Y在大鼠颌下腺分布与共存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观察了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神经肽Y(NPY)等神经肽在大鼠颌下腺内的分布和共存关系结果显示,颌下腺内有SP能、VIP能和NPY能神经支配,纤维呈串珠状或线状,主要走行于腺泡、导管和血管周围。颌下腺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均呈SP、VIP和NPY免疫组化反应阳性。提示这些神经肽共存于神经节细胞内,可能参与调节颌下腺复杂的分泌活动和有效的血液供应。
贾雪梅贾友苏王惠珠齐威琴侯思伟潘朝宠
关键词: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颌下腺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