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673 被引量:2,601H指数:20
相关作者:杨晓宇王晋伟徐江丁艳梅路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7篇期刊文章
  • 5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3篇建筑科学
  • 5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8篇天文地球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理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水利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电气工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8篇混凝土
  • 80篇隔震
  • 77篇地震
  • 55篇基坑
  • 51篇边坡
  • 46篇支护
  • 45篇深基坑
  • 44篇隔震结构
  • 41篇抗震
  • 40篇黄土
  • 40篇荷载
  • 38篇动力响应
  • 37篇应力
  • 36篇数值模拟
  • 36篇基础隔震
  • 36篇钢筋
  • 36篇值模拟
  • 33篇锚杆
  • 30篇钢筋混凝
  • 24篇载力

机构

  • 673篇兰州理工大学
  • 11篇兰州大学
  • 8篇甘肃第六建设...
  • 7篇东南大学
  • 7篇安徽建筑大学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学研究院
  • 5篇甘肃建投商品...
  • 4篇广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地震局兰...
  • 4篇中铁第一勘察...
  • 4篇敦煌研究院
  • 4篇甘肃省建设投...
  • 3篇山西大学
  • 3篇兰州工业学院
  • 3篇西北民族大学
  • 3篇甘肃建投钢结...
  • 3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183篇杜永峰
  • 97篇朱彦鹏
  • 61篇乔宏霞
  • 52篇李慧
  • 47篇王秀丽
  • 47篇周勇
  • 36篇李万润
  • 35篇董建华
  • 33篇叶帅华
  • 29篇周凤玺
  • 28篇杨校辉
  • 28篇韩建平
  • 21篇包超
  • 19篇殷占忠
  • 18篇李喜梅
  • 18篇项长生
  • 17篇周茗如
  • 16篇朱前坤
  • 14篇崔凯
  • 12篇黄小宁

传媒

  • 99篇兰州理工大学...
  • 34篇岩土力学
  • 30篇工程抗震与加...
  • 25篇振动与冲击
  • 2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9篇岩石力学与工...
  • 18篇甘肃科学学报
  • 18篇土木工程学报
  • 18篇建筑科学与工...
  • 16篇混凝土
  • 14篇岩土工程学报
  • 12篇中国公路学报
  • 10篇世界地震工程
  • 10篇工程力学
  • 9篇硅酸盐通报
  • 9篇建筑科学
  • 9篇结构工程师
  • 8篇低温建筑技术
  • 8篇建筑结构
  • 8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3篇2024
  • 61篇2023
  • 59篇2022
  • 63篇2021
  • 46篇2020
  • 61篇2019
  • 59篇2018
  • 57篇2017
  • 50篇2016
  • 55篇2015
  • 55篇2014
  • 23篇2013
  • 32篇2012
  • 16篇2011
  • 19篇2010
  • 3篇2009
  • 11篇2008
6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耗散体系的混凝土裂缝演化熵变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耗散体系特性,结合信息熵理论与能量法,对混凝土裂缝各个阶段的能量分布状态进行研究.建立起裂、裂缝稳定扩展及裂缝失稳破坏阶段熵变函数,并推导单元损伤程度公式,用以判断混凝土是否起裂和裂缝所处阶段;同时分析温差和荷载作用下的能量分布,建立影响混凝土裂缝演化的双因素熵值函数.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FEA数值模拟两跨连续梁的开裂过程,并与文献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熵变函数能很好地描述混凝土裂缝的演化规律.
项长生程建曙周宇毛福超王立宪
关键词:信息熵混凝土结构
一种新型风电塔架结构用双向TMD风致响应减振控制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减小风荷载作用下风电结构动力响应,提出一种双向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并对其减振效果展开研究。采用Davenport脉动风功率谱,模拟陆上风电场的脉动风速。建立顶部集中质量有限元模型和考虑风电结构叶片与塔筒耦合的叶片-塔筒有限元模型,计算两种模型的自振特性,并对安装双向TMD的风电结构的响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较好减振效果;在两种不同计算模型下,风电结构塔筒顶部位移、加速度和底部弯矩计算结果及控制效果一致;在叶片-塔筒模型中,由于叶片-塔筒模型中叶素力与轮毂中存在偏心,使得叶片-塔筒模型顶部弯矩相比集中质量模型顶部弯矩较大。
李万润杨州杜永峰
关键词:减振控制风致响应
品字型抗滑桩对滑坡的加固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FLAC3d程序对以组为单位进行设计的品字型抗滑桩对于滑坡的加固效果进行研究。其中,品字型抗滑桩分为无、有桩顶连梁两种形式。通过模拟计算,对在布置无、有桩顶连梁的品字型抗滑桩时,坡体的安全系数,桩的侧向位移、弯矩、剪力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得出:桩顶有连梁时,坡体的安全系数明显增加;桩的侧向位移明显减少,且一组中各桩的位移基本一致;桩顶弯矩明显增大,且滑动面以上各桩弯矩分布相对均匀,滑动面以下各桩弯矩相对有所减小;桩顶剪力均有所增加,滑动面以上,前排桩剪力峰值减小,后排桩剪力峰值增大,各桩的剪力幅度比较均匀。再通过将布置桩顶有连梁品字型抗滑桩与前后排相对应的无连梁双排抗滑桩进行对比,得出前者坡体的安全系数大,桩的侧向位移小,且节约材料,进一步验证了其优越性。因此,在抗滑桩结构形式设计中,桩顶有连梁品字型抗滑桩是更值得推广的结构形式。
王秀丽董文燕金兆鑫
关键词:FLAC^3D滑坡
多维地震激励下曲线梁桥简化模型及最不利输入方向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曲线梁桥只有在某一特定方向输入地震动时,结构某点或某截面的内力(或应力)才能达到最大值,需要沿多个可能方向输入计算才能确定地震动最不利输入方向。根据隔震曲线梁桥受力特点,将桥梁上部结构和桥墩简化均具有两个水平自由度和一个围绕质量中心轴扭转自由度的堆积质量模型,建立双质点六自由度简化分析模型,通过求解曲线梁桥的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动行为。算例表明,双质点模型计算结果与传统的有限元模型基本一致,且计算方法简单,可以考虑各种敏感因素的影响,借助编程更适合提出规律性的设计方法。进而在双质点模型基础上应用MATLAB编程探讨多维地震作用下曲线梁桥地震波最不利输入方向的问题,针对不同参数的隔震曲线梁桥,改变相关参数后只需运行一次就可以实现最不利输入角度的确定,可为有限元法最不利地震波输入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并大大减少多个方向输入试算的工作量。
李喜梅杜永峰母渤海
关键词:曲线梁桥地震激励动力响应
减小负摩阻力履带桩的研发及力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桩基负摩阻力问题,提出一种既可以减小桩侧负摩阻力,又能增加正摩阻力的履带桩。对其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行探讨。基于已有研究的荷载传递函数,结合履带的运动特性对荷载传递法进行修正,推导出适用于新型桩的桩侧正摩阻力以及负摩阻力分布函数,以及桩体沉降和考虑时间效应的土体沉降计算公式,最终给出该新型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结合算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该新型桩的结构特性、工作原理,并将模拟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进行新型桩与普通桩的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履带的设置可以使中性点上移,减小桩侧负摩阻力;(2)履带桩能够使桩侧土体竖向位移减小,随着距桩中心的距离增加,沉降量越小,更有利于地基的稳定性;(3)单桩承载力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所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4)与普通直桩相比,减小负摩阻力效果明显,单桩承载力得到提高,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工程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董建华郑亚林吴晓磊
关键词:桩基础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法固结效应负摩阻力
偏心框剪结构基于多模态的耗能减震设计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结合能力谱法的基本原理,运用基于多模态的耗能减震设计方法对偏心框剪结构进行性能化设计。提出附加阻尼器后结构的性能目标,并对原结构各阶模态进行Pushover分析,得到各阶模态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最大位移的比值,利用SRSS法将目标位移用第1阶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最大允许位移表示。同时依据能力谱法的基本原理计算结构所需附加阻尼比,并根据阻尼系数与层间位移成正比的分配模式对所选粘滞阻尼器进行合理的布置。对原结构与附加阻尼器结构进行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附加阻尼器后,结构的位移响应减小较多,层间位移角趋于均匀,其抗震性能可达到预先提出的性能目标。
李慧黄小宁杜永峰
关键词:粘滞阻尼器多模态
横撑对钢箱系杆拱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以甘肃省兰州市某钢箱系杆拱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拱肋横撑的布置位置和刚度对钢箱系杆拱桥在地震动作用下地震响应的影响。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数值模型,模拟计算出拱桥上选定的节点在横向、纵向和竖向三个方向的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包括各节点的位移和正应力。结果表明,随着拱肋横撑的布置位置和刚度的变化,拱桥的地震响应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对该类桥型的横撑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狄生奎宋瑞华项长生王立宪欧阳启
关键词:钢箱系杆拱桥地震响应数值模拟
基于拉力场理论的腹板连接剪切型可替换耗能梁段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2022年
针对现行规范未给出腹板连接剪切型双C槽钢可替换耗能梁段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问题,基于Rockey拉力场理论构建了腹板连接剪切型双C槽钢可替换耗能梁段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模型,推导出考虑翼缘刚度影响的腹板连接剪切型可替换耗能梁段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了验证计算公式的可靠性,完成了14个腹板连接剪切型可替换耗能梁段数值模拟分析,并选取其中4个试件进行耗能梁段的剪切试验.结果表明:耗能梁段截面尺寸和长度比是影响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抗剪极限承载力的增幅最高可达15.0%;计算公式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误差为0.09%~10.20%,与试验结果误差为3.9%~7.3%,吻合性较好,说明该公式可为简化计算耗能梁段的极限承载力提供参考.
殷占忠徐少波冯大哲杨博
关键词:偏心支撑屈曲后强度极限承载力
西部盐雾腐蚀环境下基于Wiener模型的纤维混凝土损伤劣化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结合我国西部地区察尔汗盐湖特点,通过配制与盐湖卤水相同SO 42-浓度的腐蚀溶液,以钢纤维(STF)体积掺量(1%、2%)和玄武岩纤维(BF)体积掺量(0.1%、0.2%)为变化参数,对混凝土进行共计200 d周期的室内盐雾腐蚀加速试验,模拟纤维混凝土在盐湖地区的耐久性损伤劣化。采用随机效应约束条件下建立了Wiener相对动弹性模量退化模型,对混凝土剩余寿命进行可靠度预测。结果表明:钢纤维掺量为2%、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1%的混凝土耐久性损伤变化量最小,所预测的剩余寿命为354 d;掺入适量的钢-玄武岩纤维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在盐雾腐蚀环境下的耐久性损伤劣化过程;改进的Wiener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西部盐湖地区土木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于剑桥乔宏霞朱飞飞王新科
关键词:纤维混凝土盐雾腐蚀WIENER模型
潜水地区深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抽水试验及其简化计算
以兰州地铁1号线马滩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单井抽水试验及完整基坑降水工程,并完成了现场监测工作。得到各自的地下水位及地表沉降量的变化规律,对比发现两者水位变化趋势、沉降量基本相同。在裘布...
吴意谦朱彦鹏
关键词:基坑降水沉降抽水试验数值模拟
共6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