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肛肠病研究所

作品数:54 被引量:353H指数:14
相关作者:李学斌许家艳杨晓慧江若霞张悦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肝病研究所肝病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肝病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肝损伤
  • 16篇小鼠
  • 12篇急性肝
  • 10篇细胞
  • 10篇雷公藤
  • 10篇急性肝损伤
  • 9篇橄榄
  • 9篇解酒
  • 8篇胆汁
  • 8篇橄榄解酒饮
  • 8篇酒精
  • 8篇酒精性
  • 8篇酒精性肝损伤
  • 8篇急性酒精
  • 8篇急性酒精性
  • 8篇急性酒精性肝...
  • 8篇病理
  • 7篇胆汁淤积
  • 7篇解毒
  • 7篇雷公藤多苷

机构

  • 53篇河南中医药大...
  • 11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河南中医学院...
  • 3篇河南省中医院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22篇禄保平
  • 18篇朱平生
  • 17篇彭勃
  • 13篇苗明三
  • 10篇王兵
  • 8篇杨晓娜
  • 7篇王颖芳
  • 7篇龙爱华
  • 6篇王宇亮
  • 4篇刘琦
  • 4篇许家艳
  • 4篇姜枫
  • 4篇李建国
  • 3篇赵文霞
  • 3篇李素领
  • 2篇胡丹华
  • 2篇苗艳艳
  • 2篇王存丰
  • 2篇李学斌
  • 2篇黄朝阳

传媒

  • 8篇河南中医学院...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医杂志
  • 3篇江苏中医药
  • 2篇中医研究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1篇1999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橄榄解酒饮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小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影响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观察橄榄解酒饮对大鼠、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效果,初步探讨其对血清及肝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影响。方法:采用白酒灌胃法造模,每天记录醉酒、醒酒时间,第3天检测血清ALT,第5天检测血清及肝匀浆ALT、AST,并与护肝胶囊对照。结果:橄榄解酒饮可显著降低大鼠、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醉酒率,提高醒/醉比;显著降低血清ALT、AST及肝匀浆A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或P<0.01)。结论:橄榄解酒饮具有良好的防醉解酒护肝作用。
彭勃
关键词:橄榄解酒饮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LT
肝癌眼眶转移病例报告及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晚期常发生转移。其常见的转移途径有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种植转移和直接浸润,而以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最为常见。肝癌细胞侵犯肝静脉后即可进入体循环,发生肝外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其次为肾上腺、骨等,眼眶转移者较为少见。近期我科收治了1例肝癌眼眶转移患者,现报告如下。
张悦禄保平张玉峰吴秀霞
关键词:肝癌
保肝解毒胶囊对雷公藤多甙苷片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用雷公藤多甙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探讨保肝解毒胶囊对该模型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理。方法连续5天小鼠灌胃给保肝解毒胶囊制剂,再以雷公藤多苷片造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彭勃苗明三王宇亮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肝损伤脂质过氧化
文献传递
青泽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肝性胸水35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青泽汤治疗肝性胸水的疗效。方法:运用青泽汤加味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肝硬化胸水35例,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32例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3%,总有效率(95%CI)86.7%~100.0%,对照组有效率68.8%,总有效率(95%CI)52.8%~84.8%;治疗组胸水20d内消失率73.3%,总消失率(95%CI)55.8%~91.1%;对照组53.3%,总消失率(95%CI)28.1%~78.6%。经检验,治疗组在有效率和腹水消退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青泽汤加味治疗肝性胸水有效。
李素领姜枫王伟
关键词:肝性胸水小青龙汤春泽汤疗效观察
肝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肝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平行对照、开放设计方案,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肝康冲剂,10g/次,3次/d;对照组患者口服香菇菌多糖片,4片/次,3次/d。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症状、体征、ALT、AST及HBV标志物的变化。结果:肝康冲剂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和降低HBV复制指标滴度方面优于香菇菌多糖片,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1.8%,对照组为35.3%。表明肝康冲剂优于香菇菌多糖片。结论:肝康冲剂适用于脾虚兼肝肾阴虚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优于香菇菌多糖。其作用是通过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及有效抑制病毒而实现的。
彭勃姜枫刘琦黄朝阳赵文霞李素领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病例对照研究
化痰泄浊方对脂肪肝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瘦素的影响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化痰泄浊方对大鼠脂肪肝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东宝肝泰组、化痰泄浊方高剂量和低剂量组。用高脂饮食联合四环素腹腔注射法制作大鼠脂肪肝模型,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并检测肝功能、血清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肝匀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FFA)的含量。结果:各用药组的血清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匀浆FFA、TG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化痰泄浊方组的抗脂肪肝作用显著优于东宝肝泰组(P<0.05)。结论:化痰泄浊方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促进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及瘦素抵抗。
叶放赵文霞苗明三李建国张永艳
关键词:脂肪肝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
不同经典方剂对肝外胆汁淤积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比较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大柴胡汤对实验性肝外胆汁淤积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行胆总管三段结扎术复制大鼠肝外胆汁淤积模型,造模1周后各药物干预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1ml/100g体重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和大柴胡汤,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至造模3周时检测肝肾功能。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胆固醇(CHO)、尿素氮(BUN)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和大柴胡汤均可显著增加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降低TBiL、TBA含量,ALT、AST、LDH、ALP、GGT活性(P<0.01);茵陈蒿汤在降低TBiL含量、ALP活性方面显著优于茵陈五苓散组(P<0.01);茵陈蒿汤在降低ALT、AST、LDH、GGT活性,TBA含量方面显著优于大柴胡汤组(P<0.01)。结论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和大柴胡汤均能有效改善BDL所诱发肝外胆汁淤积大鼠模型肝肾功能改变,茵陈蒿汤综合疗效较优。
朱平生王兵龙爱华
关键词: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大柴胡汤胆汁淤积
肝康颗粒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耐药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肝康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在抑制乙肝病毒突变中的效果,筛查可用于预防乙肝病毒突变的中药或联合制剂。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87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中药组39例、拉米夫定组62例、阿德福韦酯组54例及联合用药组32例。中药组在对症护肝的基础上服用肝康颗粒,不使用任何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组口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组服用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组在口服拉米夫定的同时,使用中药肝康颗粒。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乙肝病毒耐药水平,对比各组HBV-DNA载量、谷丙转氨酶水平及乙肝病毒耐药率。结果:经相应治疗后,中药组、联合用药组和阿德福韦酯组的突变率与拉米夫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HBV-DNA含量与阿德福韦酯组和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康颗粒联合拉米夫定对降低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含量有明显效果;与单用拉米夫定相比,可显著降低乙肝病毒的耐药性。
刘琦任伟宏禄保平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康颗粒拉米夫定基因变异
药物性肝损伤辨治探微被引量:10
2008年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由于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而引起的肝脏损害。在西方国家.2%住院的黄疸病人由药物引起,约1/4的暴发性肝衰竭与药物有关。国内文献报道.DILI的发病率约占住院病人的1/600~1/3500。DILI的易感性与年龄、性别、药物生物转化酶的遗传多态性、
禄保平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中医病机辨证论治
保肝解毒颗粒对四环素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的立体计量学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保肝解毒颗粒对四环素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保肝解毒颗粒大、中、小剂量组、甘利欣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以相应剂量药物灌胃5 d,然后以四环素灌胃造模。对肝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并对肝细胞超微结构进行立体计量学测定分析。结果模型组线粒体、异染色质Vv及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δm明显降低,常染色质和脂滴Vv明显升高;保肝解毒颗粒可明显升高线粒体、异染色质Vv及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δm,降低常染色质和脂滴Vv。结论保肝解毒颗粒可使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显著改善,具有较好的保肝作用。
禄保平李建国杨晓娜
关键词:保肝解毒颗粒急性肝损伤四环素细胞超微结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