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西学院历史系

作品数:140 被引量:324H指数:8
相关作者:王美蓉武鸿钧李艳马小丽李国仁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甘肃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9篇历史地理
  • 35篇经济管理
  • 17篇文化科学
  • 10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4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5篇旅游
  • 13篇河西走廊
  • 7篇述论
  • 7篇秦汉
  • 6篇生态
  • 5篇水利
  • 5篇外交
  • 5篇汉代
  • 4篇战争
  • 4篇清代
  • 4篇旅游开发
  • 4篇旅游资源
  • 4篇明清
  • 4篇明清时期
  • 4篇教育
  • 4篇教学
  • 4篇汉简
  • 3篇匈奴
  • 3篇鸦片
  • 3篇鸦片战争

机构

  • 139篇河西学院
  • 4篇暨南大学
  • 4篇兰州大学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红河学院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长庆一中
  • 1篇张掖医学高等...

作者

  • 22篇高荣
  • 16篇谢继忠
  • 14篇崔云胜
  • 10篇王美蓉
  • 10篇王小红
  • 8篇闫廷亮
  • 7篇贾小军
  • 6篇王晓晖
  • 5篇武鸿钧
  • 5篇李艳
  • 5篇何新华
  • 4篇杨军民
  • 3篇赵宏亮
  • 3篇马小丽
  • 3篇毛雨辰
  • 3篇王储
  • 2篇王起亮
  • 2篇刘焕波
  • 2篇李国仁
  • 2篇李丽

传媒

  • 58篇河西学院学报
  • 7篇边疆经济与文...
  • 6篇社科纵横
  • 4篇宁夏社会科学
  • 3篇西北师大学报...
  • 3篇甘肃社会科学
  • 3篇开发研究
  • 3篇甘肃农业
  • 3篇丝绸之路
  • 3篇鲁东大学学报...
  • 3篇历史教学(下...
  • 2篇兰州学刊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人文杂志
  • 2篇唐都学刊
  • 2篇西北第二民族...
  • 2篇敦煌学辑刊
  • 2篇文教资料
  • 2篇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

  • 10篇2011
  • 9篇2010
  • 16篇2009
  • 21篇2008
  • 12篇2007
  • 13篇2006
  • 15篇2005
  • 12篇2004
  • 12篇2003
  • 13篇2002
  • 6篇2001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代开发河西的历史反思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论述了古代开发河西的决策失误及其负面影响 ,这对于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和河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高荣
关键词:历史借鉴可持续发展
古代河西的兴衰及其历史地位和特点——《河西通史》代前言被引量:5
2003年
古代河西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历史上曾经是丝路交通的咽喉要道和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在政治军事、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河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会出现曲折和反复。认真总结古代河西开发的经验教训,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荣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开发文化交流
中亚五国独立后经济发展缓慢之历史原因探析被引量:1
2005年
苏联解体后,新形成的独立国家各种经济问题凸显,在相对落后的前中亚五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中经济问题尤为严重。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联盟中央与地方加盟共和国间不平等的经济关系。但又是什么历史原因形成这种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呢?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从计划经济体制;劳动分工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农、轻、重比例失衡;工业化尚未完成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求解决这一问题。
武鸿钧卢世军
关键词:中亚五国历史原因
河西地区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对策被引量:4
2006年
甘肃河西地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品位高、功能多的特点.然而,河西地区景点可进入性差、建设不完善,使游客的满意度降低,限制了河西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认为:河西地区旅游开发应选择“据点式”和“点轴式”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并制定统一规划、加强政府职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引进人才等措施进行整体开发.
柳红波
关键词:旅游资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诸层次述论被引量:2
2006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规模巨大,影响深远。文章从民族融合的层次与趋势两方面对此加以论述,认为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可分为物质性、社会性以及精神性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融合依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与各民族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又不完全一致.
贾小军刘永刚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
试论左宗棠三改甘肃茶法被引量:4
2003年
清代乾隆年间,西北茶马互市演变为茶叶贸易,到咸同时期茶法遂废;陕甘总督左宗棠于同治十一年先从除旧的方面一改恩、杨茶法,继而又于同治十二年从布新的方面二改恩、杨茶法,最终于同治十三年以仿淮盐之成例三改清廷同治十一年"议准"的茶法,从而形成其五条茶法。如此不达目的决不罢手,主要源于左宗棠对湖茶贸易的了解和面对甘肃困敝不可收拾的局面,急欲招商办新课及稳定甘肃的政治需要。左宗棠五条茶法中对甘肃相沿很久的捐助、养廉、充公、官礼等陋规统归于厘税项下征收,是化私为公之举,严厉稽私并要求经过蒙地到新疆的山西茶商按甘肃茶课征收,是对西北茶贸的统一税收政策。除旧累、成功招商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左宗棠对茶商的税厘并征,不仅有"重赋抑末"痕迹,更有清王朝"办课为重"的历史局限性。当然,左宗棠五条茶法毕竟奠定了晚清甘肃茶法的基础。
段国正
关键词:左宗棠清代茶叶贸易税收茶法
从《中国的西北角》看三十年代甘肃的烟毒问题被引量:4
2006年
烟毒泛滥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巨患,西北地区更是近代鸦片之毒的重灾区.文章以《中国的西北角》为切入点,对三十年代甘肃社会烟毒泛滥的表现、根源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并以西北社会为依据,简要解析了近代中国烟毒泛滥的制度原因.
杨军民
关键词:历史反思
西夏黑河桥碑与黑河流域的平天仙姑信仰被引量:3
2006年
张掖大佛寺保存的西夏黑河桥碑与黑河流域的平天仙姑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碑文是关于平天仙姑事迹的最早记载。平天仙姑信仰起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清楚,自从明大司马侯东莱重修仙姑庙后,仙姑信仰便逐渐兴盛和发展,传遍了几乎整个黑河流域,成为黑河流域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明代后期和清代前期河西战争不断、社会剧烈动荡的大背景是仙姑信仰逐渐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反过来,仙姑信仰的兴盛和发展也曲折地反映了明代后期和清代前期的社会现实。
崔云胜
关键词:黑河流域战争社会现实
试论肃南裕固族民俗旅游开发
2011年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发展民俗旅游不仅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旅游目的地居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甘肃肃南县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开发现状并不乐观。本文主要就肃南县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开发策略作尝试性探索。
赵宏亮
关键词:民俗旅游民族文化
对韩国农业发展经验的借鉴被引量:2
2005年
“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便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至今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而我们的邻国韩国则经过短短几十年发展便基本解决了农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其在农民身份转变、新村运动开展、提高农村生产力具体措施实施、粮食价格制订,以及农业法律制订和实施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无疑给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武鸿钧陈雪阳
关键词:农业新村运动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