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作品数:2,141 被引量:5,484H指数:30
相关作者:张国政钱荷英潘一乐何家禄张月华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26篇期刊文章
  • 511篇会议论文
  • 126篇科技成果
  • 31篇专利
  • 22篇标准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19篇农业科学
  • 206篇生物学
  • 113篇经济管理
  • 93篇轻工技术与工...
  • 86篇医药卫生
  • 43篇化学工程
  • 24篇文化科学
  • 14篇理学
  • 13篇哲学宗教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机械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历史地理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学

主题

  • 853篇家蚕
  • 298篇基因
  • 277篇桑树
  • 184篇病毒
  • 183篇蚕品种
  • 113篇育种
  • 105篇多角体
  • 97篇克隆
  • 94篇多角体病毒
  • 91篇杂交
  • 78篇蛋白
  • 69篇核型多角体
  • 69篇蚕业
  • 67篇核型多角体病
  • 66篇活性
  • 64篇孢子虫
  • 64篇微孢子
  • 64篇微孢子虫
  • 63篇孢子
  • 62篇核型多角体病...

机构

  • 2,121篇中国农业科学...
  • 893篇江苏科技大学
  • 84篇中国科学院上...
  • 33篇西南大学
  • 29篇浙江大学
  • 27篇学研究院
  • 22篇苏州大学
  • 22篇云南省农业科...
  • 20篇中华人民共和...
  • 17篇江苏大学
  • 17篇西南农业大学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篇江苏省蚕种管...
  • 1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热带农业...
  • 9篇安徽省农业科...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扬州大学
  • 9篇如皋市蚕桑技...

作者

  • 137篇沈兴家
  • 136篇徐安英
  • 118篇张国政
  • 107篇赵卫国
  • 103篇吴福安
  • 100篇赵巧玲
  • 98篇唐顺明
  • 95篇钱荷英
  • 92篇潘一乐
  • 84篇郭锡杰
  • 82篇桂仲争
  • 82篇张志芳
  • 80篇李木旺
  • 77篇李奕仁
  • 77篇程嘉翎
  • 74篇刘利
  • 73篇沈中元
  • 73篇张月华
  • 68篇黄可威
  • 66篇李龙

传媒

  • 572篇蚕业科学
  • 252篇中国蚕业
  • 71篇江苏蚕业
  • 38篇安徽农业科学
  • 37篇蚕桑通报
  • 27篇丝绸
  • 23篇国外农学(蚕...
  • 21篇昆虫学报
  • 20篇江苏农业科学
  • 16篇蚕学通讯
  • 16篇广西蚕业
  • 16篇江苏科技大学...
  • 1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3篇中国蚕学会第...
  • 11篇遗传
  • 11篇北方蚕业
  • 11篇华东地区第十...
  • 11篇中国蚕学会养...
  • 11篇中国蚕学会第...
  • 10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7篇2023
  • 31篇2022
  • 60篇2021
  • 22篇2020
  • 86篇2019
  • 83篇2018
  • 74篇2017
  • 58篇2016
  • 64篇2015
  • 95篇2014
  • 79篇2013
  • 52篇2012
  • 130篇2011
  • 82篇2010
  • 85篇2009
  • 84篇2008
  • 46篇2007
  • 73篇2006
  • 102篇2005
  • 87篇2004
2,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型一粒茧缫丝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丝绸检测仪器,它由机架、传动系统、数字显示系统以及落绪检测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传动轮、传感轮以及导丝轮的轮圈位于同一中心线上,传感轮上开有一光电孔,与显示系统连接;落绪检测装置的挡光片、光电孔的中心线与导...
田峰黄华国梁培生
文献传递
丹阳市蚕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该项目提出了较完整系统的调查方法,通过对丹阳市蚕病调查,掌握了蚕病种类、时间分布,数量分布;在国内首先建立和应用检测技术对蚕病进行预知性检查,基本查明蚕病病原的留存分布及消长规律;在国内首次建立和推广了综合防治蚕病配套技...
关键词:
关键词:蚕病
桑叶化学成分研究
通过色谱分离,波谱鉴定,对桑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并鉴定了16个化合物:5,7-二羟基香豆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7-dihydroxycoumarin-7-O-β-D-glucopyranoside,...
刘利殷志琦张雷红张现涛潘一乐叶文才张林赵卫国方荣俊
关键词:桑叶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家蚕长形卵的转录组学分析
长形卵为家蚕卵形突变型之一,该性状表达的生化过程和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明了。本实验以家蚕Nistari品种正常卵及长形卵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化蛹后前三天的雌蛹卵巢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53.56Gb的过滤数据,整...
王鑫凯陈艳荣唐顺明
关键词:家蚕转录组测序
超声波预处理蚕蛹蛋白的酶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预测和控制用超声波辅助酶解蚕蛹蛋白过程中的蛋白质酶解程度,应用数学推导方法并结合酶解试验对超声波处理前后蚕蛹蛋白的酶解动力学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初始底物浓度和蛋白酶浓度对蚕蛹蛋白水解度的影响,表明超声波预处理和未处理的蚕蛹蛋白水解度均随着水解蛋白酶Alcalase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初始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基于蚕蛹蛋白水解度与酶解时间的关系构建的酶解动力学模型显示:超声波预处理改变了蚕蛹蛋白的酶解动力学参数,提高了蚕蛹蛋白酶解反应的最大临界初始底物浓度。验证试验表明建立的酶解动力学模型与实际酶解过程基本吻合,确证经超声波预处理后蚕蛹蛋白更易被Alcalase酶酶解。
周志峰李少辉任子旭贾俊强桂仲争
关键词:蚕蛹蛋白酶解动力学超声波
家蚕人工饲料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综述了我国家蚕人工饲料研究中家蚕摄食性、饲料配方、家蚕食性遗传方式和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张月华徐安英
关键词:家蚕人工饲料摄食性
家蚕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分子系统学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微卫星(SSR)标记,在DNA分子水平上对不同地理系统和化性的家蚕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1对引物中均出现稳定的扩增带,扩增带总数为106条,最多的有16条,最少有4条,平均每个引物9.6条。利用单匹配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SSR不但具有品种特异性,而且具有系统特异性,证明不同化性及地理系统的家蚕在进化上属有显著差异的类群。
钱荷英徐安英张月华孙平江赵云坡
关键词:家蚕分子系统树物种进化基因图谱地理种群
家蚕微孢子虫核糖-5-磷酸异构酶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2019年
核糖-5-磷酸异构酶A(ribose 5-phosphate isomerase A,RpiA)是多种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酶,在磷酸戊糖途径(PPP)中起着核心作用,参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核糖-5-磷酸(R5P)与核酮糖-5-磷酸(Ru5P)之间的可逆异构化反应及植物二氧化碳固定的卡尔文循环。为探索RpiA在家蚕微孢子虫侵染家蚕后能量代谢与物质合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PCR扩增得到NbRpiA基因的编码区。该开放阅读框全长345 bp,编码11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分子质量约为13.145 kD,等电点为7.72,未发现明显已知功能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NbRpiA基因在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家蚕后7 d内均有表达:从感染后2 h起,NbRpiA基因的表达水平呈缓慢上升的趋势,第2天达到最高,随后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从第4天开始表达水平大幅降低,至第7天降至最低。初步推测NbRpiA可能在家蚕微孢子虫孢子发芽及增殖阶段发挥作用。研究结果为了解NbRpiA在家蚕微孢子虫能量代谢与物质合成中的作用提供了初步线索。
尚瑞沙齐静茹陈红丽张志林张轶岭沈中元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实时荧光定量PCR
家蚕Tret1-X1基因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基因表达和基因组复制的影响
2023年
家蚕促海藻糖转运蛋白1异构体X1(Bombyx mori facilitated trehalose transporter Tret1-like isoform X1,BmTret1-X1)主要参与家蚕糖代谢过程。为探究其在家蚕抗BmNP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克隆BmNPV抗性家蚕品系AN与易感品系C108的BmTret1-X1基因,发现基因编码区存在4个SNP导致的氨基酸改变,两者的预测蛋白质结构存在差异。利用pIZT/V5-His-mCherry表达载体在BmN细胞中过表达BmTret1-X1,BmNPV感染后24 h、48 h的BmNPV增殖受到抑制,BmNPV基因lef-3、vp39、p10和gp64的转录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感染后24 h vp39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达1 089倍,细胞中病毒基因组DNA复制也受到明显抑制。转染BmTret1-X1基因siRNA使BmN细胞中该基因表达量降低约一半,BmNPV的lef-3、vp39、p10和gp64转录水平升高,但BmNPV增殖和基因组DNA复制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综上所述,BmN细胞中BmTret1-X1基因的高表达对BmNPV的基因表达、DNA复制及病毒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基因在家蚕对BmNPV的抗性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宋秋云高娟邵露璐张业顺张业顺张国政
关键词:家蚕病毒基因表达
家蚕丝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营养分析及酶消化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被引量:6
2017年
对家蚕丝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食用营养价值,以及经酶处理的消化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试分析,为开发高附加值丝素蛋白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测定结果表明,甘氨酸和丙氨酸是丝素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氨基酸质量的62.21%;丝素蛋白富含非极性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的69.08%。体外消化试验表明,丝素蛋白不易被胃蛋白酶消化,但易被肠道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消化。丝素蛋白的酶消化产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IC50=151.6μg/m L)、螯合Fe2+能力(IC50=201.4μg/m L)和还原能力。以上结果提示:虽然丝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不均衡,食用营养价值低,但因其有极高的非极性氨基酸含量,是制备药用氨基酸和生物活性肽的理想原料。
杨云梅吴琼英匡聪张雪纷桂仲争贾俊强
关键词:家蚕丝氨基酸体外消化抗氧化活性
共2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