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作品数:2,365 被引量:11,034H指数:40
相关作者:曹克强刘大群杨文香朱杰华王树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34篇期刊文章
  • 46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标准

领域

  • 1,976篇农业科学
  • 180篇生物学
  • 63篇化学工程
  • 60篇文化科学
  • 2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理学
  • 13篇医药卫生
  • 11篇经济管理
  • 8篇天文地球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359篇小麦
  • 277篇基因
  • 238篇病菌
  • 204篇苹果
  • 197篇马铃薯
  • 148篇锈病
  • 142篇玉米
  • 127篇叶锈病
  • 118篇抗性
  • 110篇病原
  • 101篇活性
  • 99篇晚疫病
  • 96篇小麦叶
  • 94篇锈菌
  • 94篇小麦叶锈
  • 92篇毒力
  • 88篇抗病
  • 84篇斑病
  • 83篇田间
  • 80篇芽孢

机构

  • 2,306篇河北农业大学
  • 229篇河北省农林科...
  • 88篇中国农业科学...
  • 52篇中国农业科学...
  • 35篇河北大学
  • 33篇云南农业大学
  • 30篇中国农业大学
  • 27篇河北北方学院
  • 26篇北京农学院
  • 22篇河北科技师范...
  • 16篇西北农林科技...
  • 16篇云南省农业科...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海南大学
  • 1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1篇河北科技学院
  • 11篇保定市气象局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38篇曹克强
  • 336篇刘大群
  • 171篇杨文香
  • 155篇王树桐
  • 134篇董金皋
  • 134篇朱杰华
  • 129篇胡同乐
  • 115篇王勤英
  • 108篇甄文超
  • 105篇杨志辉
  • 101篇张金林
  • 94篇王亚南
  • 89篇李亚宁
  • 75篇何运转
  • 73篇陆秀君
  • 70篇张汀
  • 70篇董建臻
  • 69篇孟庆芳
  • 69篇齐永志
  • 65篇尹宝重

传媒

  • 377篇河北农业大学...
  • 84篇华北农学报
  • 78篇植物保护学报
  • 77篇植物保护
  • 64篇农药
  • 58篇中国农业科学
  • 57篇植物病理学报
  • 49篇中国农学通报
  • 47篇江苏农业科学
  • 47篇农药学学报
  • 40篇中国植保导刊
  • 39篇河南农业科学
  • 35篇昆虫学报
  • 35篇中国果树
  • 3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0篇北方园艺
  • 29篇河北农业科学
  • 28篇河北农业大学...
  • 23篇中国生物防治...
  • 17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66篇2023
  • 90篇2022
  • 98篇2021
  • 76篇2020
  • 104篇2019
  • 92篇2018
  • 116篇2017
  • 102篇2016
  • 121篇2015
  • 113篇2014
  • 108篇2013
  • 105篇2012
  • 111篇2011
  • 157篇2010
  • 117篇2009
  • 79篇2008
  • 69篇2007
  • 90篇2006
  • 77篇2005
2,3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冀东地区春玉米田杂草群落特征及烟嘧·莠去津配比优选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唐山、秦皇岛主要春玉米产区的田间杂草进行调查,利用茎叶处理法对烟嘧磺隆+莠去津药剂组合进行最佳配比筛选。结果表明,冀东地区发生优势度较大的杂草有马唐、稗草、鸭跖草、虎尾草、藜、反枝苋、马齿苋、苘麻、苣荬菜、铁苋菜、小马泡、豚草、葎草、狗尾草共14种。秦皇岛地区以藜、反枝苋、马齿苋、马唐、稗、苘麻、鸭跖草、苣荬菜和虎尾草为主,Shannon’s指数H’为0.63,Shannon’s均匀度指数E为0.09,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_(MG)为0.98;唐山地区以藜、马唐、鸭跖草、反枝苋、铁苋菜、苘麻、小马泡、豚草、葎草为主,Shannon’s指数H’为0.51,Shannon’s均匀度指数E为0.11,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_(MG)为1.56。药剂筛选结果显示,与其他处理相比,烟嘧磺隆+莠去津(30 g/hm^(2)+285 g/hm^(2))组合对玉米田主要杂草的防效最高,药后14 d的株防效为93.55%,药后28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5.32%和93.24%。
靳丽宇余金咏郭倩颖马树杰董金皋杨娟张利辉
关键词:玉米群落烟嘧磺隆莠去津
镰孢菌在苹果再植病害中致病作用初步研究
苹果再植病害(Apple Replant Disease,ARD)是目前威胁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本课题组经前期研究认为引起河北省苹果再植病害的病因主要为生物因素,病原以镰孢菌(Fusarium spp.)和...
邹庆甲王树桐曹克强
关键词:镰孢菌致病力
小麦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拟利用同源序列法分离小麦抗病基因同源片段。方法根据已克隆植物抗病(R)基因NBS-LRR保守区段设计两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对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TcLr35的RNA进行扩增。结果获得了3个通读的小麦抗病基因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PS13-1、PS13-2和S2A2,长度分别为239bp、289bp和539bp,编码78、84和177个氨基酸。核苷酸比较分析表明,PS13-1和PS13-2与已克隆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3b同源性为91%;S2A2与大麦一个来源于mRNA的同源片段同源性为91%;经BLASTp比较,3个片段均含有NB-ARC保守结构域,与已知抗病基因I2C-1,L6,RPS2等相应区域相一致,具有抗病基因NBS特征结构域(P环、激酶2a等)。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3个同源片段在小麦叶片中为低丰度组成型表达。结论本研究在TcLr35小麦中成功获得了抗病基因同源序列,为最终克隆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奠定了基础。
王海燕杨文香刘大群
关键词:小麦抗叶锈病基因NBS-LRR同源序列
马铃薯疮痂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A pathogenic-related gene nec1 was cloned in Streptomyces scabies CPS-1,potato scab strain.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ngth of open reading frame(ORF)for nec1 gene was 666 bp,and the GC content was 54.2%.Sequence alignment indicated that a 650 bp up-stream sequence shared 91% similarity with IS 256 family transposase nucleotide sequences by BLASTn searches against GenBank.The segments obtained by PCR amplification were digested by enzymes SphⅠand SacⅠ,and linked to the expression vector pIJ702.The recombinants were transformed into nonpathogenicity strain Streptomyces lividans 66 TK24.Bioas-say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transformants possessed the same symptoms as pathogenic strain on potato tuber slices and radish seedlings,which implied that nec1 gen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pathogenicity of S.scabies CPS-1.
赵伟全刘大群杨文香张汀
关键词:马铃薯致病相关基因克隆疮痂病
叶锈菌与‘TcLr19’小麦互作体系中PR1基因的克隆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从被小麦叶锈菌诱导的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TcLr19中获得1个病程相关蛋白1(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 1,PR1)基因,暂命名为TcLr19PR1。该基因长度为810bp,包含495bp ORF区,编码164个氨基酸,基因产物具有植物防御体系中病程相关蛋白SCP保守结构域,与多个植物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利用半定量分析表明,TcLr19PR1基因受叶锈菌诱导后表达量变化明显,非亲和组合表达高于亲和组合。Southern杂交验证说明TcLr19PR1在小麦基因组中为低拷贝。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系成功将该基因定位在小麦7D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明确叶锈菌与‘TcLr19’小麦互作体系中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的抗叶锈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王珅王海燕刘大群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病程相关蛋白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基因表达分析
3%啶虫脒乳油防治苹果黄蚜试验
2012年
试验在昌黎果树研究所试验场18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上进行,株行距3m×5m。药剂为3%啶虫脒乳油(河北野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没3种浓度:2000倍、2500倍、3333倍,另设清水为对照。
李进
关键词:3%啶虫脒乳油试验场苹果黄蚜乳油防治红富士苹果树株行距
叶锈菌及信号分子诱导小麦TcLr35中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β-1,3-葡聚糖酶是一种病程相关(pathogenesis-related,PR)蛋白,了解小麦TcLr35中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与TcLr35小麦互作体系中的表达模式,明确其与TcLr35小麦抗叶锈病相关性,进而探讨PR蛋白介导的小麦成株抗叶锈病的分子机理。【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已克隆β-1,3-葡聚糖酶类病程相关蛋白基因TaLr35PR2结构特征,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结合genetools和SPSS软件检测叶锈菌及信号分子诱导后不同时间点该基因表达量,并明确其在小麦根、茎和叶各生长器官及小麦不同生长时期的基因表达模式。【结果】小麦TaLr35PR2含有信号肽,编码定位于液泡的碱性蛋白,蛋白序列与其他物种PR2类蛋白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与普通小麦病程相关蛋白2亲缘关系最近,与水稻病程相关蛋白亲缘关系最远。小麦成株期接种叶锈菌后不同时间点,TaLr35PR2在亲和反应(Thatcher)中表达量变化不大,趋于平缓;而在非亲和反应(TcLr35)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总体上,该基因在非亲和组合中表达量明显高于亲和组合中表达量。检测TaLr35PR2在成株小麦TcLr35各器官中基因表达,该基因在叶片中表达量随接菌时间点延长明显增加,并在接菌后48 h达到表达高峰;而在根中接菌后各时间点均未检测到基因表达;在茎中接菌后48 h开始有少量表达,但表达量变化不大,趋于平缓,总体表达丰度为叶>茎>根。在小麦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除1叶期外,该基因在TcLr35和Thatcher中均有表达,Mock(未接菌处理)反应中,TaLr35PR2在小麦不同生长期的表达呈上升趋势;接种叶锈菌后,TaLr35PR2在亲和反应和非亲和反应小麦各生长时期的表达量均高于Mock反应,且在成株期表达稳定。信号分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均能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信号分子预处理后接种叶锈菌,基因表达量�
栗小英高琳张艳俊王海燕刘大群
关键词:小麦病程相关蛋白信号分子叶锈菌
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不同剂量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明确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不同剂量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防治效果,为药剂生产及田间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灌根法测定不同剂量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对韭蛆的田间防效。[结果]对韭菜灌根1次,14 d后各处理的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900、1350、1800 g a.i./hm^2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防效均达90%以上。[结论]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900~1800 g a.i./hm^2的对韭蛆防效好,建议推广使用。
王忠燕苑士涛李梦瑶高子涵魏国树
关键词:韭菜迟眼蕈蚊田间试验
苹果锈果类病毒河北保定分离物序列分析
苹果锈果病又名花脸病或裂果病,是危害苹果较为严重的非潜隐性病毒之一,也是中国苹果上重要的检疫性对象.苹果锈果病的病原为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kin scar viroid,ASSVd),异名苹果斑纹类病毒(Dap...
杨金凤郭永斌李云皓吕运霞王亚南曹克强
关键词:苹果锈果类病毒
Men-myco-93-63链霉菌不同剂型发酵液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研究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表明,链霉菌Nen-myco-93-63 A剂1000倍,喷雾+灌根处理的三次调查结果平均相对防效为72.36%,而用链霉茵Men-myco-93-63发酵液10倍,灌根+喷雾处理方法的相对防效为76.2...
张汀赤国彤杨文香孟庆芳李永亮祁海霞刘大群
关键词:链霉菌发酵液茄子黄萎病
文献传递
共2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