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作品数:4,366 被引量:12,214H指数:35
相关作者:沈倍奋王常勇张贺秋毛宁邵宁生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脑疾病研究所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13篇期刊文章
  • 554篇专利
  • 546篇会议论文
  • 29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3,086篇医药卫生
  • 757篇生物学
  • 43篇农业科学
  • 22篇理学
  • 21篇化学工程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8篇哲学宗教
  • 16篇文化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政治法律
  • 8篇军事
  • 4篇机械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92篇细胞
  • 686篇基因
  • 490篇蛋白
  • 414篇肿瘤
  • 362篇免疫
  • 345篇抗体
  • 317篇干细胞
  • 264篇克隆
  • 262篇病毒
  • 250篇抗原
  • 203篇分子
  • 189篇小鼠
  • 188篇受体
  • 178篇分化
  • 175篇肝炎
  • 160篇基因表达
  • 159篇活性
  • 156篇白细胞介素
  • 152篇神经元
  • 139篇单克隆

机构

  • 4,343篇军事医学科学...
  • 265篇中国人民解放...
  • 81篇解放军第30...
  • 58篇空军总医院
  • 5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7篇武警总医院
  • 46篇中国科学院
  • 4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7篇河南大学
  • 35篇北京大学
  • 3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2篇武汉大学
  • 31篇大连医科大学
  • 31篇中国医学科学...
  • 2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0篇北京军区总医...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7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580篇范明
  • 530篇沈倍奋
  • 287篇黎燕
  • 247篇张贺秋
  • 218篇王常勇
  • 217篇毛宁
  • 182篇邵宁生
  • 181篇徐东刚
  • 163篇于继云
  • 159篇刘淑红
  • 153篇王嘉玺
  • 149篇宋晓国
  • 148篇凌世淦
  • 147篇王国华
  • 144篇王会信
  • 133篇张毅
  • 132篇邹民吉
  • 124篇冯健男
  • 123篇丁爱石
  • 120篇吴燕

传媒

  • 32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62篇生物技术通讯
  • 140篇军事医学
  • 11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09篇中国应用生理...
  • 106篇细胞与分子免...
  • 85篇生物化学与生...
  • 59篇中国免疫学杂...
  • 51篇解放军医学杂...
  • 51篇国外医学(分...
  • 48篇免疫学杂志
  • 44篇中国药理学与...
  • 43篇中华微生物学...
  • 42篇中国肿瘤生物...
  • 42篇生理科学进展
  • 41篇生物化学杂志
  • 37篇生理学报
  • 34篇中华血液学杂...
  • 31篇中国生物化学...
  • 29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17篇2019
  • 23篇2018
  • 138篇2017
  • 154篇2016
  • 136篇2015
  • 163篇2014
  • 170篇2013
  • 164篇2012
  • 215篇2011
  • 142篇2010
  • 176篇2009
  • 175篇2008
  • 203篇2007
  • 209篇2006
  • 209篇2005
  • 172篇2004
4,3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突变体,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突变体,还公开了该突变体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的突变体是将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第102位氨基酸残基由赖氨酸残基突变为谷氨酸残基。本发明的突变体是通过基因工程中的点突变技术制备的。突变后的角...
王金凤徐东刚王嘉玺彭善云邹民吉蔡欣
文献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体外培养细胞模型的初步探讨
<正>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随着丙型肝炎病原学的确定、抗HCV抗体及HCV-RNA检测方法的建立,国内外对丙型肝炎的研究日趋深入。但目前尚无特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
张贺秋王国华陈坤徐元基夏芳凌世淦陈德蕙
文献传递
肿瘤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最近,美国FDA批准上市了第一个肿瘤治疗性疫苗,成为肿瘤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目前正朝着发展新型疫苗技术方向前进,理想的肿瘤疫苗应该可以产生强大、持久和有效的免疫反应,同时疫苗的制造成本低廉,可以形成标准化生产工艺。本文中所提及的基因疫苗是在肿瘤多种免疫治疗方式中新出现的一种治疗方法。多项研究已经证明,肿瘤免疫基因治疗方式可以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在本综述中,我们简要概述当前肿瘤基因疫苗的发展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探讨肿瘤基因疫苗的未来发展趋势。
田仁礼殷小涛王伟高江平于继云
关键词:基因疫苗肿瘤免疫治疗
双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生物样品中的人源化抗体MIL50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检测待测样品中的人源化抗体MIL50。方法用原核表达的重组蓖麻毒素(ricin)A链(RTA)突变体(RiVax)为包被抗原,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人IgG建立的夹心ELISA,检测生物样品中的人源化抗体MIL50。结果以蓖麻毒素和RiVax包被抗原,ELISA检测MIL50的结果显示,RiVax可与MIL50特异性结合,结合能力不低于全毒素蛋白,可以用于MIL50的定量分析。RiVax的包被浓度为3 mg/L,对于溶解于含有吐温20(Tween 20)磷酸缓冲液(PBST)中的MIL50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030 mg/L;与PBST样品相比较,含有同样浓度MIL50的大鼠血清ELISA的阳性结果明显减弱,不同的大鼠组织匀浆对于MIL50的检测有不同程度的干扰。结论夹心ELISA能够有效地用于人源化蓖麻毒素抗体MIL50的检测分析。
邬一凡贾培媛武军华周建平李海霞吕明
关键词:蓖麻毒素人源化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富马酸二甲酯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病灶播散广泛,病程常表现为缓解-复发的脑脊髓炎,多伴有视神经损害。目前全世界患者约有250万人,以青、中年多见,女性居多。迄今这一疾病还无法治愈。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fumarate,DMF)是一种治疗MS的新型口服药物,2013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复发-缓解型MS。它可降低疾病的活动度,同时能减少复发-缓解型MF的复发。该文针对DMF在MS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简要阐述。
李娜李娜王仁喜王仁喜
关键词:富马酸二甲酯多发性硬化T淋巴细胞
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小鼠脾脏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一种高效可靠的小鼠脾脏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扩增策略。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小鼠脾脏组织充分碾碎,使用胶原酶消化获得的脾脏基质组织,将消化后的组织块种于培养瓶中,观察从组织块中迁移出的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并将其做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分化。结果消化后的脾脏组织块中迁移迁移出大量梭形纤维样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该种细胞高表达CD29、CD44、Sca-1和CD105,低表达CD11b、CD34、CD45和Ia。多向分化实验结果表明:小鼠脾脏基质组织中迁移出的细胞具有较好的成脂肪和成骨分化能力。结论组织块法可以分离培养出小鼠脾脏间充质干细胞,所获得的细胞纯度高,分化能力强,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丁丽朱恒张海宏杨洋韩冬梅王志东郑晓丽董磊闫洪敏刘静朱玲薛梅郭子宽王恒湘
关键词:细胞培养脾脏间充质干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总核心抗原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
2009年
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总核心抗原(总HCV-cAg)酶联免疫测定方法,并对相关的临床样品进行测定。方法通过对样品进行裂解处理,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检测总HCV-cAg,对201名抗-HCV阳性者血清进行总HCV—cAg检测,同时进一步作HCV-RNA检测,其中176例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25例采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HCV.RNA。结果共检测201份血清标本,其中经PCR测定HCVRNA阳性88人份,阳性率43.8%;总HCV—cAg阳性71份,阳性率35.3%。经统计学分析,总HCV—cAg检测和HCVRNA检测的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的总HCV—cAg酶联免疫测定方法适合临床应用,尤其适合在缺少RT-PCR或荧光定量PCR的中小医院使用。
谭德明聂东宋彭小虎杨锡琴李凯赵秀英欧阳奕曾立明周松辉张贺秋周见远
关键词:肝炎抗原
中国汶川地震现场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相关因素的调查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调查抗震救灾一线救援军人任务完成6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目前美国PTSD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工具,按整群分层抽样原则对1125名汶川抗震救灾现场救援军人PTSD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PTSD诊断采用Davidson创伤量表(DTS)症状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总分≥40分标准确定,并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复查,使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资料和DTS诊断结果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实际调查1056人;DTS诊断PTSD69例,患病率6.53%;DSM-Ⅳ复查符合诊断63例,患病率5.97%;独生子女、服役满意度低、吸烟、创伤暴露阶段未进行心理干预及有饮酒习惯者PTSD患病率显著高于相对应的人群(P〈0.05);地震经历暴露程度高(P〈0.01,OR=6.258)、创伤暴露阶段未进行心理干预(P=0.019,OR=3.106)是抗震救灾现场救援军人PTSD的显著危险因素,而独生子女是PTSD潜在的危险因素(P=0.057,OR=2.235)。结论PTSD是抗震救灾现场军人常见的心理障碍,加强创伤暴露者的心理防护和危机干预十分必要。
王焕林过伟Hua JinDewleen G. Baker孙剑施建安郭渝成赵彬毕银花闫同军余海鹰汪广剑国家喜高志勤赵汉清欧阳晖宋梓祥陈方斌杨征
关键词:军事人员应激障碍创伤后流行病学研究
树突状细胞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1999年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 C)是一类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抗原的加工提呈、抗原识别及 T 细胞激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 C具有在体内外都能直接刺激原初(naive) T细胞的独特性质。树突状细胞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涉及诸如肽、蛋白、肿瘤细胞及提取物的体外致敏,肿瘤相关抗原、 R N A 或细胞因子的基因转移,与肿瘤细胞形成融合蛋白等。 D C疗法是充满希望的肿瘤治疗方案。有关临床实验目前正在进行。
杨靖清毛宁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疗法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分析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抗体的表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分析患者血清中抗HCV抗体的抗原表位。方法 :用ProteinA亲和层析柱从患者血清中纯化、制备抗HCV多克隆抗体 ;以此对噬菌体表面展示的随机 6肽库进行亲和筛选。结果 :经具有良好富集效果的三轮筛选后 ,从第三轮挑选出的 12个克隆进行结合试验 ,发现 8个克隆只与HCV抗体有较强的结合力而不与正常人血清反应 ;测序表明阳性克隆的外源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用阳性噬菌体克隆检测 2 0例患者血清 ,有程度不等的阳性反应。结论 :用多克隆抗体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得到了有一定功能的模拟表位。
柯屾戚中田温新宇施明胡美茹沈倍奋
关键词:噬菌体随机肽库丙肝血清抗HCV抗体表位
共4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