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38 被引量:114H指数:5
相关作者:郭冰王三昭谢春稳刘科任彦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化学工程
  • 10篇理学
  • 4篇机械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丁烯
  • 6篇异丁烯
  • 6篇挤出机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复合材
  • 4篇阳离子
  • 4篇阳离子聚合
  • 4篇试剂
  • 4篇亲核
  • 4篇亲核试剂
  • 4篇离子
  • 4篇分子
  • 3篇乙烯
  • 3篇聚苯
  • 3篇丙烯
  • 2篇导热
  • 2篇性能研究
  • 2篇熔体
  • 2篇散热
  • 2篇散热器

机构

  • 38篇北京化工大学
  • 5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纺织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市自动化...
  • 1篇宁波力劲机械...

作者

  • 13篇吴大鸣
  • 11篇刘颖
  • 7篇武冠英
  • 6篇王克俭
  • 5篇郭冰
  • 5篇赵中里
  • 5篇庄俭
  • 5篇李树新
  • 5篇郭文莉
  • 4篇许红
  • 4篇郑秀婷
  • 4篇宋名实
  • 3篇信春玲
  • 3篇孙晓民
  • 3篇何亚东
  • 3篇张亚军
  • 2篇宋晓东
  • 2篇陈建全
  • 2篇马育红
  • 2篇刘科

传媒

  • 7篇塑料
  • 5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中国塑料
  • 3篇石油化工高等...
  • 2篇中国科学(A...
  • 2篇机械制造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Chines...
  • 1篇涂料工业
  • 1篇模具工业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塑料工业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当代化工
  • 1篇橡塑技术与装...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3篇1999
  • 2篇1997
  • 2篇199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系中的微量水对阳离子聚合的影响被引量:2
1996年
通过聚合物的性质以及紫外光谱分析证明了以TiCl_4为共引发剂的阳离子聚合体系中微量水与引发剂和TiCl_4之间存在着络合竞争,并提出了抑制水对阳离子聚合影响的方法。
郭文莉李树新马育红徐瑞清武冠英
关键词:阳离子聚合紫外光谱
无机刚性粒子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两种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无机刚性粒子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并详细研究了无机刚性粒子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及负荷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硫酸钡改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略有下降,冲击强度提高了21.1%。滑石粉改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略有提高,但冲击强度随着滑石粉含量的增加下降了77.5%。两种无机刚性粒子均可使复合材料的负荷热变形温度显著提高。低含量下,纳米硫酸钡对提高聚丙烯的负荷热变形温度作用更显著。
丁筠盛平厚乔辉王三昭薛平
关键词:聚丙烯复合材料硫酸钡滑石粉
椭圆振动切削的表面残余应力有限元模拟研究
2015年
基于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网格划分方法建立了椭圆振动切削有限元仿真模型,模拟了椭圆振动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变化规律,并将模拟获得的切削力平均值与相同工艺参数下Kim等人[1]所做的超声椭圆振动切削V型槽实验获得的切削力平均值比较,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建立的二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椭圆振动切削和普通切削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椭圆振动切削的工件已加工表面在一定深度内形成了分布均匀的表面残余压应力,而普通切削情况下工件已加工表面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残余压应力,从而预测了椭圆振动切削不仅能够降低切削力、延长刀具使用寿命,还对提高工件表面完整性、增强疲劳寿命和抗腐蚀能力等具有显著的作用。
于海鹏赵中里吴大鸣刘颖
关键词:有限元表面残余应力
锥形单螺杆挤出机建压能力模型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固体塞力平衡分析,建立了螺棱圆柱而螺槽渐浅及双锥螺杆的固体输送段压力、固体推进角和功率模型。定量计算或作图分析结果表明,螺槽渐浅锥形螺杆比槽深不变柱螺杆的建压能力要强;建压能力随着锥角的增大而增强,在不同轴向位置锥角对建压能力的影响不同;锥形螺杆固体塞前进角比普通平直螺杆的大,生产率高,固体输送段比功率也会降低。
郭冰王克俭
关键词:功率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类固态等温微热压印过程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类固态等温微热压印体系模具镍与无定形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片层界面模型。根据凝聚态材料的适用性,选取COMPASS分子力场用于热压体系的计算。首先,对微热压印微结构的填充阶段进行模拟和分析,用体系能量随时间由波动逐步趋于稳定和分子密度不断升高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来解释热压填充体系的建立过程。其次,对保压松弛阶段进行模拟和分析,并从以下3个微观角度解释了类固态微热压印过程中聚合物的应力松弛现象:(1)PMMA分子链均方回转半径逐渐减小至稳定;(2)速度相关系数迅速衰减并在0附近波动,说明聚合物的内应力衰减并最终趋于稳定;(3)不同温度对均方回转半径与速度相关系数的影响规律。
李瑞吴大鸣王琦刘颖郑秀婷孙靖尧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制样方法对碳纳米管纤维XPS谱图的影响分析
徐鹏陈东梁孟庆海张东胜
强制组装法制备碳纤维导热复合材料及其性能被引量:2
2017年
用强制组装法制备了碳纤维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不同浓度以及强制组装法对复合材料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率的影响,并用SEM研究了碳纤维在基体中的强制组装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厚度下,碳纤维浓度由4%提高到8%,垂直和水平导热率分别提高了77.45%和24.49%,垂直和水平热扩散系数分别提高了45.73%和2.13%,而当碳纤维浓度为8%时;经强制组装的垂直和水平导热率分别提高了25.42%和129.63%,垂直和水平热扩散系数分别提高了30.34%和133.76%。对于提高浓度和强制组装这2种方法,强制组装法更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通过SEM观察发现,浓度提高和强制组装都使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的碳纤维发生了局部聚集。
冯浩郑秀婷吴大鸣刘颖许红赵中里黄尧
关键词:导热复合材料碳纤维热扩散系数导热率
变厚度透镜注射压缩成型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13年
基于有限元法、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有限元网格变形法理论及White-Metzner粘弹性本构方程,采用Moldex软件进行了变厚度光学透镜成型的三维仿真分析。模拟表明,压缩阶段的挤压流存在显著三维流动特征,较常规注射,注射压缩能有效地降低注射压力、剪切率与流动残余应力及因此造成的翘曲和光程差。减小压缩速度使压缩阶段浇口压力升高较小、熔体剪切作用减弱;增大压缩距离,可以降低注射压力,减弱剪切作用。实际上这些变量在厚度和距离浇口不同位置的分布不同。
谢春稳王克俭
关键词:注射压缩三维数值模拟
含氮类亲核试剂对异丁烯阳离子聚合的作用(II)——苯胺衍生物对异丁烯阳离子聚合体系的作用被引量:2
2001年
通过对二苯胺、N -甲基苯胺和N ,N -二甲基苯胺等苯胺衍生物对DiCumyl/TiCl4 /IB/CH2 Cl2 体系阳离子聚合反应规律的研究 ,得到了与三乙胺氮类亲核试剂具有相同的三个作用。结合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得到的亲核试剂与氢质子结合的活化能和苯胺衍生物在异丁烯阳离子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GPC谱图分析 ,得到了二苯胺、N -甲基苯胺和N ,N
郭文莉武冠英李树新孙晓民
关键词:阳离子聚合异丁烯
硅烷接枝交联聚烯烃软管材料的制备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硅烷接枝交联两步法制备聚烯烃软管材料,并对材料的交联度、力学性能、耐热性、硬度等进行表征。观察POE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比2种交联软管材料LDPE-POE和LLDPE-POE的性能。结果表明:当添加20%POE时,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最佳,柔软度适中,材料的交联度为62.87%,拉伸强度为12.71 MPa,热变形温度为34.7℃,邵氏硬度(HD)为56;得到交联LDPE-POE软管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较佳,适用于制备热水软管材料。
王会杰吴大鸣刘颖许红郑秀婷
关键词:硅烷接枝交联聚烯烃软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