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研究所

作品数:54 被引量:236H指数:9
相关作者:张静王平高建伟毓杰何凡王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医学院蒙医药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都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会议论文
  • 1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藏药
  • 9篇药用
  • 8篇中药
  • 7篇学成
  • 7篇药理
  • 7篇化学成分
  • 7篇活性
  • 6篇药用植物
  • 5篇药理作用
  • 5篇植物
  • 5篇色谱
  • 5篇民族药
  • 4篇印度獐牙菜
  • 4篇獐牙菜
  • 4篇民族医药
  • 3篇药物
  • 3篇药用价值
  • 3篇液相色谱
  • 3篇原儿茶酸
  • 3篇指纹

机构

  • 54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西藏藏医学院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四川美大康药...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三○...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47篇张艺
  • 17篇古锐
  • 11篇蒲友明
  • 10篇杜娟
  • 8篇赖先荣
  • 6篇孟宪丽
  • 6篇王毓杰
  • 5篇张静
  • 4篇刘辉
  • 4篇何毓敏
  • 4篇方艺霖
  • 4篇黄彦珺
  • 3篇尹鸿翔
  • 3篇王战国
  • 3篇贾敏如
  • 3篇邓科君
  • 3篇吴怡
  • 3篇王平
  • 2篇邝婷婷
  • 2篇张华桢

传媒

  • 10篇2004全国...
  • 6篇2007年中...
  • 6篇2007年中...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第二届中医药...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成药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色谱
  • 1篇攀枝花科技与...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西南军医
  • 1篇2007年中...
  • 1篇第九届全国中...
  • 1篇第六届全国中...
  • 1篇中国药学会2...

年份

  • 1篇2010
  • 7篇2008
  • 22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10篇2004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族药广枣有效部位健康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明确广枣有效部位(CEE)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初步揭示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恒流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同时测定给药后健康家兔血清中出现的三个特异性成分(没食了酸GC、原儿茶酸PC和一特异性色...
王平孟宪丽张艺苏醒
关键词:民族药广枣药代动力学没食子酸原儿茶酸
文献传递
岷江上游羌族民族植物学研究
目的:收集整理岷江上游羌族医药知识与经验;归纳总结羌族医药的特色.方法:应用民族植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文献研究、关键人物访谈法、结构式访谈法、编目等),进行了四川省岷江上游羌族民族植物学研究.结果:岷江上游羌族传统医药文化...
王战国张艺古锐杜娟杨福寿包希福郑加尔
关键词:岷江上游药用植物药用部位植物药
文献传递
川贝母药材分子鉴定方法研究被引量:31
2010年
川贝母基源鉴定对于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非常重要,但基于性状、显微或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缺乏专属性,因此,建立专属性强的川贝母分子鉴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川贝母商品药材(干鳞茎)的简便可行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图谱(PCR-RFLP)分子鉴定法,即称取贝母干鳞茎20mg,依次用75%乙醇和灭菌超纯水清洗后,以新型广谱植物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以所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ITS1区PCR扩增和酶切反应,最后将酶切液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所得图谱显示川贝类核糖体DNA的ITS1区存在限制性内切酶SmaⅠ的酶切位点,在100~200bp之间有2条清晰的酶切条带,而非川贝类均不能被酶切,没有这两条特征性条带。该方法应用于12批贝母商品药材的鉴定,可将川贝类药材与非川贝类药材区别开来。
徐传林李会军李萍张艺王曙
关键词:川贝母分子鉴定PCR-RFLP
香格里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民族药新药开发研究
在中国西南四川、云南和西藏等省区的横断山脉区域,有一个中国乃至世界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多样性的香格里拉,它是世界25个主要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香格里拉地区居住着25个世居少数民族,拥有26种以上语言、22种文字,共有植物...
张艺赖先荣古锐张静杜娟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民族医药新药开发
文献传递
沙棘果实中黄酮类成分研究开发现状
沙棘果中总黄酮是沙棘中重要的有效部位,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结合沙棘果黄酮类化学研究情况,论述了沙棘果实在黄酮类成分测定、质量标准、药理、提取工艺及新药开发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建议.
郑加尔古锐张艺
关键词:沙棘果实总黄酮
文献传递
HPLC法研究泻心汤中大黄和黄芩配伍的活性成分变化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泻心汤中大黄和黄芩配伍前后的活性成分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对两药合煎液和单煎混合液的各峰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对两药合煎液和单煎混合液中黄芩苷、大黄素等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动态分析。结果大黄与黄芩配伍合煎后产生了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结论中药复方配伍并非是单味药的简单加合,本实验结果有助于阐明泻心汤的化学成分基础。
何毓敏张艺孟宪丽王平王毓杰熊玉霞
关键词:泻心汤黄芩配伍
大黄-黄芩药对抗内毒素有效部位的筛选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比较大黄-黄芩药对水煎液和3个极性提取部位的抗内毒素活性,进行抗内毒素有效部位筛选。方法:采用试管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分别测定各提取部位和其含药血清体外抗内毒素活性,同时建立内毒素发热大鼠模型,通过测定大鼠肛温变化观察各提取部位体内抗内毒素活性。结果:大黄-黄芩药对的正丁醇部位在体内外实验中均显示良好的抗内毒素活性,其活性强于水溶性部位和氯仿部位。结论:正丁醇部位为大黄-黄芩药对抗内毒素的有效部位。
王平熊玉霞孟宪丽张艺何毓敏
关键词:泻心汤黄芩内毒素
民族药物学与新药开发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应用传统医药及民族药物学知识和经验,以及民族药物学的新药开发方法。认为民族医药是新药开发的潜在资源库,民族药物学在新药研究开发中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提出在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意义的同时,应采用现代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突出民族药物学导向筛选方法,加快民族药新药的开发研究;尽快开展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并加强民族药物学方面的高层次人材培养。建议借鉴国外在非洲ICBG等新药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经验,加大民族药物学方面的科学研究经费投入,积极探索更合理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促进民族药物学、新药开发与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
张艺孟宪丽张静王妙闻
关键词:民族药物学民族医药新药开发民族药物学新药开发民族医药新药研究开发医药知识产权传统医药
摩梭人传统医药知识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以世代居住于泸沽湖地区(包括云南省的永宁乡和四川省泸沽湖镇)的摩梭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传统医药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医学人类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传统医药知识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感冒、胃肠炎、风湿病、高血压和妇科疾病为当地常见病;摩梭人就医行为在医疗文化中展现其多重性、多元性;摩梭人的传统医药知识掌握在年长妇女手里;宗教在摩梭人的生老病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朴素的对疾病和病因的认识上,摩梭人的传统医药还处于巫医结合的原始阶段;摩梭人传统医药文化受多民族医药文化的影响。结论:泸沽湖地区摩梭人传统医药知识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传统医药知识的发掘整理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杜娟张艺古锐吴怡
关键词:摩梭人医学人类学传统医药
蒙药益利肝丸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前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脂肪肝如果迁延不愈,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寿命。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脂肪肝的方法和特效药物,积极防治脂肪肝对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和...
包·纳日斯张艺苏荣高娃
关键词:脂肪肝蒙药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