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87 被引量:4,070H指数:33
相关作者:杨军郭鹏飞张昱张国峰赵俊凯更多>>
相关机构: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58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4篇矿业工程
  • 115篇建筑科学
  • 3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2篇天文地球
  • 21篇理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水利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5篇巷道
  • 53篇支护
  • 34篇软岩
  • 34篇围岩
  • 32篇数值模拟
  • 32篇值模拟
  • 28篇边坡
  • 26篇岩石力学
  • 26篇大变形
  • 25篇煤矿
  • 25篇爆破
  • 20篇露天
  • 19篇岩巷
  • 19篇采矿
  • 18篇切顶
  • 17篇深部
  • 17篇隧道
  • 16篇锚杆
  • 15篇地质
  • 15篇软岩巷道

机构

  • 387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绍兴文理学院
  • 6篇同济大学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北京矿冶研究...
  • 4篇湖南科技大学
  • 4篇太原理工大学
  • 4篇黑龙江科技大...
  • 4篇新汶矿业集团
  • 4篇北京建筑大学
  • 3篇辽宁科技大学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北京住总集团...
  • 2篇北京工业职业...
  • 2篇东北大学
  • 2篇大连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洛阳理工学院

作者

  • 60篇何满潮
  • 54篇杨仁树
  • 46篇陶志刚
  • 38篇郭东明
  • 31篇刘波
  • 22篇王雁冰
  • 18篇孙晓明
  • 17篇杨晓杰
  • 16篇郭志飚
  • 15篇王炯
  • 15篇岳中文
  • 14篇张国锋
  • 12篇张娜
  • 12篇宫伟力
  • 10篇刘康
  • 10篇杨立云
  • 9篇张毅
  • 9篇李德建
  • 9篇薛华俊
  • 8篇何天宇

传媒

  • 60篇岩石力学与工...
  • 40篇矿业科学学报
  • 21篇中国矿业
  • 20篇煤炭学报
  • 17篇煤炭工程
  • 16篇金属矿山
  • 13篇煤炭科学技术
  • 12篇煤炭技术
  • 10篇中国矿业大学...
  • 9篇煤矿安全
  • 7篇振动与冲击
  • 7篇岩土力学
  • 7篇科学技术与工...
  • 7篇采矿与安全工...
  • 7篇中央高校基本...
  • 6篇爆破
  • 6篇地下空间与工...
  • 4篇工程地质学报
  • 4篇施工技术
  • 4篇矿冶工程

年份

  • 31篇2023
  • 20篇2022
  • 18篇2021
  • 17篇2020
  • 18篇2019
  • 38篇2018
  • 29篇2017
  • 39篇2016
  • 26篇2015
  • 37篇2014
  • 14篇2013
  • 19篇2012
  • 33篇2011
  • 25篇2010
  • 22篇2009
  • 1篇2008
3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爆炸加载反射式焦散线实验方法与技术探讨
爆炸载荷下介质的动态响应和裂纹扩展是爆破工程和技术的核心问题,焦散线实验方法对于研究裂纹扩展行为和裂纹尖端应力集中程度具有优越性.目前大多是采用透明材料(PMMA有机玻璃等)来模拟爆炸物体,而爆破工程材料大多是非透明介质...
杨仁树杨立云岳中文
关键词:爆破技术
文献传递
龙开口水电站右岸大型变形岩体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龙开口水电站是金沙江中游河段的一座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其右岸发育一体积约1 000 m3的大型变形岩体,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期及永久运行的安全。基于FLAC程序,采用强度折减法对该变形体的典型剖面III–III,在天然工况和8度地震工况条件下,分别进行应力–应变分析,确定该变形体的变形模式、塑性屈服区以及相应的稳定系数。研究结果对于保障龙开口大型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杨晓杰韩巧云陈相相刘剑李桂刚
关键词:岩石力学强度折减法
富水厚砾石层斜井围岩破坏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疆伊犁一矿为工程背景,设计了物理模型试验内容,建立了富水厚砾石层斜井围岩破坏特征模型试验方法.实现了加载作用下富水裸巷围岩破坏过程的试验模拟,并结合模型试验结果对围岩破坏过程中围岩位移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
杨仁树孙中辉岳中文窦波洋杨立云
关键词:破坏特征
复杂预应力路径和异源动力扰动下岩石破裂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地下工程围岩承受载荷的形式为真三轴卸–加载后的扰动载荷,在频繁扰动载荷作用下围岩易出现物理力学性能劣化,进而诱发岩爆等工程灾害。基于地下工程围岩复杂受力环境,利用自制的岩石真三轴扰动诱变试验系统,开展复杂真三轴预应力路径和局部异源扰动载荷作用下花岗岩破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应力状态下,在较大幅值的局部异源扰动载荷下花岗岩发生剧烈破坏,破裂模式为劈裂拉伸破坏。利用PFC3D精确再现室内试验并研究岩石扰动破裂的微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内部的颗粒黏结从扰动载荷作用处开始破坏,当扰动载荷的幅值为150,200,250 k N时,破坏颗粒黏结数趋于稳定,最终岩石未发生整体破坏;但扰动载荷幅值等于300 k N时,破坏黏结数从施加扰动载荷位置扩散至试件整体,岩石扰动破坏由剪切破坏逐渐转变为拉伸破坏,最后发生试件整体破坏,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相一致。
杜坤李夕兵董陇军陶明周健
关键词:岩石力学
深部煤巷断面优化及锚网带索耦合支护设计
为解决深部煤巷在掘进和采动影响期间的支护难题,针对鹤煤十矿1102中工作面具体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现场地质调查、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分析了巷道工程地质条件和变形破坏特征,根据软岩工程力学理论确定了...
齐干郭志飚唐强达
关键词:深部煤巷巷道断面支护形式锚网索钢带底角锚杆
文献传递
软岩流变模型实验相似准则的推演及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解决室内围岩力学特性测试周期长、效率低,难以为进展中的工程支护提供及时、准确地科学指导问题,利用相似理论量纲分析法导出软岩模型试验中模型和原型应满足的相似准则,得出软岩模型试验中弹性阶段、屈服阶段、流变及应力松弛过程中模型与原型的各个物理量间必须满足的相似关系.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相似材料不仅可模拟软岩的流变特性,还可得到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大的时间比.为探索简便、快速、高效的测试软岩流变特性的新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王永岩李媛
关键词:软岩模型试验量纲分析物理量
深井热害控制工艺系统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浅部煤炭资源日益减少,开采进入深部是必然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制约深部开采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深部热害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本文以夹河矿7446工作面降温工程为例,分析深井热害控制工艺及降温效果。在夹河矿热害控制工程工艺设计中,首次提出了利用矿井涌水作为冷源,为工作面降温提供必要冷量;设计了HEMS-PT转换系统,降低了管路及设备所需承受的压力;HEMS-II的可移动模块化设计,更易满足现场条件复杂多变的特点要求。整个工艺系统易于操作,性能稳定,降温降湿效果显著。
张毅郭东明何满潮
关键词:深井热害降湿
爆炸载荷下邻近巷道围岩破坏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深入分析爆炸载荷下邻近巷道围岩破坏规律,采用相似模型试验对围岩破坏形态展开了详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巷道围岩的破坏区域主要分布在迎爆侧直墙、巷道顶底板和背爆侧直墙底角,破坏形态为自由面诱发裂纹并沿炮孔径向扩展。结合理论分析发现:强压缩波传播过程中,迎爆侧直墙至起拱点区域受竖向拉伸应力作用,该区域自由面单元拉裂并沿最小抵抗线方向扩展向炮孔;背爆侧直墙底角尖端指向顺应力波传播方向是该区域诱发裂纹的关键因素;在上覆岩层重力作用下,顶底板形成受拉损伤界面。当受到反射波和卸载波综合作用时,顶底板微细观损伤发展成为宏观裂纹。
刘康郭东明陈亮亮张帅刘宝印
关键词:爆炸载荷
基于CT扫描的煤岩细观损伤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研究煤岩在加载前后各扫描断面的图像分形维数以及孔隙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工业CT探测技术及三轴加载试验系统,在三轴条件下对初始煤岩及加载破坏后煤岩进行CT扫描观测,分析煤岩CT断面的密度分布图像以及荷载作用下煤岩的动态损伤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煤岩在不同断面破坏前后的分形维数与孔隙度的变化不同,在相同应力状态下,煤岩的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损伤扩展特性,在荷载作用下煤岩的损伤演化局部化和不均匀。通过分析煤岩的灰度概率密度曲线,得出曲线中出现多峰分布,反映出在煤体内存在多种损伤因素;曲线中存在单个突出的尖峰,反映出某种因素占主导地位。由试验结果及煤岩的动态损伤过程,并结合煤岩的变形损伤特征,选取合适的损伤参量建立了在荷载作用下煤样的损伤本构模型,证明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能够较好地吻合。
宫伟力吴小东张自翔赵海燕
关键词:工业CT分形维数
剪胀角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本文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的原理,根据三种常见岩质边坡的滑动面趋势,采用相应的算例模拟分析剪胀角对岩质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剪胀角的大小对边坡安全系数的最大影响为9%左右,且影响大小和滑面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岩...
杨晓杰陈相相韩巧云庞杰文刘超石啸威侯定贵
关键词:岩质边坡稳定性剪胀角安全系数
文献传递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