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一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6 被引量:420H指数:13
相关作者:文鹏潘亚利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化学工程
  • 9篇理学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
  • 8篇乙炔
  • 7篇等离子体
  • 6篇热解
  • 4篇分子
  • 4篇车用
  • 4篇车用燃料
  • 4篇催化
  • 3篇裂解
  • 3篇煤液化
  • 3篇教育
  • 3篇结焦
  • 3篇催化剂
  • 2篇等离子
  • 2篇电厂
  • 2篇动车
  • 2篇研究生教育
  • 2篇氧化羰基化
  • 2篇液化
  • 2篇乙炔工艺

机构

  • 36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日用化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淮海工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焦作工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中国环境报

作者

  • 22篇谢克昌
  • 10篇田原宇
  • 4篇张玉贵
  • 3篇陈宏刚
  • 3篇黄伟
  • 3篇李哲
  • 2篇樊友三
  • 2篇张剑
  • 2篇冯杰
  • 2篇李忠
  • 2篇鲍卫仁
  • 2篇姜少华
  • 2篇赵炜
  • 2篇张永发
  • 2篇张高勇
  • 2篇王宝俊
  • 2篇吕永康
  • 2篇杨巨生
  • 2篇田亚峻
  • 2篇叶智刚

传媒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山西能源与节...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现代化工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煤炭转化
  • 2篇全国催化学术...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节能技术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电力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焦作工学院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16篇2002
  • 8篇200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甲醚——煤转化的希望
2002年
文中介绍了二甲醚一体化生产技术新思路及碳氢氧三元素平衡理论 ,对二甲醚的特性、制法、用途进行了详细分析 ,认为二甲醚是清洁的柴油替代燃料 ,是煤转化的希望。
张可兴田原宇
关键词:代用燃料二甲醚一体化
N,N-二甲基癸基氧化胺与鲑鱼精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通过浊度、紫外吸收和表面张力的测量研究了N,N-二甲基癸基氧化胺(C10DAO)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中性条件时C10DAO不能诱导DNA发生相分离;浓度高于6.0mmol/L的C10DAO-DNA体系达到...
孙彦庆张剑张高勇
关键词:相互作用DNA构象
文献传递
车用燃料发展趋势对煤液化的影响 (二)煤液化中碳氢氧三元素的合理利用被引量:2
2001年
根据机动车燃料清洁化和绿色化的趋势 ,从工艺技术的成熟性、经济性、投资、最终产品使用性能、燃料和能源结构以及国家能源安全等多个方面比较了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生产液态烃燃料工艺和煤生产 CH3 OH和 CH3 OCH3 车用燃料技术 ,表明煤生产 CH3 OH和 CH3 OCH3 车用燃料可以合理有效利用煤中的碳氢氧 ,符合车用燃料的发展趋势 ,并提出了合理利用煤中碳氢氧三元素的煤综合分级利用的新工艺设想 ,以最为经济、清洁的方式利用煤炭资源。
田原宇叶智刚
关键词:液化技术特性
《化工工艺学》课程改革初探被引量:15
2002年
从分析《化工工艺学》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改革目标入手 ,以教学实例为佐证 ,阐述了在教学内容、师资建设、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的改革设想与实践 ,
申曙光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化工工艺学
钕掺杂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的机制被引量:83
2004年
采用X射线衍射(XRD),BET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d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表面电子结构与化学组成。以甲基橙为有机底物,测试Nd掺杂对光催化剂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d掺杂可阻碍TiO2的晶相转变,减小光催化剂的晶粒尺寸,比表面积增大。Nd掺杂提高光催化剂表面三价钛(TiⅢ)的含量及其对甲基橙的吸附能力是其提高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活性的主要原因。Nd掺杂量为1.2%时,光催化剂活性最高。
侯梅芳李芳柏李瑞丰万洪富周国逸谢克昌
关键词:催化化学光催化二氧化钛甲基橙
车用燃料发展趋势对煤液化的影响 (一)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对车用燃料发展的影响
2001年
本文根据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车用燃料的发展现状 ,从能源、社会、经济和环境这一大系统综合统筹考虑 ,提出在不同的地区和阶段时期 ,机动车燃料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
田原宇李哲谢克昌张玉虎
关键词:车用燃料煤液化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车用燃料发展趋势对煤液化的影响 (二)煤液化中碳氢氧三元素的合理利用
2001年
本文根据机动车燃料清洁化和绿色化的趋势 ,从工艺技术的成熟性、经济性、投资、最终产品使用性能、燃料和能源结构以及国家能源安全等多个方面比较了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生产液态烃燃料工艺和煤生产CH3 OH和CH3 OCH3 车用燃料技术 ,表明煤生产CH3 OH和CH3 OCH3 车用燃料可以合理有效利用煤中的碳氢氧 ,符合车用燃料的发展趋势 ,并提出了合理利用煤中碳氢氧三元素的煤综合分级利用的新工艺设想 ,以最为经济。
田原宇姜少华
关键词:煤液化
CO在某些过渡金属表面吸附活化的DFT研究被引量:27
2003年
采用DFT方法对CO在M(100)(M=Cu、Ag、Au、Pd、Pt)表面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系统的比较性研究.结果表明,CO分子在这些过渡金属单晶表面上发生的是非解离性吸附,吸附后C-O键长都变长了,均不同程度地削弱了C-O键,继而活化了CO分子;从表面结合能、重叠集居数、轨道电子数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成键强弱顺序,发现CO的吸附强度随Pd(100)、Pt(100)、Cu(100)、Ag(100)、Au(100)顺序依次减弱,并且将CO与过渡金属间的结合能(BE)、过渡金属的d电子转移数分别与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数据进行了关联,在定性上比较好地解释了金属铜的催化活性优于其它金属的原因.
江凌王贵昌关乃佳吴杨蔡遵生潘荫明赵学庄黄伟李永旺孙予罕钟炳
关键词:过渡金属DFTCO水煤气变换反应密度泛函
论化工类研究生《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被引量:3
2002年
分析了化学工艺类研究生《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考核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冯杰
关键词: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研究生教育
煤气化过程中生成氮化物的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对煤中N在气化条件下的转化进行了研究 ,详细考察了在CO2 和水蒸气气氛中转化生成HCN和NH3 的过程 ,并对热解和气化条件下煤中N转化规律的差别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 :在气化条件下煤中N转化为HCN和NH3 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在水蒸气气氛下HCN和NH3 的生成量明显大于热解条件的实验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半焦中N含量的 15 %~ 2 0 %可以转化为NH3 ,水蒸气气氛条件下NH3 生成量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半焦的气化反应过程。
赵炜冯杰常丽萍谢克昌刘美蓉
关键词:氮化物气化HCNNH3氰化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