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81 被引量:1,881H指数:22
相关作者:何军贾刚黄志清赵华李方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0篇期刊文章
  • 1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1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3篇仔猪
  • 75篇饲粮
  • 64篇断奶
  • 64篇营养
  • 59篇断奶仔猪
  • 32篇消化率
  • 31篇免疫
  • 28篇抗氧化
  • 27篇饲粮添加
  • 27篇肠道健康
  • 24篇代谢
  • 24篇肉鸡
  • 24篇肉鸭
  • 23篇肠道
  • 22篇血清生化
  • 22篇母猪
  • 21篇血清生化指标
  • 18篇微生物
  • 17篇蛋鸡
  • 16篇蛋白

机构

  • 378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华农温氏畜牧...
  • 3篇广西商大科技...
  • 2篇四川省草原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上海杰隆生物...
  • 2篇西藏自治区农...
  • 2篇潍坊工商职业...
  • 2篇四川养麝研究...
  • 2篇福建深纳生物...
  • 2篇林周县畜牧兽...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青海省畜牧兽...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湖南省畜牧兽...

作者

  • 166篇陈代文
  • 159篇余冰
  • 114篇毛湘冰
  • 108篇何军
  • 95篇郑萍
  • 94篇虞洁
  • 93篇张克英
  • 84篇丁雪梅
  • 71篇白世平
  • 69篇黄志清
  • 68篇曾秋凤
  • 65篇罗玉衡
  • 61篇罗钧秋
  • 61篇王建萍
  • 34篇吴德
  • 32篇田刚
  • 31篇林燕
  • 29篇王之盛
  • 29篇车炼强
  • 25篇方正锋

传媒

  • 157篇动物营养学报
  • 28篇中国畜牧杂志
  • 15篇畜牧兽医学报
  • 13篇四川农业大学...
  • 1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0篇四川省畜牧兽...
  • 9篇饲料工业
  • 8篇中国畜牧兽医...
  • 5篇食品科学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中国兽医学报
  • 4篇第七届中国畜...
  • 3篇中国家禽
  • 3篇四川省畜牧兽...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兽医科学
  • 2篇第五届中国畜...
  • 2篇第四届中国畜...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9篇2023
  • 13篇2022
  • 19篇2021
  • 11篇2020
  • 26篇2019
  • 28篇2018
  • 20篇2017
  • 53篇2016
  • 20篇2015
  • 38篇2014
  • 18篇2013
  • 41篇2012
  • 28篇2011
  • 21篇2010
  • 27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3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苯甲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胃肠道内容物 pH的影响被引量:19
2015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苯甲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及胃肠道内容物pH的影响。选用72头28日龄仔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添加5000 mg/kg苯甲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苯甲酸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仔猪第28天( P〈0.05)和第42天( P〈0.01)的体重,极显著提高了仔猪在第15~28天、第29~42天和第1~42天的平均日增重(P〈0.01),显著降低了仔猪在第15~28天、第29~42天和第1~42天的料重比( P〈0.05)。2)与对照组相比,苯甲酸显著提高了第14、42天仔猪血清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 P〈0.05);显著降低了第14、42天血清尿素氮含量( P〈0.05)。3)与对照组相比,苯甲酸显著提高了第14、42天仔猪小肠、胸腺和脾脏指数( P〈0.05)。4)与对照组相比,苯甲酸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第14、42天仔猪胃和结肠内容物( P〈0.05)及第42天尿液的pH( P〈0.01)。综上,饲粮中添加5000 mg/kg苯甲酸能够降低仔猪胃肠道内容物pH、提高免疫器官指数、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和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陈佳力陈代文余冰何军毛湘冰虞洁罗钧秋张成蒲倍王曲圆郑萍
关键词:断奶仔猪苯甲酸器官指数
自然霉变玉米替代正常玉米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卵泡发育和氧化状态的影响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自然霉变玉米替代正常玉米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卵泡发育和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5头健康LY后备母猪[(110±8)日龄,(48.50±3.61)kg],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
庞晓雪晋超周辉朱加桃徐盛玉林燕车炼强方正锋冯斌李健吴德
关键词:后备母猪自然霉变玉米卵泡发育氧化应激
文献传递
饲粮补充苹果果胶寡糖对断奶大鼠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补充苹果果胶寡糖(apple pectic oligosaccharide,APOS)是否可以改善断奶大鼠抗氧化能力、空肠粘膜形态结构和盲肠菌群.(方法)试验选取24只健康的断奶Wistar大鼠...
毛湘冰冯小花陈代文余冰石波陈浩何军虞洁罗钧秋
关键词:抗氧化能力肠道健康
低磷饲粮添加植酸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骨骼发育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本试验旨在探究低磷(P)饲粮中不同添加量的植酸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骨骼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35头21日龄断奶、初始均重为(7.62±0.44)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低磷饲粮[前期:钙(Ca)5.1 g/kg,有效磷(AP)2.0 g/kg;后期:钙4.6 g/kg,有效磷1.6 g/kg]中分别添加0、250、500、1 000 FTU/kg植酸酶,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 000 FTU/kg植酸酶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第15-21天和第1-21天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但对料重比(F/G)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及低磷饲粮组相比,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钙、磷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1 000 FTU/kg各项指标优于其他试验组。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 000 FTU/kg植酸酶显著提高了第3掌骨的骨骼长度(P〈0.05)。由此可知,玉米-豆粕饲粮中添加植酸酶能够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促进仔猪骨骼的发育,节约饲料经济成本;在本试验条件下,21日龄断奶仔猪饲喂有效磷1.6-2.0 g/kg的玉米-豆粕型饲粮时,植酸酶适宜添加量为1 000 FTU/kg。
张峻豪罗钧秋余冰何军黄志清毛湘冰郑萍虞洁余贵香刘杰王曲圆王慧芬曾珠陈代文
关键词:植酸酶养分表观消化率骨骼发育
麻枫仁粕氨基酸及能量营养价值评定被引量:1
2011年
本试验选用60只艾维茵肉公鸡,采用Sibbald真代谢能法对4种不同来源的麻枫仁粕的氨基酸、能量代谢率进行测定,旨在为麻枫仁粕在肉鸡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4种原料(Ⅰ~Ⅳ)分别为不同产地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麻枫仁粕。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处理1为基础饲粮组,处理2(T2)为85%基础饲粮+15%原料Ⅰ,处理3(T3)为85%基础饲粮+15%原料Ⅱ,处理4(T4)为85%基础饲粮+15%原料Ⅲ,处理5(T5)为85%基础饲粮+15%原料Ⅳ,处理6(T6)为饥饿组,用以测定内源损耗部分。试验为期7d。结果表明,干物质中麻枫仁粕Ⅰ、Ⅱ、Ⅲ、Ⅳ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6.87%、56.69%、56.27%、43.07%;总能分别为17.83、18.31、18.02、22.88MJ/kg,表观代谢能分别为11.73、12.16、11.93、15.23MJ/kg,真代谢能分别为14.41、14.91、14.64、18.66MJ/kg。4种麻枫仁粕的氨基酸存在不平衡状况,从限制性氨基酸的角度来看,麻枫仁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
杜懿婷丁雪梅张克英陈代文
关键词:粗蛋白质氨基酸
饲粮添加苹果果胶寡糖对断奶大鼠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添加苹果果胶寡糖(apple pectic oligosaccharide,APOS)对断奶大鼠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24只健康的断奶Wistar大鼠,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2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添加800 mg/kg APOS的饲粮,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APOS显著提高了断奶大鼠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饲粮添加APOS可显著提高断奶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降低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饲粮添加APOS还可显著提高空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此外,饲粮添加APOS也提高了盲肠食糜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降低了盲肠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综上所述,在断奶大鼠的饲粮中添加APOS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而这可能源于其改善了大鼠抗氧化能力、空肠黏膜形态和肠道菌群结构。
毛湘冰冯小花陈代文余冰石波陈浩何军虞洁罗钧秋
关键词:抗氧化能力肠道健康
PRDM16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PR结构域家族的第16个成员PRDM16是近年来发现的调控肌肉脂肪代谢的蛋白。在人类和小鼠器官组织中均能够检测到PRDM16的基因mRNA的表达,在棕色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骨骼肌肌肉组织转化过程中特异基因表达起着"开关"作用。PRDM16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重要的活性蛋白(如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等)的基因表达;抑制肌分化因子(MyoD)、肌形成蛋白(MyoG)及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通过转录复合物(PRDM16/CtBP和PRDM16-C/EBP-β)调控BAT-WAT和WAT-SMT选择性基因表达程序;调控脂肪和骨骼肌的形成,诱导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和解偶联呼吸作用。PRDM16对脂肪和肌肉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的调控,为深入探讨肌肉、脂肪形成机理及能量代谢调控途径提供理论基础,为在畜牧学上改善肌肉品质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PRDM16基因的表达模式、PRDM16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作用以及在畜禽肉质调控中的可能作用。
杨雪蓉陈代文余冰黄志清
关键词:棕色脂肪白色脂肪骨骼肌代谢调控
粉状饲料中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粉状饲料中不同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385只1日龄健康AA肉公鸡,分为5个处理,小麦分别通过2、4、6、8、10 mm 5种孔径的筛片粉碎成5种粉碎粒度,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鸡。试验饲粮为小麦-豆粕型。试验期42 d,分1~21 d和22~42 d两阶段。【结果】结果表明: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平均阶段增重(BWG)和平均阶段采食量(FI)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小麦粉碎粒度为8和10 mm时,肉鸡的料肉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5)。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养分利用率和AME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小麦粉碎粒度的增加,肉鸡21 d肌胃指数显著增加,且呈显著的线性相关(P<0.05);21d空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和绒隐比显著增加(P<0.05);空肠杯状细胞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5),21 d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42 d呈显著的线性相关;21 d时空肠黏膜claudin1 m 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粉状饲粮中,小麦粉碎粒度增加,显著提高肉鸡料肉比;但可促进肌胃发育和空肠形态改善;增加空肠杯状细胞数量和空肠黏膜claudin1m RNA的表达,综合料肉比、空肠形态和空肠黏膜claudin1 m RNA表达的结果考虑在肉鸡粉状饲粮中小麦通过6 mm筛片粉碎时较适宜。
钟丽梅李东东张克英曾秋凤白世平王建萍丁雪梅
关键词:小麦粉碎粒度肉鸡肠道健康
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态系统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除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最多外,其次在农业畜牧业中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中所占比例最多。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由于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微生物区系之间关系非常复杂,它们之间寄生共生,共同影响宿主的生长发育和机体代谢,所以是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宏基因组学技术帮助我们揭开了瘤胃微生物群落的真实面貌,有助于挖掘瘤胃微生物基因库并筛选其中的功能基因,使人们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更加方便、透彻。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应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态群落系统的应用,旨在对瘤胃微生物功能特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畜牧科学生产及微生物发酵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王禄禄王立志周美丽
关键词:反刍动物高通量测序瘤胃微生物
不同脂肪源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试验旨在研究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母猪繁殖性能和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取第3胎次PIC母猪30头,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即对照组、2%大豆油组和2%脂肪粉组,每个处理10个重复。试验从母猪分娩开始,到仔猪21日龄断奶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脂肪粉组第3周平均日增重(ADG)和第3周窝增重分别提高了26.29%(P<0.05)和23.93%(P>0.05),大豆油组分别提高了19.72%(P>0.05)和17.85%(P>0.05)。且脂肪粉组的提高幅度最大。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可提高饲粮养分消化率,改善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且脂肪粉优于大豆油。
李波陈代文雷晓娅张娟陈洪毛倩余冰
关键词:大豆油脂肪粉养分消化率哺乳母猪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