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催化材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78 被引量:986H指数:13
相关作者:王夺元孙春桃杨有清程新建关春秀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南民族大学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4篇理学
  • 79篇化学工程
  • 4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政治法律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2篇催化
  • 38篇催化剂
  • 36篇纳米
  • 27篇光催化
  • 23篇降解
  • 19篇卟啉
  • 19篇费-托合成
  • 18篇树脂
  • 17篇氮杂
  • 16篇催化降解
  • 14篇光催化降解
  • 13篇四氮杂卟啉
  • 12篇性能研究
  • 12篇亚胺
  • 12篇乙烯
  • 12篇环氧
  • 11篇环氧树脂
  • 11篇分子
  • 8篇氧化钛
  • 8篇酰亚胺

机构

  • 277篇中南民族大学
  • 9篇武汉大学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三峡大学
  • 6篇学研究院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政法大学
  • 3篇武汉工程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湖北省化学研...
  • 2篇教育部
  • 2篇云南大学
  • 2篇武汉工业学院
  • 2篇吴江市太湖绝...

作者

  • 32篇李金林
  • 29篇张爱清
  • 28篇邓克俭
  • 24篇陈连清
  • 21篇陈栋华
  • 18篇孙杰
  • 16篇王利华
  • 16篇张道洪
  • 15篇崔龙哲
  • 14篇周忠强
  • 13篇吴桂萍
  • 13篇李琳
  • 12篇杨汉民
  • 11篇谢光勇
  • 10篇刘汉范
  • 10篇周继亮
  • 9篇张丙广
  • 9篇吕康乐
  • 8篇刘光荣
  • 8篇黄应平

传媒

  • 110篇中南民族大学...
  • 2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0篇广东化工
  • 8篇粘接
  • 8篇高分子材料科...
  • 8篇Chines...
  • 5篇功能材料
  • 5篇广州化工
  • 4篇现代化工
  • 4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天津化工
  • 3篇水处理技术
  • 3篇化工技术与开...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化学试剂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14篇2014
  • 14篇2013
  • 16篇2012
  • 23篇2011
  • 32篇2010
  • 34篇2009
  • 35篇2008
  • 46篇2007
  • 30篇2006
  • 10篇2005
2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支化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综述了采用AB_2型单体、A_2+B_3型单体、A_2+B′B_2型单体和AB+AB_2型单体合成超支化聚酰亚胺(HBPI)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A_2+B_3型单体(包括二酐/三胺、二胺/三酐单体)制备HBPI的技术、HBPI的改性及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HBPI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良好的溶解性能。
张道洪贾德民
关键词:超支化聚酰亚胺溶解性改性
费-托合成水相产物中含氧有机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气相色谱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铁基和钴基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水相产物中的含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建立了费-托合成水相产物中含氧有机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外标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表明:费-托合成反应的水相产物中主要含有醇、醛、酮、酸、酯等含氧有机化合物,其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酸、酮、醛、酯的含量较低,钴基催化剂的反应产物中基本不含有酸类物质,铁基催化剂费-托合成的水相产物中含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均高于钴基催化剂.
李金林郭珊珊赵丽丽
关键词:费-托合成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直接进样
La_2O_3对费-托合成沉淀铁催化剂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La2O3含量(100Fe/2.8Si/nLa,n=0,0.5,1,2,4,原子比)的沉淀铁费-托合成催化剂,通过原位X射线衍射、一氧化碳程序升温还原和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催化剂费-托反应评价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结果表明,少量La2O3助剂(La/Fe≤0.01,原子比)的加入显著降低了Fe2O3颗粒大小,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分散度,有利于碳化铁的形成,从而导致费-托合成催化活性的提高.随着La2O3含量的进一步增加(La/Fe≥0.02),催化剂表面大量La2O3的覆盖和LaFeO3化合物的形成降低了铁碳化物的形成,反应活性反而降低.因此,最适宜的La2O3含量为La/Fe=0.01.La2O3的加入提高了甲烷的选择性,抑制了C5+碳氢化合物的形成.
赵丽丽刘光荣李金林
关键词:铁催化剂费-托合成氧化镧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四水羟基硝酸氧铋
2007年
用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盐溶液的四元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了纳米四水羟基硝酸氧铋((Bi6O4(OH)4)(NO3)6(H2O)4),研究了不同比例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对微乳液体系的影响,绘制了反相微乳液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确定了室温下微乳液法制取纳米四水羟基硝酸氧铋的最佳条件,制备出了棒状和片状两种产物,利用TEM、IR、XRD、TG-DSC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范力仁罗冬冬段运栗海峰
关键词:反相微乳液拟三元相图
二级散射光谱法研究纳米铂胶体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2005年
以柠檬酸钠直接还原氯铂酸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1.3 nm的纳米铂微粒.在水溶液中,纳米铂粒子具有一个较弱的二级散射光谱,在牛血清白蛋白(BSA)存在下,其二级散射光谱大大增强并产生相应的散射光谱,最大波长位置位于516 nm.据此建立了一种灵敏快速简洁的测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在酸性条件下,BSA在0~2.4mg/L范围内与散射峰强度的变化△I成正比,检测限为3.8μg/L.
郭晓燕何宝林刘光荣
关键词:二级散射牛血清白蛋白
超声分散辅助合成CaTiO_3∶Pr^(3+)红色长余辉材料及其发光性能被引量:3
2008年
引入超声分散辅助技术合成了红色长余辉磷光体CaTiO3∶Pr3+.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表征;采用屏幕亮度计和荧光/磷光发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其发光特性.结果表明:Pr3+掺杂量为0.05%(摩尔分数),在900℃下煅烧6 h得到的样品发光特性最佳.与水浴混合相比,超声分散技术可使混合物在较短时间内混合均匀并可以显著提高磷光体的发光性能.
陈芮魏琼塔娜张博陈栋华
关键词:磷光体超声分散发光
钌纳米簇/聚酰亚胺杂化膜反应器的制备及其在催化苯部分加氢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了钌纳米簇/光敏性聚酰亚胺(Ru/PSPI)杂化膜在苯部分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Ru/PSPI杂化膜由单分散的钌族纳米簇和光敏性的聚酰亚胺构成.通过回流低沸点醇法还原三氯化钌,制备了单分散钌纳米簇,并将其掺入光敏性聚酰胺酸基体中,通过热亚胺化法得到Ru/PSPI杂化膜,钌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7 nm.气相色谱仪(GC)分析Ru/PSPI杂化膜催化苯部分加氢的产物,环己烯选择性最高达48.10%.
张爱清李曼区文彩李琳管文武
关键词:聚酰亚胺环己烯
不同取代度纤维素苯甲酸酯负载铂催化苯加氢
2012年
以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DMAc/LiCl)为溶剂溶解纤维素,吡啶(Py)为催化剂,苯甲酰氯为酯化剂在均相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通过控制苯甲酰氯的量得到了不同取代度(DS)的纤维素苯甲酸酯(CB),溶胀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度的CB在苯、环己烯和环己烷中的溶胀度不同。将微波还原得到的铂纳米簇与CB杂化后得到Pt/CB杂化膜,并将其用于苯催化加氢反应中。利用FT-IR、XPS、XRD、DSC和TEM对不同取代度的CB和杂化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膜的溶胀度直接影响苯的转化率和环己烯的选择性,活性评价结果显示,苯的转化率随着取代度的增大而增大,最高为7.29%;环己烯的选择性随取代度的增大而减小,最高为0.43%。
李贞可王丽娟张爱清
关键词:取代度溶胀度环己烯
四苯基卟啉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被引量:8
2009年
为寻求更高效的发光材料,通过改进的Alder法合成了四苯基卟啉、含吸电子基团的四(对硝基苯基)卟啉和含推电子基团的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红外、质谱、元素分析等表征,并测试了其紫外、荧光与电化学性质,探讨了取代基对卟啉化合物光物理性能及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陈连清渠星宇李群丽施超
关键词:四苯基卟啉衍生物荧光性能电化学性质
废酵母/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对活性红4的吸附被引量:1
2009年
以壳聚糖为载体,用废酵母为原料,制备了复合吸附微球,以溶液中活性红4(RR4)为吸附对象对所制备微球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制备液中壳聚糖含量为3%(质量分数),废酵母添加量7.5 g/L,交联剂戊二醛(25%,质量分数)量0.5 mL/L,交联时间2 h条件下,制得湿粒径为3.0-3.5 mm的复合吸附微球,其吸水量9倍左右,膨胀率15-20倍.微球在酸性条件下对RR4的吸附量大,常温下需22 h达到吸附平衡,等温实验数据对Freundlich等温方程的拟合情况良好,pH=2时,微球对RR4的最大吸附量为72.32 mg/g(以微球湿重计).
吴桂萍魏巍张学亮
关键词:酵母壳聚糖活性红4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