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66 被引量:1,152H指数:14
相关作者:蒋玢谢瑞伦戴冬瑾董明建李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湖北省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9篇化学工程
  • 99篇矿业工程
  • 22篇理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褐煤
  • 25篇热解
  • 23篇GC/MS
  • 23篇
  • 22篇萃取
  • 20篇浮选
  • 19篇煤泥
  • 19篇分选
  • 17篇GC/MS分...
  • 13篇催化
  • 12篇选煤
  • 9篇细粒
  • 8篇电选
  • 8篇正交
  • 8篇萃取物
  • 7篇气化
  • 7篇细粒煤
  • 7篇粒煤
  • 7篇摩擦电选
  • 6篇流化

机构

  • 265篇中国矿业大学
  • 24篇武汉科技大学
  • 10篇徐州工程学院
  • 7篇新疆大学
  • 5篇易安蓝焰煤与...
  • 4篇国土资源部
  • 4篇西安科技大学
  • 4篇河南神火煤电...
  • 4篇山西晋城无烟...
  • 4篇兖矿集团唐村...
  • 3篇安徽工业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山...
  • 3篇徐州空军学院
  • 2篇六盘水师范学...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宿州学院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过...

作者

  • 60篇魏贤勇
  • 51篇宗志敏
  • 25篇陶秀祥
  • 19篇陈建中
  • 18篇何环
  • 18篇沈丽娟
  • 17篇赵跃民
  • 13篇段晨龙
  • 11篇彭耀丽
  • 10篇章新喜
  • 10篇宫贵贞
  • 10篇张双全
  • 9篇谢广元
  • 9篇陈英华
  • 8篇李海生
  • 8篇路瑶
  • 8篇倪超
  • 8篇李艳
  • 7篇张英杰
  • 7篇董良

传媒

  • 30篇中国矿业大学...
  • 21篇武汉科技大学...
  • 20篇煤炭学报
  • 14篇煤炭技术
  • 14篇矿山机械
  • 1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1篇煤炭工程
  • 10篇煤炭科学技术
  • 7篇选煤技术
  • 6篇能源技术与管...
  • 5篇应用化工
  • 5篇煤炭转化
  • 5篇化工进展
  • 5篇洁净煤技术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4篇广州化工
  • 4篇中国科技论文
  • 4篇中国工程院化...
  • 3篇化工矿物与加...

年份

  • 1篇2024
  • 18篇2023
  • 9篇2022
  • 12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11篇2018
  • 15篇2017
  • 18篇2016
  • 20篇2015
  • 11篇2014
  • 15篇2013
  • 23篇2012
  • 43篇2011
  • 36篇2010
  • 14篇2009
  • 4篇2008
2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化氢催化氧化用催化剂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氯化氢催化氧化用催化剂进行了研究.采用浸渍法制备-γAl2O3负载的以铬为主要活性组分的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不同铬源、活性组分负载量、助剂、煅烧温度、比表面积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硝酸铬作为铬源,通过浸渍法制得的催化剂,活性组分约20%,活性组分与助剂加入摩尔比1∶1.25时活性良好,在实验条件氯化氢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0%以上,且经200 h寿命实验活性基本不变;在500℃下催化剂即可被活化;载体比表面积对催化剂活性影响显著,高比表面催化剂活性高.
万永周乔旭陶秀祥刘炯天
关键词:氯化氢催化氧化氯气催化剂
电选粉煤灰颗粒图像识别与烧失量预测模型被引量:3
2018年
在相同光照条件下,运用MATLAB软件控制工业相机获取不同烧失量粉煤灰的图像信息,根据粉煤灰中不同组分对于光反射的差异性,提取脱炭粉煤灰不同组分的图像特征参数,利用极限学习机神经网络建立烧失量与图像特征的数学模型,对比烧失量的预测效果获得最佳的激活函数,实现脱炭粉煤灰烧失量的在线快速检测。结果表明,极限学习机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准确识别电选粉煤灰的图像特征,快速获得粉煤灰烧失量数据,准确度高,可用于工业生产中电选粉煤灰烧失量的快速在线检测。
陈师杰李海生陈英华温晓龙章新喜孙猛陈明
关键词:粉煤灰烧失量图像特征极限学习机
碳制品机加工粉尘抑制系统PLC控制探讨
2011年
通过对碳制品机加工粉尘抑制系统工艺特性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系统PLC控制方式,构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执行功能,给出了运用平均流速法测量系统处理量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节流强度调节的PID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有效的工程实现方法和系统PLC控制流程。控制系统结构简洁,能够根据处理量的大小自动匹配系统参数,控制方式灵活可靠,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自动化管理水平。
李小川胡亚非
关键词:PLC自动控制
酚类化合物在生物质利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酚类化合物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在生物质利用研究中,酚类化合物用途颇多,可以通过直接萃取或热化学转化等各类利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各种仪器检测方法来研究生物油中的酚类化合物,进而生产各种酚类精细化工产品。本文综述了酚类化合物作为反应溶剂和酚类化合物在生物质各种利用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吴晓娜赵炜闫彩辉杨华美刘丹
关键词:酚类化合物
气固磁场流态化分选细粒煤被引量:6
2012年
利用研制的横流式气固磁稳定流化床,以0.074~0.045 mm粒级磁铁矿粉和磁珠作为高密度和低密度分选介质,对6.0~0.5 mm细粒煤进行连续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当处于稳定流化时,磁场气固流化床比普通气固流化床具有更宽的稳定操作气速范围;外加磁场使磁性颗粒沿磁力线形成平行磁链,增大了床层空隙率,形成了分布均匀的通道,气体通过时不会产生气泡,由此形成了稳定的散式气固磁场流化床;高密度分选和低密度分选的可能偏差分别为0.085,0.075 g/cm3。
宋树磊赵跃民骆振福唐利刚杨旭亮
关键词:磁场流化床细粒煤分选流化特性磁链
超临界CO_2萃取北方地区早园竹叶中总黄酮的工艺优化被引量:8
2011年
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北方地区早园竹叶中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及其最佳水平范围,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温度36℃、乙醇体积分数50%、萃取压强35MPa、夹带比9%、萃取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可达到23.24mg/g。可以运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竹叶黄酮进行提取,且提取效率较高。
张珊珊朱文娴赵晓红刘绍鹏
关键词:竹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总黄酮
煤含硫模型化合物的介电响应特性及其对微波脱硫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为揭示煤炭微波脱硫中的微波作用机制,利用传输反射法分析了煤中含硫与不含硫模型化合物的介电特性以及含硫模型化合物对净煤样介电性质的影响,并在微波联合氧化助剂条件下研究了其介电特性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硫模型化合物的介电常数实部ε'、虚部ε″和损耗角正切tanδ均大于结构相似的不含硫模型化合物,其中二苯二硫醚、二苯并噻吩砜、二苯砜具有自己的特征峰位,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微波频率实现煤中含硫组分的选择性加热;当净煤样负载含硫模型化合物后,混合样品的ε'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而ε″和tanδ与净煤样相差不大,但在混合样品的ε″和tanδ变化曲线中明显出现相应模型化合物的特征峰,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微波频率实现高有机硫煤的选择性脱硫。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联合氧化助剂的条件下,ε″和tanδ高的硫醚类的脱硫率明显大于噻吩类,且二硫醚更易于被氧化脱除。
陶秀祥唐龙飞谢茂华许宁郭季峰陈亮
关键词:微波脱硫高硫煤
基于离心力场下Falcon分选机内流膜运动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流体力学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Falcon离心分选机内流膜运动特性,建立了反冲水孔与反冲水初始流速的关系模型.利用离心分选流体计算理论,建立了Falcon分选机分层区与分选区的流膜厚度计算模型,并分别利用反冲水作用下矿粒极限脉动高度和流膜表面波理论确定了流膜分选下限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分层区流膜厚度与给料速度成正比,与离心机转速、流膜高度位置成反比;分选区流膜厚度与反冲水压成正比,与转速成反比.Falcon离心分选的分选下限受到颗粒极限脉动高度和表面波的双重限制,分选下限与流膜厚度成正比,与分选的矿物密度成反比.
陶有俊宋傲羡宇帅王旭朱向楠
关键词:分选下限表面波
烟煤衍生炭材料的炭化机制及其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2023年
近年来,人们对利用低温炭化工艺制备煤基无定形炭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和钠离子电池(SIBs)的负极材料产生了兴趣。然而,煤衍生炭材料的炭化机制仍然不太清楚。因此,本文选取烟煤为原料,探究了煤炭到无定形炭材料的化学、微晶和孔隙结构演变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低于1000℃),材料结构发生局部变化,碳层的迁移和小分子物质的释放导致了层间距(3.69-3.82A)和缺陷密度(1.26-1.90)逐渐增大,并且产生了丰富的纳米微孔结构。当温度升至1000~1600℃时,层间距和缺陷密度开始逐渐减小。在LIBs中,经1000℃炭化制备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倍率测试下可逆容量达到384 mAh g^(-1),在5 C倍率下仍能保持170 mAh g^(-1),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在SIBs中,经1200℃炭化制备的样品在0.1 C倍率测试下具有270.1 mAh g^(-1)的可逆容量和高达86.8%的首次库伦效率。本研究为煤基炭材料的精细化制备提供了理论支撑。
田青青李晓明谢莉婧苏方远易宗琳董良陈成猛
关键词:炭材料钠离子电池
微波辅助下固体酸催化剂对稻壳热解油的催化加氢被引量:3
2011年
微波辅助下,以甲醇为溶剂的固体酸催化剂对稻壳热解油的催化加氢,采用GC/MS分析稻壳热解油催化前后正己烷萃取物。结果表明:稻壳生物油中的化合物十分复杂,主要成分为酮、酚、醛、酸和酯等含氧化合物;在固体酸催化下,酮和酚的含量大大降低;同时,稻壳热解油催化后正己烷的萃取物中的化合物种类也有所增加;微波辅助下,固体酸催化剂对稻壳热解油的催化加氢具有一定作用。
梅丽敏宗志敏位艳宾魏贤勇
关键词:微波固体酸催化加氢GC/MS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