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

作品数:29 被引量:108H指数:7
相关作者:谢彤黄萍萍杨展王利民唐蓉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肾病
  • 8篇细胞
  • 6篇肾脏
  • 5篇肾小管
  • 5篇肾炎
  • 5篇小管
  • 5篇灌注
  • 5篇白细胞介素
  • 4篇再灌注
  • 4篇肾缺血
  • 4篇肾衰
  • 4篇肾衰竭
  • 4篇急性肾缺血
  • 4篇白细胞
  • 4篇IGA肾病
  • 3篇肾小球
  • 3篇肾小球肾炎
  • 3篇慢性肾衰
  • 3篇慢性肾衰竭
  • 3篇免疫

机构

  • 28篇广东医学院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东医学院第...
  • 1篇深圳市宝安人...

作者

  • 15篇刘华锋
  • 14篇陈孝文
  • 6篇唐德燊
  • 4篇江黎明
  • 4篇冯振伟
  • 3篇赵家明
  • 3篇何惠娟
  • 3篇杨展
  • 3篇梁东
  • 3篇吴平
  • 2篇杜胜华
  • 2篇黄萍萍
  • 2篇谢彤
  • 2篇王利民
  • 2篇费忠化
  • 2篇刘伟敬
  • 2篇张肇
  • 1篇刘付捷
  • 1篇袁岩
  • 1篇袁汉尧

传媒

  • 5篇国外医学(泌...
  • 3篇广东医学院学...
  • 3篇第八届全国中...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2005珠海...
  • 1篇第9届全国中...
  • 1篇2014年广...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ANTES与肾脏疾病
2002年
RANTES是一种C C家庭趋化因子 ,它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 ,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单核 /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产生趋化作用 ,从而参与炎症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肾脏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在肾小球炎症、间质性肾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现、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其在肾脏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冯振伟陈孝文
关键词:RANTES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生物学
小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的建立及体会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观察应用小鼠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模型的效果。方法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动脉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其中两组分别于术后24h和48h后处死观察肾功能及肾脏病理变化,另一组观察其病情及存活情况14天。结果各次造模成功率均达85%以上;术后24h及48h实验组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肾脏外观出现典型“大白肾”表现,镜下出现典型急性肾小管坏死表现,并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组织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验组在观察期间逐渐出现典型急肾衰竭表现,至14天末,死亡率达91.7%,而对照组全部正常存活。结论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动脉可制备稳定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而且成功率较高。
李广宇周南王利民黄有林吴陈喾刘华锋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
百令对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肾脏保护和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百令对5/6肾切除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对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肾衰竭进展及抗纤维化的相关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取8只为假手术组,其余行5/6肾切除术。根据术后3周血肌酐(Scr)值分为模型组、天然虫草组(2.0g·kg^-1·d^-1)、百令治疗组(2.0g·kg^-1·d^-1)和百令高剂量组(3.0g·kg^-1·d^-1)。术后4周给药。治疗1个月后检测Scr、尿素氮(BUN)浓度;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治疗后模型组大鼠Scr、BUN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均有明显病理改变,CTGF、α—SMA的表达明显上调;而药物治疗组的Scr、BUN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肾脏病理损伤减轻,CTGF、α—SMA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百令能改善5/6肾切除大鼠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组织CTGF的表达有关。
费忠化唐德桑
关键词:百令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慢性肾衰竭
γ-干扰素与肾小球肾炎被引量:2
1998年
γ-干扰素(IFN-γ)对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引起诸多研究者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本文综述了IFN-γ对肾小球肾炎的双重作用:即抗肾小球肾炎方面的保护作用及促肾小球肾炎方面的损伤作用。前者包括:IFN-γ抑制TH2细胞活化而减轻肾脏的过敏性损伤,抑制系膜细胞增殖而延缓肾小球硬化。后者包括:IFN-γ充当一个趋化因子;促进淋巴细胞向肾间质聚集;促进肾内单核细胞增殖、活化和NO合成;增加肾固有细胞MHC抗原表达,促进免疫复合物及补体的沉积;对肾小球系膜组织的作用。最后,对IFN-γ在肾小球肾炎中的治疗价值作一展望。
刘华锋唐德焱
关键词:Γ-干扰素肾小球肾炎病理学
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中IL-18的表达以及FK506、CsA和DEX的抑制作用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IL 18在活动性狼疮性肾炎 (LN)患者中的表达以及免疫抑制剂FK5 0 6、环孢霉素A(CsA)和地塞米松 (DEX)对其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 16例活动性LN患者和 10例正常人空腹静脉全血 ,分为未刺激组、脂多糖 /植物血凝素(LPS/PHA)刺激组、LPS/PHA +FK5 0 6组、LPS/PHA +CsA组和LPS/PHA +DEX组在体外培养 2 4h ,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 18的水平 ,应用半定量的RT PCR检测全血培养细胞中IL 18mRNA的表达 ,以及FK5 0 6、CsA和DEX对其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活动性LN患者全血培养的细胞自发及以LPS/PHA刺激后 ,IL 18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FK5 0 6、CsA和DEX对LPS/PHA刺激的LN患者全血培养细胞IL 18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正常对照组的抑制作用。结论 :IL 18在活动性LN患者LN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抑制IL
潘志铣刘华锋唐德燊梁东陈孝文
关键词:IL-18FK506环孢霉素A
caspase-1及下游炎性因子与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3
2004年
王利民刘华锋陈孝文
关键词:CASPASE-1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
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IgA肾病患者78例,随机均分成两组。雷公藤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每日60mg,分3次口服;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每日75.0mg,分3次口服。疗程12个月。结果雷公藤组有效13例,部分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有效3例,部分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4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P〈0.05)。治疗后雷公藤组尿蛋白较治疗前减少[(0.74±0.61)g/24h和(2.41±1.03)g/24h,t=2.137,P〈0.05],血清白蛋白升高[(39.67±18.92)g,L和(31.60±14.42)g,L,t=1.810,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治疗肾功能正常伴轻中度蛋白尿的IgA肾病能显著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清白蛋白。患者依从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谢彤钟应雄麦伟民黄萍萍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IGA雷公藤多苷蛋白尿
IgA肾病患者血清中异常IgA检测的探讨
2005年
目的:将糖生物学理论与免疫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血清学检测诊断IgA肾病(IgAN)的新方法,以解决只能依靠肾活检穿刺术诊断IgAN的问题。方法:应用特异性识别糖链末端的凝集素,并结合抗人IgA特异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糖链异常的IgA水平。结果:采用该方法对各组血清405nm吸光值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测定值为0.22±0.10(n=156),IgAN确诊病人组为:0.68±0.17(n=22),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IgAN疑诊病人组的测定值为:0.38±0.15(n=19),高于正常对照组。22份确诊的IgAN病人血清中,与病理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81.8%(19/12),而假阳性率仅为1.9%(3/156)。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对于IgAN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尹斯利袁汉尧黄萍萍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 1 8(IL- 1 8)在高血压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法对不同等级的高血压病患者和高血压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35例及 30名健康者的血浆 IL- 1 8水平作了检测和比较。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 IL- 1 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t=4.60 3,P<0 .0 0 1 ) ,并随高血压病级别的上升而升高 (P均 <0 .0 5) ;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 IL- 1 8水平显著高于无心力衰竭者 (t=2 .81 ,P<0 .0 1 )。结论 :高血压病的发生可能有 IL- 1 8参与。
许金成王淑斐刘华锋袁岩洪玉芬
关键词:高血压病白细胞介素18心力衰竭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2007年
黄浩刘华锋陈孝文
关键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骨形态发生蛋白-7终末期肾病肾功能恶化疾病进展慢性肾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