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作品数:540 被引量:1,663H指数:15
相关作者:罗利琼吴凤麟陈伟王丁丁孟民杰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1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9篇医药卫生
  • 85篇生物学
  • 71篇文化科学
  • 29篇农业科学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化学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哲学宗教
  • 6篇理学
  • 5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2篇细胞
  • 67篇基因
  • 43篇教学
  • 37篇蛋白
  • 34篇肿瘤
  • 25篇活性
  • 24篇骨细胞
  • 23篇免疫
  • 22篇TCR
  • 22篇成骨
  • 21篇分化
  • 21篇T细胞
  • 20篇转染
  • 20篇成骨细胞
  • 19篇凋亡
  • 18篇增殖
  • 17篇受体
  • 17篇体外
  • 13篇酵母
  • 11篇杀伤

机构

  • 526篇广东药学院
  • 39篇暨南大学
  • 2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5篇中山大学
  • 10篇广州中医药大...
  • 9篇华南理工大学
  • 9篇广东省实验动...
  • 8篇华南师范大学
  • 8篇武汉大学
  • 8篇香港中文大学
  • 8篇广东药学院附...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6篇吉林大学
  • 6篇仲恺农业工程...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东莞市人民医...
  • 5篇深圳北京大学...
  • 4篇广东医学院
  • 4篇广东食品药品...
  • 4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113篇黄树林
  • 67篇邵红伟
  • 46篇李青南
  • 33篇陆幸妍
  • 33篇陈珺
  • 29篇沈晗
  • 29篇周林
  • 28篇吴凤麟
  • 28篇卢丽
  • 26篇杨国柱
  • 23篇王辉
  • 23篇田素娟
  • 22篇张文峰
  • 22篇罗利琼
  • 22篇朱爽
  • 21篇袁茵
  • 21篇孟民杰
  • 19篇林月霞
  • 17篇王丁丁
  • 16篇何崚

传媒

  • 8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7篇中药材
  • 15篇中国骨质疏松...
  • 14篇中国病理生理...
  • 13篇中国免疫学杂...
  • 1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1篇广东医学
  • 9篇中国医药生物...
  • 8篇生物技术
  • 8篇中国科教创新...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药理学通...
  • 7篇医学教育探索
  • 6篇药学教育
  • 5篇暨南大学学报...
  • 5篇科教文汇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22篇2016
  • 63篇2015
  • 58篇2014
  • 49篇2013
  • 59篇2012
  • 58篇2011
  • 59篇2010
  • 61篇2009
  • 34篇2008
  • 35篇2007
  • 7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5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塞米松长期间断用药对大鼠骨骼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长期、间断使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大鼠骨骼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Dex组和NC组,Dex组肌注Dex,0.25 mg/100 g,NC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周2次,共给药90 d。取胫骨分析皮质骨及松质骨的形态变化,股骨行骨生物力学检测。结果:Dex组皮质骨骨量明显低于NC组,骨髓腔增大(P<0.05);Dex降低骨内、外膜骨形成及矿化,但促进了骨内膜的骨吸收;Dex没有弱化股骨的力学性能。结论:长期、间断使用Dex,仅使皮质骨丢失,其几何形状的变化并不改变生物力学的性能,提示长期、间断使用Dex可以减轻该药对骨骼的不良影响。
卢丽王秀丽蔡惠宁陈珺杨国柱程晴李青南
关键词:地塞米松骨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
黄花蒿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及标记开发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EST-SSRs的分布频率及核苷酸重复特征,开发微卫星(microsatellites)标记,为黄花蒿种质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NCBI下载黄花蒿94 923条EST序列经组装后去除冗余,MISA获得EST-SSRs序列,分析EST-SSRs组成特点和分布规律。Pfam2go注释黄花蒿SSR-ESTs数据集,GOSlim程序对注释结果进行分类。Primer3程序设计18对SSR引物扩增黄花蒿基因组D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多态性。结果:黄花蒿拼接组装后获得24 601条序列,含2 110个SSR,出现频率为8.6%,其中二、三核苷酸重复分别占28%,50.4%,三核苷酸重复中ACC/GGT为主要类型,占9.8%。312条黄花蒿SSR-ESTs序列被功能注释。15对引物建立了合适的PCR反应体系,在36个黄花蒿样品中扩增呈现良好多态性。结论:黄花蒿EST-SSR基元类型丰富,在检测的18对引物中有效扩增和多态性均较高,根据EST资源规模开发SSR标记是可行的,为进一步开展黄花蒿种质资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英蔡汉强贾伟章
关键词:黄花蒿ESTSSR标记
TCR Vβ7.1基因对IL-12基因修饰乳腺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TCRVβ7 1基因与IL 12基因在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识别和杀伤中的效应机制和相互作用。 方法 :用脂质分别包裹TCRVβ7 1基因和IL 12基因并转染健康人PBMC和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 ,流式细胞仪检测TCRVβ7 1基因表达 ,ELISA法检测IL 12基因在MCF 7 S中的表达及淋巴细胞 肿瘤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 γ和IL 4水平 ,改良MTT法检测TCRVβ7 1基因修饰PBMC对IL 12基因转染前后MCF 7 S的杀伤活性。 结果 :TCRVβ7 1基因和IL 12基因在PBMC和乳腺癌细胞MCF 7 S中稳定表达 ;ELISA法检测提示IL 12基因修饰前后肿瘤细胞 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 γ和IL 4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细胞毒活性检测表明IL 12基因修饰可明显增强TCRVβ7 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的杀伤作用。 结论 :TCRVβ7 1基因修饰CTL及IL 12基因修饰乳腺癌细胞株共培养 ,提高了CTL的杀伤作用 ,说明TCR识别基因与杀伤基因在抗肿瘤效应中具有协同作用。
胡丽彩黄树林邱曙东罗利琼林月霞
关键词:IL-12基因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
五味子乙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Sch B)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除空白对照组外,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ICR小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Sch B低剂量组、Sch B中剂量组、Sch B高剂量组、阳性药组5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小鼠饲喂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89%基础饲料+10%猪油+1%胆固醇)。建模同时,模型组、Sch B低剂量组、Sch B中剂量组、Sch B高剂量组、阳性药组分别予橄榄油10 m L/kg、Sch B 10 mg/kg、Sch B 20 mg/kg、Sch B 40 mg/kg、非诺贝特100 mg/kg灌胃治疗1周,之后测定各组动物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系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TG、TC、ALT、AST含量和肝系数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Sch B组的肝脏TG和TC含量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Sch B中剂量组的AST和ALT含量显著降低(P<0.05)。阳性药组TC、TG、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肝系数明显增加(P<0.05),而其他各组肝系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中剂量和高剂量Sch B具有降脂和降酶作用,并且对肝脏无明显损伤。
董艳敏陈亚楠李美锋陈俊宇邵红伟王辉
关键词:五味子乙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三酰甘油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糖皮质激素致大鼠的不同部位骨丢失及其与骨折的关系
李青南
非洲桃花心木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非洲的5个不同地理群体非洲桃花心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28对SRAP引物组合用于群体遗传分析,共扩增出条带7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59条,多态性水平为76.62%;5个群体遗传距离在0.036 1-0.131 7之间,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9 3,总的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330 0,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个体间(70.04%),群体基因流(Nm)为1.1858。
李义良赵奋成胡燕菲蔡坚吴惠姗张应中郭文冰
关键词:SRAP标记
中草药中挥发油的提取新方法
挥发油是某些中草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在预防治疗疾病中具有独特的疗效,提取中草药挥发油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提取方法下,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收率不同.文章主要目的是对中草药中挥发油的提取新方法进行概述,通过查阅...
郑家欢王兆玉黎恩立
关键词:中草药挥发油
文献传递
垃圾填埋场中真细菌群落16S rRNA基因的分析
2012年
回灌式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真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同样通过不依赖于微生物培养的分析而获得。利用特异性的引物对,选择性地扩增渗滤液DNA中的真细菌16S rRNA基因片断(16S rDNA),并用于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文库内真细菌16S rDNA的遗传多样性通过限制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限制性内切酶Hin PII和Msp I)而获得。初步的结果表明,随机选出的200个真细菌克隆子被分为147个不同的RFLP型(组),当中丰度最高的两个型均仅含有9个克隆子,两者共占所有被分析克隆子的不到10%;克隆子数≥2的型共有21个(包括以上2个丰度最高的型),它们共代表74个克隆子,占所有被分析克隆子的37%;而剩下的126个型均只含有1个克隆子,它们共占整个基因文库的63%。由此可见,李坑垃圾渗滤液中的真细菌具有非常复杂的群落结构。
朱爽陈大志刘顺会周林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真细菌16SRRNA基因RFLP
游离脂肪酸混合物对肝细胞脂毒性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FFA)混合物对肝细胞L-02的脂毒性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正常肝细胞L-02分别用正常培养基和0.5、1、2 mmol/LFFA混合物(油酸和软脂酸的比例为2:1)培养24 h后,尼罗红染液室温避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确定细胞内脂质堆积情况。组织细胞酶法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凋亡检测试剂盒分析肝细胞的凋亡情况,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试剂盒分别检测培养液中ALT和AST活性。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脂代谢相关的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各浓度FFAs混合物均可剂量依赖性增加肝细胞脂肪堆积和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且1 mmol/LFFA混合物可增高肝细胞的甘油三酯含量2.6倍,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的变化基本相同。2 mmol/LFFA混合物可降低肝细胞L-02细胞存活率并诱导细胞凋亡,而0.5 mmol/L和1 mmol/LFFA混合物对细胞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FFA混合物对细胞上清中ALT和AST活性无明显影响。1 mmol/LFFA混合物作用后可分别上调肝细胞的ADRP和SREBP-1 mRNA的表达2.660和2.758倍。结论:FFA混合物可诱导肝细胞L-02脂肪变性且2mmol/LFFA混合物可造成轻度细胞损伤。脂代谢相关基因ADRP和SREBP-1表达上调与FFA混合物诱导的脂肪变性相关。
王辉陈骁项夏霖彭鑫王苑芳刘填桂黄树林邵红伟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游离脂肪酸脂毒性脂肪分化相关蛋白
钠离子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的关系被引量:12
2011年
探讨不同浓度钠离子(Na + )对大鼠成骨细胞(Ob)成骨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ENaC)的相关性。方法 Ob经1×10 -4 ~1 mol/L Na + 处理后,检测Ob的增殖和分化情况。再从中选3个浓度Na + 处理Ob,RT-PCR测定成骨功能相关基因(Cbfa1,OPN,OC)及ENaC-α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1×10 -4 ~1 mol/L范围内,Na + 对Ob具有双向影响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Na + 明显促进Ob分化,升高Na+浓度则抑制Ob分化,而Na+对Ob的增殖无影响。RT-PCR示:Na + 对Ob中 Cbfa1、OPN 及 OC 表达同样具有双向作用,低浓度促进表达,高浓度抑制;并且 ENaC-α mRNA 在 Na + 调控下的变化情况与成骨功能相关基因及Ob分化活性的变化相一致。 结论 Na + 可直接影响Ob的分化及成骨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且 Na + 对Ob的影响作用与ENaC相关。
卢丽吴亮陈珺林晓慧万超李青南
关键词:钠离子成骨细胞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