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93 被引量:812H指数:12
相关作者:宋义虎马列左敏张培斌张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武夷学院环境与建筑工程系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8篇会议论文
  • 19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06篇理学
  • 158篇化学工程
  • 1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电气工程
  • 19篇医药卫生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生物学
  • 7篇电子电信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4篇丙烯
  • 73篇乙烯
  • 67篇聚丙烯
  • 61篇纳米
  • 59篇分子
  • 52篇共聚
  • 48篇改性
  • 39篇聚乙烯
  • 35篇催化
  • 31篇共聚物
  • 31篇复合材料
  • 31篇高分子
  • 31篇复合材
  • 27篇阻燃
  • 26篇自由基
  • 26篇聚苯
  • 25篇催化剂
  • 22篇共混
  • 17篇电池
  • 16篇多巴

机构

  • 593篇浙江大学
  • 6篇杭州水处理技...
  • 4篇香港科技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武夷学院
  • 3篇浙江科技学院
  • 3篇浙江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石化扬子...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杭州之江有机...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福州大学

作者

  • 72篇宋义虎
  • 66篇徐志康
  • 49篇朱利平
  • 48篇郑强
  • 44篇杜淼
  • 37篇万灵书
  • 32篇上官勇刚
  • 32篇范志强
  • 32篇徐又一
  • 26篇傅智盛
  • 25篇朱宝库
  • 25篇计剑
  • 22篇沈之荃
  • 22篇陈红征
  • 20篇高超
  • 20篇彭懋
  • 18篇张兴宏
  • 16篇杨红梅
  • 16篇王齐
  • 15篇黄小军

传媒

  • 77篇高分子学报
  • 50篇2011年高...
  • 28篇中国化学会2...
  • 18篇2011年全...
  • 16篇2015年全...
  • 15篇第十届全国流...
  • 14篇高等学校化学...
  • 9篇膜科学与技术
  • 9篇中国化学会第...
  • 8篇中国科学:化...
  • 8篇第七届全国膜...
  • 8篇2014创新...
  • 8篇2007年全...
  • 7篇功能高分子学...
  • 7篇高分子通报
  • 7篇高分子材料科...
  • 7篇功能材料
  • 7篇化学进展
  • 7篇中国化学会2...
  • 5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10篇2021
  • 5篇2020
  • 12篇2019
  • 18篇2018
  • 22篇2017
  • 24篇2016
  • 33篇2015
  • 47篇2014
  • 83篇2013
  • 39篇2012
  • 132篇2011
  • 59篇2010
  • 47篇2009
  • 26篇2008
  • 24篇2007
  • 4篇2006
5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和pH值响应的交联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在药物传递上的应用
金桥贾凡王海波王寅计剑
关键词:光交联PH响应药物传递
端羟基聚苯乙烯分子量分布对水滴模板法组装行为影响研究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拓扑结构,对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影响显著。水滴模板法是一种制备有序多孔膜的自组装方法,研究表明聚合物的拓扑结构对有序多孔膜的形貌有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系列窄分布的端...
吴柏衡万灵书徐志康
关键词:分子量分布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机械性能
混合助催化剂对负载型钛催化剂制备聚丙烯合金的影响
<正>采用丙烯均聚和乙烯丙烯气相共聚两段聚合法合成的抗冲聚丙烯树脂具有优良的韧性,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性能聚烯烃材料。在制备聚丙烯合金(PP/EPR合金)的反应中,助催化剂的结构和化学特性对EPR级份的链结构有显著的影响,...
屠嵩涛傅智盛范志强
关键词:抗冲性能
文献传递
杂质对六氯环三聚磷腈热聚合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红外光谱、磷核磁共振谱、广角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凝胶色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六氯环三聚磷腈(HCCP)在存放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以及不同纯化方法对这些杂质的去除效果,探讨了这些杂质对HCCP单体真空热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HCCP在存放过程中接触空气中的水汽在环上氯基团处易被水解,产生Trimer-1、Gem-2、Dimmer-3等杂质,重结晶能去除Gem-2、Dimmer-3和少量的Trimer-1,升华能较好地去除Trimer-1.杂质Gem-2、Dimmer-3中的羟基引发聚二氯磷腈交联,生成不可溶的交联态聚二氯磷腈,而Trimer-1则会降低聚合速度,并在聚合物中引入磷氧基和亚胺基杂链,从而影响后续聚磷腈取代产物的性质,表现为聚合物中晶态发生变异,结晶度降低,玻璃化温度、晶态转化温度和熔融温度出现差别.用重结晶结合升华的方法对HCCP单体进行纯化后,应用FTIR或31P-NMR分析来验证纯化效果,以确保能控制聚合速度和时间,使聚合顺利进行.
陈大凯梁焕陆茵安全福
关键词:聚磷腈
基因活性皮肤再生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由烧伤、创伤、机械损伤等导致的皮肤缺损和功能丧失是常见的临床难题之一.皮肤再生修复涉及一系列复杂生物信号调控,通过基因治疗技术与皮肤再生材料结合,赋予皮肤再生材料更高和可控的生物活性,是实现皮肤结构和功能重建的重要策略.围绕基因活性材料在皮肤再生修复中的应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皮肤缺损及其再生修复背景,分析了皮肤再生材料的主要组成和结构,然后从基因活性物质的种类、负载和释放方式等角度综述了现有基因活性皮肤再生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综述了基因活性化皮肤再生材料在解决血管化、瘢痕以及附属器官再生等关键问题的重要进展.
李秀媛罗逸伦马列
关键词:基因活性血管化附属器官皮肤修复
基于亲核取代和点击化学的糖基化聚膦腈合成
黄旭黄小军徐志康
关键词:聚膦腈糖基化亲核取代点击化学
丁苯橡胶中有机蒙脱土形态结构的研究
<正>论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三种不同有机蒙脱土与丁苯橡胶(SSBR)的SSBR/OMMT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表征SSBR/OMMT复合材料中有机蒙脱土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SSBR/OMMT复合材料中三种有...
李宏宋义虎郑强
关键词:丁苯橡胶有机蒙脱土X射线衍射插层
文献传递
新型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及其对有机硅密封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合成出两种含氰基和仲胺基的新型硅烷偶联剂,分别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对其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添加新型硅烷偶联剂对有机硅密封胶力学性能、粘接性能以及表面可修饰性的影响,并与传统的硅烷偶联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有机硅密封胶的制备配方中,适量添加该种新型硅烷偶联剂,可显著加快其交联速率,并大幅度提高力学性能以及对混凝土、玻璃、铝的粘接强度。同时可显著改善有机硅密封胶的表面可修饰性。力学性能的提高可用交联密度和分子间作用力来解释,而粘接性能和可涂覆性的改善则归因于极性氰基的作用。
徐晓明林薇薇高传花郑强
关键词:有机硅密封胶硅烷偶联剂粘接性能
制备方法对iPP/EPR合金晶相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研究了溶液共混法和熔融共混法制备的等规聚丙烯/二元乙丙橡胶(iPP/EPR)(85:15,W/W)合金的晶相结构.发现溶液共混法制得的iPP/EPR合金晶相中仅存在α-iPP,而熔融共混样品中则同时生成了α-iPP和β-iPP.这一结果表明,EPR并不是iPP/EPR合金中β-iPP生成的关键因素.考察了结晶温度和熔体热处理对iPP/EPR合金晶相结构的影响,发现通常的热处理并不能消除合金中β-iPP的生成.
上官勇刚陶礼阳赵丽郑强
关键词:晶相结构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肝素化及其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吸附特性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赋予聚丙烯微孔膜(PPMM)选择性吸附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能力,发展了一种有效的PPMM表面共价固定肝素的方法.基于紫外引发丙烯酸的接枝聚合,通过碳二亚胺活化,以乙二胺为间隔臂,将肝素共价固定于PPMM表面,获得表面肝素化的PPMM.ATR-FTIR和XPS分析确证了修饰过程中膜表面基团及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静态水接触角测定和血小板黏附实验,考察了肝素化前后膜表面的亲水性及血液相容性,发现在肝素固定化密度为7.39μg/cm2时,膜表面水接触角由(138±7.2)°下降至(35.1±2.7)°,血液相容性也得到明显改善.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分析了肝素化前后PPMM对单及二元混合蛋白溶液中LDL的吸附与脱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肝素化PPMM对LDL的吸附量明显增大,且受人血清蛋白(HSA)的干扰较小,说明肝素化PPMM对LDL具有选择性吸附性能;NaCl溶液能将肝素化PPMM表面吸附的LDL洗脱除去,说明肝素化PPMM对LDL的吸附具有可逆性.
郑细鸣黄小军徐志康
关键词:聚丙烯微孔膜表面修饰肝素化
共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