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作品数:863 被引量:1,649H指数:15
相关作者:陈江卢友光张端强黄晓晶骆凯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口腔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3篇期刊文章
  • 203篇会议论文
  • 95篇专利
  • 13篇科技成果
  • 5篇标准

领域

  • 692篇医药卫生
  • 60篇文化科学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生物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社会学
  • 4篇哲学宗教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86篇口腔
  • 129篇细胞
  • 105篇牙周
  • 49篇口腔医学
  • 39篇牙髓
  • 38篇教学
  • 36篇蛋白
  • 36篇牙周炎
  • 34篇种植体
  • 32篇基质
  • 31篇纤维细胞
  • 31篇成纤维细胞
  • 30篇上颌
  • 29篇牙龈
  • 27篇口腔种植
  • 26篇牙科
  • 26篇磨牙
  • 26篇骨髓基质
  • 25篇成骨
  • 24篇人牙

机构

  • 859篇福建医科大学
  • 68篇福建医科大学...
  • 19篇福州大学
  • 13篇四川大学
  • 12篇武汉大学
  • 11篇南京大学
  • 9篇广东省口腔医...
  • 9篇厦门大学
  • 8篇温州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大学口腔...
  • 7篇福建师范大学
  • 7篇南京军区福州...
  • 7篇中山大学
  • 7篇遵义医学院
  • 7篇南京市口腔医...
  • 7篇厦门医学院
  • 6篇福建省立医院
  • 6篇福建省级机关...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24篇闫福华
  • 112篇陈江
  • 76篇程辉
  • 51篇卢友光
  • 49篇黄晓晶
  • 44篇于皓
  • 40篇吴东
  • 36篇骆凯
  • 35篇张长源
  • 33篇赵欣
  • 32篇吕红兵
  • 31篇郑明
  • 27篇姚丽艳
  • 26篇李艳芬
  • 26篇张端强
  • 25篇林敏魁
  • 21篇张锦雀
  • 17篇陈帅
  • 16篇林李嵩
  • 16篇丁林灿

传媒

  • 63篇口腔医学研究
  • 50篇福建医科大学...
  • 3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8篇福建医药杂志
  • 22篇中国口腔种植...
  • 21篇中国实用口腔...
  • 20篇临床口腔医学...
  • 19篇实用口腔医学...
  • 17篇中华口腔医学...
  • 16篇全球华人口腔...
  • 15篇益寿宝典
  • 12篇广东牙病防治
  • 10篇上海口腔医学
  • 9篇中国高等医学...
  • 8篇口腔医学
  • 8篇口腔颌面修复...
  • 8篇中国口腔医学...
  • 7篇现代口腔医学...
  • 7篇牙体牙髓牙周...
  • 6篇中国口腔颌面...

年份

  • 4篇2024
  • 49篇2023
  • 57篇2022
  • 40篇2021
  • 60篇2020
  • 65篇2019
  • 44篇2018
  • 48篇2017
  • 37篇2016
  • 25篇2015
  • 29篇2014
  • 31篇2013
  • 63篇2012
  • 49篇2011
  • 40篇2010
  • 26篇2009
  • 23篇2008
  • 33篇2007
  • 27篇2006
  • 22篇2005
8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体及面部美学比例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体及面部美学比例尺,包括第一直尺和第二直尺,所述第一直尺和第二直尺的上端部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直尺上套有可沿第一直尺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副尺,所述第二直尺上套有可沿第二直尺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二副尺,所述第...
陈莹晖林秀娇杨慧于皓
文献传递
一种溶菌酶及其在口腔护理用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菌酶及其在口腔护理用品中的应用。所述溶菌酶基因的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溶菌酶基因所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溶菌酶基因编码的溶菌酶具有抑制口腔...
黄晓宇卢友光丁林灿刘欢欢
牙种植体
一种牙种植体,其技术要点在于在种植体颈圈表面加工有沟槽。沟槽表面具有氮化钛(TiN)涂层,涂层的厚度为100-1000nm。本发明的水平沟槽“各向异性”的表面特征能对牙龈成纤维细胞产生“接触诱导”作用,即能引导细胞顺着水...
陈江赖颖真
中国大陆口腔全科医学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定位
目的:探索目前中国大陆口腔全科医学发展情况,确定其发展战略地位。方法:以SWOT量化模型为研究框架,采用专题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正>目的:探索目前中国大陆口腔全科医学发展情况,确定其发展战略地位...
陆旻林实
文献传递
hbFGF基因及hBMP-7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复合物联合应用促进牙槽骨再生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bFGF)基因及人骨形成蛋白-7(hBMP-7)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复合物联合应用对牙槽骨缺损再生的影响。方法利用hbFGF基因转染Beagl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GFs),并将其接种于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形成组织工程化复合物,同时以hBMP-7基因转染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s),将其与胶原膜BME-10X复合,共同植入Beagle犬的人工牙周组织缺损区,通过组织学观察和测量分析,评价其对牙槽骨再生的影响。结果术后6、12周,光镜下观察可见转染GFs复合ADM组和未转染GFs复合ADM组均较单纯BMSCs复合BME-10X组有更多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和新生牙骨质样组织生长;术后12周各组相对于术后6周的各组有更多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和新生牙骨质样组织。新生牙骨质与新生牙槽骨测量显示,转染hbFGF的GFs/ADM复合物的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hBMP-7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复合物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程度。结论转染bFGF的GFs/ADM复合物有助于促进hBMP-7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复合物对牙周组织缺损的修复。
陈欣戬李艳芬钟泉赵欣骆凯闫福华
关键词:牙龈成纤维细胞骨形成蛋白-7牙槽骨牙骨质
思政理论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思政理论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56)与对照组(n=55)。实验组进行思政理论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1学期后进行人文素质的自评和他评。结果:实验组的人文素质自评为(89.12±7.88)分、学生干部评价为(90.69±8.07)分、思政教师评价为(89.94±6.5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政理论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可显著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林中青张锦雀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
粪肠球菌再感染根尖周炎大鼠模型病程进展分析
目的:在髓腔开放配合内毒素诱导法建立混合菌初次感染大鼠慢性根尖周炎模型基础上采用粪肠球菌二次感染1周的方法,构建粪肠球菌再感染大鼠根尖周炎模型并连续观察3周,通过观察实验牙根尖区骨质破坏面积和根尖区炎症状态,分析粪肠球菌...
郭晓霞王燕煌陈帅黄晓晶
关键词:粪肠球菌根尖周炎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不同制作工艺的口腔修复高分子材料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通过细胞培养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不同制作工艺的口腔修复高分子材料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根据ISO10993-5:2009,将注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Aided Desig...
汪明俊魏霞程辉
文献传递
福建省中老年人群重度牙周炎相关因素抽样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老年人群重度牙周炎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防治牙周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建省中老年人吸烟、刷牙行为及深牙周袋的分布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福建省中年人刷牙次数每天1次或1次以上者检出深牙周袋明显小于每天刷牙不足1次者,老年人刷牙次数与是否检出深牙周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老年人是否检出深牙周袋与刷牙时间、刷牙方法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年人是否检出深牙周袋与吸烟行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人有吸烟行为者检出深牙周袋者大于无吸烟者。结论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力度,尤其是农村中老年人,使其改变不良习惯,掌握并养成正确的刷牙行为。
林挺卢友光陈超冯岩苏柏华丁林灿李威赵爱梅
关键词:重度牙周炎吸烟刷牙行为中老年人
甲状腺乳头状癌局部免疫状态的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局部免疫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5例PTC患者、25例良性甲状腺病变的局部组织CD3+、CD4+、CD8+及NK细胞的含量。结果PTC局部癌组织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良性组局部病变组织(0.81±0.26vs1.46±0.53,t=0.87,P<0.01),与良性组相比较而言,主要表现在PTC局部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49.63±8.58vs29.32±5.30,t′=11.30,P<0.01),而两者间CD4+细胞水平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38.30±8.67vs40.34±6.77,t=0.98,P>0.05)。15例伴淋巴结转移PTC局部癌组织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与2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PTC局部癌组织之间的差别无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局部细胞免疫功能呈明显的抑制状态,但局部抗瘤免疫效应的削弱与PTC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无关。
陈一峰黄云鹏苏密龙连云宗张白凌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流式细胞术
共8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