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福州临床医学院
- 作品数:27 被引量:145H指数:7
- 相关作者:李铭山钟群张盼许尚文刘庆宏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福州总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8)F-FDG PET与MRI在难治性颞叶癫痫定侧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与MRI脑代谢显像对颞叶癫痫(TLE)致痫灶定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资料完整的难治性T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其常规MRI、MRS、^(18)F-FDG PET检查及三者联合诊断在TLE定侧上的检出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其价值。结果:本组78例难治性TLE患者均行前述三种检查,经统计学分析,致痫灶侧NAA/(Cho+Cr)及SUVmean低于健侧,三种检查定侧检出准确率分别为33.33%(26/78)、58.97%(46/78)及85.89%(67/78),三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为89.74%(70/78),经卡方检验分析,得到χ~2=73.090,P<0.001,可以认为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分割卡方进一步的两两比较,对P值进行校正,以0.008为标准,可以认为常规MRI与MRS(χ~2=10.317,P=0.001)、^(18)F-FDG PET(χ~2=44.758,P<0.001)、三者联合(χ~2=52.43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RS与^(18)F-FDG PET(χ2=14.158,P<0.001)、三者联合(χ~2=19.36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18)F-FDG PET与三者联合(χ~2=0.539,P=0.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S定侧检出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MRI,在临床癫痫影像诊断时可先利用MRI进行诊断,但应尽量同时行常规MRI及MRS检查,若经前述检查仍无法准确定位,有条件者可进行^(18)F-FDG PET检查,三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癫痫致痫灶定侧检出准确率。
- 赵春雷陈自谦钱根年杨忠东王楷堂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 垂体零细胞腺瘤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垂体零细胞腺瘤(NCA)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I(ESM-1)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自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行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46例NCA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SM-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18-45岁16例、≥46岁30例1、性别(男29例,女17例)、肿瘤最大直径(1-3cm34例、≥3cm11例、〈1cm1例)、侵袭性(侵袭性NCA30例,非侵袭性NCA16例1及Ki.67指数(〈3%29例、≥3%17例1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6例NCA标本中均可观察到血管内皮细胞ESM-1阳性表达,其中高表达(即中度阳性+强阳性)32例;40例NCA标本中肿瘤细胞ESM-1阳性表达,其中高表达25例;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间ESM-1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侵袭性NCA中血管内皮细胞ESM-1高表达率(23/30)显著高于非侵袭NCA(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皮细胞ESM-1高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Ki-67指数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ESM-1高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Ki-67指数及是否具有侵袭性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ESM.1表达可做为评估NCA侵袭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
- 吴志峰徐晓芳魏梁锋王守森
- 关键词:垂体腺瘤侵袭性
- RNA干扰法建立人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缺陷的细胞表型
- 2008年
- 目的探索经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法建立人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EC1.6.2.2,NADH-cytochrome b5 reductase,65R)缺陷细胞系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并构建b5R的两种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法瞬时转染BEL-7402细胞,半定量逆转录-PCR分析重组载体的干扰效应;G418筛选两种表达载体稳定转染的BEL-7402细胞,并通过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在b5R mRNA水平,酶活性,酶含量等方面干扰效果的鉴定,获得b5R缺陷的细胞克隆;噻唑蓝法测定b5R缺陷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获得两个靶向b5R基因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pSib5R-1和pSib5R-2,其中pSig5R-2瞬时转染对BEL-7402细胞b5RmRNA的抑制率达68.3%。获得18个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pSib5R-2转染的克隆中有两个克隆b5RmRNA抑制率达48.2%和56.2%,酶活性抑制率为54.6%和63.5%,酶含量也有明显降低。b5R酶缺陷没有改变细胞的生长速度。结论b5R基因的表达可被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有效抑制,成功建立了b5R缺陷的细胞表型,为进一步研究b5R基因的功能以及探讨Ⅱ型隐性先天性高缺血红蛋白症的发生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材料。
- 庄岳鹏王水良兰风华
- 关键词: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RNA干扰小干扰RNA
-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的MRI表现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的MRI表现特点,提高本病术前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临床、MRI影像及手术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3例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均为单发,共13个病灶。位于椎管颈段5例,胸段1例,腰或腰骶段7例。13个病灶以实性为主,边缘清楚。5例呈类圆形,8例跨椎间孔生长,呈哑铃形。病灶大小从0.8 cm×0.8 cm到7.4 cm×3.5 cm。病灶MRI平扫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5例信号均匀,8例信号不均,3例病灶内可见大小不一囊变区。增强扫描11例病灶见强化,2例病灶强化不明显。结论: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掌握本病MRI特征,对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有重要意义。
- 唐文兵李辉皮厚山陈自谦
- 关键词:神经节瘤椎管磁共振成像
- 胰岛细胞移植物活体成像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 2007年
- 胰岛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糖尿病治疗方法,给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可以使患者获得胰岛素独立和近似正常的血糖水平,不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在过去的数10年里,对胰岛移植虽然作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胰岛移植的总体成功率不足10%,90年代后期的近10年里,胰岛移植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2000年Emonton疗法被报道以后。糖尿病的治疗需要进行多次大量的胰岛细胞移植,有学者研究表明,
- 林国章
- 关键词:胰岛细胞移植移植物活体胰岛移植
- Papillorenal综合征与PAX2基因被引量:2
- 2018年
- Papillorenal综合征(papillorenal syndrome),又称肾缺损综合征(renal coloboma syndrome),是一种以肾和眼先天发育不全为典型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绝大多数患者在儿童期发病.部分Papillorenal综合征与PAX2基因突变有关.PAX2基因是转录因子家族配对盒基因(paired box)家族的一员,位于染色体10q23-24,编码PAX2蛋白亚型c型(PAX2 isoform c),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在肾、眼等器官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AX2基因突变导致编码产物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下游基因表达异常,导致肾、眼等相关器官发育不良.目前已报道80多个PAX2基因突变,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型.PAX2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Papillorenal综合征的诊断、监测和治疗.
- 刘洁玮
- 关键词:基因突变
- 新辅助化放疗后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放疗后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胸外科行新辅助化放疗后成功完成食管癌切除术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组(n=53)和开放组(n=43)。微创组患者行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开放组患者行传统开放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208±82)m L比(243±108)m L,P<0.05]。两组手术时间、平均清扫淋巴结数、ICU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新辅助化放疗后行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出血少,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可以达到开胸手术的治疗效果。
- 杨鲸蓉朱捷叶仕新连铎煌曾志勇
- 关键词:食管癌微创
-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分子诊断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X-ALD)是过氧化物酶体病的一种,由ABCD1基因突变所致,该疾病基因定位于Xq28,其成熟mRNA长约3700bp,编码1个含74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称为ABCD1蛋白。自ALD的致病基因被定位克隆以来,至今国际上已报告了900余种ABCD1基因突变(www.X-aid.n1),其中错义突变占60%。笔者于2006年7月至11月分别对6个X-ALD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现报告如下。
- 柯龙凤王志红黄梁浒严爱贞杨渤生兰风华
- 关键词: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基因突变分析分子氨基酸残基
- 磁共振弥散张量示踪用于颈椎管内肿瘤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颈髓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DTT)的影像特点及其与脊髓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经手术切除的颈椎管内肿瘤24例,在术前3d及术后1个月行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并通过DTT重建白质纤维束,观察纤维束走行及完整性情况。采用McCormick分级法进行脊髓功能的评估。结果 DTT可清晰显现纤维束的饱满或稀疏情况、完整或中断现象,也可以观察纤维束与肿瘤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如纤维束是受肿瘤推压移位还是包绕肿瘤。术前纤维束形态与McCormick分级及预后有关系,纤维束形态完整的患者术前脊髓功能状态及术后1个月时的预后均优于中断型(P<0.05)。结论 DTT能直观显示白质纤维束的形态,并对颈椎管内肿瘤的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 魏梁锋王守森郑兆聪薛亮田君应建彬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颈椎管内肿瘤
- 外显子组测序在抗肌萎缩蛋白基因检测到一个新的剪接供体位点突变
- 2013年
- 目的应用外显子组捕获和第2代测序技术检测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中的微小突变。方法通过外显子组捕获和第2代测序技术对1例具有典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临床表现但没有外显子缺失或重复的患者进行dtstriogub基因突变检测,并用Sanger测序证实检测结果。以生物信息学预测基因突变所致该基因编码情况的改变。以患者母亲和100名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结果在患者dystrophin基因内含子50的第1个碱基检测到1个碱基改变:G>C,其母亲在相同的位置发生了杂合改变。生物信息学预测此改变将使内含子50原有的5'剪接位点消失,导致其相应肽链C端氨基酸序列改变、终止密码提前出现。Sanger测序进一步证实了该突变的存在,且在正常对照未检测到该突变。这是在dystrophin基因上新发现的致病性剪接供体位点突变。结论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可有效检测dystrophin基因微小突变,其应用可进一步完善DMD分子诊断体系。
- 丘丽萍林炎鸿郑德柱曾健严爱贞兰风华
- 关键词:杜氏肌营养不良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