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池州师范学院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先富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档案
  • 4篇档案鉴定
  • 3篇档案价值
  • 2篇档案保管
  • 2篇档案保管期限
  • 2篇档案保管期限...
  • 2篇教育
  • 2篇保管期限表
  • 1篇档案保存
  • 1篇档案分级
  • 1篇档案工作
  • 1篇档案工作人员
  • 1篇档案管理
  • 1篇档案鉴定工作
  • 1篇新生活运动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思考
  • 1篇审批
  • 1篇审批制
  • 1篇审思

机构

  • 9篇池州师范学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汪孔德
  • 1篇李先富
  • 1篇高升
  • 1篇王延寿
  • 1篇章礼强
  • 1篇张天明
  • 1篇邹政

传媒

  • 2篇机电兵船档案
  • 1篇档案学研究
  • 1篇档案管理
  • 1篇档案与建设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南都学坛(南...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江苏教育(教...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4
  • 4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呼吁尽快实行档案保管期限表审批制
2004年
档案鉴定工作的现状迫切要求基层尽快实行档案保管期限表审批 制档案保管期限表是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标准和依据。但在目前档案鉴定工作实践中,它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档案保管期限表从制定到具体的鉴定依据都带有不全面性、阶段性和主观性,使档案工作人员在鉴定工作中主观随意性大。
汪孔德
关键词: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鉴定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全面性审批制
民法本位纵论——对民法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哲学思考被引量:2
2006年
民法本位即指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法本位就是民法最核心的价值,而民法原则则是民法本位价值取向的外在形式。民法本位的基础包括民法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人性基础等。运用哲学论与实践论的方法及结合民事立法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典体系、原则、制度和具体规范。
章礼强
关键词:民法价值哲学民法典
新生活运动再探讨——从体育运动角度被引量:4
2009年
新生活运动历时15年,是中华民国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从近代体育发展的角度,分析新生活运动的缘起及其实施概况,探讨新生活运动对国民健康观念、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并论述其在推进近代体育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邹政高升
关键词:新生活运动近代体育军事体育
关于宏观职能鉴定论的理性思被引量:8
2004年
汪孔德
关键词:档案价值档案鉴定
论档案鉴定的本位原则被引量:3
2003年
本文依据中国档案鉴定长期以来主要集中于档案室的归档阶段及档案鉴定理论研究苍白的这一实际 ,提出本位原则的鉴定理论 ,探讨了本位原则的内涵、根据及运用标准 。
汪孔德
关键词:档案鉴定档案价值档案保存本位原则
关于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几点思考
2003年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人们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指导性标准性文件,依据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鉴定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个人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提高鉴定工作的效益,防止错误地销毁档案。理论界认为现有的档案保管期限表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不能真正起到鉴定的依据和标准作用。主要表现在:鉴定标准单一;条款太少,过于概括:界限模糊随意性大;身兼二职,难以两全。因此,许多学者都提出要修订和完善档案保管期限表:条款应适当细化,且准确、全面、系统;要体现鉴定标准的多元性;分层制定档案保管期限表,形成鉴定标准体系;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等等。对此笔者持赞同意见。但我认为,我国现在档案鉴定工作严重滞后。
汪孔德
关键词:档案保管保管期限表档案鉴定档案价值
教师成为教育家的主观策略分析
2013年
教师不应满足教书匠的角色,而要以教育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教师要成为教育家需要文化土壤和环境支撑,更需要教师自身的主观努力。教师必须了解教育家的基本素质构成,树立学习目标,以中外教育家为榜样,在模仿中创新;正确估量自己的长短,实施优势突破;学习、反思、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教育家成长之路。
张天明李先富
关键词:教育家教师
档案分级管理初探被引量:7
2003年
汪孔德
关键词:档案管理
高师教育目标管理的审思与构想被引量:1
2003年
通过厘定高师教育、目标管理、宏观与微观、主体与客体诸范畴 ,阐释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的结合 ,是高师教育目标管理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本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结合是高师教育目标管理主客体的统一。认为应以加强目标管理为主导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高师教育目标管理运行机制 ,努力实现宏观控制与微观调节相结合 ,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其积极性 ,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并从操作层面上 ,勾勒了高师教育目标管理的要求。
王延寿
关键词:高师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