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作品数:615 被引量:5,710H指数:36
相关作者:叶钟音周亦红章元寿姚仕义张晓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3篇期刊文章
  • 7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7篇农业科学
  • 102篇生物学
  • 19篇化学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9篇病菌
  • 92篇抗性
  • 89篇水稻
  • 81篇基因
  • 72篇抗药
  • 71篇抗药性
  • 70篇飞虱
  • 60篇褐飞虱
  • 44篇杀虫
  • 40篇枯病
  • 39篇杀虫剂
  • 37篇叶枯病
  • 37篇棉铃
  • 37篇棉铃虫
  • 36篇白叶枯
  • 36篇白叶枯病
  • 34篇克隆
  • 33篇叶枯病菌
  • 33篇白叶枯病菌
  • 32篇夜蛾

机构

  • 60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篇山东农业大学
  • 14篇江苏省农业科...
  • 13篇中国科学院上...
  • 9篇全国农业技术...
  • 7篇山东省花生研...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5篇浙江省农业科...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南京出入境检...
  • 4篇山东出入境检...
  • 4篇江苏省苏科农...
  • 3篇贵州省农业科...
  • 3篇广西大学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作者

  • 74篇韩召军
  • 57篇周明国
  • 53篇郑小波
  • 51篇王金生
  • 49篇沈晋良
  • 36篇王源超
  • 35篇刘泽文
  • 32篇王荫长
  • 31篇胡白石
  • 30篇刘凤权
  • 29篇李国清
  • 24篇张正光
  • 24篇陈功友
  • 24篇董双林
  • 20篇王建新
  • 20篇邹丽芳
  • 18篇高聪芬
  • 18篇高学文
  • 18篇张玲春
  • 17篇邵敏

传媒

  • 171篇南京农业大学...
  • 31篇植物病理学报
  • 2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5篇昆虫学报
  • 2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9篇中国水稻科学
  • 16篇昆虫知识
  • 16篇农药学学报
  • 14篇江苏农业科学
  • 13篇江苏农业学报
  • 11篇植物保护
  • 10篇杂草科学
  • 10篇棉花学报
  • 9篇微生物学报
  • 8篇植物保护学报
  • 7篇应用生态学报
  • 7篇菌物系统
  • 6篇生态学报
  • 6篇农药
  • 6篇第五届中国植...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8
  • 6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24篇2011
  • 71篇2010
  • 46篇2009
  • 50篇2008
  • 43篇2007
  • 40篇2006
  • 46篇2005
  • 49篇2004
  • 72篇2003
  • 44篇2002
  • 29篇2001
  • 24篇2000
  • 15篇1999
6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白叶枯病菌HrpF_(Xoo)与GFP的体外融合表达
2008年
从水稻白叶枯病菌中克隆hrpF基因,hrpF与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基因融合,连接pET30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0a(+)::hrpFXoo::gfp,转化宿主菌BL21(DE3)产生表达菌株pOFG。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培养,获得了HrpF的GFP融合蛋白。收集菌体通过超声波破碎后,分别取上清和沉淀进行SDS-PAGE电泳,可见116 300大小的组氨酸标记的HrpF与GFP的融合蛋白条带,与分析软件推测大小一致。该研究结果将促进HrpF蛋白功能研究。
刘红霞陈德峰刘凤权董汉松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GFP融合蛋白体外表达
核孔蛋白Atnup98-like降低拟南芥对细菌和干旱的抗性被引量:1
2010年
用HrpNEa处理拟南芥(Arabidopsis)时发现核孔蛋白At1G59660基因的表达被抑制。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哺乳动物中的核孔蛋白(nucleoporin98)具有相似性质,具有FG(pheny lalanine-glycine)重复基序,故命名为Atnup98-like。同时对野生型和Atnup98-like突变体植株分别进行病原细菌Psyringae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接种及干旱处理,结果发现突变体植株对DC3000的抗性明显增强,而且突变体中抗病相关基因PR1a的表达明显强于野生型;同时,突变体植株比野生型植株抗旱性增强,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且干旱诱导的效应基因RD29B的表达水平强于野生型。上述结果表明,核孔蛋白基因Atnup98-like的突变增强了拟南芥对DC3000和干旱的抗性,因此,其可能是拟南芥抗性反应中一个重要的负向调节因子。
孙力军刘会敏董汉松
关键词:拟南芥核孔蛋白核孔复合体抗性病原细菌干旱
非洲菊根腐病病原的鉴定与ITS序列分析被引量:31
2005年
从南京花卉苗圃的非洲菊腐烂病植株的根部分离到46株真菌菌株,将所有菌株回接到健康的植株上,结果发现只有11个疫霉菌菌株可以引起非洲菊典型的根腐病症状。对上述疫霉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核糖体DNA-ITS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为所有菌株在LBA平板上菌落圆形、呈放射状、菌丝致密、气生菌丝较丰富、菌丝无隔,能形成大量菌丝膨大体,水培后产生大量椭圆形孢子囊,孢子囊无乳突,游动孢子在孢子囊内形成。进一步克隆并分析供试菌株核糖体DNA-ITS区域的序列,结果是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隐地疫霉的ITS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87%,仅有1个碱基的差异,进一步明确了本研究中从非洲菊腐烂病植株根部分离的病原菌为隐地疫霉(Phytophthora cryptogea)。
张正光郭成宝王源超郑小波
关键词:非洲菊
江苏省麦田杂草的发生、危害及防除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07年
农田草害一直是影响江苏省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虽然杂草综合治理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近年来麦田杂草发生数量及草相都发生了一定变化。此外,杂草抗药性、除草剂药害等问题较为严重。本文对此进行了概述,并提出应进一步加强杂草生物学生态学应用基础、杂草抗药性监测、分子生物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实施以化学防除为主,结合农业、生态防除等措施的综合治理策略。
饶娜董立尧李俊杨玉清
关键词:麦田杂草化学防除群落演替抗药性
东北地区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越冬代成虫虫源地轨迹分析被引量:25
2008年
草地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暴发性害虫,某些年份春季越冬代成虫的来源无法应用传统理论来解释。分析了1997~2007年草地螟历次迁入峰的虫源地,结果表明:华北地区草地螟“发生基地”的种群虽可迁入东北构成当地大发生虫源之一,但并非主要虫源。多数年份天气系统不利于华北地区的草地螟向东北进行远距离迁飞。最近一次暴发周期中(1996~2007年),东北地区草地螟种群主要来自当地及境外越冬区。全球变暖使二代幼虫发生频率明显增加是越冬虫茧在这一地区大量出现的原因。
陈晓翟保平宫瑞杰尹明浩张友赵奎军
关键词:草地螟迁飞
松材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Bx-ace-2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一个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乙酰胆碱酯酶基因Bx-ace-2,该基因cDNA全长为2010bp,有1878bp的开放阅读框(ORF),推测其编码的蛋白有625个氨基酸;Bx-ace-2基因组克隆长为2192bp,含有7个内含子。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显示:松材线虫Bx-ace-2编码的乙酰胆碱酯酶与已报道的秀丽小杆线虫ACE-1、ACE-3和ACE-4型乙酰胆碱酯酶的相似性为28%~31%,而与秀丽小杆线虫ACE-2及甘薯茎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大豆胞囊线虫、马铃薯白线虫和胎生网尾线虫的ACE-2型乙酰胆碱酯酶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44%~52%。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也显示:松材线虫乙酰胆碱酯酶与其他线虫的ACE-2型乙酰胆碱酯酶具有相对更近的遗传距离,因此推测该松材线虫乙酰胆碱酯酶也属于ACE-2型。
熊玉芬王暄梁中伟李红梅
关键词:松材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CDNA克隆RACE
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通过室内抗性品系筛选、现实遗传力分析、离体酶活力测定,对灰飞虱对氟虫腈抗性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发展较慢,利用田间低抗种群(RR6.9倍)进行室内筛选,24代后抗性仅增加到21.2倍,其抗性现实遗传力较小,仅为0.041。利用室内筛选的氟虫腈抗性和敏感性品系进行解毒酶活力的对比研究发现:抗性灰飞虱体内的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与敏感品系没有显著差异,但P450单加氧酶活力是敏感品系的1.58倍。增效试验表明:在敏感品系中3种增效剂对氟虫腈均没有明显增效,但在抗性品系中,PBO对氟虫腈的增效比达到13.68,TPP和DEM的增效比仅分别为1.39和1.35。表明: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主要是由多功能氧化酶活力升高所致。
王耀洲韩召军
关键词:灰飞虱氟虫腈抗药性解毒酶
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高效氯氰菊酯的代谢抗性机制被引量:8
2012年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云南晋宁、上海奉贤和江苏六合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为45~437倍,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为211~555倍,对其它药剂抗性不明显。这3个田间种群3龄幼虫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酯酶的活力分别为室内敏感种群的2.7~8.4倍、1.9~8.6倍和1.6~5.7倍。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和酯酶抑制剂DEF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增效比为1.2~4.3和1.3~7.7;PBO和DEF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增效比为1.8~58和3.6~245;谷胱甘肽S-转移酶抑制剂DEM对这2种药剂均无增效作用。上述结果表明,解毒代谢增强可能是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高效氯氰菊酯的重要抗性机理,与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升高有关,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升高无关。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对于代谢抗性机理复杂的多抗性田间种群,根据不同解毒酶抑制剂对药剂的增效作用判断不同解毒代谢酶在抗性形成中的作用更加可靠。
侍甜车午男吴益东杨亦桦
关键词:甜菜夜蛾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
水稻白叶枯病菌hrp调节基因hrpXoo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9
2003年
用化学方法诱变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A 菌株 ,获得 6株hrp-突变体 ,此突变体除丧失在非寄主烟草上激发过敏反应和在感病寄主水稻上的致病能力外 ,有些缺乏激发烟草产生HR的信号物质 ,有些在胞内存在此信号物质 ,而不能泌至胞外。来自Xanthomonasoryzaepv .oryzaeJXOIII粘粒基因文库的hrp基因克隆pUHRX2 4 5 ,所携hrp基因片段大小为 36 .8kb。系列亚克隆 36 .8kbhrp基因片段及各亚克隆对hrp-突变体功能互补作用的结果显示 ,3.3kbSacI片段为最小酶切功能片段。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3.3kbhrp片段含hrpX oo基因和含与热激蛋白 90家族有关的 2个开放阅读框hspORF1和hspORF2。HspORF1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未发现序列蛋白。HspORF2与Hsp90 Xo的同源性达 99%。hrpXoo与黄单胞菌中已报道的hrpX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90 %以上 )。在黄单胞菌中高度保守的编码α 螺旋 转 α 螺旋结构的 6 0 bp核苷酸序列 ,在交叉功能互补时是必需的。不含此结构的hrpXoo (1.1kb)片段 ,可使JXOIII的hrp-突变体在水稻上具致病性和在非寄主烟草上激发产生HR ,但不能使来自PXO99A 和RS10 5的hrp-突变体恢复在烟草上激发产生HR的功能。黄单胞菌中已知HrpX的同列比较显示 ,X .oryzae和X .campestris种间在 88、196和 2 4
陈功友余晓江王金生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基因克隆
四种新型杀虫剂对黄色羽摇蚊(双翅目:摇蚊科)老熟幼虫的毒性作用
<正>双翅目摇蚊科昆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幼虫在整个水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地位, 是水体生物监测的重要指示动物。摇蚊幼虫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动物,具有许多优点:摇蚊幼虫是底栖动物的代表,可以监测各种沉积物的毒性,这是鱼类和...
常晓丽翟保平
关键词:摇蚊幼虫杀虫剂
文献传递
共6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