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26 被引量:2,021H指数:21
相关作者:汪雁曾慧卿郭建明张文燕孔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20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农业科学
  • 23篇天文地球
  • 21篇生物学
  • 20篇理学
  • 17篇水利工程
  • 11篇化学工程
  • 9篇医药卫生
  • 6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建筑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9篇鄱阳湖
  • 47篇污染
  • 29篇重金
  • 29篇重金属
  • 29篇废水
  • 23篇反应器
  • 16篇湖流
  • 15篇厌氧
  • 15篇鄱阳湖流域
  • 14篇水质
  • 14篇土壤
  • 12篇氮磷
  • 12篇序批式
  • 11篇生物膜
  • 11篇水处理
  • 11篇污泥
  • 11篇金属
  • 10篇有机氯
  • 10篇有机氯农药
  • 10篇生物膜反应器

机构

  • 326篇南昌大学
  • 20篇江西省科学院
  • 17篇南昌工程学院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0篇南昌航空大学
  • 8篇江西省水利科...
  • 8篇东华理工大学
  • 7篇华东交通大学
  • 6篇江西财经大学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广州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3篇上海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学研究院
  • 3篇能源集团
  • 3篇江西省医学科...

作者

  • 52篇万金保
  • 51篇周文斌
  • 41篇胡春华
  • 24篇王毛兰
  • 17篇周宪民
  • 16篇邹节新
  • 16篇章茹
  • 15篇刘小真
  • 14篇汪雁
  • 14篇章萍
  • 13篇吴永明
  • 13篇陈春丽
  • 12篇葛刚
  • 11篇赖劲虎
  • 10篇吴代赦
  • 10篇弓晓峰
  • 10篇杨明生
  • 10篇朱春潮
  • 10篇黄学平
  • 9篇郑博福

传媒

  • 63篇南昌大学学报...
  • 4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4篇安徽农业科学
  • 1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1篇人民长江
  • 9篇江西科学
  • 8篇中国农村水利...
  • 7篇江西师范大学...
  • 6篇湖泊科学
  • 6篇中国给水排水
  • 5篇环境工程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5篇环境科学与技...
  • 4篇环境污染与防...
  • 4篇水电能源科学
  • 4篇工业水处理
  • 4篇环境化学
  • 4篇有色冶金设计...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0篇2023
  • 15篇2022
  • 18篇2021
  • 17篇2020
  • 16篇2019
  • 18篇2018
  • 10篇2017
  • 14篇2016
  • 17篇2015
  • 31篇2014
  • 31篇2013
  • 22篇2012
  • 20篇2011
  • 42篇2010
  • 19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3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业污泥在空气气氛中的燃烧行为: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2022年
通过TG分析,研究4种加热速率对空气气氛中污泥燃烧行为的影响。利用FWO和DEAM 2种模型计算污泥燃烧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当升温速率为20 K·min^(-1)时,污泥在空气气氛中的DTG曲线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主峰,主要的燃烧阶段发生在433和923 K之间,污泥的质量损失为33.646%。升温速率对污泥燃烧过程基本无影响,4种加热速率下的S、C和D_(i)均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加。2种模型计算的Ea平均值分别为53.875和50.298 kJ·mol^(-1),R^(2)平均值分别为0.9616和0.9531,表明FWO和DEAM均能很好地估算出污泥燃烧的活化能。
徐正慧周丽娜胡春华方平李艳红肖香黄建航吴海文唐子君陈冬瑶胡素柳
关键词:污泥燃烧动力学热力学
不同热解温度的秸秆源生物炭对Cd(Ⅱ)吸附机理被引量:6
2022年
为了探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吸附镉的性能及机制影响,以水稻秸秆为生物炭原料(BC),制备了300℃,500℃和700℃3种不同热解温度的生物炭(BC300、BC500和BC700)。通过灰分测定、元素分析、BET、FT-IR和XRD等方法,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BC500、BC300相比,BC700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BC700具有更高的Cd^(2+)去除能力。BC700对Cd^(2+)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最大理论平衡吸附量为20.3 mg·g^(-1)。生物炭对Cd^(2+)的主要吸附途径是离子交换作用(Q_(i))和沉淀作用(Q_(p)),其中,离子交换作用是低温热解制备生物炭的主要吸附途径,沉淀作用在高温热解制备生物炭吸附Cd^(2+)过程中所占比例最高。这项研究表明,热解温度不仅影响了生物炭对Cd^(2+)的吸附能力,也影响了生物炭吸附Cd^(2+)的作用途径。
来张汇吴山李涵吴代赦
关键词:热解温度生物炭
SBR反应器中反硝化条件下去除苯酚工艺被引量:6
2007年
基于异养反硝化原理,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中对反硝化同时降解苯酚的菌种进行了149d的驯化,驯化通过逐步提高进水中苯酚和NO3--N的浓度进行。驯化结束后,进水苯酚质量浓度达到360mg/L,葡萄糖质量浓度达到100mg/L,NO3--N质量浓度达到240mg/L,水力停留时间6h,苯酚和NO3--N去除率均大于98%。反应器运行结果表明:进水苯酚质量浓度低于720mg/L时,SBR反应器运行稳定;高浓度NO2--N(>60mg/L)可以严重影响微生物对苯酚以及NO3--N的去除能力,同时反应器中20.5%~23.5%的COD可被用于微生物的细胞合成。
马召坤严喜鸾刘国金朱建航
关键词:序批式间歇反应器反硝化苯酚NO2^--N
SBBR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脱氮除磷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猪场废水是富含氮和磷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厌氧消化液C/N比低,可生化性差,本实验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结果表明:SBBR直接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COD和NH4+-N去除不稳定且效果较差,但通过添加30%猪场原水能有效提高SBBR对厌氧消化液污染物的降解能力,COD去除率可提高到83.7%~87.95%,氨氮去除率提高到96.1%~98.9%,TP去除效果要比未添加的好,去除率增大到81.21%~82.97%。
万金保赵萍吴永明邓香平何华燕
关键词:SBBR生物脱氮除磷
废水生物处理领域中胞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9年
胞外聚合物(EPS)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影响污泥的表面特性(污泥混合液疏水性和Zeta电位等)、生物絮凝、沉降及脱水等性能。就近年来国内外对EPS空间结构、组成成分、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综述了EPS在生物膜形成、污泥颗粒化、重金属吸附、生物除磷、膜污染等废水生物处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万金保朱邦辉
关键词:胞外聚合物生物膜好氧颗粒污泥重金属吸附膜污染
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古湖泊沉积物正构烷烃记录的MIS3晚期气候变化被引量:18
2010年
通过对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泊贝壳堤剖面254cm湖相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分析,结合现有的湖相记录资料,探讨了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区39.7~17.514CkaBP(校正年代为43.5~22.4cal.kaBP,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晚期)之间湖泊演化规律.在湖泊演化的不同阶段,正构烷烃呈现了不同的分布模式,体现了研究区植被变化及水文条件的改变.正构烷烃代用指标(CPIh,ACLh和Paq)与同纬度地区夏季太阳辐射量变化趋势一致,揭示了夏季太阳辐射是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间接影响了湖泊的演化.另一方面CPIh,ACLh与孢粉总浓度以及格陵兰冰芯气泡甲烷浓度变化趋势吻合,响应了气候快速变化的Dansgaard-Oeschger(DO)旋回,说明MIS3晚期察尔汗湖区气候相对暖湿阶段具有不稳定性.本次研究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受控于夏季太阳辐射来自古湖泊沉积物分子化石的最新证据.
蒲阳张虎才雷国良常凤琴杨明生张文翔类延斌杨伦庆庞有智
关键词:分子化石正构烷烃古气候太阳辐射
鄱阳湖水体和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被引量:50
2010年
通过测定鄱阳湖湖区、入湖口及出湖口13个点的水体及底泥,测定其中的Zn、Cu、Pb和Cd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并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鄱阳湖底泥重金属的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较低,远低于国家标准,而重金属在鄱阳湖底泥中积累较严重。除部分地区Cd低于背景值外,各地区底泥Zn、Cu、Pb、Cd的含量均超过背景值,其最大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9.0、33.8、7.0、5.9倍。结合水流从入湖口-湖区-出湖口流动方向来看,水体中重金属因种类不同其分布规律存在较大差异,而底泥中不同重金属分布规律一致:湖区>入湖口>出湖口,可见重金属在湖区有明显的沉降作用。地积累指数方法评价表明,全湖底泥平均污染水平属偏重度污染.重金属污染呈现种类和区域的差异性,种类特征:Cu>Pb≈Zn>Cd;区域特征:三江口污染等级最高,污染最轻是湖口。
李鸣刘琪璟
关键词:鄱阳湖水体底泥重金属地积累指数
不同地理群体的克氏原螯虾形态差异多元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外来入侵物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原产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20世纪二十年代经由日本传入我国南京郊区,因其对环境适应性强的生物学特性,迅速入侵我国长江中下游诸省市的江河湖泊等自然水体。本文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长江水系、珠江水系、淮河水系、东南沿海水系与台湾省桃园县及原产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纳契托什共12个自然水体克氏原螯虾群体的14个形态比例性状进行形态差异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和主成分散布图显示,台湾桃园县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纳契托什2个克氏原螯虾群体首先聚为一类,再与中国大陆地区群体聚为一类。其中中国大陆地区群体趋于分为两类,长江水系中下游干流群体、长江水系鄱阳湖支流群体与珠江水系群体聚为一类,长江水系上游干流群体、长江水系太湖支流群体、长江水系乌江支流群体、长江水系洞庭湖支流群体、淮河水系群体、东南沿海水系群体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中,雌性群体前4个主成分贡献率依次为31.518%、23.382%、15.823%、8.767%;累积贡献率79.491%;雄性群体前4个主成分贡献率依次为30.396%、23.407%、16.344%、9.665%,累积贡献率为79.811%。对中国大陆地区、台湾地区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群体的判别分析中,雌性群体判别准确率为75.0%~84.0%,综合判别率为82.1%;雄性群体判别准确率为75.0%~86.8%,综合判别率为86.6%。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自然水体中的克氏原螯虾群体存在一定的种内不同群体间外部形态差异,该差异主要集中存在于头胸部和腹部的若干性状指标上,可能是因栖地自然水体的不同生态环境因素所导致。
张萌白俊金辉徐武杰邹节新石林波张小燕汪雁洪芬芳聂宗恒朱春潮周宪民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
近26年来南昌市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0年
根据南昌市1983~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时间、相对湿度等气候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昌市近26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6年来,南昌市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为气温急速上升、湿度急速下降。南昌市年均气温以0.54℃/10a的速率上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 1),多年平均气温为18.01℃,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春秋季增温最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89(P<0.000 1)、0.66℃/10a(P<0.000 1);年降水量以16.12 mm/10a的速率上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10.6 mm;年日照时间以42.26 h/10a的速率上升,春季日照时间显著上升(43.30 h/10a,P<0.01);年均相对湿度以-9.96%/10a的速率极显著下降(P<0.000 1),四季平均相对湿度倾向率分别为-10.00(P<0.005)、-11.59(P<0.000 1)、-9.67(P<0.005)、-8.57%/10a(P<0.05)。
郭建明郑博福林伟罗静伟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倾向率气温降水相对湿度
加压浸出处理铜铋渣的污染源排放分析及控制被引量:1
2017年
有色金属冶炼业伴生有大量固废渣,如果在厂内对固废进行合理处置,回收有价金属的同时实现固废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明显的好处。以某铜冶炼企业处理铜铋渣为例,分析了污染物产生节点的分布及相应的污染排放特征,并对浆化过程、加压浸出过程、过滤中和过程等处理过程的污染控制进行了说明。
赵晋陈春丽
关键词:加压浸出工艺浸出渣污染源分布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