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02 被引量:1,792H指数:22
相关作者:张晓萍吴文浩张红莲王晓锋徐阳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8篇期刊文章
  • 5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7篇农业科学
  • 85篇生物学
  • 40篇化学工程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6篇鹅掌
  • 56篇鹅掌楸
  • 40篇基因
  • 26篇百合
  • 25篇SSR
  • 24篇马尾松
  • 23篇杉木
  • 22篇杂交鹅掌楸
  • 22篇植物
  • 18篇纤维素
  • 16篇纤维素酶
  • 15篇玉米秸
  • 15篇玉米秸秆
  • 15篇秸秆
  • 13篇里氏木霉
  • 12篇育种
  • 11篇杂交
  • 11篇染色
  • 11篇染色体
  • 10篇分子标记

机构

  • 30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1篇福建省林业科...
  • 8篇中国林业科学...
  • 7篇广西林业科学...
  • 7篇江西农业大学
  • 6篇广西壮族自治...
  • 5篇天津市园林绿...
  • 4篇江西省林业科...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国家林业局
  • 3篇北卡罗莱纳州...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江苏省林业科...
  • 2篇山东省林业科...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江苏农牧科技...

作者

  • 123篇施季森
  • 38篇李火根
  • 35篇陈金慧
  • 34篇勇强
  • 34篇季孔庶
  • 33篇席梦利
  • 32篇余世袁
  • 19篇徐进
  • 18篇徐立安
  • 17篇冯源恒
  • 17篇甄艳
  • 16篇李鑫
  • 16篇吴祝华
  • 15篇朱均均
  • 14篇徐勇
  • 13篇胡凤荣
  • 13篇刘光欣
  • 13篇诸葛强
  • 10篇陈尚钘
  • 10篇陆叶

传媒

  • 51篇南京林业大学...
  • 3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5篇林业科技开发
  • 21篇林业科学
  • 13篇林产化学与工...
  • 10篇生物加工过程
  • 8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广西植物
  • 6篇基因组学与应...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林学会林...
  • 4篇园艺学报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 4篇生物质化学工...
  • 3篇生物学杂志
  • 3篇遗传
  • 3篇植物学报
  • 3篇林业工程学报
  • 3篇第八届中国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11篇2016
  • 18篇2015
  • 32篇2014
  • 37篇2013
  • 29篇2012
  • 27篇2011
  • 44篇2010
  • 36篇2009
  • 35篇2008
3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蛋白质组学课程教学初探被引量:10
2010年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在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蛋白质组学选修课程对于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和学科前沿动态的掌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该课程的内容新,抽象性强,学习起来难度较大。针对高校研究生开展蛋白质组学课程学习和开展研究与功能基因组学的关系比较等方法,就蛋白质组学教和学进行探讨。
甄艳诸葛强施季森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教学质谱双向电泳
鹅掌楸属树种近交衰退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异交物种易发生近交衰退。为了研究濒危树种鹅掌楸天然种群的濒危机制,以鹅掌楸属树种4种人工交配类型(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回交、自交)子代为材料,从表型(种子饱满度、出苗率、苗期生长量)和基因型(SSR位点)两方面分析了鹅掌楸近交衰退状况。结果表明:子代饱满度、出苗率有相同的变异趋势,种内杂交>种间杂交>回交>自交。子代苗期生长量为种间杂交>回交>种内杂交>自交。子代纯合子比率为自交>种内杂交>回交>种间杂交,表明鹅掌楸属树种近交衰退明显。同时还发现北美鹅掌楸基因杂合度高于鹅掌楸。
姚俊修李火根边黎明施季森
关键词:鹅掌楸近交衰退饱满度纯合子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信号网络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细胞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着所有细胞和器官的生物学过程。以往信号转导网络的研究主要采用一些生物化学方法开展,如抗体技术。目前,基于质谱的大规模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在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互作及蛋白质表达水平上,系统地研究信号转导事件。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大规模信号转导的研究将改变我们对信号转导网络的理解。从蛋白质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互作及蛋白质表达3个方面综述了质谱在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
甄艳施季森
关键词:信号转导蛋白质组质谱
油茶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被引量:31
2012年
对油茶基因组约10%覆盖度的DNA序列进行微卫星查找,共获得11 344个重复单元长度为1~6碱基的微卫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些微卫星序列分析发现:在油茶基因组中长度为二核苷酸的微卫星重复单元最为丰富,占27.1%;在单碱基重复和二碱基重复这两种类型中,最主要的优势重复单元分别是A/T以及AT/TA、AG/TC。三碱基、四碱基、五碱基重复类型中,(AAN)n、(AAAN)n和(AAAAN)n为对应的优势重复单元,这些优势重复单元中富含碱基A和T。油茶基因组中变异程度高的微卫星(长度≥20 bp)约占11.7%。分析还发现,除单核苷酸重复微卫星外,油茶基因组微卫星长度的变异速率与重复单元长度呈负相关,即油茶基因组中长度较短的微卫星变异速率较快,而较长的重复单元变异速度较慢,相对较为稳定。
史洁尹佟明管宏伟戴晓港陈金慧施季森
关键词:油茶微卫星
林木生物技术育种未来10年若干科学问题展望被引量:13
2012年
随着新一代基因组测序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林木生物技术育种也即将步入后基因组时代。笔者对未来10年林木生物技术育种可能面临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思考;对林木基因组研究,木材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遗传调控,林木干细胞生物学与林木生产力,林木基因工程育种,林木理想型育种,林木基因型与生物、非生物抗性互作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机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我国重要针阔叶模式树种的基因组研究,木材产量和品质育种,以及林木干细胞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提出了建议。
施季森
关键词:木材形成
杉木亲本自交系及其杂交种DNA甲基化和表观遗传变异被引量:23
2009年
表观遗传调控包括DNA甲基化、染色质结构修饰和小分子RNA调控等机制可能在杂种优势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了解DNA甲基化对杉木杂交后代杂种优势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甲基化敏感随机扩增PCR技术(methylation-sensitive AP-PCR,MS-AP-PCR),选取40对引物组合对杉木亲本自交及其亲本的杂交组合后代群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基因组的DNA甲基化模式主要以内侧胞嘧啶的甲基化为主;6个正反交组合总的甲基化百分率相对于亲本的自交系而言,甲基化率呈减少的趋势;同一组合正反交组合后代之间在CCGG位点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上无明显差异;6个杂交组合在CCGG的位点上的甲基化位点数明显低于它们的亲本自交子代。对3种甲基化的表达类型与性状表型值、杂种优势值、配合力进行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检测位点外侧胞嘧啶半甲基化、内侧胞嘧啶甲基化位点变化与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的杂种优势均成显著负相关,即杉木基因组外侧胞嘧啶半甲基化程度越低、内侧胞嘧啶甲基化位点越少,3个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愈明显;而其他甲基化程度的指标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均没有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水平。
洪舟施季森郑仁华杨立伟陈孝丑翁玉榛黄金华
关键词:杉木杂种优势
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广西桐棉是我国重要的马尾松优良种源区,该种源分布面积达1.56万hm^2,马尾松遗传资源优质且丰富,但近30年来该地区的马尾松天然资源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为了解该地马尾松天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该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桐棉马尾松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16对SSR引物在285个样本中共检测到53个等位基因,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桐棉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_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Shannon多样性指数(I)、观测杂合度(H_o)、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3.31、1.68、0.64、0.35和0.36,可见桐棉群体现今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49,固定指数(FST)为0.072,基因流(Nm)为3.21。这说明桐棉群体内基因型分布接近于平衡状态,未出现明显的杂合子过剩或不足,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林分内,林分间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群体内基因交流顺畅。同时,处于桐棉种源核心区域的4个林分遗传多样性水平显著低于核心区外围的3个林分,说明桐棉种源核心区域遭到更为严重的人为破坏。为了保障该处马尾松天然群体的正常更新及自然遗传改良能力应重视对马尾松天然林的科学管护。一方面通过遗传资源选择收集,建立大规模种质资源库;另一方面,对于桐棉种源这类分布面积大、利用价值高、目前所受破坏尚不严重的天然群体,应建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严禁盗伐、主伐、非法采割松脂及过度采种。该研究结果对于马尾松天然种质资源的研究与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冯源恒李火根杨章旗吴东山
关键词:马尾松SSR种源
中国七叶树悬浮培养体细胞球形胚的增殖与发育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中国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Bunge)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悬浮培养诱导体胚增殖和发育研究。在MS+2,4-D(3 mg/L)+NAA(1 mg/L)+KNO3(1.9 mg/L)+蔗糖(30 g/L)的液体培养基中可获得同步化程度较高的球形胚;采用MS+2,4-D(2 mg/L)+KT(0.2 mg/L)+蔗糖(40 g/L)和MS+2,4-D(3 mg/L)+BA(0.5 mg/L)+蔗糖(40g/L),两种培养基均可使体细胞胚保持在球形胚阶段;而MS+TDZ(0.02 mg/L)+蔗糖(30 g/L)可有效解除对球形胚发育的阻遏,促使子叶胚的形成;建立了球形胚增殖和分化的两个悬浮培养体系,同时跟踪观测了液体培养基的pH变化,球形胚增殖方式和球形胚启动和发育动态,以及悬浮培养过程中体胚的形态结构变化。
魏丕伟施季森赵振洲
关键词:体胚发生发育调控
幼树阶段杉木不同无性系生长与形态性状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木材安全重大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株型是决定杉木产量的核心要素,掌握理想株型的性状组成对提高杉木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来自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14个杉木组培无性系造林后3 a内生长量和造林后第2年的形态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试验林分郁闭前幼树阶段的形态与和生长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杉木理想型无性系的选择和不同株型的定向培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造林后1至3年林分树高的平均值分别为1.00、2.52和3.87 m,第3年的胸径平均值为4.76 cm,无性系的树高生长变异系数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不同无性系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除020在高生长上优势明显外,054、061、063和023在3 a内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具有较大的优势。2)造林后第2年坐生密度、冠幅、枝盘数、当年生节间距离、一级侧枝数和年盘二级分枝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3.58片、176.1 cm、6.11、21.76 cm、21.02和19.88,且不同无性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杉木株型之间的差异较大。3)通过聚类分析将无性系063、054及061归为浓密型杉木,无性系047、148、023及049归为稀疏型。4)生长与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浓密型杉木的生长量更大,根据以上的分析初步认定,在生长初期,杉木的理想株型具有枝条浓密和冠幅宽大的特点。
孙云李鑫李勇叶代全施季森边黎明
关键词: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理想株型
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基因PmSERK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体细胞胚胎发生不仅是植物微繁、种质保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研究高等植物胚胎发育和遗传转化的模式系统之一。本研究从马尾松未成熟合子胚诱导的胚性细胞团中成功克隆了体胚发生受体激酶基因PmSERK1。该基因全长2303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26个氨基酸,其蛋白分子量约为69kD。序列分析发现PmSERK1与其它植物的SERK基因高度同源。系统进化树重建表明,PmSERK1与已知参与体胚发生的关键SERK基因聚为一类,如MtSERK1、CuSERK1、AtSERK1和DcSERK。表达分析显示:PmSERK1在主要的组织器官(根、茎、针叶等)略有表达;但在诱导培养的非胚性愈伤中没有检测到表达,而在经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中表达很高且逐渐增加,且在培养20d时达到最高。另外,在再生的子叶胚中,PmSERK1的表达量也很高。综上所述表明,PmSERK1是与体胚发生相关的关键SERK基因的直系同源基因,可以作为愈伤组织胚性的标记基因。
高燕席梦利王桂凤杨立伟施季森
关键词:马尾松SERK体胚发生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