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252 被引量:10,682H指数:58
相关作者:邱检生朱金初陈立辉饶冰魏海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8篇期刊文章
  • 35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56篇天文地球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理学
  • 14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5篇核科学技术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62篇同位素
  • 217篇地球化
  • 217篇地球化学
  • 209篇矿床
  • 194篇成矿
  • 177篇花岗岩
  • 136篇流体
  • 134篇地质
  • 126篇锆石
  • 110篇岩石
  • 105篇矿物
  • 96篇包裹体
  • 85篇年代学
  • 69篇流体包裹
  • 69篇流体包裹体
  • 65篇地球化学特征
  • 65篇化学特征
  • 63篇盆地
  • 60篇岩浆
  • 59篇地质意义

机构

  • 1,250篇南京大学
  • 133篇中国科学院
  • 60篇中国地质大学
  • 54篇东华理工大学
  • 48篇中国地质科学...
  • 32篇中山大学
  • 2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4篇江苏省有色金...
  • 21篇北京大学
  • 20篇核工业北京地...
  • 18篇成都理工大学
  • 18篇桂林理工大学
  • 18篇吉林大学
  • 1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8篇南京地质矿产...
  • 17篇中国科学院南...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4篇江苏省地质调...
  • 13篇河海大学
  • 1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27篇蒋少涌
  • 110篇凌洪飞
  • 95篇倪培
  • 83篇王汝成
  • 74篇陆建军
  • 69篇陈培荣
  • 59篇张文兰
  • 56篇陆现彩
  • 54篇马东升
  • 50篇徐兆文
  • 50篇邱检生
  • 43篇顾连兴
  • 40篇赵葵东
  • 39篇吴昌志
  • 37篇章邦桐
  • 36篇林春明
  • 35篇陈立辉
  • 35篇朱金初
  • 31篇徐夕生
  • 27篇张霞

传媒

  • 139篇岩石学报
  • 116篇高校地质学报
  • 67篇矿物学报
  • 48篇地质学报
  • 41篇地质论评
  • 37篇科学通报
  • 33篇矿床地质
  • 33篇矿物岩石地球...
  • 28篇地球化学
  • 26篇岩石矿物学杂...
  • 21篇南京大学学报...
  • 21篇中国科学(D...
  • 20篇中国科学:地...
  • 15篇中国矿物岩石...
  • 14篇地质找矿论丛
  • 13篇地球学报
  • 13篇地学前缘
  • 12篇铀矿地质
  • 1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7篇2023
  • 14篇2022
  • 19篇2021
  • 21篇2020
  • 44篇2019
  • 22篇2018
  • 72篇2017
  • 28篇2016
  • 68篇2015
  • 43篇2014
  • 104篇2013
  • 112篇2012
  • 101篇2011
  • 86篇2010
  • 71篇2009
  • 58篇2008
  • 35篇2007
  • 40篇2006
  • 66篇2005
1,2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尖峰岭含钨铌钽稀有金属花岗岩矿物学特征与成矿过程
<正>长期以来,关于稀有金属花岗岩的成因和成矿过程的研究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即稀有金属元素形成矿石矿物究竟是发生在岩浆阶段还是热液阶段(Linnen and Cuney, 2005)。持岩浆成因观点的学者认为成矿元素的富...
赵旭陆建军章荣清
文献传递
华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重晶石矿床环带钡冰长石新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7
2013年
华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重晶石矿床是全球著名的沉积型层状矿床。本文报道了我们最近的一项新发现,在该区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床中首次发现了环带钡冰长石,环带的外带BaO含量16.53%~17.86%,K2O含量7.77%~8.19%,相比而言,核部BaO含量12.04%~14.21%,K2O含量8.60%~9.79%。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和已有工作报道,讨论了这一新发现的地质意义。认为这种环带钡冰长石的出现,反映了重晶石成矿受到热水作用影响,且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期富钡流体的影响,成矿可能属于一种热水、断控、幕式、渐进的过程,这不仅进一步揭示了矿床的热水(液)喷流沉积成因,而且加深了对成矿过程的刻画。该认识还可供全球沉积型重晶石矿床成因研究时类比参考。
韩善楚胡凯曹剑
关键词:重晶石矿床热水早寒武世
江西九瑞矿集区郎君山第三纪玄武岩的成因与岩浆演化:来自辉石和长石的矿物学证据被引量:3
2015年
近期在江西九瑞矿集区朗君山地区通过钻探获取了新鲜的第三纪火山岩样品,本文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火山岩样品均为玄武岩,可明显分为两个喷发旋回,主要组成矿物为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并有少量的磷灰石和铁钛氧化物等矿物。根据其矿物成分特征判断,早期旋回的玄武岩属于钾玄岩系列,晚期旋回的玄武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对比两套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的成分可以发现,早期玄武岩岩浆朝着富钙富锰和贫铝贫碱的方向演化,而晚期玄武岩岩浆则朝着富钛富锰和贫铝贫钙贫铬的方向演化。早期旋回玄武岩中斜长石斑晶发育反环带和韵律环带,辉石斑晶中发育正环带、反环带和韵律环带,且基质中斜长石普遍被碱性长石所交代,推测早期喷发的岩浆遭受过多次岩浆混合作用。早期旋回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形成的温度为1124~1157℃,压力为1.23~1.42GPa,相应深度为41~47km,表明这套玄武岩可能是由相对原始岩浆上升到较浅部位分异形成的。根据单斜辉石F1-F2图解和Ti O2-Al Z图解判断,该区玄武岩具有明显的与弧有关的构造环境特征,推测应为弧后拉张盆地环境。
陈子琪蒋少涌徐耀明朱志勇周巍
关键词:矿物学辉石长石
黑龙江西北部小古里河过钾质基性、超基性火山岩的发现被引量:10
2009年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裂谷带北端出露的一套超基性、基性的过钾质火山岩,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确认了火山岩的喷发顺序,肯定了火山岩从基性岩向超基性岩的演变以及它们的K_2O、TiO_2含量不断提高的事实。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超基性-过钾质岩石的岩浆成因提出了初步认识,认为它们不是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而是在裂谷演化构造背景下的一次独立的深源岩浆事件。本文将小古里河的过钾质火山岩和乌干达及意大利等世界上著名的钾质火山岩进行了比较。
邵济安张文兰周新华张聪
关键词:基性火山岩钾质火山岩岩浆事件结晶分异作用裂谷演化
微生物-矿物接触作用对金属硫化物溶解的影响——氧化亚铁硫杆菌参与黄铜矿溶解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在表生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参与能够有效促进黄铜矿的氧化分解,前人研究认为微生物对黄铜矿的溶解有直接和间接作用,但相对贡献仍存在争议。利用透析膜将细菌和黄铜矿隔离,模拟对比了黄铜矿与氧化亚铁硫杆菌不接触和直接接触时的溶解行为。利用等离子光谱(ICP-AES)测定两种实验条件下溶液中Cu2+离子的浓度变化,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两种条件下黄铜矿表面特征的变化和次生产物特征。实验发现在两种模式下,氧化亚铁硫杆菌均不同程度提高了黄铜矿的溶解速率;直接接触模式比非接触模式对黄铜矿氧化分解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苏贵珍陆建军陆现彩李娟韩晓冬王睿勇王汝成
关键词:黄铜矿氧化亚铁硫杆菌
铜陵狮子山铜金矿废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矿山废弃物会造成潜在的环境灾害,金属硫化物的氧化是重金属的主要释放源.因此,确定废矿石的次生矿物种类、分布及成因,可对确定控制酸化、释放重金属的矿物提供依据.本文的工作对采自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废石堆的6件样品进行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其进行矿物组成、矿物表面显微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样品中原生矿物主要包括黄铁矿、闪锌矿和石英等,次生矿物主要包含伊利石、钠长石、针铁矿、褐铁矿、赤铁矿、黄钾铁矾等.次生矿物的形成与环境中生物的作用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条件下,黄铁矿暴露在矿山环境中,经氧化、储存形成各种形态、不同类别(Fe的硫酸盐类、Fe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类)的次生矿物.此过程对形成AMD及重金属元素As的释放造成环境污染起了很大的作用.
李娟陆建军陆现彩刘欢朱翔宇欧阳冰洁
关键词:黄铁矿TEM
浙江龙游石榴角闪岩的岩石学特征与构造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鉴于国内部分学者最近提出的"浙江龙游石榴角闪岩乃华夏地块加里东期碰撞榴辉岩退变而成"这一问题,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龙游地区的石榴角闪岩开展了岩相学、矿物化学、年代学及全岩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少数以包裹体状存在于石榴子石和单斜辉石内部的斜长石为钙长石,而分布于单斜辉石和石榴子石周围的斜长石其An值在44~66之间,没有发现指示绿辉石分解形成的富钠斜长石(钠长石或更长石);锆石CL图像显示,除存在变质成因的小颗粒锆石外,还存在较多具有明显核环构造的大颗粒锆石.经U-Pb年代学测试,其锆石核部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879±11 Ma,和邻区陈蔡地区变角闪岩的原岩年龄一致;而其变质环及小颗粒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46±5 Ma.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龙游石榴角闪岩的原岩属于基性岩浆岩(Si O2含量为46.8%~48.2%),微量元素特征具有E-MORB的地球化学亲缘性.依据龙游石榴角闪岩的有效全岩成分和EPMA分析结果,并结合观测到的矿物组合,建立了P-T视剖面图,该图揭示龙游石榴角闪岩至少经历过3期次变质阶段,分别为温压条件为0.67~0.75 GPa/685~719℃的进变质作用阶段,温压条件为0.91~0.97 GPa/766~782℃的峰期变质阶段和温压条件为~0.68 GPa/~767℃的退变质作用阶段(同时用传统温压计获得退变温压条件为0.66~0.67 GPa/720~740℃).无论哪一个变质阶段,其变质压力都只是中压而没有达到高压.结合区域背景综合分析,我们认为龙游石榴角闪岩的成因演化过程为:新元古代古华南洋朝扬子陆块俯冲→引发弧后拉张→导致幔源岩浆上涌结晶,形成E-MORB型基性岩→志留纪时遭受强烈的区域中高级变质作用,遂形成龙游石榴角闪岩.
王静强舒良树于津海
关键词:华夏地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
江西彭山黄金洼锡矿隐伏花岗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
@@彭山锡多金属矿集区,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境内,面积约200km2,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交接地带-钦杭结合带北部边缘。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展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相继发现了黄金洼锡矿、张十八铅锌矿、尖峰坡...
罗兰蒋少涌杨水源赵葵东
关键词:隐伏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
粤北澜河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06年
粤北澜河变质岩主要由黑云母变粒岩和白云母绿泥片岩组成。根据主要元素、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组成以及在各种相关判别图解上的投影,黑云母变粒岩的原岩为砂质岩,白云母绿泥片岩的原岩为泥质岩,它们主要是在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环境中形成。根据黑云母变粒岩中单颗粒碎屑锆石最小U-Pb年龄为725Ma以及加里东期或早于加里东期变质的事实,原岩的沉积时间为早古生代。澜河变质岩的Sm-Nd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的物源区为古元古代地壳,形成过程中没有年轻地壳物质加入。
吴烈勤沈渭洲黄国龙凌洪飞叶海敏
关键词:地球化学构造环境
磷对过铝质岩浆液相线温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宜春414岩体中的钠长花岗岩作为实验初始物,利用"RQV-快速内冷淬火"高温高压装置实验研究了100MPa压力、含5%H2O条件下,P对过铝质花岗岩液相线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碱性长石是最早结晶的矿物;随着体系中P2O5含量从0.27%增加到7.71%,液相线温度从最初的810℃降低到740℃,表明P有效地降低了过铝质岩浆体系的液相线温度。在过铝质岩浆体系中,P5+与Al3+的结合形成AlPO4,降低了熔体中碱性长石组分的活度,很可能是液相线温度降低的机制。
唐勇张辉刘丛强饶冰
关键词:过铝质花岗岩
共1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