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49 被引量:3,398H指数:31
相关作者:郑丽波陈婷顾詠洁马永亮盛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6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3篇生物学
  • 55篇农业科学
  • 17篇经济管理
  • 12篇建筑科学
  • 11篇天文地球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水利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主题

  • 27篇城市
  • 26篇植物
  • 22篇生态
  • 22篇土壤
  • 19篇污染
  • 18篇湿地
  • 16篇亚高山
  • 16篇生态系统
  • 15篇川西亚高山
  • 11篇群落
  • 10篇微生物
  • 10篇河道
  • 9篇植被
  • 9篇生态学
  • 8篇遥感
  • 8篇芦苇
  • 8篇阔叶
  • 8篇常绿
  • 8篇常绿阔叶
  • 6篇浙江天童

机构

  • 248篇华东师范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成...
  • 12篇四川农业大学
  • 9篇内江师范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 5篇同济大学
  • 4篇上海市环境保...
  • 4篇重庆师范大学
  • 3篇上海大学
  • 3篇石河子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东莞理工学院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上海海事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作者

  • 51篇王开运
  • 27篇蔡永立
  • 25篇徐亚同
  • 25篇杨凯
  • 19篇张远彬
  • 18篇张秋卓
  • 16篇李德志
  • 16篇达良俊
  • 15篇车越
  • 11篇王春叶
  • 11篇仲启铖
  • 11篇孙玉冰
  • 11篇郑丽波
  • 10篇李红
  • 10篇鲜骏仁
  • 10篇周燕
  • 10篇胡庭兴
  • 10篇张超
  • 9篇李立科
  • 9篇赵鲁青

传媒

  • 38篇华东师范大学...
  • 14篇生态学报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0篇生态学杂志
  • 9篇应用生态学报
  • 7篇中国给水排水
  • 6篇环境科学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5篇上海化工
  • 5篇生态环境学报
  • 4篇林业科学
  • 4篇净水技术
  • 4篇城市环境与城...
  • 4篇生态与农村环...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环境污染与防...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3篇2013
  • 39篇2012
  • 25篇2011
  • 32篇2010
  • 43篇2009
  • 27篇2008
  • 22篇2007
  • 10篇2006
  • 12篇2005
2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受损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
对受损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在浙江天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以地带性顶级群落——栲树林为参照,选取不同退化程度的次生类型:木荷林、马尾松+木荷林、马尾松林、灌丛以及裸地,从轻到重分别代表...
杨娟蔡永立宋永昌
关键词:生态系统
温度升高对林线交错带西川韭与草玉梅生殖物候与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采用开顶式同化箱(open-top chamber,OTC),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2种草本植物西川韭(Alllium xichuanense)与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生殖物候与生长对模拟增温的短期响应。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西川韭与草玉梅的始花时间、最大开花日和抽茎时间均明显提前;同时,增温延长了2物种的花期,提高了二者的开花率;增温促进了草玉梅的果物候;增温加快了西川韭与草玉梅的生长,而对生长末期株高和各器官生物量却无显著影响。反映了西川韭与草玉梅生殖物候与生长对实验增温的响应具有较强可塑性,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能够较强地适应变暖环境。
李小艳张远彬潘开文孙成仁王开运王进闯亓东明
关键词:温度升高开花物候生殖林线交错带
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对模拟增温的响应被引量:11
2013年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s,OTC)模拟增温,结合网袋法,研究了空气增温(1.984±0.7)℃对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代表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不同凋落物组分(茎和叶)分解速率的影响,并分析增温和非增温条件下凋落物分解速率与1.2 m高度的空气温度、0~5 cm土壤温度及0~5 cm土壤湿度3种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变化.结果表明:①增温与不增温处理下,OTC组和对照(CG)组芦苇茎的年分解率分别为49.20%和45.11%,而叶的年分解率分别为63.52%和58.53%,增温对叶的分解促进作用更加显著;②增温增大了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常数K值,OTC组和CG组茎的平均K值分别为0.028和0.027,叶的平均K值分别为0.093和0.080,叶的增幅显著大于茎的增幅;③3种主要环境因子与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的分解速率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是1.2 m空气温度>0~5 cm土层温度>0~5 cm土层湿度,且增温使分解速率与3种环境因子相关性程度均增大,其中,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变化最显著,增大6.43%.综上所述,气温是影响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的关键环境因子,增温不仅会增大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同时也会改变芦苇凋落物分解速率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关阅章刘安田仲启铖王开运
关键词: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增温
塔里木河河岸林胡杨的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以新疆沙雅县为例被引量:7
2011年
新疆沙雅县塔里木河两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原始胡杨林,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胡杨林已成为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迫切需要。在分析沙雅县塔里木河岸胡杨林资源特点及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胡杨林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措施。
李武陵蔡永立
关键词:塔里木河生态保护可持续利用
土壤养分库对缺苞箭竹叶片养分元素再分配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研究了王朗自然保护区3个密度的缺苞箭竹群落的土壤养分库和叶片养分元素再分配能力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箭竹群落的土壤N、K贮量没有显著差异,土壤P贮量随着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少(P<0·01),土壤Ca和Mg贮量则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不同密度的箭竹叶片N和K的再分配能力没有显著差异,叶片P的再分配能力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Ca和Mg随着箭竹密度的增加在凋落叶中有显著积累的趋势。这表明,基于密度的箭竹叶片养分元素再分配能力与土壤养分库的大小密切相关,可能的机理过程是不同密度的箭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养分库的大小,土壤养分库通过反馈机制导致箭竹叶片养分元素再分配能力的变化,体现了土壤与植被之间的互动关系。综合分析表明,P可能是限制缺苞箭竹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
鲁叶江吴福忠杨万勤王开运张春娜
关键词:缺苞箭竹土壤养分库
上海滴水湖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物输移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经典的输出系数法,以上海滴水湖集水区为例,初步探讨了适合于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的半分布式集水区非点源输移通量测算方法及其应用.结果表明:(1)结构方面,滴水湖集水区非点源类型主要包括土地利用、降雨以及分散排放的农村生活污水3类,土地利用是最主要的非点源类型;(2)时间尺度,1965~2008年,滴水湖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物输移通量呈现增加态势,非点源污染问题基本经历了从不明显到初步显现再到凸显的3个阶段;(3)空间尺度,13个二级集水区和137个三级集水区的输移通量分布与功能定位、城市化程度以及有效绿地面积比例有关.
吕永鹏杨凯车越谢胜刘辰任翔宇尚钊仪
关键词:非点源输出系数法集水区
上海市环城绿带建成初期林下自然草本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成因被引量:11
2012年
以上海市环城绿带林下自然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学的调查方法,调查草本植物群落277个.结果如下:共记录自然草本植物33科73属88种;划分了49个群落类型,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的群落较多.说明在环城绿带的建成初期,光照条件较好,林下自然草本植物多样性高,群落类型丰富;同时作为人工林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大,更利于高适应性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
蔡北溟陈晓双达良俊王瑞
关键词:群落分类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
崇明东滩芦苇光合特征对模拟增温的响应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s,OTC)模拟未来气候变暖的方法,研究崇明东滩湿地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快速生长期光合特征对模拟增温的响应,并探究其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增温使芦苇的净光合速(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分别降低了11.9%、22.5%和21.7%,但是对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没有明显影响;此外,非线性拟合芦苇叶片光合响应曲线的结果显示,两种处理下芦苇的光合响应曲线均表现为先迅速增加后渐平缓的趋势,OTC内芦苇的光合响应曲线始终位于对照的下方;同时,增温显著地降低了芦苇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光饱和点(LSP),分别降低了12.1%和22.0%;而芦苇的暗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LCP)却显著增加,分别为16.5%和14.9%,但对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无明显影响.增温条件下,芦苇的叶氮含量(Nmass)显著减少,比叶重(LMA)显著增加,但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未产生显著的变化.另外,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LMA与Pmax、PNUE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与Nmass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Nmass与PNUE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均与Pmax显著正相关,其中Nmass与Pmax的相关性则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总之,模拟增温效应对芦苇的光合特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祁秋艳杨淑慧仲启铖张超王开运
关键词:增温芦苇光合特征影响因素
不同富营养化水平对挺水植物生长及氮磷吸收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选择以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花叶芦竹(Arundo donax)和野茭白(Zizania latifo-lia)3种挺水植物为实验对象,设置中营养至重度富营养5种富营养化浓度梯度,进行水培试验,并追踪记录其生物量及体内氮磷量变化.结果表明,3种植物具有不同的最适浓度,对富营养化的耐受性也存在明显差异.花叶芦竹与千屈菜植株最大生物量和氮磷含量均大于野茭白,前两者最大值表现在重—中度富营养化水平上,而后者表现在轻—中度富营养化水平上;时间上,前两者的峰值出现在10月,后者在9月.通过与已有研究比对分析,讨论了不同生活型间水生植物氮磷吸收能力的优劣,为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优选最高效、最适宜的生物材料提供科学支撑,并认为花叶芦竹可成为上海地区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优选植物材料之一.
刘利华郭雪艳达良俊李静文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生植物氮磷含量
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植被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动态被引量:7
2010年
从2006—2008年,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群落凋落物产量及N、P、K、Ca和Mg主要养分归还动态。结果表明:林线交错带植被凋落物年产量为389.83kg.hm-2.a-1,5种主要养分年归还量总量为15.82kg.hm-2.a-1,归还量排序为Ca>N>K>Mg>P。其中,叶、枝和其他混合杂物分别占凋落物总量的72.2%、17.9%和9.9%,占养分归还总量的87.4%、7.0%和5.6%。凋落物各组分及养分归还月动态均呈单峰曲线型变化,叶高峰期在9月,而枝、杂物则在10月。凋落物养分含量季节动态因不同凋落物组分和养分元素而异。叶凋落物中N、P、K和Mg含量在生长高峰的6、7月较高,而Ca含量较低;枝凋落物各元素含量总体上月变化不显著,其他混合杂物各元素含量6与10月相对较高,其余各月则无显著差异。
齐泽民王开运
关键词:交错带凋落物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