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930 被引量:4,141H指数:25
相关作者:杨绿峰黄立新林春姣张伟郑宏宇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8篇期刊文章
  • 7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7篇建筑科学
  • 95篇交通运输工程
  • 83篇水利工程
  • 53篇理学
  • 42篇一般工业技术
  • 34篇天文地球
  • 26篇金属学及工艺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经济管理
  • 8篇文化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20篇混凝土
  • 99篇再生混凝土
  • 92篇载力
  • 92篇承载力
  • 79篇钢管
  • 61篇型钢
  • 54篇隧道
  • 52篇氯离子
  • 49篇有限元
  • 48篇轴压
  • 47篇高温后
  • 43篇型钢混凝土
  • 40篇弹性模量
  • 40篇受压
  • 39篇承载力计算
  • 38篇应力
  • 37篇混凝土柱
  • 36篇钢筋
  • 33篇弹性模量缩减...
  • 33篇力学性能

机构

  • 927篇广西大学
  • 31篇广西科技大学
  • 29篇同济大学
  • 25篇西安建筑科技...
  • 20篇桂林理工大学
  • 17篇广西建设职业...
  • 16篇广西路桥工程...
  • 15篇中国地质大学
  • 1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1篇武汉大学
  • 11篇南宁学院
  • 10篇广西交通职业...
  • 8篇广西新发展交...
  • 6篇广西财经学院
  • 6篇阿尔伯塔大学
  • 6篇湖南科技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武...
  • 6篇中建交通建设...
  • 6篇广西博世科环...
  • 5篇宁波大学

作者

  • 191篇陈宗平
  • 146篇杨绿峰
  • 67篇余波
  • 61篇陈正
  • 54篇陈宇良
  • 47篇江杰
  • 44篇欧孝夺
  • 44篇苏国韶
  • 41篇薛建阳
  • 41篇徐金俊
  • 40篇张克实
  • 39篇马少坤
  • 37篇张伟
  • 31篇苏益声
  • 30篇莫崇勋
  • 25篇柯晓军
  • 24篇孙桂凯
  • 23篇梅国雄
  • 22篇黄立新
  • 16篇周春恒

传媒

  • 64篇混凝土
  • 63篇广西大学学报...
  • 43篇建筑结构学报
  • 40篇工程力学
  • 35篇土木工程学报
  • 28篇岩土力学
  • 25篇工业建筑
  • 20篇岩土工程学报
  • 17篇建筑材料学报
  • 17篇科学技术与工...
  • 16篇实验力学
  • 15篇水电能源科学
  • 14篇岩石力学与工...
  • 14篇应用基础与工...
  • 13篇振动与冲击
  • 13篇应用力学学报
  • 12篇土木建筑与环...
  • 11篇建筑结构
  • 10篇计算力学学报
  • 9篇玻璃钢/复合...

年份

  • 3篇2024
  • 63篇2023
  • 78篇2022
  • 74篇2021
  • 91篇2020
  • 73篇2019
  • 102篇2018
  • 71篇2017
  • 56篇2016
  • 71篇2015
  • 70篇2014
  • 62篇2013
  • 32篇2012
  • 30篇2011
  • 26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9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角钢桁架型钢混凝土梁纯扭试验及损伤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研究角钢桁架型钢混凝土梁的纯扭性能,设计加载装置并完成了7个角钢桁架型钢混凝土梁在纯扭荷载作用下的静力试验,考虑了型钢配钢形式、型钢保护层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3个变化参数。通过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揭示其破坏机理,获取了扭矩-应变曲线、扭矩-扭转角曲线及相关特征点等,并分析各变化参数对其抗扭性能的影响,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了在纯扭作用下试件的耗能和损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角钢桁架型钢混凝土梁纯扭破坏时角钢受拉屈服、棱角处混凝土被压碎,具有良好的抗扭和耗能性能。适当增加型钢体积配钢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均能有效提高角钢桁架型钢混凝土梁的抗扭和耗能性能,增加斜向腹杆效果更显著。增加型钢保护层厚度会降低其抗扭和耗能性能。同时损伤规律基本呈现前期较小、后期较大的特征。
王妮陈宗平燕柳斌陈宇良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梁纯扭抗扭性能
基于模态应变能法功能梯度Euler-Bernoulli梁和Timoshenko梁模型对损伤识别的影响分析
2017年
随着功能梯度梁的跨高比从小(厚梁)变到大(薄梁),梁的变形受到剪切变形的影响就会从大变到小。为了准确分析功能梯度梁的变形,跨高比小的厚梁采用Timoshenko梁模型,而跨高比大的薄梁采用Euler-Bernoulli梁模型。采用这两种梁模型进行功能梯度梁自由振动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单元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模态阵型等存在的差异。通过数值算例,研究了这两种梁模型的差异对模态应变能法的损伤识别指标的影响。对于厚梁,Timoshenko梁模型的损伤指标优于Euler-Bernoulli梁模型;对于很薄的梁(例如,l/h=25时的薄梁),Euler-Bernoulli梁模型的损伤指标优于Timoshenko梁模型。
岳世燕杨真真谢峰黄立新
关键词:功能梯度材料模态应变能损伤识别
垂直于双材料非完美界面Ⅱ型裂纹的断裂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研究了垂直于双材料非完美界面的Ⅱ型裂纹问题,采用线性弹簧模型模拟非完美界面.然后用Fourier积分变换方法把边值问题转化为求解具有Cauchy核的奇异积分方程,获得了裂纹两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解.详细研究了问题的几种特例,并用数值实例分析了界面的非完美性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强度因子与界面参量有关并在完美界面和分离界面所对应的结果中变化.
钟献词张克实
关键词:非完美界面FOURIER变换应力强度因子
海洋环境G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试验及承载力计算被引量:2
2023年
为研究海洋环境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筋(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bars,G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以暴露环境、暴露龄期和海砂取代率为变化参数,设计七个试件进行单调静力加载试验,观察了其受力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取了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分析了各变化参数对此类构件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和延性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常规大气环境相比,经盐雾环境暴露后试件极限承载力增大了28.0%,而经潮汐环境暴露后极限承载力降低了13.0%;270 d龄期内,随着潮汐暴露龄期的延长,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先增大后减小,而初始刚度和延性系数均呈减小趋势;海砂取代率的增大不利于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最后,探讨了海洋环境暴露后G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陈宗平黎盛欣周济戴上秦
关键词:海洋环境GFRP筋受力性能承载力计算
多盐耦合环境下混凝土腐蚀损伤发展模型
2023年
以SO_(4)^(2-),Cl^(-)与Mg^(2+)作为主要离子模拟工厂中实际恶劣化学腐蚀环境,开展现场暴露试验及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浸泡方式、水胶质量比、腐蚀溶液质量分数及干湿周期对混凝土劣化影响,采用超声波检测分析混凝土劣化程度.结果表明:在多盐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层厚度随腐蚀时间持续增加且速度逐渐减小.腐蚀前期Cl^(-)与SO_(4)^(2-)先进行反应,混凝土内外浓度差较大,腐蚀速度快;腐蚀中期镁盐参与腐蚀,导致缺陷再发展,但浓度差减小,腐蚀速度放缓.基于试验结果提出损伤发展模型,得出室内模拟试验腐蚀1.37 d相当于现场半浸泡试验腐蚀1 d,结果较为准确.
贺盛王萧于鹏于鹏
关键词:混凝土化学腐蚀超声波检测
Q235钢拉扭多轴低周疲劳的试验研究
<正>采用Q235结构钢加工的薄壁圆筒光滑试件,进行了大量的拉扭复合加载的多种比例及非比例路径下的低周疲劳寿命试验,对材料的多轴低周疲劳损伤及寿命评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张小元黄世鸿张克实
文献传递
钢管约束再生混凝土的受力机理及强度计算被引量:43
2013年
为揭示钢管约束再生混凝土的受力机理,设计33个钢管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轴心受压加载试验,其中圆钢管试件22个、方钢管试件11个。试验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截面形式和套箍指标3个变化参数。试验观察试件的受力破坏全过程,获取荷载-位移曲线、峰值应力等重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圆钢管再生混凝土试件的破坏形态表现为腰鼓状斜剪压破坏,而方钢管再生混凝土则呈现斜压破坏;试件受力破坏全过程曲线均经历峰值点、下降段、再次上升段等历程,各试件的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与普通再生混凝土相比有明显提高,且圆钢管试件较方钢管提高更为显著。取代率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破坏机理有影响但不明显。基于试验实测数据,分别采用全过程分析法和极限分析法对钢管约束再生混凝土的极限承载力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和极限强度计算公式,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可供钢管约束再生混凝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参考。
陈宗平柯晓军薛建阳苏益声
关键词:钢管约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受力机理强度计算
埋管失稳分析的阿姆斯图兹法影响因素及应用条件
2019年
为给出埋藏式压力管道抗外压稳定分析的阿姆斯图兹法(简记阿氏法)使用建议,剖析了其临界外压计算的影响因素和应用条件。统计了阿氏法主要影响因素,即埋管径厚比、缝隙率和屈服强度的国内工程实例的数据,进而研究了这3种影响因素在工程实例范围内对阿氏法临界外压计算值的影响规律。对比了阿氏法简化公式与原公式的计算精度,结合强度破坏模式开展了阿氏法应用条件研究,给出了基于管道径厚比数值的阿氏法选用建议,并用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表明:径厚比小于35时,需同时考虑抗外压稳定和抗外压强度校核,抗外压稳定的临界外压宜采用阿氏法原公式分析;径厚比在35~60之间时,建议采用阿氏法原公式以保证计算精度;径厚比大于60时,可采用阿氏简化公式提高计算效率。
陈玮张伟陈玮张伟
基于变形和能量双重准则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地震损伤行为研究被引量:22
2015年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地震损伤的评估机制,首先根据17个SRC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实测数据,建立该类结构柱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量化指标;之后采用基于变形和能量的双重准则,结合异形柱结构的力学特性,通过引入组合系数的办法提出了适用于SRC异形柱抗震性能演化的Park-Ang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态水平可划分为5个等级,依次为正常使用、暂时使用、修复后可使用、生命安全和防止倒塌;在满足84.13%的概率保证率下各水平的柱构件位移角限值分别为1/700、1/150、1/100、1/50和1/35;提出的修正Park-Ang损伤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地震损伤的演变规律;通过控制损伤阀值,明确了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在各性态水平下的地震损伤评估依据。
陈宗平徐金俊薛建阳王妮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考虑空间变异性的框架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被引量:2
2020年
空间变异性是结构参数的固有属性,对于工程结构的随机响应和可靠度分析具有重要影响。结合随机场离散的局部平均理论和随机响应分析的摄动随机有限元法,提出一种考虑参数空间变异性的平面框架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并定量分析了参数空间变异性对结构可靠度的影响规律。首先,考虑随机因素的空间变异性,采用二维线性随机场离散的局部平均理论将平面框架结构的连续随机场离散为一组随机变量,并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随机场局部平均间协方差矩阵的二重积分表达式;然后,采用摄动随机有限元法分析结构随机响应及其对基本随机变量的梯度向量,并利用可靠度分析的梯度优化法计算结构可靠指标,从而提出了一种考虑参数空间变异性的平面框架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随机场离散的局部平均理论对相关结构类型不敏感;随着随机场相关偏度和变异性的增大,框架结构的可靠指标逐渐减小,说明结构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对结构可靠度的影响不容忽视。
刘敬敏杨绿峰余波
关键词:可靠度随机场随机有限元法
共9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