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267 被引量:6,197H指数:34
相关作者:屠鹏飞曾克武张庆英徐波何裕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90篇期刊文章
  • 27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48篇医药卫生
  • 158篇理学
  • 65篇生物学
  • 50篇化学工程
  • 16篇文化科学
  • 12篇农业科学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历史地理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68篇活性
  • 156篇学成
  • 154篇化学成分
  • 126篇细胞
  • 113篇药物
  • 102篇肿瘤
  • 84篇英文
  • 72篇蛋白
  • 70篇中药
  • 69篇抗肿瘤
  • 66篇化合物
  • 65篇化学成分研究
  • 55篇皂苷
  • 55篇色谱
  • 55篇分子
  • 49篇相色谱
  • 46篇制剂
  • 46篇活性研究
  • 43篇抑制剂
  • 41篇团队

机构

  • 1,265篇北京大学
  • 4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3篇沈阳药科大学
  • 2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1篇哈尔滨商业大...
  • 21篇吉林农业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大...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河北大学
  • 1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0篇北京大学第三...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浙江大学
  • 9篇北京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大学第一...
  • 7篇香港城市大学
  • 6篇兰州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79篇屠鹏飞
  • 133篇杨秀伟
  • 133篇林文翰
  • 71篇崔景荣
  • 65篇张礼和
  • 55篇张亮仁
  • 42篇姜勇
  • 42篇杨振军
  • 39篇曾克武
  • 38篇蒲小平
  • 37篇叶新山
  • 37篇徐波
  • 37篇焦宁
  • 35篇刘振明
  • 32篇叶敏
  • 32篇李军
  • 31篇李敏
  • 30篇果德安
  • 26篇付宏征
  • 25篇王夔

传媒

  • 234篇Journa...
  • 116篇中国中药杂志
  • 54篇药学学报
  • 52篇中草药
  • 48篇中国新药杂志
  • 29篇中国药学杂志
  • 29篇北京大学学报...
  • 29篇中国药物化学...
  • 26篇有机化学
  • 26篇中国现代中药
  • 18篇波谱学杂志
  • 17篇中国科学:化...
  • 14篇中国海洋药物
  • 14篇天然产物研究...
  • 13篇Chines...
  • 12篇中国药理学与...
  • 1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1篇哈尔滨商业大...
  • 9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高等学校化学...

年份

  • 24篇2023
  • 61篇2022
  • 59篇2021
  • 49篇2020
  • 55篇2019
  • 54篇2018
  • 63篇2017
  • 44篇2016
  • 64篇2015
  • 57篇2014
  • 81篇2013
  • 68篇2012
  • 72篇2011
  • 73篇2010
  • 83篇2009
  • 71篇2008
  • 64篇2007
  • 55篇2006
  • 35篇2005
  • 29篇2004
1,2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新药有效成分研究及其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被引量:4
2009年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来源以植物药为主,其次是动物药、矿物药,还有少部分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由于中药生物来源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化学物质结构的多样性、炮制方法的多样性、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和临床应用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蕴涵着许多科学问题。解析这个复杂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是其有效成分的阐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质量标准制定。
杨秀伟
关键词:中药新药
一种抗转移层粘连蛋白核心三糖的合成(英文)
2008年
本文完成了一种具有潜在转移活性的层粘连蛋白核心三糖β-D-Gal-(1→4)-β-D-GlcpNAc-(1→6)-α-D-Manp-OMe的合成。以2-碘代叠氮乳糖为供体采用"叠氮碘糖基化"反应一步完成了2-脱氧-2-氨基乳糖结构及1,2-反式-氨基乳糖糖苷键的立体选择性构建。这种方法能简易、高效地合成含氨基乳糖的寡糖,较好地避免了直接使用活性较差的2-氨基糖衍生物构建氨基乳糖模块。
金晓锋孟祥豹廖凯俊李庆李中军
比率成像纳米探针在内源性小分子成像中的应用
2018年
内源性信号小分子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浓度的变化和分布的异常与多种生理病理状态相关.设计可实时检测其在体内动态变化的成像体系对疾病诊断、病因探讨及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传统的检测方式多采用单一通道成像,干扰因素较多难以精确定量.近年来,比率成像纳米探针借助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简要综述了响应于氢离子、活性氧/氮物种(ROS/RNS)和气体信号分子的比率成像纳米探针的设计原理及生物学应用.
殷晴晴陈梅芳陈斌龙王增辉汪贻广
关键词:纳米探针PH敏感气体信号分子
水相一锅煮合成1,3,4-噁二唑-5-硫醚类化合物(英文)
2008年
此文报道了由酰肼,二硫化碳及卤代烃或α,β-不饱羰基化合物在水相中一锅煮反应合成1,3,4-噁二唑-5-硫醚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闫旭葛泽梅程铁明李润涛
关键词:水相酰肼磷酸钾
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连浸膏的喷雾干燥工艺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优选黄连浸膏的喷雾干燥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喷干粉出粉量、小檗碱含量和含水量为指标,考察进风口温度、出风口温度、浸膏比重对黄连浸膏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喷雾干燥工艺为进风口温度180℃,出风口温度80℃,浸膏比重1.15。结论:该优选工艺合理、稳定,可为黄连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吕子明于向红陈凯刘晓燕梁俊清屠鹏飞
关键词:正交试验喷雾干燥水分小檗碱
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电子自旋共振再观察
1991年
本文通过对于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电子自旋共振(ESR)研究,观察到Mn(Ⅱ)在大鼠心肌组织中的存在,并发现过渡金属离子与心肌细胞中产生的超氧自由基的形成与消灭有着密切关系,提出超氧自由基在组织中可能以结合态的形式存在着。并通过对在液氮下心肌组织ESR谱变化的观察,认为即使在液氮“冷冻状态”下也不能完全终止细胞内的反应,提出利用液氮保存生物自由基样品,然后进行集中检测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杨正红程时赵保路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1-烷基-5-氨基-6-苯乙基尿嘧啶的合成(英文)
2008年
研究1-烷基-5-氨基-6-苯乙基尿嘧啶(1a,1b)方便、高产率的合成方法,此类化合物有可能作为非核苷类HIV-1RT抑制剂。以6-甲基尿嘧啶(2)为起始物,经硝化、烷基化、苄基化及一锅反应脱苄基及还原反应等合成目标化合物,并用NMR、MS、IR、Anal鉴定化合物结构。探索出了一种合成1-烷基-5氨基-6-苯乙基尿嘧啶类化合物的方便方法。首次于用3或4步反应、高产率合成了1-烷基-5-氨基-6-苯乙基尿嘧啶(1a,1b)并发现化合物1a有中度抗HIV-1RT的活性(IC_(50)=29μM)。
马小艳程志坚陈艳丽李阿敏张志丽王孝伟刘俊义
关键词: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磷脂生物代谢网络的对接重构计算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拟在分析蛋白的功能聚类和体内作用基础上,建立生物体内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相关网络,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在基于整体生物学功能理解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选择。方法:通过多重对接策略构建生物功能网络,采用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强度分子指纹图谱揭示蛋白质未知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对包含27个蛋白酶和28个内源性生物活性分子的磷脂代谢网络进行了重构计算,从蛋白质–配基作用网络的重构和基于生物网络的分子设计两个方面研究了直接相互作用方法在实际生物体系中的有效性。结论:对于弱相互作用的生物体系,通过多次平行的对接计算和聚类分析方法可达到有效的排名和认定真正存在的相互作用的目的;本研究所建立的基于多重对接和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强度指纹图谱的生物网络重构计算策略可进一步作为一类有效的工具,广泛应用在蛋白质分类、靶标选择和抑制剂的设计中。
武治印刘振明
关键词:聚类分析
卷丹中新甾体皂苷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18
2002年
目的 研究卷丹 (LiliumlancifoliumThunb .)鳞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 ,用MALDI TOF MS ,HR SI MS ,IR ,1 HNMR ,1 3CNMR ,DEPT ,1 H 1 HCOSY ,HMQC和HMBC等光谱和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卷丹鳞叶中分得 2个甾体皂苷 ,鉴定化合物 1为薯蓣皂苷元 3 O {O α L 鼠李糖基 (1→ 2 ) O [β D 木糖基(1→ 3) ] β D 葡萄糖苷 ,化合物 2为薯蓣皂苷元 3 O {O α L 鼠李糖基 (1→ 2 ) O [α L 阿拉伯糖基 (1→ 3) ] β D 葡萄糖苷。结论 化合物 2为新化合物 ,命名为卷丹皂苷A。
杨秀伟吴云山崔育新刘雪辉肖诗鹰
关键词:卷丹甾体皂苷
曾克武/屠鹏飞揭示毛喉素改善骨质疏松直接作用靶点
2023年
近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曾克武/屠鹏飞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llosteric Activation of Transglutaminase 2 via Inducing an‘Open’Conformation for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深入阐明了天然活性分子毛喉素(forskolin)调控骨代谢进而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靶点及作用机制。
关键词:骨质疏松天然活性
共1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