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50 被引量:429H指数:8
相关作者:叶沿林许甫荣刘峰唐国有李湘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78篇期刊文章
  • 6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7篇理学
  • 107篇核科学技术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电子电信
  • 14篇天文地球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机械工程
  • 7篇电气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化学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45篇中子
  • 32篇激光
  • 22篇子核
  • 19篇加速器
  • 17篇原子
  • 17篇原子核
  • 14篇子体
  • 13篇氡子体
  • 12篇质子
  • 11篇纳米
  • 10篇等离子体
  • 10篇离子
  • 10篇核结构
  • 9篇能谱
  • 9篇脉冲
  • 8篇强流
  • 8篇重离子
  • 7篇电离
  • 7篇束流
  • 6篇英文

机构

  • 346篇北京大学
  • 28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防化研究院
  • 15篇北京航空航天...
  • 13篇中国原子能科...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1篇中国科学院近...
  • 8篇中国工程物理...
  • 7篇华东交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廊坊师范学院
  • 5篇散裂中子源科...
  • 4篇西北核技术研...
  • 4篇中山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44篇郭秋菊
  • 28篇张磊
  • 28篇叶沿林
  • 26篇颜学庆
  • 19篇陈佳洱
  • 17篇郭之虞
  • 17篇刘克新
  • 16篇陆元荣
  • 15篇张国辉
  • 14篇唐国有
  • 14篇许甫荣
  • 13篇邹宇斌
  • 12篇王宇钢
  • 12篇沈承德
  • 12篇朱昆
  • 11篇裴俊琛
  • 11篇高原
  • 10篇郑涛
  • 10篇林晨
  • 9篇赵夔

传媒

  • 32篇原子能科学技...
  • 32篇原子核物理评...
  • 27篇科学通报
  • 23篇物理学报
  • 21篇核技术
  • 20篇中国科学:物...
  • 18篇强激光与粒子...
  • 16篇辐射防护
  • 1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0篇核电子学与探...
  • 6篇物理实验
  • 6篇物理
  • 6篇第十四届全国...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地球化学
  • 3篇第四纪研究
  • 3篇真空
  • 3篇Chines...
  • 2篇天文学报
  • 2篇物理学进展

年份

  • 25篇2023
  • 18篇2022
  • 19篇2021
  • 24篇2020
  • 12篇2019
  • 10篇2018
  • 19篇2017
  • 22篇2016
  • 26篇2015
  • 18篇2014
  • 25篇2013
  • 40篇2012
  • 21篇2011
  • 29篇2010
  • 14篇2009
  • 17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3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镍合金中铝基残芯的中子标记成像检出灵敏度被引量:4
2012年
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型芯残留检测是铸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与发动机叶片的工作安全性紧密相关。由于X射线难于透过镍基底发动机叶片,中子的高穿透性使中子成像在发动机叶片检测上更具优势。本文将中子标记成像运用于残芯检出,通过理论计算和中子成像实验探究了中子标记成像对简单结构镍合金中残芯的检出能力。结果表明,中子标记成像适用于简单结构的残芯检出,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李航温伟伟王胜邹宇斌郭之虞唐国有陆元荣吴士平杨芬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叶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单晶铜中痕量放射性核素钍和铀的含量被引量:7
2018年
Panda X-Ⅲ实验位于中国锦屏极深地下实验室,将利用高压136Xe气体时间投影探测器进行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事件的寻找。建造高灵敏度的大型探测器需要挑选放射性极低的高纯材料以对本底进行严格的控制。本工作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测定纯度极高的单晶铜中痕量钍和铀的含量。在样品消解前加入^(230)Th和^(235)U分别作为标记核素,样品经过8 mol·L-1 HNO_3消解后,依次通过TEVA和UTEVA树脂柱,实现待测核素^(232)Th、^(238)U与基体元素Cu的分离。利用同位素稀释法-ICP-MS测定^(232)Th和^(238)U的含量。通过空白样品实验测量,^(232)Th的检出限是0.036 pg(232Th)·g^(-1)(0.15μBq(232Th)·kg^(-1)),238U的检出限是0.070 pg(238U)·g^(-1)(0.86μBq(238U)·kg^(-1));单晶铜样品中232Th及238U的检出限分别是0.21 pg(^(232)Th)·g^(-1)(0.85μBq(232Th)·kg^(-1))和0.45 pg(238U)·g^(-1)(5.56μBq(238U)·kg^(-1))。该方法可为探测器建造过程中的材料选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袁影王思广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单晶铜TEVA痕量
珠江水体悬浮物的表观年龄与流域侵蚀被引量:3
2010年
以1998,2000,2005年所取的珠江水体悬浮物为研究对象,对其碳同位素组成(14C,13C)及表观年龄(下文简称年龄)进行了测算和研究.结果表明,珠江水体悬浮物颗粒有机碳(POC)是以现代碳为主并含有少量"老碳"的混合体;其年龄介于540~2050aBP之间,其中西江、北江悬浮物POC年龄相对较老,东江悬浮物POC年龄构成较为离散——既有较年轻的样品,又有较年老的样品,但以年轻的为主.悬浮物POCδ13C和Δ14C间呈类似正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实质上反映了流域土壤和母岩有机质在悬浮物中的构成,是流域内15~30cm以下剖面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在河流悬浮物中的体现,反映了河流有机质的土壤来源深度;而流域内表层的土壤有机质因处于不稳定状态,进入河流后很快就被分解掉,难以表现出来.珠江流域中,土壤侵蚀以西江流域较重,东江流域较轻.
魏秀国沈承德李宁利汪福顺丁平王宁郭治兴刘克新
土壤氡析出率的连续测量研究
土壤氡析出率连续测量对于环境中氡气来源及水平、氡暴露评价以及铀矿山尾矿处置评估等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基于流气式测量原理,自行研究开发了土壤氡析出率连续测量装置,并在北京西北地区开展了为期24天的现场连续...
孙轲张磊郭秋菊
关键词:降雨日变化规律土壤湿度
文献传递
裂变核全套中子数据评价被引量:4
2010年
裂变核全套中子评价数据对反应堆设计和安全运行、乏燃料少锕系核素嬗变率、嬗变系统及高燃耗反应堆设计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文章对核数据分类、现行主要全套评价数据库及全套核数据评价方法进行阐述,并对234U(n,f)和237Np(n,2n)反应截面的实验数据进行评价。完成的裂变核全套中子数据整体满足用户需求,比原评价结果有较明显改进。
陈国长于保生曹文田唐国有施兆民段军锋邹宇斌葛智刚
关键词:中子截面核数据
超子-核子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2018年
超核物理是核物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微观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为超子-核子相互作用.研究超子-核子相互作用不仅有助于理解奇异性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中的作用,还可以检验SU(3)味对称性及其破缺程度.文章首先回顾了超核物理的起源,随后简要列举了在核物理、粒子物理以及天体物理等领域中,与超核物理相关的几个前沿热点问题,并指出研究超子-核子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接下来着重介绍超子-核子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在现有的相关工作中,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唯象模型、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模拟和手征有效场论.其中手征有效场论作为低能区量子色动力学的有效理论,在研究介子、重子等微观系统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因此,文章特别介绍了基于手征有效场论的超子-核子相互作用的最新理论研究进展.
李凯文任修磊耿立升耿立升
单层丝网法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测量中结合态氡子体的影响评估
2021年
为系统研究单层丝网法测量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中结合态氡子体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评估了同一种环境下不同目数的丝网对结合态氡子体的收集效率,分析了同一种丝网应用于不同的环境测量时结合态氡子体对未结合态份额测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目数的金属丝网对结合态氡子体的收集效率并不高(0.7%~1.0%),但由于典型室内环境中结合态氡子体占比较高(~92%),结合态氡子体的存在会导致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的测量值出现一定的系统性正偏差(3.1%~9.5%),且该系统性正偏差随丝网目数的增加而增加。同一目数丝网,从室内环境直接应用于室外、矿山环境时,由于结合态氡子体中粗粒子模态占比较高,导致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测量值出现较大偏差。从理论计算结果看,典型室外、矿山环境的偏差分别达40.3%和113%,这说明在使用单层丝网法测量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时,有必要针对不同环境对金属丝网进行优选,尽量减少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测量偏差。
孙昌昊张磊郭秋菊肖德涛王善强
关键词:氡子体粒径分布
电子温度各向异性对霍尔推力器BN绝缘壁面鞘层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建立多价态多组分等离子体一维流体鞘层模型,引入电子温度各向异性系数并考虑出射电子速度分布,研究了电子温度各向异性对霍尔推力器中的BN绝缘壁面鞘层特性和近壁电子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纯一价氙等离子体鞘层参数,推力器中的多价态氙等离子体鞘层电势降略有降低,电子壁面损失增加,临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减小.推力器中的电子温度各向异性现象可以显著地加大出射电子能量系数,进而降低鞘层电势降,增强电子壁面相互作用.数值结果表明,空间电荷饱和机制下电子温度各向异性对鞘层空间电势分布影响显著.
于达仁卿绍伟王晓钢丁永杰段萍
关键词:霍尔推力器
^(12)C+^(13)C在库仑位垒以下能区的熔合截面测量被引量:2
2017年
深垒下能区的^(12)C+^(13)C熔合截面测量对检验天体中熔合反应外推模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库仑位垒以下能区存在的各种测量结果,都利用了统计模型来修正得到熔合截面,但对于这些方法间的系统误差仍没有很好地研究。实验采用离线活度测量的方法,在Ec.m.=4.4~5.8 Me V能区内对^(12)C+^(13)C熔合截面进行测量。经Hauser-Feshbach统计模型对分支比的修正后,熔合总截面由24Na活度推导出。通过本实验数据与其它实验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了统计模型的系统误差为14%。
陈治均张宁涛李奇特任晓堂唐晓东王新雨许金艳许世伟
关键词:统计模型
大气^(14)CO_2观测:2010~2011年广州城市大气中化石源CO_2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GIGCAS)大气CO2观测点的数据显示: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该站点大气CO2浓度变化范围为460~550 mL/m3,月平均浓度介于470~530 mL/m3之间,呈现夏、秋季浓度低,春、冬季浓度较高的特点。大气CO2的δ13C值变化介于–9.00‰~–13.10‰之间,月平均值介于–9.60‰~–11.80‰之间,与大气CO2浓度之间关系不显著,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城市大气CO2的影响。GIGCAS站点大气CO2的Δ14C值波动剧烈,介于29.1‰~–85.2‰之间,月平均值波动范围为4.9‰~–41.7‰,年平均大气CO2的Δ14C值为–16.4‰。较高的Δ14C值出现在夏、秋两季(7~9月),均值约为–5.2‰,较低的Δ14C值出现在冬、春两季(12月至次年4月)、均值约为–27.1‰,据此计算得出的化石源CO2浓度变化范围为1~58 mL/m3,年平均值约24 mL/m3,较低的大气化石源CO2浓度出现在夏、秋两季(7~9月),均值为17 mL/m3,较高大气化石源CO2量出现在冬、春两季(12月至次年4月),均值约为29 mL/m3。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城市大气化石源CO2浓度影响巨大,调整人类活动是减少大气化石源CO2污染的途径之一。
丁平沈承德易惟熙王宁丁杏芳付东坡刘克新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